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属(Siniperca)为鮨鲈科(Percichthyidae)下的一个属,截止2024年5月,据生物物种名录(COL)统计,鳜
属下共有9个物种,包括鳜、
麻鳜、
大眼鳜等。中国有记录的鳜属也有9种 。鳜属是
亚洲东部特有的淡水经济鱼类,多分布于中国、
越南等地,其中以中国最多。在中国,其集中分布于东部平原地区,以
长江和
珠江最为丰富。鳜属为底层鱼类,喜水质清新,多生活在静水和有一定流水的江河、湖泊和水库中。作为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其主要在夜间以偷袭方式
捕食活饵,多以小鱼、小虾为食。
鳜属体较长,高而侧扁,头后背部稍隆起。头中大,吻尖突,眼中大,口大。两领齿细小。前鳃盖骨后缘具细锯齿。鳃盖骨后缘具1~2扁棘。鳃盖膜分离,不与峡部相连。体被细小
圆鳞,侧线完全。背鳍连续,
尾鳍圆形。鳜属鱼类营养丰富,食用方式多样,其中鳜、
大眼鳜、
斑鳜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中国、
韩国、
新加坡等各地消费者欢迎。此外,据《
中国药用动物原色图鉴》记载,鳜全身(除去内脏头鳞的全身),以及胆囊和鱼尾均可入药。
鳜属鱼类是中国特种名贵淡水鱼种,常见种类有鳜、大眼鳜、斑鳜等,其中较出名的有
湖北省的黄龙鳜鱼、
黑龙江省的
连环湖鳜鱼、安徽省的秋浦花鳜等。中国是鳜鱼的主要分布地区,也是鳜鱼养殖第一大国。受到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的影响,
波纹鳜的
种群数量已显著下降。2011年,该物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IUCN)物种红色名录》列为近危(NT)物种,需进行进一步调查。
鳜鱼在中国早有记载,中国古代文人喜食鳜鱼,不止是为了味美,更主要是借此寄托闲逸之情,这种感情寄托源于唐代诗人
张志和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遗传分化
有关鳜属鱼类的遗传分化,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如
暗鳜(Siniperca obscura)是否存在种的分化,各学者观点不一。据《中国地方鱼类志》记载,暗鳜存在福建暗鳜和广西暗鳜2个种的分化,二者在形态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包括体侧斑点不同、
幽门垂数目不同等。但中国学者郑慈英(1989年)通过比较福建暗鳜和广西暗鳜的可数
性状和可量性状,认为它们在形态特征上没有明显差异,不存在种的分化;而孔晓瑜(1993年)认为它们在
颅骨和
附肢骨骼形态特征上具有一定的差异,存在种的分化。学者赵丽丽通过比较福建闽江和广西漓江的暗鳜线粒体基因,认为两个群体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可能是由于自晚第三纪开始至
第四纪初期的南岭山脉隆起所致。
此外,关于
斑鳜是否有地方种的问题,各学者的观点也不一样。中国学者孔晓瑜(1992年)对其肌肉LDH同工酶表型进行研究,发现
广西壮族自治区斑鳜和福建斑鳜酶谱差别不大,应为同一种。而中国学者王伟伟(2006年)根据斑鳜的5个群体的
线粒体数据分析,认为斑鳜群体间有明显的遗传分化,其中福建
闽江群体为过渡种。
2014年,中国学者对
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鳜(S. chuatsi)和
大眼鳜(S. knerii)进行
遗传多样性研究,分析其遗传结构和亲缘关系,发现这3个鳜属群体间的分化程度存在差异,鳜和大眼鳜的群体遗传相似系数最大,遗传距离最小,这说明两者亲缘关系较近;斑鳜和大眼鳜的群体遗传相似系数最小,遗传距离最大,这说明两者亲缘关系较远。此外,通过系统聚类树发现这3个群体可聚成两支,其中鳜和大眼鳜可聚成一支,这可能是由于这两个群体的物种遗传分化的时间相当;
斑鳜群体单独聚成一支,这可能是因为斑鳜群体出现遗传分化的时间最早,所以与另外两个群体的遗传距离较大。
分类
物种界定
1855年,
俄罗斯动物学巴西勒夫斯基(Basilewsky)最早鉴定并发表了鳜。20世纪初,关于鳜鱼类的研究不断增多,一些新种被发现。有关鳜类有效种的数目,不同的学者存在不同的看法,据中国学者
朱元鼎(1985年)和周才武(1988年)的观点,鳜类共有11个种,除鳜、
大眼鳜、
斑鳜、
波纹鳜(S. undulata)、
暗鳜、
高体鳜(S. robusta)、
柳州鳜(S. liuzhouensis)、
长身鳜(S. roulei)等8个鳜属鱼类外,还包含
中国少鳞鳜(Coreoperca whiteheadi)、
日本少鳞鳜(C. kawamebari)、朝鲜少鳞鳜(C. herzi)等3个少鳞鳜属鱼类。1994年,中国学者刘寰章和辰义宇经研究后,认为鳜鱼类共有12个种,其中鳜属中有9个物种,少鳞鳜属有3个种,把
麻鳜和
漓江少鳞鳜作为有效种归为鳜属。2006年。美国动物学家尼尔森(Nelson)将鳜鱼类分为12种,包括9个鳜属鱼类,3个在少鳞鳜属鱼类。
鳜属鱼类中的很多物种同义
学名较多,很多学者对个别种的有效性存在疑问。如中国学者周才武(1991年)认为麻鳜和漓江少鳞鳜均不是有效种,二者均是
暗鳜的同物异名。广西鳜(Siniperca kwangsiensis)、钱氏鳜(S. chieni)、朱氏鳜(S. chui)均为
斑鳜的变异个体,河南百泉鳜(S. paichuanesis)、四川鳜(S. szechuanensis)与斑鳜同物异名。但刘寰章和辰义宇基于34个骨骼特征数据认为
麻鳜和
漓江鳜为有效种,
柳州鳜为麻鳜同物异名。其认为大眼鳜和鳜为2个物种,二者在形态学上有明显的差别,包括
幽门盲囊数目的不同,以及眼睛和口裂长度的比率不同等。
分类历史
关于鳜属的遗传分类很多学者做过研究,但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结论,中国学者孔晓瑜和周才武人将鳜属归为
鲈形目(Perciformes)
鮨科(Serranidae)中,美国学者戈斯林(Gosline)将其放到鮨鲈科(Percichthyidae)中。美国学者尼尔森认为鳜属不属于狼鲈科(Moronidae),应该属于
锯盖鱼科(Centropomus)。据物种2000中国节点的
分类系统,鳜属应为鮨鲈科下的一个属。
根据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包括鳜属、少鳞鳜属在内的鳜鱼类
系统发育关系也存在不同的观点。中国学者
赵金良(2005年)认为鳜鱼类应该作为单系群体,独立于鮨鲈科,而与
鲷科(Sparidae)和
大眼鲷科(Priacanthidae)等动物的亲缘关系更近,而陈大理(2007年)认为鳜鱼类不属于单系群。多数学者认为鳜鱼类为单系群,应该将鳜属、少鳞鳜属等列为单独的科,即鳜科(Sinipercidae)。有基因数据研究表明鳜鱼类为单系群,同
棘臀鱼科(Centrarchidae)亲缘关系最近,互为姐妹种。
下级分类
截止2024年5月,据生物物种名录(COL)统计,鳜
属下共有9个物种,分别为鳜、麻鳜、
大眼鳜、
柳州鳜、
暗鳜、
长身鳜、
斑鳜、
波纹鳜、越南鳜(S. vietnamensis)。中国有记录的鳜属也有9个,包括鳜、麻鳜、大眼鳜、柳州鳜、 暗鳜、长身鳜、斑鳜、波纹鳜,以及
高体鳜。
形态特征
鳜属体较长,高而侧扁,体长为体高3.5倍以下,头后背部稍隆起。头中大。吻尖突。眼中大,上侧位。口大,斜裂,具辅上颌骨。前领骨能伸缩。两领齿细小,上领前部及下颌两侧齿稍扩大,犁骨和腭骨均具绒毛状齿群。前鳃盖骨后缘具细锯齿,下角及下缘具小棘。鳃盖骨后缘具1~2扁棘。鳃盖膜分离,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7。具假鳃。耙4~7。体被细小
圆鳞。侧线完全。背鳍连续,具11~14鳍棘、9~15
鳍条,鳍棘部基底长于鳍条部基底。臀鳍具3鳍棘、8~10鳍条,
胸鳍圆形。腹鳍亚胸位,具1、5鳍条。
尾鳍圆形。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鳜属是
亚洲东部特有的淡水经济鱼类,多分布于中国、
越南等地,以中国为最多。在中国,鳜属集中分布于东部平原地区,以
长江和
珠江最为丰富,大部分鳜属鱼类分布于海拔300米以下的平原区河湖内,其中
斑鳜和鳜的分布最为广泛。鳜属动物的具体分布区域如下:
栖息环境
鳜属为底层鱼类,喜水质清新,多生活在静水和有一定流水的江河、湖泊和水库中,其中以水草丰盛的
浅水湖为最多。在鳜属鱼类中,个体较大的鳜类,如鳜、大眼鳜和斑鳜等,一般是生活在大江大河或者较大的湖泊中;而个体较小的种类,如
暗鳜等,主要生活在支流或者相对小的河流当中。
生长习性
觅食行为
鳜属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主要在夜间以偷袭方式
捕食活饵,多以小鱼、小虾为食。如鳜一般白天会躲在岸边石缝或石洞中,或隐蔽于木桩、桥墩、水草等地,等到小鱼、小虾从此游过时,立即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猎捕食物。其一到夜间便主动出击,四处活动,常到水草丛生处觅食,因为拥有一对夜视眼,很容易就能捕到食物。在鳜的食谱中,虾的出现率最高;如果生活在无虾的自然环境里,则以鱼为主要食物。在中国
华中地区鳜全年都可摄食,没有冬季停食现象。摄食强度以春、秋两季较大,以夏季的摄食强度最大,其原因是夏季具有摄食的最适水温(29~32℃),其正常生活的适宜水温为15~32℃,最低生存水温为6℃。因此,在华北严寒的冬季则停食,并游到深水区越冬。
有关鳜属鱼类觅食习性研究较多的是鳜。鳜性贪食,一般食饱后食量可达自身体重的10%~15%,因此人们常说鳜“大口利齿,性甚
饕餮”。鳜对饵料鱼的种类和个体大小有选择性,其在天然水体里所
捕食的鱼类都是小型的低值鱼类,如鲫鱼、
麦穗鱼等,并且是一些游泳能力不强的鱼。鳜鱼的胃有伸缩能力,可将长带形的饵料鱼逐渐卷曲成团,而后全部纳入胃中。鳜对饵料的选择有五大原则:
1.先易后难。先选择容易捕到的虾,后选择较难捕到的鱼。
2.先小后大。先选择容易吞掉的小个体饵料鱼,后捕食较难吞掉的大个体饵料鱼。
3.先弱后强。先捕食游泳能力弱的饵料鱼,后捕食游泳能力强的饵料鱼。
4.先底后上。先捕食底层鱼,后捕食上层鱼。
5.先多后少。先
捕食环境中存在数量较多而又容易捕到的种类,后捕食环境中存在数量较少、而又难捕到的种类。
鳜的猎食方式,因生长阶段不同而有些差别。在鱼苗阶段,其主动追逐饵料鱼,先咬住其尾部,然后边游动、边吞食、边消化。即消化一部分,再吞食一部分。在鱼种阶段,鳜常常是先在适当的地方隐蔽起来,当发现猎物,就用眼睛盯着猎物,慢慢向猎物游近,并随时调整自身方位和姿态,背鳍竖起,
尾鳍弯向一侧,
胸鳍加快摆动,一旦达到攻击距离,便突然袭击,当头咬住猎物并随后吞下。在成鱼阶段,除当头咬住猎物外,还可从侧面咬住猎物,但并不从侧面吞食,而是将猎物调整到吻对吻时吞下猎物。这样可避免吞食有硬鳍棘的猎物时,卡住自己的咽喉。
大眼鳜的摄食强度,对饵料的选择原则、猎食方式,与鳜几乎完全相同。但有一点与鳜不同,即大眼鳜的食谱中是以鱼为主、以虾为辅。原因是大眼鳜栖息的场所水草少,虾也较少。因此大眼鳜的猎食对象首先是鱼,其次才是虾。
斑鳜则主要以鱼类,包括放养的经济鱼类为食,也会食用水生
昆虫幼虫,偶尔以
蝌蚪和小蛙为食。斑鳜和鳜一样,多采用伏击式摄食,摄食过程分为注视、袭击、咬住、吞噬,但完成摄食过程的时间比鳜短很多。
消化行为
鳜属鱼类的消化能力存在一定差异。鳜、斑鳜和
大眼鳜作为凶猛性鱼类,口裂较大,幽门盲囊发达,肠管较短。它们都能吞食较大的食物,但食物进入消化道内能否被消化吸收,则依赖于胃肠等消化器官功能的强弱,尤其是幽门盲囊,其发达程度和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到鳜属鱼类的消化能力。对三种鳜的幽门盲囊进行比较,发现鳜的幽门盲囊最发达,这正好与它们的生长情况相吻合,鳜的生长明显快于大眼鳜和
斑鳜。尽管斑鳜幽门盲囊不是很发达,但它的肠长占体长的比例最大,部分抵消了幽门盲囊功能的不足。从生长情况看,斑鳜和
大眼鳜应该具有相当的消化能力。
环境选择
鳜属鱼类对环境的选择除了受食物因素的影响外,还受水质等其他条件的制约。对水库中鳜属鱼类的活动区域进行调查,发现鳜、斑鳜和大眼鳜有其限定的活动水域,主要集中在库湾及沿岸浅水区,这些水域属浮游生物的高生物量区,小鱼虾在此大量生长繁殖,为鳜鱼提供了良好的索饵场所。在三种鳜中,鳜和大眼鳜的生活环境基本相同,它们主要在下游库湾和浅水区活动觅食,这是因为这些水域饵料生物量主要分布在下游。
斑鳜较为特殊,主要分布在水库上游,下游几乎没有,这说明斑鳜对水环境的要求与前二者明显不同。上游水具有一定的流速,水质清洁、溶氧丰富,一般
生物多样性较高,但生物最较低,饵料生物中鱼比虾多,斑鳜选择上游决定了其食性与鳜和
大眼鳜不同。
防御行为
鳜属鱼类体色多样,可与环境融为一体,从而更好的隐藏自己。如鳜多生活在水质清洁、溶氧量高的水体中,其体色黄绿,可以与其生活环境的水色相适应。并且,鳜身上花斑不是杂乱无章的无序排列,而是从头到尾很有规则的排列。这些斑纹、斑块、斑点都是与水草丛生的环境相适应的。因此,鳜可以在水草丛生之处伪装起来隐蔽自己,便于偷袭鱼虾。如果鳜的
栖息地无洞穴躲藏,它们会用
尾鳍将泥土扫去,使该处形成砂砾底基或硬土底基的浅窝,然后侧卧其中,以便隐蔽其身体。
大眼鳜的体色为黄褐,与浑浊的江水颜色是一致的,其身上的花斑排列无规则,尤其是身上的小斑点排列杂乱无章,便于隐蔽在江的上游砂砾里和中游泥沙里。由此可以看出,鳜身上的花斑少而大,以适应隐蔽在湖泊的水草中生活。而大眼鳜身上的花斑多而小,以适应于隐蔽在江河的砂砾中。
生长繁殖
繁殖特性
在鳜属鱼类繁殖特性的研究中,鳜、
斑鳜和大眼鳜研究的较多,其他鳜类较少,这主要是因为其他鳜类在自然水域中分布较窄,或个体小、生长慢,经济价值不高。以下为鳜、斑鳜和
大眼鳜的在中国的形态特征、繁殖特性和生长速度比较:
产卵、孵化
鳜属鱼类的生长繁殖速度较快,性成熟年龄较早。其中
雄性鳜1龄性成熟,
雌性2龄性成熟。不同的地区繁殖季节也不相同,如在在中国
华中地区,鳜的繁殖期为5~7月,其中6月为繁殖盛期,此期水温为28℃左右,最适合孵化。在繁殖季节,鳜多选择具有一定流速的湖泊入水口或出水口作为产卵场所,亲鱼多在此集群,雌鱼产卵多选择在雨后湖水猛涨的夜晚或黎明。鳜的卵为黄色,内有几粒大小不等的油球,在流水中呈半漂浮状态,属于漂流性卵,多在流水中孵化,在静水中沉底。
鳜的个体越重,怀卵量越多,每千克体重怀卵量约为4万粒左右,鳜分批产卵,产卵量为怀卵量的60%左右。
大眼鳜的繁殖与鳜类似,但繁殖季节开始较晚,原因是大眼鳜生活水域的水温较低,亲鱼要等到水温升到12℃以上时,才开始发情、交配、产卵。
斑鳜的繁殖季节一般在5~7月,江河流水处均可产卵,亲鱼一般在2~3龄达到性成熟。怀卵量随亲鱼的体长、体重增加而增加,一般为1~4万粒,卵为漂浮性,具油球,在流水中呈半漂浮状态,在水温23℃~27℃条件下,斑鳜鱼卵从
受精卵到孵化约需4天。
仔鱼生长
中国
珠江中下游鳜属仔鱼在水温达到19.3℃即开始出现,而珠江水温最早在2月中旬、最晚4月下旬可持续超过19℃,即满足鳜属鱼类繁殖最低水温要求。因此,珠江的鳜属鱼类繁殖期一般始于4月中旬,比
黑龙江省鳜属鱼类繁殖提前近2个月。但在2009年,2月份水温已满足鳜属鱼类繁殖最低水温需求,却未发现有仔鱼出现,这说明除受水温影响外,积温或其他因素也是影响鳜属鱼类繁殖的关键因素。珠江鳜属鱼类进入性腺发育快速阶段的关键水温是15℃,对应繁殖的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分别为(3797.78±759.58) ℃/天和 (1085.78±382.02) ℃/天。2008、2009、2010年有效积温偏小、鳜属仔鱼在当年出现的时间也相应延迟;2010年和2012年鳜属鱼类繁殖的年有效积温明显较高,因此当年鳜属
仔鱼的出现时间也较早。
鳜属仔鱼出现的最适水温为25.3~28.9℃,即6~8月份的
珠江水温。研究发现虽然珠江鳜属鱼类仔鱼在4~11月份均有出现,但5月份之前和9月份之后仔鱼密度明显较低,而繁殖盛期6~8月份的仔鱼月平均密度明显高于其他月份,这说明水温对鳜属鱼类的早期资源量或产卵规模也有较大的影响。
养殖技术
常见的鳜属养殖鱼类为鳜、
大眼鳜,以下为具体的养殖技术。
苗种培育
亲鱼培育性成熟的亲鱼须经过强化培育,培育的时间一般为半年左右,重点放在秋季和春季。经过人工强化培育后,无病无伤的健壮个体均可做为人工繁殖用的亲鱼。雄鱼体重要求在1~2
千克,雌鱼体重2~3千克。采用环道流水孵化,由于鳜鱼
受精卵为无粘性的半浮性卵,且比家鱼卵大,所以流水孵化时流速要相应大些,以防止卵的沉积。在环道流水孵化中,水温为24~28℃时约需28小时,30℃时约需24小时。待成功孵化出鱼卵后,可通过池塘、微流水和网箱培育仔鱼。
成鱼养殖
湖泊养殖
放养鳜的湖泊要求水质清澈,水草茂盛。放养苗种个体一般大小为5毫米,苗种放流数量应根据小型鱼类的生产量确定。鳜鱼终生以吃鱼为生,为了提高成活率,最好选择水深0.5~1.5米,水草生物量为1.5
千克/平方米左右的湖区投放苗种。
池塘养殖
选择3~5亩、池底平坦、水深1.8~2米、淤泥较少或没有淤泥的新开池塘为养殖地,放养前消毒,并配置增氧机。选择生长速度较快的鳜于6月上中旬投放,入池前需进行鱼体消毒。鳜鱼以活饵为食,需配置饵料鱼池,饵料鱼可用鲢鱼、鱼、
草鱼、鲤鱼、鲫鱼等幼鱼。
鳜鱼喜清新水质,对水质和溶氧的要求很高,溶氧量需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七、八月是鳜鱼生长旺季,每天加注新水半小时可以保持水质清新,防止浮头,刺激鳜鱼觅食,并适时开启增氧机。饵料鱼投喂密度应适量,密度过小,鳜鱼会为追食饵料鱼而消耗过多体能,不利生长;密度过大,会增加池水中总耗氧量,易引起鱼缺氧浮头。
网箱养殖
网箱入水深度一般为1.8~2米,箱底离水底20~30厘米,苗种放养前需先进行消毒。网箱养殖鳜鱼,
饲料鱼可选用鲮鱼、鲢鱼、鳙鱼、鲫鱼等。由于网箱养殖密度大,每次投喂饲料鱼不官过多。放养初期2~3大投喂一次,随着鳜鱼日渐长大,可改为每天投喂一次,每天投喂量为网箱中鳜鱼体重的5%~10%。每天早、中、晚各巡箱一次,网箱中饲料鱼不足时,及时补放。同时定期清洗箱体附着物,以出促进鳜鱼摄食生长。鱼病易发季节,在网箱四角分别用
漂白粉、
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鳜鱼专用灭虫灵等药物消毒。
病害防治
对投喂饵料鱼要严格把关,用食盐等药液药浴,患病的饵料鱼不得投喂。鳜鱼常见病有细菌性烂鳃、
车轮虫、斜管虫、
指环虫等。防治细菌性鱼病可用漂白粉全池泼洒,
寄生昆虫性鱼病可用灭虫灵全池泼洒治疗。若患寄生虫与细菌并发症,应在杀灭寄生虫后,选用杀菌药物泼。
物种保护
波纹鳜在1989年之前曾相对广泛地分布于中国南部
珠江,但受到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的影响,其
种群数量估计已经下降了近30%。因此,2011年波纹鳜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IUCN)物种红色名录》列为近危(NT)物种,需要对该物种的种群、分布和受威胁情况进行进一步调查。
主要价值
食用营养
鳜属鱼类营养丰富,食用方式多样,其中鳜、
大眼鳜、
斑鳜等鱼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中国、
韩国、
新加坡等各地消费者欢迎,是中国重要的淡水出口创汇鱼类之一。鳜的可食部分占61%,每百克肉中含能量490千焦,富含
蛋白质、脂肪、钙、磷、铁、锌等多种营养成分,尤其是
松花江鳜鱼,作为中国淡水四大名鱼之一,鲜食以清蒸红烧和糖醋最为可口,还可爆炒,口感清脆爽口。
医学药用
据《
中国药用动物原色图鉴》记载,鳜全身(除去内脏头鳞的全身),以及胆囊和鱼尾均可入药。其肉具有补气血、健脾胃、养血行、益气力、补虚痨的作用,可治疗虚劳损伤、肠风下血、久病
气虚成痨、食少羸瘦、
气短乏力、咳嗽
潮热等疾病。胆囊可治疗
骨鲠,鱼尾可治疗小儿软。但需注意的是,鳜的鳍棘有毒,其背鳍棘、鳍棘、腹鳍棘及鳍兢外包皮中有毒腺组织,药用时需剔除。
相关产业
历史发展
鳜属鱼类是中国特种名贵
家鱼种,常见种类有鳜、
大眼鳜、斑鳜等,其中较出名的有
湖北省的黄龙鳜鱼、
黑龙江省的
连环湖鳜鱼、安徽省的秋浦花鳜等。中国是鳜鱼的主要分布地区,也是鳜鱼养殖第一大国。截止2024年,中国已形成以广东珠三角地区为中心的鳜鱼产业,鳜鱼养殖产业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1950~1980年间,鳜鱼主要以捕捞为主,部分地区进行小水体鳜鱼养殖试验。第二阶段,1981~2000 年,鳜鱼的人工繁育、鳜鱼养殖所需活饵料等技术被攻克,鳜鱼网箱养殖技术获得成功,使得鳜鱼规模养殖得以快速发展。第三阶段,2000年至2024年,鳜鱼养殖进入鼎盛发展时期,在此阶段华康1号、广清1号等鳜鱼养殖新品种被广为推广,其中新品系
华康2号的驯食成功率达到90%。
产量
广东省是中国鳜苗种集中生产区,占全国95%以上,2019年产量约20亿尾。广东省鳜鱼
养殖产量稳居中国第一,2022年鳜鱼养殖量为14.87万吨,占全国鳜鱼养殖量的37.05%。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8~2022年中国鳜鱼养殖产量总体呈稳健增长态势,5年间鳜鱼养殖量增加约8.5万吨。其中,2018~2020年稳步增长,年均增长达19.3%;2021年养殖量略有下降,2022年养殖量突破40万吨,同比2021年急剧增长27536吨。2018~2022年,中国鳜鱼年均养殖量超过1万吨的产区主要有
广东省、湖北、安徽、
江西省、
江苏省、
湖南省和
浙江省等省份。2018年,排名前三位的地区为广东、湖北和安徽,产量占比分别为29.24%、24.30%、12.25%,合计 65.79%。2022年,排名前三位的地区保持不变,依然为广东、湖北和安徽,产量占比分别为37.05%、19.08%、12.09%,合计 68.22%。可见,2018~2022年中国鳜鱼产业聚集程度加大,广东鳜鱼产量虽偶有下降,但整体趋势稳中上升,其他省份如湖北、浙江等整体趋势均为下降,中国鳜鱼市场份额逐渐被广东占据。
市场价格
鳜鱼在中国各大淡水鱼中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根据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数据显示,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鳜鱼平均市场批发价约为96元/
千克,最高达到约107元/千克,2023年1~2月期间为鳜鱼市场批发价的低谷,平均市场批发价约为65元/千克。但即使处于市场批发价的最低谷,与中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相比,如
青鱼、
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约15元/克),鲤鱼(约14元/千克),鲫鱼(约18元/千克)等,鳜鱼仍具有较大的价格优势。
延伸文化
鳜属鱼类在中国早有记载,古人视其为美味。宋代史书《尔雅翼·释鱼·鳜》中记载“其斑文尤鲜明者,雄也;稍晦昧者,雌也”。明代医学家
李时珍在其著作《本草纲目·鳞·鳜鱼》中记载“鳜,蹶也,其体不能屈曲如僵蹶也。其味如豚,故名
水豚”。鳜鱼肉质细嫩,是古人喜爱的佳肴。《尔雅翼·释鱼·鳜》中“昔仙人刘凭常食石桂鱼”的石桂鱼指的就是鳜鱼,古人将鳜鱼比作仙人吃的美味,可见当时的人们对鳜鱼肉的喜爱。
鳜鱼“夫妻”感情深厚,雌鳜总喜欢追随雄鳜,古人却利用它们的感情布下罗网。即将一只雄鳜用绳索穿着放在湖中或河中,一群雌鳜就赶来用嘴拽雄鳜,不肯离去,这时用捕鱼工具一次可捕十几条。中国古代文人喜食鳜,不止是为了味美,更主要是借此寄托闲逸之情。如
清代文人
王士祯在《题松南柳矶图》中写道“杨柳依依四水围,垂竿不为鳜鱼肥”,这种闲逸之情的寄托源于唐代诗人
张志和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此后,钓鳜就同闲逸就联系在一起。
明代医书《
本草纲目》记载,鳜鱼肉有补虚劳、益脾胃、治肠风泻血的作用。据说有一位妙龄女子患肺病,治疗总不见效,她喜欢吃鳜鱼羹,家里人每天给她吃,吃了几年,肺病好了。
南宋医师张果的《
医说》就以此病例,作为鳜有补劳益肾、
杀虫脒功效的印证。此外,鳜鱼胆还可治疗刺入咽喉的
骨鲠。《本草纲目》中记载骨鲠竹木刺入咽喉,时间长了可能进入脏腑,患者常觉疼痛且黄瘦,但只要服鳜胆,骨鲠竹木等异物都可以吐出。
参考资料
Search.catalogue of life.2024-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