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博物馆(英文名:Hangzhou Museum)位于
浙江省上城区粮道山18号,由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举办,登记管理机关是杭州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是一座展现杭州历史变迁和文物珍藏的人文类综合性博物馆,为
国家一级博物馆,是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现任馆长是王英翔。
杭州博物馆的前身是杭州历史博物馆。2001年10月,杭州历史博物馆建成对外开放。2011年底,杭州历史博物馆更名为杭州博物馆。2012年,杭州博物馆北馆完成二期扩建。2015年,杭州博物馆完成南馆展陈提升,形成“最忆是杭州——杭州通史陈列”和临时展览相结合的展览体系。2020年7月,增挂杭州博物院(筹)牌子。2023年10月18日,杭州博物馆等9家博物馆共同发起成立环
杭州湾博物馆联盟。
杭州博物馆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展区面积7千平方米,分北馆和南馆两个馆区。南馆设置了《最忆是杭州——杭州通史陈列》,北馆设置了《闲情雅致——馆藏文房雅玩陈列》《意匠生辉——杭州不可移动文物纵览》《物华天宝——杭州出土文物精品陈列》《方寸之间——馆藏邮票陈列》四个基本陈列展厅。截至2024年4月,杭州博物馆有藏品23776件/套,其中
珍贵文物3668件/套。杭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
战国水晶杯,珍贵文物有宋代
官窑瓷器、花鸟扇面,元代青花观音像、
鲜于枢墓葬出土文房用具,明清
浙派、武林画派书画等。
历史沿革
2001年10月,杭州博物馆的前身杭州历史博物馆建成对外开放。2011年底,杭州历史博物馆更名为杭州博物馆。
2012年,杭州博物馆北馆完成二期扩建。2015年,杭州博物馆完成南馆展陈提升,形成“最忆是杭州——杭州通史陈列”和临时展览相结合的展览体系。
2017年1月,杭州博物馆获评
国家一级博物馆。2020年7月,增挂杭州博物院(筹)牌子。同年杭州博物馆新
logo发布。2023年10月18日,杭州博物馆等9家博物馆共同发起成立环杭州湾博物馆联盟。
方位布局
场馆设计
杭州博物馆位于
浙江省上城区粮道山18号。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展区面积7千平方米,分北馆和南馆两个馆区。
馆内布局
杭州博物馆分为北馆和南馆两个馆区。南馆设置了《最忆是杭州——杭州通史陈列》,北馆设置了《闲情雅致——馆藏文房雅玩陈列》《意匠生辉——杭州不可移动文物纵览》《物华天宝——杭州出土文物精品陈列》《方寸之间——馆藏邮票陈列》四个基本陈列展厅。
陈列展览
基本陈列
“最忆是杭州”通史陈列
《“最忆是杭州”通史陈列》位于杭州博物馆南馆,系统展示杭州历史发展、文脉传承、人文精神的叙事性展览。以城为主体,以史为脉络,以人为线索,以“感受
杭州市”为核心,展览借助“城、史、人”的结合,塑造了杭州的整体个性,演绎着杭州的故事百态,洋溢着杭州的清新文艺,展现杭州八千年文明史和五千年建城史,集聚杭州城市历史文化内涵,精心营造文化惠民的亮点。
馆藏文房雅玩陈列
《闲情雅致——馆藏文房雅玩陈列》位于杭州博物馆北馆。文房书斋,乃雅思神交之地;文房雅玩,是明澈练达的智慧趣味所在,是
中华文化的一种体现,也是杭州历史文化内涵的表现形式之一。文房雅玩一向典雅而华贵,充满雅逸精致之美,是中国文人的人文精神与艺术品位的象征。以中国文人所倡导的“小器大样”“格物致知”的思想为指引,以精美珍贵的文房雅玩为载体,弥合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贵精神与儒雅品质。重拾中国传统文化意境,使今天的人们,依然可以优雅而诗意的生活着。文房用具、文房珍玩、金石印章、名家手札、明清家具中可以窥得中国古代生活的时尚与细节,还原文人高仕的风流与蕴藉,将优雅传统延续带当下现代生活中,重构
杭州市经典生活意象。
杭州不可移动文物纵览
《意匠生辉——杭州不可移动文物纵览》位于杭州博物馆北馆。杭州城湖合璧,具有古都与风景旅游城市合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城特色,依托于湖光山色,不仅在地下蕴含着深的历史文化遗存,全市地上还遍布着数量可观的各类文物史迹。杭州地区不可移动文物文物遗存十分丰富,涵盖了石器时代至民国各个时期,涉及到所有地面文物门类,有古建筑、古墓葬、
古遗址、石刻造像、摩崖题记、碑刻、名人故居、近现代代表建筑等。名胜古迹各具千秋,或融汇于
西湖山水之间,或掩映于繁华市井街头,秀美的西湖既属于天成,又是上千年缔造经营的硕果。
杭州市的不可移动文物构成了一个文化发展序列和类型结构体系比较完整的文物史迹网络,呈现出杭州历史文化形态的丰富性、多样性和文化积淀的长期性。得益于祖先的智慧与创造,杭州的不可移动文物体现了人、自然和文化的完美统一。
杭州出土文物精品陈列
《物华天宝——杭州出土文物精品陈列》位于杭州博物馆北馆一楼展厅,于2023年9月6日重新对公众开放。陈列以“考古”为主题,立足“大杭州”的城市考古成果,取杭州历史文化长河中的重点,来突出表现主题,由此展现中华文明传承中的杭州故事。展览按照时间顺序与时代主题,分为“襟山带湖:
新石器时代的
杭州市”“杭州的窖藏:瓷器·铜钱·
银元”“向江而生:杭州的海塘”三个单元,分别聚焦于考古文化(
跨湖桥文化遗址文化、
良渚文化)、窖藏遗存(朝晖路元代瓷器窖藏、明洪武铜钱窖藏与晚清民国银元窖藏)与古代公共工程(钱塘江海塘)。
馆藏邮票陈列
《方寸之间——馆藏邮票陈列》位于杭州博物馆北馆。邮票与杭州的历史文化有着不解之缘。历年来
中国邮政发行的杭州题材
邮票,提炼了杭州特有的自然、人文主题,是杭州城市的名片。方寸之间,
杭州市秀美的风光与人文积淀美不胜收,通过邮票这个媒介传遍中国乃至世界各地,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杭州博物馆收藏有大量世界各国发行的珍稀邮票,走进方寸之间,邮票上领略杭州人文之时,亦饱览世界文化风情。
临时展览
寿崇德、寿再生捐赠作品展
《寿崇德、寿再生捐赠作品展》于2023年12月30日在杭州博物馆北馆二楼翰墨丹青厅开幕,于2024年4月8日结束展览。展览分为“缘起”和“挥洒江山增胜光”两部分,展出著名画家寿崇德先生长子、画家寿再生捐赠、收藏的书画作品、书信、图书,以及杭州博物馆藏与寿氏家族有密切交往的师友画作等共计59件/套。
soft 迷宫
“soft 迷宫”展览时间为2023年12月10日—2024年4月15日。展览联动
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与雕塑学院阿萨杜尔·马克洛夫教授及其团队,以毛线等各种纤维为载体,打造一个艺术“迷宫”。利用织物的柔性拉近艺术品与观众的距离,利用丰富的色彩为观众提供沉浸式艺术体验。另外,部分展项设置成未完成状态,邀请观众一同互动和创作。
与古为新:从中原到江南
“与古为新:从中原到江南”
中原地区礼制与尚古文化的源与流展览于2023年9月16日到2024年2月25日,由杭州市园林文物局主办,展览以先秦至宋的青铜礼器、金石古物、两宋陶瓷以及书画、碑拓为主要展品,共计组织269组317件,来自16家博物馆与考古所等文博单位,共计珍贵文物约107件/组。
16至20世纪杭州书画特展
16至20世纪杭州书画特展展览时间为2023年5月17日到2023年11月19日。聚焦馆藏明清至现代的杭州书画、金石文物,以“山水长情”“清音永隽”“无问何年”三个单元构建起杭州城的山水与人文情怀,透过文人墨客之“眼”、之“笔”、之“情”看百年来杭州城的风姿、风韵、风骨,感受钱塘优美抒情、雄姿壮彩的“山水之景”,气象万千、仪态万种的“人文之魂”;敢为天下、融贯中西的“教学之先”。
18至20世纪西方银器展
盛宴:18至20世纪西方银器展于2023年3月18日到7月16日展览。展出
香港两依藏博物馆藏80套/374件西方银器和杭州博物馆藏30余件馆藏珍品,分为“欧洲皇室与贵族银器”“银器与新兴资产阶级”“银器与社会身份”“银器中的艺术史”“‘蜡烛树’与欧洲烛台文化”五个单元。通过西方装饰银器的艺术特点,以“场景再现”贯穿展览主线,在“中西互鉴”的视角下,展示二百余年间欧洲社会与艺术审美趣味的变化,穿插中国传统工艺品,强调物质生活中的“跨时空”与“跨地域”的对比,反映中西艺术文化之间的联系。
重要馆藏
馆藏概况
杭州博物馆馆藏文物上起
新石器时代,以陶瓷、绘画、书法、玉器为特色,镇馆之宝是
战国水晶杯,珍贵文物有宋代
官窑瓷器、花鸟扇面;元代青花观音像、
鲜于枢墓葬出土文房用具;明清
浙派、武林画派书画等。截至2024年4月,杭州博物馆有藏品23776(件/套),其中珍贵文物3668(件/套)。
重要藏品
战国水晶杯
战国水晶杯,国家一级文物,杭州博物馆镇馆之宝。战国水晶杯口径7.6厘米,底径5.2厘米,
圈足高2厘米,通高15.4厘米,1990年杭州半山石塘战国1号墓出土。20世纪90年代,水晶杯出土的墓葬所取木炭标本送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碳十四实验测定,墓内所出的陶瓷器标本送
上海博物馆热释光测定,实验室测定数据同器物
推定年代相符,大约为
战国中晚期。器口微敞,平唇,杯壁斜直,底圆,圈足外撇。整体呈喇叭状,略带淡琥珀色,局部可见絮状
包裹体。通体平素、造型简洁、是中国出土的早期
水晶制品中器形最大的一件。2002年1月18日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2023年5月10日,入选首届浙江省博物馆“百大镇馆之宝”。
北宋灵峰寺石塔
北宋灵峰寺石塔为仿木结构楼阁式,实心,塔刹和底座残缺。五层,每层由平座、塔身、塔檐组成。塔身平面星“十”字型,倚柱用八角梭柱。明间开火焰形门,内刻佛坐像一尊,次间开
格子门。阑额做成七朱八白式样。角染以老角染和子角染并用,起翘舒缓。转角斗拱双五铺作偷心造,补间两朵,铺作不出耍头。底层塔檐呈多脊组合式,檐下设有斗拱、平座和
栏杆。南面分为三间,明间半启,一僧倚门柱呈开门姿势,引导身后另一僧出门,极富生趣,其余三面刻出花格门四扇,转角面刻花格门二扇。石塔雕工入微,兼具唐宋佛塔特征。2023年5月10日,入选首届浙江省博物馆“百大镇馆之宝”。
南宋竹丛雀鸟图团扇页
南宋竹丛雀鸟图团扇页印:鲜于(朱文)、铁蕉仙官(白文)。工笔设色棘枝、竹叶、雀鸟图。棘枝、竹叶左下横出,一只雀鸟停在棘枝上,占据画面的中心偏右方,上部留白。整体构图疏密有致。棘刺尖锁锋利,双钩淡墨渲染。竹叶双钩填彩,叶片脉络清晰可见。棘枝和竹枝前后交错,颗颗红果穿插其间,鲜艳欲滴。作为竹丛雀鸟图的主角,一只白肚雀鸟停在棘枝上,正昏昏欲睡,眼睛半闭,头部埋在翅里。白色线条勾画而成的白肚鼓鼓地凸现出来,给人一种柔软、毛绒线的感觉,与坚挺粗毛管组成的翅膀形成质感的反差。尾羽质硬挺拔,带有黑白相间的花纹。露在外面的红色脚掌,起到了整只鸟的点睛作用。本件作品构图规整,技法娴熟老练,敷色浓而不俗,代表了
南宋时期工笔花鸟画的水平。2023年5月10日,入选首届浙江省博物馆“百大镇馆之宝”。
元景德镇窑青花山形笔架
元景德镇窑青花山形笔架形似五指,整体为海驮山峰造型。出土于杭州朝晖路元代窖藏。海鳌仰首,口微张,腹内空,背上有一小孔可注水。四座山峰上部贴饰如意云头纹,下部饰贴饰海浪纹。在第二座山峰顶端的云朵背后贴塑一圆饼。有学者认为圆饼象征太阳,整体造型有“指日高升”“独占鳌头”之寓意;也有研究认为,海鳌实为蟾蜍,云头之上的是一轮明月,传达着“共君今夜赏明月,兴来谁欲骑蟾蜍”“碧山东极海,明月高升天”的诗意。笔架采用手工捏塑成型,背面还留有工匠的
指纹,胎质细腻洁白,以青花装饰峰峦、云朵、波浪、鳌眼及海礁石,青花呈色浓淡有致,层次分明。整体造型小巧,清丽典雅,颇富趣味。2023年5月10日,入选首届
浙江省博物馆“百大镇馆之宝”。
白文铜印一组
两印均为铜质鼻纽,一篆书白文二行四字“伯幾印章”,另一篆书白文三行六字“
鲜于枢伯幾父”。此二方印章自杭州苗圃鲜于枢墓出土,出土时残有印泥,且在传世作品上有同文钤印发现,应为其生前常用之物。2023年5月10日,入选首届浙江省博物馆“百大镇馆之宝”。
元代景德镇窑青花观音瓷塑像
元景德镇窑青花观音瓷
塑像,1978年出土,是当时发现最早的、有纪年款的元代青花瓷。通体青花褐彩并用,显出了元代青花的端倪,陈列于杭州博物馆南馆元明清厅,于2024年获评杭州市级博物馆“镇馆之宝”。
学术研究
文物保护
2023年,杭州博物馆系统整理馆内旧藏、分批鉴定,完成131件家具藏品整理,形成馆藏“特色收藏”清单。推进优质藏品分批定级鉴定,新增定级文物197件/组,杭博已定级
珍贵文物增至4080件/套,同步完成藏品档案制作480件,年度完成文物征集19件/套。
出版刊物
论文
杭州博物馆代表性研究论文有:《出土元代玉器及工艺特色综述》《粉黛香盒——女性文物之唐宋瓷粉盒研究》《馆藏高丽青瓷研究》《杭州半山战国墓出土玉石器材质研究》《杭州博物馆藏西印社早期社员作品研究》《杭州博物馆藏战国玉器赏析》《杭州地区出土战国原始瓷调查报告》《浅论任熊的绘画》《陶瓷鸡塑形与
纹饰的文化阐释》《西湖西子 梅青无瑕 杭州出土宋元龙泉窑青瓷》《越国玉石器及早期昌化石文物研究》《战国水晶杯》等。
文化活动
社教活动
杭州博物馆3D打印活动
2015年3月,杭州博物馆举办3D打印活动,讲解员为大家介绍了3D打印机各部件的作用、打印使用的材料以及打印机的工作方式。博物馆为预约了活动的孩子们提前准备了打印好的“战国水晶杯”以及专业绘画颜料,让他们自由发挥,在杯壁上画出自己喜爱的图案。
“仿宋人簪花”新春亲子活动
2019年2月7日,杭州博物馆在北馆青少年第二课堂体验区开展“仿宋人簪花”活动。活动参与者们在宣教人员和志愿者的组织和帮助下了解了有关宋人发饰的知识、参观了馆藏宋代文物、动手制作了属于自己的
发簪,对
南宋的文化生活有了深刻的体会。
中秋团扇绘制活动
2019年9月15日,杭州博物馆举办了一场以弘扬
中华文化为主题的“团团圆圆贺中秋”扇面绘制活动,孩子们走进杭州博物馆与传统文化对话,和家长一起和乐过中秋。
杭博新春系列活动
2021年2月10日,杭州博物馆“我在杭州过大年”新春系列活动正式开启,作为新春观览的第一篇,杭博携手“钱塘剪纸”非遗传承人方建国大师一同组织了一场以“钱塘剪纸”为载体的新春特色剪纸活动。
文创设计
2023年,杭州博物馆研发设计制作文创产品共计48品类317款,与
菜鸟网络集团等多家企业进行联名合作,推出女神节运动套装、数字藏品玉兔朝元砚、馆藏元素
汉服等产品。
所获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