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铭旌(1928年11月15日-2019年1月1日),男,
汉族,出生于
重庆市,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四川大学教授,稀土及纳米材料研究所所长。
涂铭旌1951年毕业于
同济大学机械系,1955年北京钢铁学院金属材料系硕士毕业后,在交通大学机械系金相热处理教研室担任助教;1958年10月随交通大学最后一批迁校队伍迁往
西安市;1958年12月至1962年7月,任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反应堆材料及金属物理教研室主任;1962年9月至1964年3月,任西安交通大学金属学及热处理教研室讲师;1988年8月任
成都科学技术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院长;1999年任
四川大学教授和稀土及纳米材料研究所所长。他曾任第一届全国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材料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冶金与材料”学科评议组成员,1984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1年被收入《二十世纪中国名人辞典》,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9年1月1日去世。
涂铭旌长期从事金属材料、强度与断裂的研究,特别是在发挥金属材料强度潜力的理论与应用,综合强化,耐寒高强钢的低温脆断规律、机理、判据及安全评价,以及重大机械装备失效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中成绩显著。他先后获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香港柏宁(中国)教育基金“孺子牛金球奖”等多项奖项与荣誉;发表论文三百余篇,编写《钢的热处理》《机械零件失效分析与预防》等专著,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一百余名。
生平
早年经历
1928年11月15日,涂铭旌出生于
四川省巴县(今重庆市九龙坡区)圆明乡的一个小商家庭。1944年1月,从四川省
江津区旅宜四川中学初中毕业后,因无钱升学到四川省巴县圆明乡第十保国民学校做代课教师。9月,进入
宜宾市李庄镇同济大学附属中学学习。1946年,再次去小学做代理教员。同年8月进入同济大学附属中学继续就读。
1947年7月,涂铭旌从同济大学附属中学毕业,进入上海空军供应司令部做临时雇员,9月,进入同济大学机械系学习。1948年8月,涂铭旌在上海工具厂实习,对金属材料产生浓厚兴趣。他放弃机械设计工程师的目标,将兴趣转向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同年10月,上海解放后几个月,掀起了知识青年“参干”运动。因想当工程师的强烈愿望和母亲“一定要读毕业”的嘱咐,放弃“参干”想法,继续潜心读书。1950年3月起,涂铭旌担任工学院机械系代表、学生会代表和学习委员。同年冬,他报名参加
抗美援朝战争,但未被批准。
工作经历
1951上半年,涂铭旌确定做毕业论文“钢的热处理”,是该届五十多个毕业生中唯一做毕业论文的学生。他的论文由
瑞士归国专家李国华指导,最后获得96分高分。6月,涂铭旌从
同济大学机械系毕业,在上海高等学校毕业生暑期班学习,并任小组长。1951年8月24日,涂铭旌分配到同济大学机械系,任李国华教授、吴之凤教授的助教,同时担任
孙珍宝教授讲授“金相学”的助教。1952年5月,因院系调整,涂铭旌从同济大学调到交通大学机械系担任
周志宏、周惠久等教授助教。8—11月,在交通大学担任周志宏教授助教时,学习金属学原理并接触到材料界重要的分析与实践的方法。担任
周惠久教授助教,提高了金属材料强度知识水平。同时参观上海中国纺织机械厂热处理车间牙轮钻头,对材料工艺产生专业兴趣。11月,被推荐到
哈尔滨工业大学,在
苏联专家指导下就读机械系研究生班,方向为金相及热处理专业。两年后,他完成了10万字的本科毕业论文《钢的热处理》。这本书公开出版发行后,成为中国第一本有关钢铁热处理研究的专著。
1954年,涂铭旌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年,他随苏联专家由哈尔滨工业大学转入
北京科技大学工艺系金属学及钢铁热处理专业继续攻读研究生。12月,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研究生毕业,回交通大学机械系金相热处理教研室担任助教。1956年3月12日,涂铭旌在交通大学机械系金相热处理教研室由助教晋升为讲师。1957年6月,反右运动中主持交通大学金相热处理教研室党支部工作。
第一次创业:西安交大
1958年,涂铭旌响应国家号召,随交通大学最后一批迁校队伍迁往
西安市。同年12月至1962年7月,涂铭旌任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反应堆材料及金属物理教研室主任,担任教学和科研工作。
1961年,涂铭旌与宝鸡石油机械厂合作,进行低碳马氏体运用到吊环吊卡中的研究,这一合作断断续续维持到20世纪80年代初。1962年9月至1964年3月,涂铭旌任西安交通大学金属学及热处理教研室讲师。1965年6月,任
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及强度研究室副主任。1965年6月,涂铭旌带师生到洛阳拖拉机厂协助工厂研究拖拉机底盘二轴
齿轮失效的问题。次年,他在《
金属学报》1966年第1期上发表论文《液体金属对钢的强度及塑性的影响》《液体金属对钢及耐热合金的高温持久强度的影响》。“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仍在工厂实践,开始协助
周惠久教授进行“发挥材料强度潜力”的研究。
1967年11月,参加
宝鸡市渭阳柴油厂无铬低碳
导体新钢种155iMn3MOVA的研制,用于坦克高速柴油机曲轴、连杆等,吃住都在厂里,直至1969年11月新钢种通过实战跑车应用成功后返回学校。1970年,涂铭旌协助周惠久教授主持科研项目“论发挥金属材料的强度潜力——强度与塑、韧合理配合”,并于1981年完成。同时,他主持的科研项目“活塞销双面滲碳的试验研究”在陕西渭阳柴油机厂进行研究,也于1981年完成。
1973年,涂铭旌参与科研项目“复合强化对疲劳强度的影响规律及机理”,至1982年,该项目已发表四篇研究报告,在提高曲轴、传动杆、螺栓等零件寿命中应用,取得较为显著的
技术经济效果。
1974年,涂铭旌带领本专业师生先后到
泾阳县、富平、
大荔县、
咸阳市等地生产农机、
齿轮、内燃机配件等的十个工厂进行典型任务带教等的改革实践。同年,他担任
西安交通大学金属学及热处理专业副主任,分管教学工作。
1976年3月,参与南京栖霞山
化肥厂由
法国引进的三十万吨合成氨装置心脏设备——氨合成塔搭建时塔体坠落严重事故的分析,赴南京进行现场调研及宏观分析,并在
周惠久教授主持下,与同事一起进行相关试验和强度校核计算,完成了事故分析报告,认定事故原因是法方设计存在问题,使螺栓在吊装过程中处于强度极限所致。由于事故分析报告严谨科学,促使法国设备商同意承担全部责任,赔款约十万美元并提供延期保养。下半年,与同事在煤炭部科技司邀请下,赴
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调研输煤机零部件损坏情况,并与该厂签订新钢种开发合作协议。1977年12月至1979年7月,担任
西安交通大学金属学及热处理专业副主任,分管科研工作。
1979年,涂铭旌协助
周惠久教授主持的科研项目“论发挥金属材料的强度潜力——强度与塑、韧合理配合”获得
陕西省1978年
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1月,晋级为副教授,担任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及强度研究所副所长。
1981年9月,协助周惠久教授主持的“活塞销双面滲碳的试验研究”项目成果由
上海市机电一局召开鉴定会通过。后被西安交通大学评为1981年科技奖一等奖。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陕西省经委下达科研项目“球墨铸铁在提高煤矿机件使用寿命的应用研究”。1982年,他晋升为教授。1983年上半年,涂铭旌在
铜川市、
陕西陕煤韩城矿业有限公司机修厂铸造加工成球铁矿车轮,在矿队定点考核使用。
第二次创业:成都科大
1988年,60岁的涂铭旌调入
成都科学技术大学(
四川大学前身之一)出任高新技术研究院院长,转向功能材料的研究。利用四川
攀西地区突出的稀土钒钛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产业。带领团队建成
四川省稀土材料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承担了一大批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项目和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在国内率先利用冷压热固和热压工艺制成了高性能复合永磁,并在原银河
复合材料厂进行产业化。
1991年3月,涂铭旌被收入
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世纪中国名人辞典》。同年,他的论文“《失效分析的地位和作用》获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1986—1991年度优秀论文奖。7月,涂铭旌开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93年,涂铭旌被确诊为
大肠癌。他在病榻上坚持给研究所上课,着手探索开创《材料创造发明学》课程,在手术后第二年,开始指导博士研究生。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成都科技大学期间,涂铭旌针对四川经济的发展,提出《深度开发攀西钒钛资源,打造钢铁、钒钛产业“航母”的思考和建议》《综合利用四川稀土资源、发展稀土产业的现状及对策建议——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等政策建议10余项,主持科研项目《电磁波屏蔽层状复合材料的梯度功能设计及其屏蔽机理研究》《实用化室温磁制冷样机制与开发》《无贮氢合金及镍氢动力电池》等,将
四川大学金属材料学科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
功能材料研究中心,为推动中国成为稀土强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次创业:重庆文理学院
2008年,涂铭旌回到家乡,受聘为重庆文理学院名誉校长、发展战略顾问,提出“建设新材料交叉学科集群”,并建立新材料应用研究实验室的构想,并于2009年11月6日,创建“重庆文理学院材料交叉学科研究中心”。
2010年,涂铭旌在四川大学EMBA讲堂上,将稀土、纳米材料等科技研究与《孙子兵法》结合,为企业人士做了一场“孙子兵法与科技谋略”的演讲;给
四川大学本科生上《创造发明学导论》课,开发学生创新思维。2012年,为
重庆文理学院学生开设《创造发明学导论》选修课。
2013年5月22日,由涂铭旌倡导并推动的重庆光电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在重庆文理学院成立,旨在集聚“政、产、学、研、资”多方优势资源,开展光电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降低LED照明生产成本。12月,在他的带领下,“重庆文理学院材料交叉学科研究中心”更名为“重庆文理学院新材料技术研究院”,逐步发展成“光电材料与器件”“先进材料与成型技术”领域的科研机构。
逝世
于2019年1月1日1点50分,涂铭旌去世,享年90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涂铭旌长期从事材料强度与断裂及失效分析的研究,尤其是在“发挥金属材料强度”“耐寒高强钢的低温脆断规律、机理、判据及安全”以及“重大机械失效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中成绩卓著。他参与创建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创立“从服役条件出发”为核心内容的金属材料强度理论,即“服役性能”论。他在大量实验室研究和大量工程实践积累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学术观点,诸如:强度(理论)指导强韧化工艺;强化(整体或表面)保证强度,以求达到减轻重量、节约材料、延长寿命、保障运行安全的工程目的等。他特别提倡采用局部复合强化,例如在热处理强化后再施以冷变形强化,使零件接近等强度设计,是大幅度提高疲劳寿命的有效途径。其成果已在
机械工程领域中广泛应用。他从
西安市调
成都市工作后,研究方向转变为功能材料为主,但金属材料强度理论的研究从未中断。2014年5月,
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机械设计与材料设计》一书。
涂铭旌后期转向功能材料及纳米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工作,包括稀土
钕铁硼永磁材料、稀土室温磁致冷材料及磁制冷样机,无钕贮氢合金及镍氢动力电池等,也取得了多项重大研究成果。
金属材料研究
在
西安交通大学,涂铭旌先后参与“低碳马氏体的运用研究”“液体金属对钢及耐热合金的强度、塑形影响”及“铁素体、
耐热钢及其高温强度”等金属材料方面的课题研究;协助
周惠久院士开展“论发挥金属材料的强度潜力——强度与塑、韧合理配合”科研项目的研究。在这些研究基础上,针对中国某些机械产品粗重笨大、浪费材料等问题,涂铭旌与周惠久院士创立了以“从服役条件出发”为核心内容的金属材料强度理论,并将研究成果广泛用于机械工业领域,为国家取得数亿元的经济效益。
稀土材料及应用工程研究
涂铭旌在
四川大学的20多年,牵头建成
四川省稀土材料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纳米科技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把四川大学材料学科培育成国家重点学科。他们承担了一大批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项目和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针对四川经济的发展,他战略性地提出10余项政策建议,促使钒钛产业成为四川省重点建设科技项目,科技部将其有关研发内容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863”计划,对推动中国成为稀土强国作出了重要贡献。
建设重庆文理学院材料专业
涂铭旌在重庆文理学院担任名誉校长、发展战略顾问期间,通过3个月调研,积攒了300多家企业的名片,每张名片背面,都写着这家企业的需求及产业升级的“软肋”。在他的带领下,文理学院新材料研究院组建起40余人的高层次科研团队,主持了1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个国家科技部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参与1个国家“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和1个科技重大专项,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
自然科学奖10项,获得国家专利30余项;建起纳米内外墙健康涂料、LED荧光粉及灯具、绿色冶金工艺生产
铬等6条中试生产线。把一个设备空缺,资金匮乏,也没有材料专业的学校发展成“光电材料与器件”、“先进材料与成型技术”领域的“八星级”科研机构,成为
重庆市市级科技研发基地、成果孵化基地、优秀材料工程师培训基地和国内外学术交流重要场所。这时期,涂铭旌写了100余篇关于学科建设、学校转型、地方产业发展的报告,为重庆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方向和科技支撑。
人才培养
涂铭旌执教六十年,潜心科学,培育了大批
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等优秀人才,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在金属材料强度潜力的理论与应用、攀西战略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涂铭旌在培养学生的时候特别注重培养青年人的创造发明思维和科技竞争技艺。自20世纪90年代回川后,涂铭旌关于科技竞争谋略的学术讲座涵盖了“材料创造发明方法论”“孙子兵法与科技竞争谋略”“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大趋势与对策”等多个主题,足迹遍布
电子科技大学、
重庆大学、
贵州大学、
同济大学等省内外多所高校,
东方汽轮机厂、成都工程机械厂、柳州工程机械厂、新疆有色金属集团等多所企业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主要论著
涂铭旌发表论文六百余篇;编写了《钢的热处理》《机械零件失效分析与预防》等专著;发明专利30余项。摘录如下:
代表论文
主要著作
荣誉与获奖
所获荣誉
科研成果获奖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老骥伏枥,矢志不渝,一生都在为“科技报国”而不停奋斗的涂铭旌期望在之年,以毕生所学所思,为国家科技进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中国科学报评)
材料科学家、石油管材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鹤林评价涂铭旌所说:“涂先生,十分重视科研为生产一线服务,面向国民经济的主战场”“他的学术思想独树一帜,是对
周惠久学术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涂先生既是杰出的材料科学家,又是优秀的战略科学家和哲学家。他的许多学术观点经受了长期的工程实践考验,是我国
机械工程和
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宝贵经验。”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张艳说:“涂铭旌院士三段人生、三次创业的感人事迹,给我们很好地诠释了’涂老守初心、担使命’的一生。”
参考资料
1955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3-26
1958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3-26
1962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4-11
1928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3-26
1949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4-11
1950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4-11
1951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3-26
1952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3-26
1954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4-25
1957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4-11
1976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3-26
1977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4-11
1979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3-26
1982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4-18
1991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3-26
2009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3-26
2010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3-26
2012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4-18
2013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3-26
1998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4-11
1988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4-22
2000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