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
盛璐德、方惠珍创作的科学童话
《小蝌蚪找妈妈》是盛璐德和方惠珍共同创作的科学童话,故事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述了一群池塘里的小蝌蚪为了寻找素未谋面的妈妈,误打误撞地把各种偶遇的动物错认作妈妈,后来终于找到了和自己体态完全不一样的青蛙妈妈的成长故事。《小蝌蚪找妈妈》于1959年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首次出版,在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1954年-1979年)中获得低幼儿读物一等奖,被誉为经典的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名作,也成为了启发当代儿童文艺多种形式创作的灵感故事。
创作背景
《小蝌蚪找妈妈》的创作者盛璐德和方惠珍均为上海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幼儿园(今上海南京西路幼儿园)的幼教工作者。盛璐德是拥有多年一线教学经验的教师,在长期的幼儿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个“蝌蚪变成青蛙”的故事,她借助贴绒画向孩子们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科学知识,并在市里面的幼儿观摩教学中演示了这个项目。后来时任幼儿园园长方惠珍把这个口述的课堂故事整理成文字并送到了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社请插画家钱家锌为这个故事配图后,于1959年把《小蝌蚪找妈妈》作为学前儿童读物进行了首次出版。《小蝌蚪找妈妈》一书着重于表达教育性质,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儿童文学受其时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影响的时代特色。
内容情节
在冬去春来的池塘里,青蛙妈妈产下的卵渐渐变成一群活泼的小蝌蚪。小蝌蚪们遇到池塘中嬉戏的鸭妈妈和小鸭子,想起来也要找自己妈妈,于是向鸭妈妈打听自己妈妈的模样。鸭妈妈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阔又大”,小蝌蚪按着这个提示找到了大鱼,误以为是妈妈,于是大鱼给小蝌蚪提供了另一条关于妈妈的外貌线索——“有四条腿”,小蝌蚪们继续向前寻找。这时小蝌蚪遇见了乌龟,又误以为是妈妈,乌龟提示说,他们的妈妈“肚皮是白色的”,小蝌蚪只能继续寻找。后来小蝌蚪碰见大大天鹅便追上去叫妈妈,结果还是扑空,白鹅又告诉他们,妈妈“穿着绿衣服”。最后,小蝌蚪们终于在池塘边遇到了真正的妈妈青蛙,尽管外貌描述全都对得上,但面对和自己外貌差异很大的妈妈,他们还是半信半疑。青蛙妈妈于是笑着解释,小蝌蚪长大时身体会逐渐发生变化,最后会长得和青蛙妈妈一模一样。小蝌蚪们终于开心了起来,随着妈妈的带领一起在水中游玩。
出版历史
1959年,《小蝌蚪找妈妈》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首次出版。
1963年、1979年、1982年,《小蝌蚪找妈妈》又经历过多次修订后的再版,后来《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还被编选进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课。因为这部作品的广泛传播,后来市面上也出现了众多插画版本的故事书。
版本差异
作为一个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经典儿童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在市面上存在大量图画书版本,从出版历史上看,有三个较重要的版本以及一部衍生作品对其它故事书版本奠定了发展基础。这些版本分别是1959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初版的由钱家锌配图的《小蝌蚪找妈妈》、1979年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的由鲁兵配诗、陈秋草配图的《小蝌蚪找妈妈》、1982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再版的由杨永青配图的《小蝌蚪找妈妈》,以及1960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推出的同名动画作品《小蝌蚪找妈妈》。此外,在《小蝌蚪找妈妈》被收录进小学语文课文时,故事的文字也经过了相应的改编。
情节差异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在1959年推出的初版《小蝌蚪找妈妈》是以学龄前儿童为目标对象,以盛璐德和方惠珍创作的文字为基础,并邀请了钱家锌为其配图插画的竖版图画故事书。
在出版不久后,这个故事作品受到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关注,其时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正在试验以画家齐白石的作品为原型素材,制作具有中原地区水墨画风格的动画片。上美影的动画制作组后来选定以《小蝌蚪找妈妈》作为创作蓝本,进行了一系列的角色及情节改编,把小蝌蚪最先遇到的鸭妈妈和小鸭改为鸡妈妈小鸡,删除了最后遇到大天鹅的情节,同时为了能充分利用齐白石作品中常见的“虾、螃蟹、鲇形目”等形象,在故事设计中相应增加了这些动物。1960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推出《小蝌蚪找妈妈》同名动画片作品,开创了世界上首部水墨风格动画片的先河,在当时中国国内以及国际上引起了热烈反响。《小蝌蚪找妈妈》水墨动画片的成功推出为这个童话故事的进一步传播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影响了之后不同时期《小蝌蚪找妈妈》故事书版本的编订。
1979年,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幼儿图画故事丛书”,并收录了由儿童文学作家鲁兵配诗、画家陈秋草作图的《小蝌蚪找妈妈》,这个图画书版本受水墨动画片的影响较大,不仅配图画作为水墨画风格,故事情节也基本上和动画片一致,文字则是以简明而押韵的诗歌形式呈现。
1982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邀请了著名画家杨永青创作配图,再次出版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改编版本。在这个版本中,故事开头增加了景色描写的铺垫,而大致的情节回归到1959年初版,只是在结尾处借鉴了动画版——省去了遇到大天鹅的情节并增加了小蝌蚪在青蛙妈妈的带领下逐渐长成小青蛙的描述。
而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由于教材目的是让学生学习语言的准确运用,既要满足教学需求,也要符合对应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接受心理,以及减少学生学习生字量的负担,所以课文在故事情节上作了较大的删减,从1000多字的原文精简到300字左右,其中只保留了小蝌蚪遇到鲤鱼妈妈及小鲤鱼和乌龟两种动物,同时课文中也增加了小蝌蚪后来长出了前腿和后腿的描写。
结尾差异
几个不同的图书版本结尾在一定程度上也呈现出对应时代观念的差异。1959年最初的版本中,故事在小蝌蚪和青蛙妈妈团聚、一起游玩中结尾,着重强调祥和欢乐的大团圆氛围。在1979年和1982年版本里,故事则重于描写小蝌蚪最后长成小青蛙的成长结局,其中1979年版本提到小青蛙后来为“人民公社捉害虫”,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烙印,而在1982年版本中则详细描绘了小青蛙吃害虫保护庄稼的场景,更强调客观科学知识的输出。在经过情节简化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结尾也完整交代了小蝌蚪蜕变成小青蛙,长出前后腿以及尾巴消失的全过程,体现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教学目的。
作品赏析
《小蝌蚪找妈妈》基于儿童的阅读心理,以生动活泼的角色对话作为叙事方式,配以形象可爱且色彩鲜艳的图画,在向儿童进行自然认知教育的同时,也通过小蝌蚪寻找妈妈的曲折经历展现了亲情的温暖和幽默的趣味。
这个故事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教育童话繁荣时期,着重于大自然常识的表达,在文中有体现季节变化的描述、不同动物的外形特征以及小蝌蚪成长蜕变成青蛙等科学知识。故事通过小蝌蚪在寻亲时不断积累到关于妈妈的描述特征的过程,意图让儿童学习到一种全面地去认识身边事物的辩证思维。
作品影响
1980年,《小蝌蚪找妈妈》在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1954-1979)中获得低幼儿读物一等奖,作者盛璐德受邀到北京领奖。
《小蝌蚪找妈妈》被收录于普及面众广的小学教材,且得益于同名动画片的广泛传播,这个故事成为了中国人所熟悉的童年标志性回忆之一,也因此成为了网络流行文化“二次创作”和营销造梗的热门选题,如2017年一则名为《小蝌蚪找妈妈:外传》的漫画曾在微博及微信朋友圈引起过大量刷屏转发,网友对故事进行了再创作,小蝌蚪在找到妈妈却被妈妈质问“作业写完了吗”“多报几个辅导班”时吓得四散逃跑,以揄当下教育压力之大而引起了广泛共鸣。又如2021年一则名为《小蝌蚪不想找妈妈了》的短视频也曾在短时间内获得过大量关注,尽管视频内容和《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关联不大,而且古怪的情节也令不少人表示看不懂,但视频发布半天内还是获得了超过700万的观看量和8万多的点赞。
衍生作品
1960年7月,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推出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在原作童话故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编,取材自著名画家齐白石的水墨动物形象,创作出中国历史上首部,也是世界上首部水墨动画片。作品推出后获得了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第十四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短片银帆奖及第十七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荣誉奖等多项殊荣。
《小蝌蚪找妈妈》也成为了多种儿童文艺创作形式,如儿童歌曲、儿童剧作品等的经典选材。
2006年3月,由钟浩执导的音乐童话剧《小蝌蚪找妈妈》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假日经典小剧场上演,后在全国多个城市巡演,并于2009年入围国家舞台精品工程项目评选。
2013年六一国际儿童节中国邮政联合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推出了取材于《小蝌蚪找妈妈》动画片片段的五枚主题邮票及一枚小本票,并采用水墨画的风格展现传统文化意蕴。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内容情节
出版历史
版本差异
情节差异
结尾差异
作品赏析
作品影响
衍生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