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车站位于台湾基隆市中山区(原位于
仁爱区),为
台湾铁路管理局纵贯线的铁路车站,同时也是规划中的基隆捷运的车站。1891年10月20日,基隆-
台北市间铁路竣工,便设基隆站于新岸壁附近,日据时期迁至现址。过去旧有的钟塔型车站于1909年启用,现在的基隆车站则是在1967年1月改建完成,并于2015年6月29日启用了专供客运使用的半地下化车站。基隆车站是
台湾铁路现存最北端的车站,具有基隆都市中央车站的功能,是纵贯铁路及台铁
西部干线的起点站。
基隆车站的历史始于1891年(光绪17年)10月20日,当时的“
基隆市-水返脚”段铁路通车,并在基隆站现址北北东方设置了“鸡笼火车码头”。1893年(光绪19年)11月30日,基隆至
新竹市间铁路竣工。1908年10月30日,第三代基隆火车站启用,这座站体具有
英国式的钟塔和法国式的急斜屋顶,为砖造建筑,与同时期兴建的新竹站、台中站同为
文艺复兴建筑。1967年1月23日,第四代基隆车站完成,耗资
新台币800万元,为当时
台湾铁路最大的车站建筑。2015年6月29日,第五代基隆车站通车启用,采用半地下化模式,分为南站、北站两个站舍。2019年,第四代基隆车站停用,之后动工改建为基隆城际转运站。
车站建筑为地上两层、地下一层之钢筋混泥土大楼,一楼大厅有正门、左侧门、右侧门三个出入口,并与跨越车站场区的人行地下道
连通;其余区域为行政办公区,属于管制区域。
月台区紧临车站建筑,共配置两座月台,第一月台为侧式月台,第二月台为岛式月台。以往在第一月台的南侧,还另有设置
宜兰线专用月台,但已经停用,分别作为摆放铁路施工用具与
机车停车场之用。此外,基隆车站也是
台北都会区少数设有站内调车场的
台湾铁路车站之一。
基隆市旅游服务中心(位于本站出口约50米处、国光客运基隆站旁)
基隆车站每日提供班次密集、开往
台北市、中、
新竹市、
苗栗县等站的区间车,此外亦开行往
高雄市、
屏东市的对号列车班次。本站亦有作为部分
平溪线及东部干线列车的始发站,但班次不多且需在七都变更行驶方向。平溪线部分现已停驶,乘客需在八都换乘。为了因应七都车站成为
西部干线高级列车的始发站,
台湾铁路已开始提供基隆-七都间密集的区间车班次,以方便旅客利用对号列车前往东部或中南部的转乘需求。本站为
基隆临港线的端点站,港区内的各铁路线皆由本站开始分歧至西岸各码头区,不过临港线已拆除,只余下一条通往西客运码头的下船上轨侧线及一条保留一小段的调车侧线。本站开放使用悠游卡功能付费,可持悠游卡至剪票口感应进站搭乘本站以南至中坜间的19个
纵贯线车站,不限车种搭乘。
基隆市车站附近街区开发年代较早,1980年代后发展渐趋迟缓,由基隆发车的对号列车班次在2000年代后主要转移至七都车站发车,因此
基隆港营运疲弱、由基隆车站发车的对号列车大幅度的减少、基隆市区的商业活动已不如以往活跃等因素影响,使得基隆车站丧失以往的交通枢纽地位,车站邻近之市街区因未转型而渐趋没落,建筑街景老朽破旧。为了重振基隆车站以往之指标地位,基隆市政府自2006年起与
台湾铁路管理局、基隆港务局联手推动“基隆火车站暨西二西三码头都市更新案”。在此计划中,基隆车站与相邻的基隆港西一、二、三号码头连成一气,规划成为交通、商办及住宅等多功能之转运中心;站体将高架化,以利车站前后区域之都市更新。后改为半地下化,已于2015年6月29日正式启用。
台湾铁路捷运化计划中,预定未来基隆车站仅停靠区间车与区间快车,并将对号列车班次全部移往七都车站发车(七都为西部干线高级列车发车站),但因地方上担心基隆车站的交通地位被边缘化,对此方案仍有反对意见,故尚未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