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钟为谁而鸣》(英文原著名:For Whom the Bell Tolls,又译《战地钟声》)是美国作家
欧内斯特·海明威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1936年初至1939年春的
西班牙内战为背景,讲述了美国人参加西班牙内战反
法西斯主义斗争的故事。海明威基于其在
西班牙做战地记者的真实经历,以文学形式记录了战争的悲剧以及自身的思考。小说中,来自美国的西班牙语大学讲师罗伯特·乔丹对西班牙有深厚情感,内战爆发后,他志愿前往西班牙支援共和国。在俄国将军戈尔兹的安排下,乔丹需到敌后与游击队共同完成炸毁战略铁桥的任务。在此期间,乔丹与斗志消极的游击队首领巴勃罗斗争,与小姑娘玛丽亚相爱,并于老向导安塞尔莫、吉普赛女人比拉尔等人的帮助下完成了艰巨的炸桥任务,但也因这次任务此献出生命。
《丧钟为谁而鸣》发表于1940年,即
西班牙内战结束的次年。小说一经发表便引发关注,成为“继《飘》之后美国最畅销的小说”,也引起了多国读者的反响。《丧钟为谁而鸣》以其对战争罪恶与救赎的思考、英雄主义的彰显以及悲剧的情感基调和独特的时空结构吸引读者,成为文学经典。
创作背景
社会背景
《丧钟为谁而鸣》是历史的产物,小说以西班牙内战这段真实历史为故事背景。1936年初秋到1939年春的西班牙内战拉开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线的序幕,也是全世界进步力量和德意
法西斯主义政权之间的第一次较量,《丧钟为谁而鸣》以文学形式反映了这段历史。1929年,经济恐慌席卷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这对于经济落后的
西班牙来说打击尤为沉重。在群众运动的推动下,共和体制的联合政府于1931年4月成立,但反动势力与西班牙共产党的争斗从未止歇。1936年8月14日,西班牙法西斯分子
卡门·佛朗哥将军在西属
摩洛哥发动叛乱,早已和
纳粹德国及
贝尼托·墨索里尼独裁政权相勾结的法西斯分子公然接受德意两国的军火支持,大肆屠杀西班牙人民,激起公愤。此时,英法等国正对
阿道夫·希特勒采取“绥靖”政策,他们因惧怕西班牙人民阵线的胜利会对本国内政造成不良影响而对西班牙实行封锁,助长了法西斯分子的气焰。在这种情形下,以各国共产党人为中坚力量的先进分子纷纷以实际行动支援
西班牙人民,他们志愿医疗或参与作战,将共和政府的事业看作全人类的进步事业。
个人背景
《丧钟为谁而鸣》的作者
欧内斯特·海明威曾参加
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幸在战争末期于
意大利北部前线遭受重伤。一战后的他对西方文明传统价值观念感到幻灭,先后创作出了《
太阳照常升起》(1926年)《
永别了,武器》(1929年)等作品,表达了强烈的反战立场以及对人生命运的绝望态度。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出现了无产阶级文学高潮,海明威注重观察社会生活,他笔下的人物也开始发生变化。早在二十年代初驻欧作通讯记者时,海明威就和
西班牙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十分喜爱这片土地,也赞颂西班牙人的硬汉精神。因此,在
法西斯主义势力企图扼杀西班牙人民革命成果之时,
欧内斯特·海明威无法保持沉默,他先是写文章、做演讲声援西班牙人民,后又在1937年初以记者身份来到被围困的
马德里,广泛接触军政人员、记者以及士兵。早在内战开始之际,海明威就在给友人的信件中提到战争的非正义性。1939年3月,内忧外患中的马德里被
卡门·佛朗哥政权攻陷,西班牙人民政府就此葬送,正是在这一时期,海明威埋头创作《丧钟为谁而鸣》。海明威通过罗伯特·乔丹的视角揭示了
西班牙第一共和国失败的原因:内部派系斗争严重,
苏联和共产国际领导的错误以及在军事方面缺乏强力的国际援助。小说于1940年问世,得到国内外阅读界、学术界的关注。
内容情节
《丧钟为谁而鸣》的叙事时间跨度为三天,即1937年5月底一个星期六的下午至星期二上午。此时正值
西班牙内战旷日持久、战况惨烈之际,由于三月中旬政府在首都附近大败
意大利侵略军,首都已暂时转危为安。这一时期,
俄罗斯将军戈尔兹筹备在首都西北方向对叛军的山上防线发动进攻。为了切断
法西斯主义军队的增援路线,他派出美国志愿者罗伯特·乔丹到敌后的深山中与当地游击队接头,协助他们在共和国部队发起进攻前炸毁一座具有战略意义的铁桥。
在老向导安塞尔莫的带领下,乔丹与游击队汇合,他游击队员们一同留在山上的岩洞中,却发现游击队员士气低落、意气消沉。游击队的首领巴勃罗为人狡猾且缺乏勇气,他对革命事业并没有信心,早在
迈克尔·乔丹与巴勃罗初见之时就与其产生了冲突,他们之间的矛盾与日俱增。这时候,共和国派部队来了爆破手,众人聚集在山洞中商议。乔登争取到了巴勃罗妻子比拉尔的支持,比拉尔带头赞成炸桥,游击队的其他队员也转而站到了乔登一边。巴勃罗虽一时屈服于大家的决定,但却在后续的行动中出尔反尔,处处只顾及自己的安危,游击队内部的尖锐矛盾以及恶劣的暴风雪天气都增加了乔丹实施任务的困难。祸不单行,虽然近处另一支游击队的首领答应派人支援,但他们的行踪却被叛军巡逻兵发现并招来了敌机的轰炸。这时乔丹得知,戈尔兹将军的进攻计划很可能已遭泄露,叛军已经作好了反击的准备。乔登试图派人去向戈尔兹将军传递消息,建议撤销原定的进攻方案,但此刻时间已然来不及。当共和国军队的进攻信号打响时,乔丹和游击队炸毁了铁桥但不幸身受重伤。在
迈克尔·乔丹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然对反
法西斯主义的正义事业抱有必胜的信心。怀着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他独自留下狙击敌人,在掩护己方战友撤退时献出了生命。
人物介绍
罗伯特·乔丹(Robert Jordan)
罗伯特·乔丹是美国
蒙大拿大学西班牙语系的青年教师,多年来他常到西班牙度假,对西班牙这个国家及其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乔丹热爱共和事业,痛恨法西斯主义。1936年夏季,他向校方申请了一年假期,志愿奔赴西班牙投入了马德里保卫战,后被派到西部敌后做爆破工作。乔丹是
欧内斯特·海明威在《丧钟为谁而鸣》中塑造的英雄形象,他与小说中共产主义者和西班牙“农民”不同,是资产阶级思想的体现者,是冷静清醒、成熟睿智的战斗者。他自幼受到当骑兵军官的祖父影响,爱好军事,能够沉着冷静应对突发情况,例如在突然出现敌骑兵巡逻队时领导众人布置阵地排除险情,在雷管和引爆器被巴勃罗偷走后想出了改用
手榴弹来引爆的解决方案。乔丹也有感情用事的一面,他时而不脱书生本色,对革命队伍里的落后现象进行激烈批判,与玛丽亚的爱情使他深入思考生与死、爱情与职责、
个人幸福与人类命运的问题。
安塞尔莫(Anselmo)
安塞尔莫是负责共和国与游击队之间联络的老向导,他带领乔丹进入山中与游击队取得联系,后成为乔丹的助手,是乔丹的忠实拥护者。因巴勃罗的破坏行为,乔丹无法使用引爆器引爆炸药,只得用手榴弹替代,近距离爆破使安塞尔莫丧命。在行动方面,安塞尔莫不像同龄人那样准备安享晚年,而是积极投身保卫共和国政府的战斗,奔波在前线和敌后,是共和国忠诚的卫士。在思想方面,安塞尔莫有自己的处事原则,他将人类视为区别于野兽的整体,认为人没有绝对的阶级之分,人们应当互相爱护与宽恕。面对巴勃罗的“狐狸原则”,安塞尔莫尖锐地对其进行指责,声称“我们需要的是狼”。安塞尔莫的人性思想也体现在对待战争的态度上,他认为杀人只是争取胜利的手段,因此在胜利之后不应再杀人,而是要通过劳动改造敌人。
玛丽亚(Maia)
玛丽亚是乔丹的爱人,她天真无邪、生性温柔。玛丽亚的镇长父亲因亲近共和政府被法西斯分子反攻倒算,法西斯分子杀害了玛丽亚的父母并对她肆意蹂躏。玛丽亚在被押解到南方的途中遇到游击队炸火车,被救出的玛丽亚心力交,在比拉尔的爱护下才逐渐恢复。这是一个具有象征意味的形象,玛丽亚与圣女
圣母玛利亚(St.Mary)同名,她的头发是麦田的金黄色,她的
乳房像两座小山丘,小姑娘玛丽亚是西班牙大地的纯洁象征。玛丽亚天性善良,在听到青年哨兵的悲惨家史时主动将其视做哥哥,以家人相待。尽管她的身心受到了法西斯分子的摧残,但在遇到
迈克尔·乔丹这样的好人时仍毫无保留地以身相许。
巴勃罗(Pablo)
巴勃罗原是给部队和斗牛场供应马匹的马贩子,内战爆发时,他率众在家乡小镇包围了民防军的兵营,逮捕并处死了所有法西斯分子。三天后,他们遭到
法西斯主义军队的反攻倒算,巴勃罗带领数人到山中打游击。一年来,巴勃罗带领的游击队几次袭击叛军的据点,炸了一次火车。但经过一年多的战斗,巴勃罗的意志逐渐消沉,他开始酗酒只想在山区混日子,并坚守“狐狸原则”——“要在一个地区待得下去,就只能到别的地区去活动,不然会被敌人赶走”。
迈克尔·乔丹的战斗目标违背了巴勃罗的处事原则,为了苟安保命,他竟偷拿了乔丹的爆破装置出走,后因舍不得自己的人马才到其他小组招募了五个队员和五匹马及时赶回。乔丹炸桥后,巴勃罗带领这五人拿下了哨所,但在向断桥靠拢的途中却为争夺马匹杀死了这五位战友。巴勃罗并非法西斯分子,但却是小说中的反面角色,
欧内斯特·海明威塑造了这个从叱咤风云到黯淡消极的人物,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一面。
比拉尔(Pilar)
巴勃罗的妻子比拉尔是游击队的实际领导者,一位爽朗泼辣、嫉恶如仇的妇人。比拉尔眼见巴勃罗日渐沉沦时恨铁不成钢,初见生气勃勃的
迈克尔·乔丹时也发自内心地喜爱。比拉尔热爱生活,曾和贫苦出身的斗牛士生活,后与年轻时颇具男子气概的巴勃罗相爱。她也是乔丹与玛丽亚爱情的成全者,在看出玛丽亚对乔丹的爱意后全力撮合二人。比拉尔的身上有女巫的气质,她早已遇见了乔丹的死亡和游击队的失败,尽管如此,比拉尔的内心深处却有着男人也无法匹敌的勇气,她为所热爱的共和国拼尽全力。在她的帮助下,乔丹才得以完成任务。
作品赏析
主题思想
罪恶与救赎
欧内斯特·海明威在《丧钟为谁而鸣》中描写了战争中人性的堕落,战争使得传统
天主教的救赎功能丧失,与此相关的救赎困境逐渐显现。安塞尔莫与比拉尔等人都对杀人怀有愧疚之心,尽管他们杀死的是法西斯分子,他们也无法面对心中
人道主义思想的谴责。他们要面对的不仅有战争带来的死亡威胁,还要承受更为残酷的良知重负。在暴力改变了原有的世界秩序后,人们需要某种途径消除精神上的罪恶感,因此,对救赎方式的找寻也成为了小说中的重大主题。西班牙人所信仰的传统天主教教义认为“教会之外别无救赎”,而
西班牙内战的起因之一正是人们与教会政府的疏远。共和政府发动的反教会运动切断了安塞尔莫等信徒与
雅威沟通的纽带,圣徒的祷告也并不能改变他们当下的处境,战争背景下神职人员的行径更使民众对宗教的怀疑加剧。
西班牙群众的精神空白只有自然大地和内心世界中才能得到填补,在
欧内斯特·海明威的叙述中,只有以恢复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完整性为核心的“人的宗教”才是实现救赎的真正方式。
英雄主义
《丧钟为谁而鸣》体现了海明威的英雄主义精神,小说注重表现的并非战争双方在军事上的得失,而是战争中人的精神与命运。小说中所描绘的战斗事业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失败的暗示,战争中的所有人都笼罩着悲剧色彩,而这些描写更加凸显了乔丹的硬汉精神和英雄主义。
迈克尔·乔丹同悲剧的命运顽强抗争,用伟大的牺牲证明自己的理想与追求,他的悲剧源于对责任的恪守和忠诚。书中另一个体现强烈英雄主义色彩的是比拉尔,这个女巫式的人物身上带有强烈的宿命色彩,早已遇见到了死亡与失败的她坚持正义的行动,是一名敢于面对死亡的法纳西斯英雄。
艺术特色
情感基调
尽管
欧内斯特·海明威描写了一场正义的反法西斯斗争,但小说的情感基调并非是乐观高昂的战斗情绪,反而更偏重沉重灰暗的色调和悲观宿命的情节。小说开头早已多次预示了悲剧的结局,巴勃罗对
迈克尔·乔丹受伤的假设、比拉尔从乔丹手相中看到的必死征兆一一应验。在对乔丹和玛丽亚的情感描绘中,海明威不仅用一见钟情来体现二人爱情的热烈,而且刻画了死别的瞬间来表现二者爱情的真挚。海明威善于以冷静客观的口吻展示情节,让读者在形象的画面中获得直接的印象与感受,以这种叙述方式调动读者的情感。
时空结构
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叙述的时间跨度仅限于三天之内的七十多个小时,建构的空间除前往戈尔兹总部的路途之外仅限于游击队活动的
山谷。
欧内斯特·海明威运用独特的时空建构,以小见大,将丰富的人性和复杂的内容融入三天、一地之中。小说情节发展中主次、明暗的对比体现出了时空平行的艺术处理特点。在叙述乔丹奉命炸桥这一中心情节时,作者通过闪回、插叙等多种叙述方式将支线情节融入叙事,在强化主线情节的同时增加了故事的容量与丰富度。海明威还通过明暗线索的巧妙设置揭示了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如明言炸桥任务可能带来的不幸和看手相暗线的结合。此外,小说还运用时空交融的方式,将有限的横向空间与纵向时间相叠加,增加了故事的厚度。
欧内斯特·海明威将人物融于变化、发展的纵段时间里,从而冲破空间的限制,揭示角色之间复杂的矛盾和联系,作者时而也会摄取纵段时间轴中的历史进行书写,突出表现人物矛盾潜在的社会性。
作品评价
《丧钟为谁而鸣》是海明威颇富争议的一部作品,学界与评论界对其态度褒贬不一。
卡勒斯·贝克(Carlos Baker)将《丧钟为谁而鸣》视为海明威两部真正的杰作之一。
英国学者斯图尔特·森德逊认为《丧钟为谁而鸣》是一本伟大的小说,充满人情味,生动、深切、令人难忘。中国学者王宁也将《丧钟为谁而鸣》视为
欧内斯特·海明威的辉煌之作,认为这部小说的问世从思想与艺术风格上都标志着海明威小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阿图罗·巴雷亚则(Arturo Barea)等
西班牙小说家对《丧钟为谁而鸣》持批判态度,他们认为小说的写法是非西班牙的,故事情节也没能再现
西班牙内战的真实情况,海明威始终以旁观者而非参与者的身份来讲述。美国作家阿尔瓦·贝西也认为海明威在小说中对西班牙人民和
国际纵队领袖都有所歪曲,美国
自由主义评论家亚弗雷·卡静亦对小说中人物的真实性提出质疑。中国学者尹岳斌认为《丧钟为谁而鸣》是失败之作,
欧内斯特·海明威在小说中没能认清战争的性质和人民的力量,迷惘与失望的情绪充斥整部作品。
作品影响
国际影响
1940年,海明威所著《丧钟为谁而鸣》一经出版就立即成为“继《飘》之后美国最畅销的小说”。
1940年,美国邮局宣布《丧钟为谁而鸣》不可邮寄。1973年,该书因包含“对国家不利的宣传”在
土耳其被禁。
1941年,
普利策文学奖委员会一致推荐《丧钟为谁而鸣》获当年的
普利策小说奖。尽管这一决议获得了
普利策奖董事的同意,但时任
哥伦比亚大学校长、职权上的普利策董事会主席
尼古拉斯·巴特勒(Nicholas Murray Butler)认为这部小说令人反感并最终说服董事会改变了决定,于是当年没有作品获得普利策小说奖。
2019年11月5日,
英国广播公司将《丧钟为谁而鸣》列入“100部最鼓舞人心的小说名单”。
中文译介
注:译名、译者、出版社均相同的译本只选取最早版本列出。
衍生作品
山姆·伍德执导的小说改编同名电影《丧钟为谁而鸣》(For Whom the Bell Tolls)于1943年上映,该影片由
加里·库珀和
英格丽·褒曼主演,获奥斯卡最佳影片等九项提名,卡汀娜·帕辛欧获得最佳女配角奖。
约翰·法兰克海默执导的小说改编电视剧《丧钟为谁而鸣》(For Whom the Bell Tolls)于1959年在CBS的Playhouse90分两部播出,该影片由
杰森·罗巴兹和玛丽亚·谢尔分别饰演罗伯特·乔丹和玛丽亚,尼赫迈亚·佩尔索夫饰演巴勃罗,莫林·斯特普尔顿饰演比拉尔,伊莱瓦拉赫饰演吉普赛人
拉斐尔·桑西。
1965年,
英国广播公司制作了另一部四集电视剧《丧钟为谁而鸣》。
1978年,宝冢歌剧团(Takarazuka Revue Company)将该小说改编为音乐剧,该剧由星组(Star Troupe)制作,Ran Ootori饰演罗伯特·乔丹,Kurara Haruka饰演玛丽亚,宙组(Cosmos Troupe)在2010年重播了该剧。
菲利普·考夫曼执导的电影《
海明威与盖尔霍恩》(Hemingway\u0026Gellhorn)于2012年上映,该影片与小说创作背景相关,由妮可·基曼和
克里夫·欧文主演,获得
艾美奖(Primetime Emmy)等7个奖项及46项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