斑鳜(拉丁学名:Siniperca scherzeri),又称花桂、黑桂、桂鱼,是鮨鲈科
鳜属鱼类。斑鳜体长153~334毫米,重34~607克,身体较长但不宽扁,嘴巴大;下颌突出,两颌均有犬牙,牙齿外露;前鳃盖骨有锯齿,腮盖骨后有扁棘;鳃孔较大;鳞片较细,呈圆形;侧线完整;身体颜色为灰黄色,头顶、背部和侧线上下有黑色圆斑;
尾鳍、背鳍和臀鳍有黑色点纹;
胸鳍和腹鳍呈浅灰褐色。
斑鳜是东亚特有物种,主要分布在中国、
朝鲜半岛、
越南。斑鳜只生活在淡水区域,比如在河流、湖泊等水体,是典型的底栖鱼类,栖息在多石砾、水草的的流水环境中,习惯藏身在岩缝、石砾中,主要生活在15~32℃。
斑鳜口感鲜美,是优质的食用鱼类,富含各种营养;同时,斑鳜与其他鱼种杂交可培育新品种,改良新品种,助力斑鳜的大量养殖。
斑鳜的分布广泛,数量多。2010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缺少数据(DD)。
形态特征
斑鳜体长153~334毫米,重约34~607克,身体较长,但不扁宽;嘴巴较大,下颌突出;两颌均有尖利的犬齿,牙齿稍外露,两颌、犂骨和颚骨都具有绒毛状的齿;眼睛大小与眼睛间隔相当;前鳃盖骨上有15个锯齿,下角及其下缘分别具有2个小棘;而鳃盖骨后面具有2个扁棘;间鳃盖骨的下缘具有弱锯齿;鳃孔较大;鳞片较小,形状为圆形;侧线完整,伸向
尾鳍基;身体颜色为灰黄色,头顶、背部和侧线上下均有黑色原斑,但是不形成条纹;尾鳍、背鳍和臀鳍有黑色点纹,
胸鳍和腹鳍呈浅灰褐色。
斑鳜的形态在不同的地域会发生分化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在中国,北方斑鳜群体和南方斑鳜群体在一些性状,如背鳍、腹鳍、胸鳍、侧线鳞、脊椎骨、幽门垂等已产生明显的分化。如南方的西江斑鳜相较北方的山东斑鳜,体型更长,侧线鳞多出10片左右,脊椎骨也比山东斑鳜多一节,背鳍、胸鳍、腹鳍和幽门垂的数目也存在差异。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斑鳜是东亚特有鱼类,主要分布于中国、
朝鲜半岛和
越南。在中国,除了在
西北、青藏高原以及台湾、
海南岛、黑龙江水系、
图们江没有分布外,在
辽河、
鸭绿江及其以南的
海河、
黄河以南的
长江至
珠江各水系均有分布。
栖息环境
斑鳜只生活在淡水领域,比如江、湖、河、水库等水体。斑鳜是典型的底栖动物,栖息在多石砾、水草的的流水环境中,喜欢藏身在岩缝、石砾中。主要的生活温度范围为15~32℃,7℃下活动很少活动。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斑鳜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斑鳜以小型鱼类和水生
昆虫幼虫为食,偶尔也会采食螺、蝌蚪、小的蛙类等。斑鳜食量很大,一尾体长不足180毫米的个体可摄食体长20毫米体长的鱼苗150尾,而一尾体长140毫米就可以吞食体长110毫米的
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斑鳜的胃不是很发达,肠道非常短,仅仅占体长的1/3,口裂也比较小。在通常情况下,斑鳜白天卧穴,在夜间才进行觅食,但月圆时候却很少
捕食。斑鳜在6~7月份觅食强度较大,1~2月强度则最低;同样生殖季节的强度也稍有下降。斑鳜的食性具有随季节变化的特点,在冬季,觅食活动则显著减少。斑鳜抗饥饿能力较差,饥饿3天后,就有斑鳜开始死亡,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会和同伴互相残杀。斑鳜的摄食过程包括注视、袭击、咬住、吞噬四个过程。斑鳜的摄食速度较快,当摄食小饵料的鱼时,斑鳜会直接咬住头部进行吞噬;而当摄食大饵料鱼时,斑鳜会咬住侧部和尾部,调整位置进行吞噬。斑鳜觅食时间可通过人为进行控制。
体色变化
斑鳜的体色主要在黑色、黄色和无色之间变化,主要受光线照射调节。当光线强烈时,黑色显色更多且深;当被弱光照射时,黑色会消褪,黄色显色更多;当完全无光线照射时,黑色和黄色都会消失。体色的变化不仅仅发生在斑鳜存活的时候,在鱼体死亡一段时间后仍能发生。斑鳜遇上环境剧变时,体色也会发生变化,这种行为可能与适应环境有关。
生长繁殖
繁殖
雄斑鳜比雌性成熟早些,天然水域中的
雄性斑鳜在1冬龄可达性成熟,雌鱼则在2冬龄达到性成熟。人工养殖条件下,雌雄斑鳜在1冬龄下性腺就已发育成熟。斑鳜产卵的适宜水温是20~26℃,斑鳜一般在水流湍急的地方产卵,深度一般为20~60厘米,一般在夜间或凌晨进行。当进行产卵和排精时,雌雄斑鳜会游向有水流的
砾石堆或水草地带,进行追逐顶水游泳。斑鳜产浮性的卵,产出时随水流动,刚排出的卵呈灰黄色,斑鳜一年可排多次卵,每次排卵可持续36小时。
生长
斑鳜初孵的幼鱼在开口(2日龄)之前的时期生长速度快,由3日龄开始,斑鳜的口裂增大,胃膨大,上下颌齿出现;当斑鳜到达4~5日龄时,口咽腔增大,胃壁厚度增加,摄食能力增强。幼鱼的从外源摄食的能力变得越来越强。斑鳜的年龄可通过鳞片、耳石、鳃盖骨和脊柱上的年轮来鉴定。
人工养殖
养殖技术
将收集的后备亲鱼培养,以野生小杂鱼为饵料;在水温20~25℃条件下,利用催产素在催产池中进行人工催产,在雄鱼不足的情况下可用人工授精获取受精卵;将受精卵放进孵化环道或孵化槽进行人工孵化;斑鳜幼鱼开口时只能以其他鱼苗为食;培育后期一般会转入网箱或小水池中进行培养。
网箱一般由
聚乙烯制成,箱内环境要求较高,水质清新无污染,溶解氧含量高,水体中有微流水;在对鱼苗进行选择后,进行人工驯化,期间投喂死鱼虾和小活鱼虾,并渐渐提高死鱼虾的比例;驯化完成后,将幼鱼转移到成鱼养殖网箱,每隔一段时间要进行换箱和分箱。
常见疾病
分别由车轮虫、斜管虫、聚缩虫寄生在斑鳜体内、鳃或者鳍部引起的;都可通过对水体彻底消毒、使用食盐水对斑鳜及饵料进行浸泡消毒、使用微生物调节剂对水体进行调节来加以防治。
主要由
柱状黄杆菌感染引起,会导致斑鳜鳃上的粘液增多,鳃丝肿胀,可通过及时更换水、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使水质保持良好,达到防治目的。
是由
卵菌门引起的真菌性疾病,病鱼游动迟缓,食欲降低甚至停食,最后因消瘦而死亡。
物种保护
斑鳜分布广泛,
种群数量主要受过度捕捞和污染(主要是水体污染)的影响。2010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缺少数据(DD)。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斑鳜肉口感鲜美,是优质的食用鱼类。斑鳜肌肉中的
蛋白质、氨基酸含量丰富,能满足人体必备氨基酸的需求,其中,鲜味氨基酸的含量也比较丰富;脂肪含量虽很低,但是不
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品种改良价值
即使斑鳜具有抗逆性强、易驯食的特点,但是斑鳜的生长速度较慢,养殖周期较长,不利于大面积的推广和养殖,所以,改良斑鳜养殖性能有重要作用。鳜(Siniperca chuatsi)与斑鳜的杂交,后代生长速度介于亲本之间,但抗病力比鳜的强,经过选择产生的后代具有吃肉的习性;
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和斑鳜的杂交后代生长性同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