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樟(Camphora bodinieri)是
樟科(Lauraceae)
樟属(Camphora)的一种乔木。猴樟分布于中国贵州、
四川省东部、湖北、
湖南省西部及
云南省东北地区和东南部、
江西省等。猴樟喜光、喜湿;要求
土层深厚、湿润、肥沃的酸性土;生长较快。猴樟生于海拔700-1480米的路旁、沟边、
疏林或灌丛中。
猴樟树皮灰褐色;叶互生,卵形或椭圆状卵形;
复总状花序腋生或侧生;果球形,绿色,无毛;果托浅杯状。花期5-6月,果期7-8月。
猴樟是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且木材材质优良,是一种有经济价值的珍贵用材及工业原材料树种。猴樟可提取
芳香油,种子油供制肥皂。猴樟还具有药用价值,具有祛风除湿,理气散寒的作用。
猴樟是中国特有植物。最高大的一株猴樟古树位于
贵州省白云区亮天寨。由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授予“大世界吉尼斯世界之最:‘世界猴樟王’”称号。1987年猴樟被定为贵阳市树。
形态特征
猴樟是乔木,高达16米,胸径30-80厘米。
茎
猴樟树皮灰褐色,枝条圆柱形,紫褐色,无毛,嫩时多少具棱角。芽小,卵圆形,芽鳞疏被绢毛。
叶
叶互生,卵圆形或椭圆状卵圆形,长8-17厘米,宽3-10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锐尖、宽楔形至圆形,坚纸质,上面光亮,幼时被极细的微柔毛老时变无毛,下面苍白,极密被绢状微柔毛,中脉在上面平坦下面凸起,侧脉每边4-6条,最基部的一对近对生,其余的均为互生,斜升,两面近明显,侧脉脉腋在下面有明显的腺窝,上面相应处明显呈泡状隆起,横脉及细脉网状,两面不明显,叶柄长2-3厘米,腹凹背凸,略被微柔毛。
花
圆锥花序在幼枝上腋生或侧生,同时亦有近侧生,有时基部具
苞片,长(5)10-15厘米,多分枝,分枝两歧状,具棱角,总梗圆柱形,长4-6厘米,与各级序轴均无毛。花绿白色,长约2.5毫米,
花梗丝状,长2-4毫米,被绢状微柔毛。花被筒倒锥形,外面近无毛,花被裂片6,卵圆形,长约1.2毫米,外面近无毛,内面被白色绢毛,反折,很快脱落。能育
雄蕊9,第一、二轮雄蕊长约1毫米,
花药近圆形,花丝无腺体,第三轮雄蕊稍长,花丝近基部有一对肾形大腺体。退化雄蕊3,位于最内轮,心形,近无柄,长约0.5毫米。子房卵珠形,长约1.2毫米,无毛,
花柱长1毫米,柱头头状。
果实
果球形,直径7-8毫米,绿色,无毛;果托浅杯状,顶端宽6毫米。
分布
猴樟是中国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贵州、四川东部、湖北、湖南西部及云南东北和东南部、江西等地。于路旁、沟边、疏林或灌丛中,海拔700-1480米。
生长习性
猴樟是喜光树种,幼时耐阴。深根性,根系发达,有较强穿透力,萌芽力强。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及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至中性壤土,在钙质土上亦可生长。生长较快。花期5-6月,果期7-8月。
物种对比
猴樟(Camphora bodinieri)与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都常作为城市绿化树种,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如下:
猴樟叶下面密被绢状毛;中脉在上面平,下面侧脉脉腋有明显腺窝;
花序长10-15厘米,内面被白色绢毛;花被裂片外面近无毛,内面被白色绢毛。樟树叶下面灰绿色,微有白粉,无毛或下面幼时略被微柔毛;离基三出脉,在下面脉腋有腺窝,上面脉腋隆起;花被裂片外面无毛,内面密被短柔毛。
栽培方法
优良母株的选择
猴樟8~10年的树木开始开花结实,经检测在刚进入结实的树上采集的种子空粒较多,虽能发芽但发芽率较低,采种应选择生长健壮、主干明显、通直、分枝匀称、树冠发达、无病虫害、结实多的15—40年生优良母树。
种子采收与处理
当果实由青色变紫黑色时采集,用纱网或塑料布沿树冠范围铺一周,用竹竿敲打树枝,成熟
浆果落下收集即可。去皮洗净阴干后即可贮藏。
种子贮藏
露天储藏方法是选取地势高,排水好的地方挖坑贮藏。储藏期间要防止坑内积水,否则会引起种子腐烂。
室内储藏方法是选取不被阳光直射、室内阴凉通风的地方,在地面先垫一层厚沙子,再按种子与沙混合或分层堆放。储藏期间发现种子有霉变,要及时筛出种子,消毒处理后再藏。
育苗
直播育苗技术的基本步骤包括:整地作床、苗床土壤消毒、播种作业、苗期管理。
移栽
芽苗切根移栽可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苗木根系发达,提高苗木质量。
芽苗移栽前,在晴天早晚及阴雨天进行揭膜练苗。芽苗移栽在4月中下旬开始进行,以大部分种子发芽出土后、苗木真叶展开前为宜。芽苗移栽应选阴天或小雨天进行。芽苗移栽后要及时搭荫棚,用遮阳网覆盖,待芽苗扎根成活后,再逐步掀除遮阳网。移栽一周内如遇晴天,早晚各浇水一次。雨水过多则及时排水防涝。
虫害防治
樟叶蜂(Mesonurarufonota),幼虫啃食树嫩叶,影响苗木正常生长。可用
晶体敌百虫或马拉松乳剂液喷杀,也可用
羊踯躅或
雷公藤粉末加水制药液喷杀。
小地老虎(Agrotisipsilon),主要咬断幼苗根颈部,造成苗木死亡。可用锌硫磷乳油稀释液直接灌根,也可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幼虫危害严重时,可在傍晚在苗床堆放青绿嫩草堆诱杀幼虫。次日早晨在嫩草堆下捡拾幼虫并杀死。
用途
猴樟是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且木材材质优良,是一种有经济价值的珍贵用材及工业原材料树种。猴樟各部分都可以提取
芳香油,其主要成分有
芳樟醇、按叶油素、
柠檬醛等,广泛应用于香料、医药、食品饮料、化工等领域。猴樟还具有药用价值,性温,味辛。具有祛风,行气,温中止痛等功效,主治风寒感冒,风湿痹痛,吐泻腹痛,腹中痞块,疝气疼痛等病症。
相关研究
猴樟根系适应碱胁迫
韩浩章团队通过对猴樟根系适应碱胁迫的代谢
组学分析,得出猴樟通过提高氨基酸、
糖类、
有机酸和生物碱的质量分数适应初期碱胁迫,通过
抗氧化活性抵抗后期碱胁迫。
施镁对猴樟生长的影响
刘姗等人研究尝试找到猴樟容器育苗的较佳施Mg量,更好的了解猴樟生长过程中Mg元素的需求规律。团队以2年生猴樟容器大苗为试验材料,探究不同供Mg水平对猴樟容器大苗生长、生理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通过对猴樟生长、生理及叶绿素荧光特性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表明当Mg肥施用量为174mg/kg时,能极大的提高猴樟光合转化效率,促使猴樟养分积累,对猴樟的生长促进作用最好,所得的猴樟苗木综合品质最佳。
猴樟精油的提取及成分分析
樟属植物各部分都可以提取精油,主要成分有
芳樟醇、按叶油素、
柠檬醛等,广泛应用于香料、医药、食品饮料、化工等领域。猴樟有以含黄樟油素为主的,也有含按油素和单菇烯为主的。蔡宪元等对
云南省东北部
威信县一带的猴樟进行研究,含黄樟油素为主的猴樟,根部含油最高达到2.9%,其次为
树干基部1m出油率1.7%,1~2m的树干出油率1.2%,2~4m树干出油率0.53%,其叶含油0.46%-0.6%,枝含油最低约0.06%。
梁光义等学者采用
蒸汽蒸馏法提取猴樟干燥果实中
芳香油果实出油率3.6%,精油浅黄透明,从中鉴定出32种成分,主要是
芳樟醇(35.83%)、1,8-按叶油素(17.55%)、
樟脑(12.54%)、α-
松油醇(5.72%)等。
文化
猴樟是中国特有植物。最高大的一株猴樟古树位于
白云区亮天寨。
树高19米,胸围712厘米,冠幅7米×10米;根据生长锥钻取树心的样本计算出该树之树龄为454年。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猴樟古树。经白云区人民政府申报,由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授予“大世界吉尼斯世界之最:‘世界猴樟王’”称号。白云区人民政府已在该古树的所在地划出了5平方千米的保护区。1987年猴樟被定为贵阳市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