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希·冯·鲁登道夫
德国陆军将领
埃里希·冯·鲁登道夫(Erich Von Ludendorff,1865年4月9日—1937年12月20日),民族沙文主义者,德国陆军将领,军事战略家。
1865年4月9日,埃里希·冯·鲁登道夫出生于今波兰的波兹南省,12岁入陆军幼年学校,1881年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并在翌年入伍,被授予少尉军衔。1890年进入柏林陆军军事学院学习,1893年毕业。1894年,进入德国总参谋部工作。1904年,调任总参谋部第二处处长。1914年,晋升为少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埃里希·冯·鲁登道夫在武索将军阵亡后接管了第14步兵旅的指挥权,后被任命为第8集团军的参谋长,设计制定了马祖里湖区之战和波兰中部战役的作战计划及第二次马祖里湖会战的作战计划。1916年,埃里希·冯·鲁登道夫被任命为第一军需总监并晋升步兵上将。1917年1月8日,埃里希·冯·鲁登道夫说服首相贝特曼·霍尔维格采纳了无限制潜艇战的策略。1917年9月,埃里希·冯·鲁登道夫推动成立了祖国党。1917年10月,埃里希·冯·鲁登道夫发动了卡波雷托攻势。后期由于德军在军事上遭遇一系列失败,1918年10月26日,埃里希·冯·鲁登道夫被迫辞职,后期从事政治工作和写作。1920年鲁登道夫参加了以推翻共和国重建君主政体为目标的卡普暴动。1923年又与阿道夫·希特勒合作,企图夺取德国政权,遭到失败。1925年,埃里希·冯·鲁登道夫被提名为纳粹党总统候选人,结果仅获得1.1%的选票。1935年被德国政府授予元帅军衔。1937年12月20日,埃里希·冯·鲁登道夫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图青逝世。
1935年,埃里希·冯·鲁登道夫出版了军事著作《总体战》。《总体战》是他治军理政几十年体会的军事结晶。这部著作从政治与战争的关系、民众在战争中的地位、经济在战争中的作用,以及统帅机构在战争中的作用等多个方面阐释了作者的总体战思想。埃里希·冯·鲁登道夫的总体战理论是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教训和20世纪初工业生产、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发展水平提出的。埃里希·冯·鲁登道夫仇视和反对社会主义革命,宣扬种族主义和民族沙文主义,其军事思想适应当时德国复仇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需要,是纳粹德国侵略扩张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础。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865年4月9日,埃里希·冯·鲁登道夫于出生在波森(现波兰波兹南)附近的一个小镇克鲁谢维亚,其父是没落的普鲁士王国地主。12岁时,他就进入了陆军幼年学校。1881年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并在翌年入伍,被授予少尉军衔。
1883年,埃里希·冯·鲁登道夫在德国第三十九明火枪团服役。1890年,埃里希·冯·鲁登道夫进入柏林陆军军事学院。189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军事生涯
1894年,埃里希·冯·鲁登道夫进入德国总参谋部工作,受到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重视,参与了“施里芬计划”的历次修订。从1904年开始,埃里希·冯·鲁登道夫在负责训练和动员的第二处任职,并在1908年升任该处处长。他根据多年任职得来的经验,向上级递交了一份阐述军事、政治形式的报告,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赫尔穆特·约翰内斯·路德维希·冯·毛奇均对他的洞察力和设计非常赞赏。1912年他提出扩充30万常备军的方案,受到德国皇帝威廉二世重视。在与陆军大臣黑林根发生争吵后,于1913年调任第三十九明火枪团指挥官,年末任驻斯特拉斯堡的第85步兵旅旅长,1914年晋升为少将,任冯·比洛的第2集团军的副参谋长。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围攻比利时列日要塞的战斗中,埃里希·冯·鲁登道夫在武索将军阵亡后接管了第14步兵旅的指挥权。在详细地分析了列日的情况之后,他率领部队在晚上经由弗莱龙和埃夫涅的缺口进入列日,为最后反败为胜夺取要塞起到了关键作用。为了表彰鲁登道夫在列日战役的行动,德国皇帝任命埃里希·冯·鲁登道夫接替瓦尔德泽为第8集团军的参谋长。埃里希·冯·鲁登道夫乘专列在汉诺威和新任第8集团军司令保罗·冯·兴登堡会合,并赶往东线。德国皇帝本意是指派埃里希·冯·鲁登道夫成为东线战场的实际负责人,但由于埃里希·冯·鲁登道夫的中下等阶级出身和德意志帝国军队的严格的等级观念(这时他还不是贵族),使他不能被任命为指挥官,但是这种安排却形成了兴登堡一鲁登道夫搭配,这一搭配对德国产生重大影响。
德军取得马祖里湖区之战和波兰中部战役胜利的作战计划是由埃里希·冯·鲁登道夫制订的。埃里希·冯·鲁登道夫设计并取得了第二次马祖里湖会战的胜利。随后,他策划了自1915年5月发起的戈尔利采-塔尔诺夫夏季攻势,成功占领了波兰的大部分地区。然而,由于埃里希·冯·法金汉的短视,未能彻底歼灭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力量。
历经一年多的激烈战斗,德军取得了很多胜利。俄军被逐出东普鲁士,并被迫放弃波兰、立陶宛、里加以西的土地以及沃伦区域,其人员损失惨重,超过170万人。这一系列战绩使得鲁登道夫与保罗·冯·兴登堡德国民众心中树立了英雄般的形象。
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导致了各方面对法金汉的尖锐批评。威廉二世撤销法金汉的职务,任命兴登堡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埃里希·冯·鲁登道夫也成为第一军需总监,这个职务相当于副总参谋长,同年晋升步兵上将
埃里希·冯·鲁登道夫在民众中的受欢迎程度甚至超越了兴登堡,成为了这一对搭档中的主导力量。1916年9月,他们成功迫使奥匈军队接受德国的统一指挥,并进一步提出改革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政治架构,旨在增强德国对奥地利政治事务的影响力。他们主张改变政府效能低下的现状,推动政府部门军事化,并在1917年1月8日成功说服首相贝特曼·霍尔维格采纳了无限制潜艇战的策略。随着这对搭档实力的不断增强,他们最终迫使贝特曼·霍尔维格于1917年7月19日离职。至此,兴登堡与埃里希·冯·鲁登道夫组合确立了自己在德国近乎军事独裁者的地位。
以埃里希·冯·鲁登道夫为首的军方在国内推行军事独裁统治,严厉限制公众集会活动。他们派遣军队镇压罢工行动,坚信只有通过压制社会团体的活动才能预防社会革命的发生。在比利时举行的军政高层会议上,鲁登道夫坚决主张占领比利时、洛林以及摩塞尔河谷的铁矿区,以建立新的海军基地,并扩大在非洲的殖民地。1917年9月,鲁登道夫更是推动成立了祖国党,该党的政治宣言明确反对任何和平提议和改革措施,全力支持对外扩张政策。祖国党得到了保罗·冯·兴登堡、钢铁协会及其他大型垄断企业的支持,党员人数迅速增长,至1918年9月时,其成员数量已超过社会民主党。
1917年10月,埃里希·冯·鲁登道夫亲自指挥奥德联军发动了卡波雷托攻势,以16个师的兵力对抗卡多纳麾下的55个师,导致意大利军队遭受了超过30万人的直接人员损失,几乎将意大利逐出了战争。同年,他在促成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的签订过程中扮演了核心角色,该条约使俄罗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其在战争中的贡献,鲁登道夫被赐予贵族头衔,正式成为埃里希·冯·鲁登道夫。
进入1918年,埃里希·冯·鲁登道夫与保罗·冯·兴登堡决意在美国完成战争准备前,于西线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为此,他采用了一系列新型战术,包括风暴部队的渗透战术,相继发起了三次攻势:3月21日的索姆河战役攻势、4月9日的利斯河攻势、以及5月27日的埃纳河攻势。尽管这些攻势均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却未能实现消灭英军的目标。
随后,埃里希·冯·鲁登道夫又发动了第四次和第五次攻势——6月9日至13日的努瓦永-蒙迪迪埃攻势,以及7月15日至17日的香槟-马恩河攻势。然而,这两次攻势均迅速被协约国军队所遏制。这些连续的攻势极大地消耗了德军的力量,使其在面对协约国军队于7月10日至10月28日发起的大反攻时显得力不从心。埃里希·冯·鲁登道夫对协约国反攻的规模与能力感到震惊,将7月18日称为德军的“黑日”。正是在这一天,埃里希·冯·鲁登道夫与保罗·冯·兴登堡之间发生了公开的争执,尽管后来关系有所缓和,但两人之间的裂痕已悄然加深。
从政经历
1918年8月8日,亚眠战役再次给埃里希·冯·鲁登道夫带来了“黑暗的日子”。紧接着,9月26日协约国发起的默兹·阿尔贡攻势,加上保加利亚的退战,对埃里希·冯·鲁登道夫而言无疑是双重打击,他的精神状态迅速恶化,变得焦虑不安。在9月28日的总参谋部例行会议上,埃里希·冯·鲁登道夫严厉指责了除自己以外的所有人,发表了一连串激烈的言论,最终因情绪激动而虚脱倒地。会议结束后,他仍未能平息情绪,用含混不清的语言向保罗·冯·兴登堡建议从所有占领的西方领土撤退,并依据他对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十四点建议的曲解来寻求和平。
1918年9月29日,埃里希·冯·鲁登道夫与兴登堡共同发表声明,表明必须签订停战协定,并成立一个协约国能接受的政府。然而,鲁登道夫坚决反对美方提出的“无条件投降”要求。在试图干预巴登和麦克斯亲王的和平谈判未果后,他于10月26日被迫辞职。停战后,埃里希·冯·鲁登道夫于11月前往瑞典,投身于写作,出版了包括《鲁登道夫的个人故事》(1919年)、《我对1914-1918年战争的回忆》(1920年)以及《总参谋部及其问题》(1920年)在内的多部作品。1919年春,他返回德国,开始拥护极右翼政策,信奉一种极端的北欧日耳曼民族宗教,并对现政权抱有极大的敌意。他加入了“民族俱乐部”,策划推翻魏玛共和国,建立军事独裁政权,并为此参与了1920年3月的卡普暴动。
此后,埃里希·冯·鲁登道夫与纳粹党建立了紧密联系,并参与了1923年11月9日在慕尼黑的“啤酒馆暴动”。在随后的审判中,他发表了煽动性的演讲,猛烈抨击魏玛共和国,但最终被无罪释放。1924年5月,他成为魏玛共和国国会中的纳粹党议员。1925年4月,埃里希·冯·鲁登道夫代表右派的民族人民党和巴伐利亚州人民党参加竞选,但仅获得了1.1%的选票。
淡出政坛
20世纪20年代后,埃里希·冯·鲁登道夫淡出政坛,1935年,埃里希·冯·鲁登道夫被德国政府授予元帅军衔。他专注于战略与总体战的研究,同年出版《总体战》一书。在这部著作中,他系统地阐述了总体战理论,强调战争应超越政治,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均需在平时就为战争准备服务,并主张采用包括极端手段在内的所有方法来赢得战争。这一理论根植于军国主义,倡导国民经济军事化、平时经济战时化,以及建立独裁式的战争指挥体系,旨在集中全民族的物质与精神力量进行速决战。
虽然埃里希·冯·鲁登道夫晚年极力主张恢复德国军事实力,建立法西斯主义专政的国家,但他没有等到阿道夫·希特勒发动战争的那一天,也没有看到希特勒失败的那一天。
逝世
1937年12月20日,埃里希·冯·鲁登道夫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图青逝世,希特勒等纳粹党核心成员出席了他的葬礼。
主要著作
军事思想
1935年,埃里希·冯·鲁登道夫出版了军事著作《总体战》。《总体战》是鲁登道夫治军理政几十年体会的军事结晶。这部著作从政治与战争的关系、民众在战争中的地位、经济在战争中的作用,以及统帅机构在战争中的作用等多个方面阐释了作者的总体战思想。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时代那种由政府及其军队进行的“内阁战争”已成为过去。第一次世界大战显示出与以往战争完全不同的特性,现代战争是全面的战争,因为交战国的全部领土将变成战场;现代战争又是全民族的战争,因为参加战争的不仅有军队,而是全体人民。在这种情况下,战争不再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而是战争和政治都应服从于民族生存,战争是民族生存意志的最高体现。因此政治必须服务于战争。
总体战是全民的战争,领导者必须重视人民的力量。“人民的力量表现在其体力的、经济的和精神的力量上,并决定了军队在总体战中的力量强弱。”其中,民族的精神团结是总体战的基础。依靠这种精神团结,人民可以不断向艰苦搏斗的军队输送新的力量,甘为军队服务,甚至在战况艰辛和敌人的攻击下,也能始终保持克敌制胜和不屈不挠的信念。推动民族的精神团结可通过如下途径:控制新闻舆论工具、实行严格的新闻审查、把战局及影响公之于民、利用宗教等进行精神动员以唤起民族精神等。
为适应总体战争的需要,国家应干预经济,实现平时经济战时化。农业、工业和劳动力是战争的支柱,平时要大量储备粮食、服装、燃料等重要物资,农业必须自给自足。总体战中物资消耗严重,维持战争需要雄厚的财力支持。为此,应把国家银行和发行银行置于国家权力之下,在中央政府的统筹下,扩大军备工业,力争战争物资自给,做好长期战争的准备。
要在战前建立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和编制合理的军队。为此,要做到: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对军队进行严格的训练和教育,军事教育必须具有种族特色,焕发民族精神。要按照等级,严格军纪管理。给部队精良的装备器材。军队由海陆空三军编成,并建立后备部队。在人与装备的关系中,要尤其重视人的作用。
以具备卓越的才能、坚强的品格、充沛的精力、敏锐的观察力等优良素质的人为统帅,作为指挥作战的首脑,统帅的决断和意志在各个领域具有权威性。由他来加强国民和军队“在种族基础上”的民族团结、考察与战争有关的各项方针政策、指导战争全局等,并领导由陆军、海军、空军、宣传、军事技术、经济、政治领域里的奇才所组成的国防参谋部来贯彻其思想意志。
德国所处的地理条件使其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多线作战,为此,以进攻为主的突袭战略战术对制胜尤为重要。鲁登道夫认为军事行动要贯彻协同、突然、迅猛的原则。陆海空三军要协同,不宣而战,达成战略的突然性。要选定最危险的敌人为主攻目标,在决定性的地区投入最大的兵力,实施最沉重的打击。要速战速决,而不要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等。
鲁登道夫的总体战理论是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教训和20世纪初工业生产、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发展水平提出的。作者仇视和反对社会主义革命,宣扬种族主义和民族沙文主义,其军事思想适应当时德国复仇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需要,是纳粹德国侵略扩张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础。
人物评价
头脑清楚,思维严密,生活习惯良好,各科成绩都很优秀,战史和战术成绩尤为出色,适应任何工作。(柏林陆军军事学院评)
你不了解鲁登道夫,他只是在成功时才了不起,如果事情变糟了,他就会沮丧起来。(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首相冯·贝德曼评)
鲁登道夫在军事思想上是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的信徒,是“彻底消灭”理论的支持者,是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他是德意志帝国血迹斑斑的反动将军,他的一生是罪恶的一生。(主编姜德昌在《世界近代史人物传》下册中的评价)
参考资料
..2024-12-26
..2024-12-26
..2024-12-26
..2024-12-26
..2024-12-28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军事生涯
从政经历
淡出政坛
逝世
主要著作
军事思想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