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英文名:Hangzhou Bay),曾称钱塘港、钱塘湾,是中国唯一的河口型
海湾,地处中国
浙江省北部、上海市南部。东西长90千米,湾口宽100千米,湾顶宽20千米,面积约为5000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长258千米,海湾
潮间带面积500平方千米。杭州湾内有三盘山、滩浒山、白山等岛屿。
杭州湾地处下扬子板块的东南缘,经历了多期的构造作用和复杂的地史演化过程,使得区域
地层支离破碎,构造边界趋向复杂化。杭州湾自然地貌属山前滨海和河口平原区,整体呈喇叭状,是东西走向的漏斗状
河口湾,总体呈
丘陵、平原、滩涂三级展开,地势北低南高。杭州湾属
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气候温和湿润,降水量丰富,雨热同期。杭州湾是以半日潮波为主的强潮海区,以海洋动力作用为主,径流影响微弱,湾内水较浅,
潮汐现象强烈,
潮差为2.5米以上。杭州湾内还有著名的钱塘江潮,
钱塘潮被称为“天下第一潮”,潮差最大可达9米。杭州湾湿地内
生物资源丰富,截至2022年记录鸟类55科251种、
维管植物86科281种、底栖动物34科52种、鱼类64属78种。
杭州湾内的
嘉兴港是
浙江省在
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的重要港口,截至2019年12月,嘉兴港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0000万吨,正式迈入“亿吨大港”之列。杭州湾北岸的
海盐县拥有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
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七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截至2023年,杭州湾
湿地公园陆续获得国家综合性示范实践基地、中国生态保护最佳湿地、浙江十大“最美湿地”、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浙江省自然教育学校(基地)等荣誉称号。
命名
杭州湾是中国东部海岸线上最大的缺口,湾面像一把打开的折扇,“扇钉”则刚好在杭州,也因此得名。杭州湾最早出现在清朝光绪《浙江沿海图说》中:王盘洋“西图则以水道可通杭州,也名杭州湾”。
位置境域
杭州湾地处中国
浙江省北部、上海市南部,经纬度范围为东经120°54′~121°50′,北纬29°58′~30°51′。是钱塘江口延伸的
河口湾,也是中国唯一的河口型海湾。杭州湾范围东起上海市南汇县芦浦港(灯标)至镇海区甬江口南长跳嘴,北起平湖县金丝娘桥与上海市交界,南至宁波市镇海区的甬江口,西接浦阳江与钱塘江汇合的闻家堰。杭州湾整体呈喇叭形,东西长90千米,湾口宽100千米,湾顶宽20千米,面积约5000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长258千米,海湾潮间带面积500平方千米,湾内有岛屿57个。
历史变迁
形成
自
白垩纪末至第三纪,杭州湾沿海地区始终处于
地壳抬升风化剥蚀阶段,形成了准平原。进入早、中
更新世,雏形准平原总体表现沉降;在古
钱塘江河道中冲积砂砾石开始堆积。中更新世晚期,地壳处于强烈上升,出现明显的沉积间断期,古钱塘江侵蚀切割了早、中更新世上部沉积旋回;气候经历了湿热化阶段,强烈的氧化作用,导致中更新世前港组上部河湖相
地层长期暴露地表,形成多层棕黄色钙质结核层和铁锰质结核层。
晚更新世早期杭州湾沿海地区仍处于抬升阶段,在准平原区以河流侵蚀切割为主,古钱塘江及支流进一步形成和扩大。受
地壳振荡变化影响,导致
海平面上升,河流坡降减缓,在沿海准平原地区,河水滞留
洼地面积扩大,沉积类型转为冲湖积。随着早期末海面持续上升,发生了
第四纪以来的第一次
海侵,导致杭州湾两岸处于滨海环境,此次海侵规模较小,涉及范围较局限。晚
更新世中期随着海面下降,海水退却,杭州湾两岸准平原区仍以
河流作用为主,向上游不断延伸;下游准平原区蜿蜒曲折,河流频繁摆动,即古
钱塘江发生了多次改道。海侵涉及整个上虞沥海——
慈溪市北部平原、姚江谷地;向西涉及
坎山镇、九堡、塘栖等地。晚更新世晚期受区域性气候影响,整个杭州湾两岸地区进入了大理冰期,古钱塘江、古曹娥江及支流流经地区,
宁波市组
地层,甚至涉及东浦组上段地层同时遭受强烈的河流侵蚀切割。
全新世主要为冰后期
海侵阶段。
全新世早期随着气候由干凉转为温暖湿润,受海面上升影响,在平原区封闭或半封闭低洼处,形成湖沼或泻湖沉积。全新世中期气温快速回升,最终导致海侵达到高潮,代表了第三次海侵。在四次气候波动中受海水快速上升影响,海水沿河谷推进,河口沦为沉溺谷,平原区沦为一片沧海,海水直达山麓沟口中,平原上的孤丘成了岛屿,范围涉及到中国浙江省北部和宁绍平原,沉积了平原区第Ⅲ海侵层。气候经过多次转变,导致海面略有下降,浙北平原和宁绍平原海水退却成为陆地,保持了相对稳定性。全新世晚期,太湖河口湾逐渐被充填、缩窄,继而与海完全隔绝,转变为湖沼环境,钱塘江海湾两侧也不断淤浅成陆,逐渐形成河口湾环境,因长江三角洲南翼的前展,使河口湾不断向海扩展,规模变大,河流主流线由末次冰盛期位于现今钱塘江南岸迁移至北岸,最终演变成现今之地貌。
湾道变化
杭州湾的形成与
长江三角洲的伸展和
宁绍平原成为陆地密切相关。泥沙以海域来沙为主,其中
长江来沙对杭州湾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公元3~4世纪后,由于长江流域山地大量开发,固体径流增多,使
三角洲迅速向东发展,湾口东移。湾口地形改变使外海潮流愈益受到约束,促进潮流强度增加,从而又引起湾内地形的改变。杭州湾中,
涨潮主流多经王盘山北,北岸岸线缓慢后退;落潮主流一般经王盘山南,因流速沿程降低,南岸发生淤积。两岸局部皆有海塘围护,湾域
潮汐能源丰富。湾口王盘洋为舟山渔场的一部分,两侧海涂已逐步围垦利用。
地理特征
气候
杭州湾属
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一般气候特征是冬夏季季风交替,四季分明,阳光充足,气候温和湿润,降水量丰富,雨热同期。多年平均气温为16.0℃,1月最冷,7月最热,极端最高气温39.1℃,极端最低气温-10.6℃。多年平均
降水量为1273毫米,6月和9月降水较多。
杭州湾常年风向以东南偏东风,东南风及东风为最多,其次为西北风、西南风、北风和东北风。冬季一般为偏北风,夏季为偏南风,春秋为过渡季节。常年日照时数为1861.0小时,最多为2399小时(1963年),最小1523.0小时(2014年)。各季日照百分比为春季24.6%,夏季32.4%,秋季24.5%,冬季18.5%。常年有初霜出现在11月22日左右,终霜期在3月24日左右,常年无霜期248天。常年有冰雪日期为62天,常年平均积雪日数为28天,最多一年17天。降雪初日一般出现在12月27日至2月21日。最大积雪深度达19厘米,出现于2008年2月2日。
杭州湾气象复杂多变,台风、暴雨及突发性小范围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杭州湾从5~10月都有台风活动,但主要集中在夏季7~9月份,约占台风的85%以上,台风持续时间一般2~3天。
地质
地质构造
杭州湾地处下扬子板块的东南缘,经历了多期的构造作用和复杂的地史演化过程,使得区域
地层支离破碎,构造边界趋向复杂化。印支期末形成的北东向构造奠定了本区的构造格局,另有东西向和南北向
构造线,而北西向断裂切割了这些先存构造。
杭州市湾包括4个二级构造单元,分别为:杭州——平湖拗陷(Ⅲ)、临浦——海盐隆起(Ⅳ)、沥海——王盘山坳陷(Ⅴ)和上虞——
慈溪市隆起(Ⅵ)。受北东向断裂控制,这些二级构造单元也大致上呈北东方向展布。
燕山运动使杭州湾形成了一系列以北东向为主的断块构造。断裂位置大多继承早期断裂持续发展,方向主要有北东向、北东向、东西向、北西向、北西西向五组。其中北东走向的
萧山区——球川断裂与北西走向孝丰——
三门湾断裂均是杭州湾地区规模较大,活动持续时间较长的断裂。这两条断裂交汇于
杭州市地区
钱塘江“之”字形拐弯处。在杭州湾南岸的长河凹陷(陆上部分)是一个向南方向倾斜的箕状凹陷,凹陷中局部构造不太发育,仅见三个小型鼻状构造。
地层特征
杭州湾古生界层序最全,主要出露于杭州湾西部;中生界上侏罗统火山岩地层较为发育,大面积出露于杭州湾南部;白垩系、中侏罗统及震日系仅零星出露。并以白垩系地层为主,涉陈蔡群、南华系、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侏罗系、白垩系和第三系等。
杭州湾的第三系地层包括古近系长河群和新近系
嵊州市群。其中长河群主要由青灰、灰绿、灰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及棕红色泥质粉砂岩、砂砾岩等组成,局部夹
石膏薄层和玄武质火山岩。该群主要分布在杭州湾长河——王盘山凹陷内,在
杭嘉湖平原地区的
平湖市、
油车港镇、
南浔区等地也有分布。该群埋藏于第四系之下,地表无出露,钻井揭露最大厚度为1421米。该群与下伏上白垩统金华组以及上侏罗统磨石山群等
地层为超覆不整合接触。县群昔称“嵊县玄武岩”,主要分布在
丽水市——
永康市——
诸暨市一线以东,
仙居县——临海——椒江市一线以北,特别是嵊县、
新昌县、
上虞区等县更为广泛分布。
杭州湾的
第四纪地层特征主要分为
山麓沟谷区和海滨平原区。其中山麓沟谷区中的汤溪组为硬塑,杂色亚
黏土、粘土。
岩性分上、下两部分,下部为棕黄色砂砾石、砂砾石混粘性土;上部为棕红色粘土夹碎、
砾石,结构紧密;砾石风化程度较深,全组
植物病原线虫状网纹发育,常见铁锰质斑块和结核。莲花组以(冲)洪积、坡洪积为主,常组成坡洪积裙、洪积扇地貌。棕黄、灰黄色为主,结构较密实。分布于小沟口及山前坡麓地带。江桥组以洪冲积为主,由砂、砂砾石组成,分选性较好,局部含较多粘性土,多分布于开阔河谷和狭长沟谷。
地形地貌
杭州湾地形地貌总体呈平原、丘陵、滩涂三级展开,地势北低南高。其中杭州湾南岸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海拔为2.0~5.0米,地势上呈“舌”状向北侧杭州湾突出,河渠如网,纵横交错,从西到东,分别有陶家路江、北排河、四灶江、徐家浦四条主要的河流由南向北排入杭州湾,南侧有残丘零星分布,海拔均为150米以下。杭州湾北岸为嘉兴平原,属江南古陆外缘杭州湾凹陷,地势低平,吴淞高程平均海拔2.8米,为浅碟形洼地的冲积平原,地势大致呈东南向西北倾斜,大部分为平原,山丘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零散分布在钱塘江杭州湾北岸一线。
丘陵及陆屿零星分布于海宁、海盐、
平湖市等地。呈星散状分布,山体低矮孤立,由火山岩、侵入岩组成,海拔高度一般为50~100米左右。
杭州湾滩涂南北岸均有分布,位于杭州湾北岸上海岸段东部的南汇段滩涂,其资源丰富,围垦历史悠久。截至2002年,实现了低滩中大面积围垦,并在滩涂上建造新城,挖湖等工程。杭州湾南岸滩涂平面形态基本均呈弧形分布,岸滩宽而坡缓,属平原淤泥质海岸,
杭州湾跨海大桥附近的庵东滩面最宽,向东西两侧宽度逐渐减小。2019年庵东浅滩-5米以上滩涂宽度可达9000米,其中0米以上滩涂宽度可达4000米;向东至泥螺山围涂外侧-5米以上滩涂宽度最短仅约300米。杭州湾南岸余姚至镇海岸段也分布着大片滩涂,2017年该区域理论深度0米以上滩涂资源面积约300平方千米。从滩涂面积来看,1959年杭州湾南岸0米以上滩涂面积约144.06平方千米;1959至2003年0米以上滩涂面积有所增长,达173.18平方千米;此后至2014年,0米以上滩涂面积持续减小,累计减小了48.69平方千米;2014年以来0米以上滩涂面积增加,至2019年杭州湾南岸0米以上滩涂资源面积约160.81平方千米。2003至2014年杭州湾南岸西三闸—镇海口海域累计围涂面积约231.84平方千米,围涂
速率大于滩涂自然淤涨速率,导致滩涂资源面积减小,2014年以来,杭州湾慈溪至镇海海域无新增围涂,此后至2019年滩涂面积持续增加。
杭州湾堆积地貌分布在
钱塘江——杭州湾北岸的
海宁市、海盐和
平湖市南部,沿岸线呈条带状分布,地势平坦,海拔3~4米,由钱塘江和外海潮流携带的泥砂,在人工促淤下,近代和现代堆积而成,组成物质为亚砂土、
粉砂。受水动力的作用,杭州湾呈现北蚀南淤的态势,北岸在人工长期修堤筑坝保护下,岸线已日趋稳定。
水文
潮汐
杭州湾潮汐运动的能源来自外洋潮汐波。杭州湾是以半日潮波为主的海区,潮波在传播过程中,波形和结构不断发生变化,潮波振幅急剧增大,波形畸变,波峰前坡陡直、后坡平缓,进入
澉浦镇后由于江面狭窄及存在巨大的沙坎,在尖山附近形成钱塘涌潮,向上传播至新仓、八堡达到最大,十分壮观。
海湾内的潮汐速度和
潮差可以增加到海湾的顶部。海湾最大流速可达400厘米/秒以上,基本上是一个强潮区,杭州湾是中国潮差最大的海域之一。
潮流
杭州湾海水浅,海底平坦,全潮时间变得越来越短。全潮时间从湾口到湾顶逐渐减慢,相差约2小时。在海流之前,海流以复流为主,只有轻微的旋转。
余流
杭州湾余流较小。海湾表层余流主要由东北向东流动,与北岸平行,显示
钱塘江入海的路线。底层的残余电流与海湾表层的类似。湾口北部的主要海流是向北的,与表层相反。湾口南部的主要水流是从外海进入
海湾的,属于补偿性质。
波浪
杭州湾波浪以风浪为主,北部和
东北地区纯波浪风频率达95%以上,湾口南岸受外海北部波浪影响,波浪较大。台风和
寒潮大风是杭州湾的主要气象现象,尤其是台风,其历史最大波高则均为台风所致。
主要注入水系
钱塘江
钱塘江流域位于中国
浙江省西部,由发源于安徽省
休宁县的南北两源组成。经纬度范围为北纬28°00~30°30',东经117°30~120°30之间。南北两源相汇于建德梅城,汇合之后统称为
富春江,之后向东北流经
桐庐县、
富阳区,在
东江嘴村揽入
浦阳江后被称为
钱塘江,最后再向东注入杭州湾。钱塘江干流河长约668千米,
流域面积达55558平方千米, 多年平均天然河川径流量442.5亿立方米,其中在
杭州市闸口以上为386.4亿立方米,曹娥江(包括
萧绍平原)45.3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880毫米。
钱塘江向东流至
海盐县澉浦镇长山闸与
余姚市、
慈溪市两市交界处的西三连线上,进入钱塘江河口区的潮流段;且由于
澉浦镇以东河宽急放大,呈喇叭状,基本上不受
山洪影响,习称“杭州湾”。至于
钱塘江与杭州湾的分界线,即杭州湾西界以澉浦和西三连线为界,另有从海岸线闭合角度上,杭州湾进入钱塘江的第一座大桥为界,即以下沙大桥的地貌标志为界址,使海岸线可以闭合。
曹娥江
曹娥江古名舜江,经纬度范围为东经120°30′~121°15′,北纬29°08′~30°15′,在
水系上属钱塘江水系,为中国
浙江省第三大河,是钱塘江河口段主要支流,经钱塘江注入杭州湾。曹娥江上游属山溪性河流,下游属
潮汐河道。干流长197千米,
流域面积6080千米。自南向北流经
新昌县、
嵊州市、上虞市、绍兴县和绍兴市区。曹娥江流域集水面积6080千米,多年平均径流深742毫米,多年平均天然流量45.1亿立方米。
土壤
杭州湾平原地区为典型的淤泥质软土,以
黏土、粉质粘土为主,局部为砂质粉土,区域分布一般较稳定,性质较好。杭州湾湿地主要
土壤类型为滨海盐土类的潮滩盐土亚类,下属滩涂泥七1个土属,粗粉砂涂、泥涂和砂涂3个土种,在海岸线内侧,还分布有滨海盐土、潮土、
水稻土等土类。湿地的主要土壤类型是沿岸盐类土壤的子类,包括海岸土壤的一个土壤种、粗毡、泥土、沙三种。
生物多样性
植物
杭州湾内有植物473种(
维管植物281种、浮游植物192种)。其中浮游植物主要优势类群为
硅藻,其次为
双鞭毛虫门。主要优势和为中肋骨藻(Skeletonemacostatum)、布氏双尾藻(Ditylumbrightwellii)、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jonesianus)、虹彩圆筛藻(Coscinodiscusoculus-iridis)等。
环杭州湾的10个
中国传统村落垂直墙体上共有植物174种,隶属于73科139属,其中蕨类植物11科15属20种,分别占总科数和总种数的15.1%和11.5%;被子植物62科124属154种,分别占总科数和总种数的84.9%和88.5%。
生活型植物有:
草本、藤本、灌木、乔木。其中草本有107种,占总种数的61.5%,是墙体植物的总体部分;乔木(小苗)类型最少,只有18种,占比10.3%,藤本和灌木分别为25种和24种,相差不大。在所有墙体植物中,落叶植物占绝大部分,常绿的植物种类有38种,包括木本、藤本、草本和蕨类植物,占比21.8%,落叶植物136种,占比78.2%。常绿植物有香樟、
扶芳藤、
南天竹、
胡颓子、柑橘、
酸橙、常春油麻藤等。
动物
杭州湾的
潮间带生物有235种,主要包括
软体动物门(92种),
甲壳亚门(70种)、鱼类(50种)等7大类。其中有113种大型底栖动物,隶属10门41目70科。
多毛纲、软体动物和甲壳类是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主要类群;主要优势种为双鳃内卷齿蚕、西方似蛰虫和多鳃卷吻沙蚕等多毛类。生物种类主要有焦河兰蛤、
泥螺、渤海鸭嘴蛤、中国绿螂、四角蛤蜊、彩虹明樱蛤、珠带拟蟹守螺、
锯缘青蟹等。2023年在杭州湾海域渔民还发现了有“生物
活化石”之称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国鲎。此外,杭州湾内主要的游泳生物是小型的中型鱼,一般为移动型、海产鱼、
海水鱼三类。长周期和高频度的优占种凤鲚、刀、银鲳和
龙头鱼等。
冬季杭州湾水鸟种类繁多,以雁、鸭、涉鸟为主。
浙江省滨海
湿地水鸟资源41种,属于7日10科。特别是慈溪三北浅滩是
华东地区候鸟流动的主要候鸟地址和移动站。截至2022年底,杭州湾湿地累计记录鸟类303种,
种群数量超过32万只。湿地定期栖息的水禽达到2万只以上,共有12种水鸟记录种群数量超过1%地理种群标准。其中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简称IUCN)列为易危(VU)物种有
白枕鹤、
黑脸琵鹭等21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鸟类有62种,包含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白枕鹤、
青头潜鸭、
白鹳、
黑鹳等。
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
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位于
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西侧,总面积63.8平方千米,属于典型的海岸湿地生态系统,是由
全球环境基金(GEF)和
国际银行合作支持下东亚海陆源污染消减基金的第一个项目。
湿地公园陆续获得国家综合性示范实践基地、中国生态保护最佳湿地、
浙江省十大“最美湿地”、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浙江省自然教育学校(基地)等荣誉称号。公园所在的杭州湾位于中国滨海湿地的
南北分界线上,属于典型的近海与海岸湿地生态系统。由于地处河流与海洋的交汇区,是中国东部大陆海岸冬季水鸟最富集的地区之一,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中的重要驿站和世界濒危物种
黑嘴鸥、
黑脸琵鹭和
卷羽鹈鹕的重要越冬地与迁徙停歇地。杭州湾湿地还分布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
白枕鹤、
青头潜鸭、
东方白鹳、
黑鹳等鸟类。湿地常见的植物有芦苇、银杏、桂花、香樟等。
人类活动
文化历史
在5000-7000年前之间,杭州湾当时只有南岸而还没有北岸,在以杭苏沪文化为核心的长三角文化形成后,最终形成了“杭州湾文化”。它不仅包含了
上海市、
杭州市、
宁波市和
舟山市等
城市文化。还水溶了上海的“海外文化”、
嘉兴市的“红船文化”、杭州的“品质文化”、
绍兴市的“名士文化”、宁波的“宁波帮文化”及其周边的第二层、第三层
文化圈。以及历史上的河姆渡文化、尧舜禹文化、
吴越文化、
南宋文化等等。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遗址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距杭州湾和
东海海岸30~40千米。主体位于宁绍地区东部
姚江流域
四明山脉北麓低丘与低海拔平原的过渡地带,总面积40000多平方米。遗址地下文化堆积埋藏深度大多处在海平面上下,利于有机质遗存的保存。因此,发掘出土的稻谷壳、
橡果、树叶及大量动物骨骼等先民生活遗物保存极佳。河姆渡遗址是宁绍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这一考古发现是长江流域乃至整个
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突破,为重建中国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历史打开了一扇清晰的窗口,证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华远古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空前发现。作为蜚声中外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河姆渡遗址因其广泛深远的学术意义和社会
文化遗产价值而备受关注。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2001至2014年间发现和发掘了
河姆渡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田螺山
聚落遗址。2013年河姆渡附近发现了中国已知最早、内涵最丰富的海洋文化遗址——
井头山遗址,可确定该遗址为河姆渡文化主要来源。
城市发展
杭州湾横跨
浙江省和
上海市,呈V字型分布。其沿海主要包括上海、
嘉兴市、
杭州市、
绍兴市、
宁波市等地区。即,其北岸主要包括
南汇区、
奉贤区、
金山区、
平湖市、
海盐县、嘉兴。其南岸主要是
萧山区、绍兴县、
上虞区、宁波、
余姚市、
慈溪市、镇海等城市。此外,杭州湾口外有
舟山市的
定海区、
普陀区和
岱山县、
嵊泗列岛两县。其中截至2021年末,上海
行政区划面积6340.5平方千米,下辖16个区,常住人口2489.43万人。嘉兴市辖
南湖区、
秀洲区2个区,
嘉善县、海盐2个县,平湖、
海宁市、桐乡3个
县级市。截至2022年11月30日,全市
户籍人口3748457人。
杭州市全市土地面积16850平方千米(根据第二次
土地利用调查),其中市区面积828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237.6万人(截至2022年)。
社会经济发展
环杭州湾地区的主导产业主要以工业为主,
上海市金山区地处杭州湾畔,中国著名的特大型企业
上海石化坐落于境内;
奉贤区地处上海市南部,南临杭州湾,已形成以机电、服装、箱包、建材、机械、橡塑、化工、纺织等八大行业为支柱的工业经济体系;
南汇区位于长江口和杭州湾的交汇处,其主导产业是:现代装备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医药和医疗设备制造业、现代物流业、商贸业、房地产业和旅游业,
总部经济和研发经济。
平湖市位于杭州湾北部,逐步形成了电力、石化、钢铁、新型建材、造纸、船舶修造、汽车零部件和装备制造业等产业。嘉兴市则围绕临港产业特点,以工程塑料、特种红维等石油化工新材料和金属制品、造纸等出口加工贸易产业为主导。其中
宁波杭州湾新区仅2020年就完成规上工业
总产值1697.6亿元,同比增长3.4%。
杭州湾地区的农业在南北岸均有发展,其中南岸以慈溪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代表,北岸则以嘉兴市
海盐县为代表。慈溪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化以出口蔬菜、
鸡蛋、鲜食水果3条亿元以上农业为主;生态化则是主体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园区大循环;园区景区化方面新建老人千亩花海、国家产业园展示馆等10余个现代农业体验点。经过多年建设,总面积15.5万亩的慈溪现代农业产业园在2018年成功创成全国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交通发展
杭州湾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横跨中国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它北起
浙江省嘉兴市
海盐县郑家,南至
宁波市慈溪水路湾(
宁波杭州湾新区),全长36千米,是世界上第二长的跨海大桥,比连接
巴林与
沙特阿拉伯的
法赫德国王大桥还长11千米。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后缩短了宁波至
上海市间的陆路距离120千米,是中国国道主干线——同
三线跨越杭州湾的便捷通道。主梁采用扁平钢箱梁,梁高为3.5米,梁宽37.1米,钢箱梁采用工厂预制成组件,组拼场组拼成节段,标准节段长15米,斜拉索与钢箱梁采用耳板锚固。斜拉索采用平行钢丝成品斜拉索,斜拉索采用塔上张拉方式。辅助墩和过渡墩采用矩形倒圆角断面,基础采用直径为25米或2.8米的钻孔桩+承台基础。大桥设南、北两个航道,其中北航道桥为主跨448米的钻石型双塔双索面钢箱梁
斜拉桥,通航标准35000吨;南航道桥为主跨318米的A型单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000吨。除南北航道桥外,其余引桥采用30——80米不等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
箱梁结构。大桥按
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设计时速100千米/小时,设计使用年限不少于100年,概算总投资约118亿元。大桥工程于2003年11月14日开工建设,2007年6月26日全桥贯通,2008年5月1日建成通车。
航运建设
乍浦港区(即嘉兴港)历史悠久,由独山、乍浦、海盐等港区组成,是浙江省境内杭州湾北岸唯一出海通道,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配套港口,以服务杭嘉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杭州湾北岸临港产业发展为主,引进能源、原材料运输和外贸物资近洋运输。嘉兴港的进港航道主要有3条,分别为杭州湾南航道、杭州湾北航道和七姐妹航道,3条航道均能乘潮通航3~5万吨级船舶。
杭州湾南岸慈溪龙山至镇海(甬江口)岸段,以
宁波市、镇海等城市为依托与宁波深水港一北仑港区毗连,至1978年开始扩建的
镇海港,宁波——舟山港区由老港、大、穿山北、梅山和
定海区、沈家门、老塘山、高亭、山、泗礁、
洋山深水港、绿华、六横、金塘、马等港区共同组成了宁波一舟山港口区。宁波舟山港区是长三角及沿江地区重要的物资运输基地。上海国际
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煤炭、
矿石、石油等大量
战略物资的大型中转基地,适应能源、造船、重化工、钢铁等港口工业的发展。成为适应天线运输的巩固和发展的对外贸易。物流基地持续稳定发展。
宁波港进港航道众多,其中由外海经虾峙门水道、条帚门水道、崎头洋水道、
螺头水道、金塘水道后直抵
北仑区等港区的东航道,为通航大型远洋船舶的理想通道。
核电工程
1991年12月15日,在杭州湾北岸的
海盐县,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
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七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此后,
中核集团陆续研发10万千瓦、30万千瓦、60万千瓦和100万千瓦压水堆系列技术。截至2021年,秦山核电拥有专利735项及2项ISO国际标准。
环境与保护
环境问题
水污染问题
杭州湾因是喇叭状地形和半日潮水文,导致
海湾内水体扩散条件较差,水体半交换时间约90天,也是杭州湾水质超标的自然原因,
钱塘江径流与海水间咸淡水相互作用,容易导致污染物质富集。另外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
长江、钱塘江、曹娥江及
甬江等入海河流带来大量的污染物,杭州湾海域的
水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海水
富营养化问题突出,水体整体污染严重,大规模围垦导致湿地资源减少和湿地生态功能破坏,
生物多样性低,生态群落结构简单。河流携带大量污染物入海导致河口及周边海域水质处于严重污染状态,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和
活性磷酸盐,周边海洋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入海排污口数量不断增加,入海污染物种类和数量得不到控制;城乡居民生活
废水处理能力不足,沿岸工业企业污水排放达标率低。
生态环境问题
高强度围填海活动导致杭州湾滨海湿地大面积破坏和丧失,生境严重破碎化,湿地生态功能受损,区域内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面临威胁。南通段岸段围垦强度在1985—2010年持续增加,并于2005—2010年达到峰值,滨海湿地面积在近30年间减少了71.4%。杭州湾海岸湿地主要受填海造陆等人类活动影响,自然湿地面积从1990年的568.9平方千米下降至2017年的230.9平方千米。受过度捕捞、
栖息地破坏、海水污染、工程开发建设等因素的影响,杭州湾局部海域鱼、虾、蟹类洄游、栖息和
产卵育幼的天然场所遭到破坏,海洋
渔业资源种类和数量逐年减少,濒危海洋生物逐年增多,渔业资源从曾经的生机勃勃正在走向“荒漠化”。
舟山渔场的
大黄鱼、
小黄鱼、
高鳍带鱼和墨鱼等主要经济鱼类资源均陷入枯竭境地,其产量从1974年占长江口—杭州湾局部海域捕捞总产量的77%下降至1984年的36%,到2008年只有1%左右。
环境保护
2019年针对杭州湾环境问题,浙江省委、省政府为此先后出台了《浙江省近岸海域污染防治规划》《浙江省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杭州湾区域污染综合整治方案》等,
宁波市也出台了《近岸海域污染防治行动方案》《杭州湾(宁波)区域污染综合整治方案》等,全面开展杭州湾陆源污染治理。2015-2019年,
浙江省用于治水方面投资超过500亿元。2019年,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等九部门印发了《杭州湾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方案中对水质问题、污染问题及生态问题都做了详细策略。
截至2020年,杭州湾区域内县级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建制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0%,30%以上的县(市、区)达到“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标准。整治修复了杭州湾区域海岸线整治22.83千米,形成自然岸线、生态岸线、景观岸线、防灾减灾岸线的格局。同时完成了绿化造林3.5万亩。2022年杭州湾生态监控区监测评价结果杭州湾海域水质首次由不健康状态转为亚健康状态。
2023年2月,上海市生态环境局针对杭州湾环境问题,召开了“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长江口——杭州湾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工作推进会。会上强调了海陆统筹开展入海污染治理,并对入海(江)排污口进行排查整治,并对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和港口
船舶污染进行治理。同时对岸滩环境进行整治,对海洋
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修复。
杭州市针对海洋环境问题,印发实施了《杭州湾——杭州段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
风景名胜
杭州湾沿海地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著名的
钱塘江、平湖九龙山、
南北湖、
南湖、慈溪杭州湾湿地、甬江海防历史遗迹、镇海后海塘史迹等自然、生态、文化景观、桥梁、杭州湾海上大桥、
秦山核电站、独山、浦浦、镇海、
北仑港及工业港等旅游资源。
自然景观
钱塘江
钱塘江是中国古代文化源头之一越文化的摇篮,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其中钱江
涌潮是东海潮波进入杭州湾后,因江面急剧缩窄、江底迅速抬升造成前锋明显壅起、水花翻滚的奇异现象,以气势磅礴、潮景变化万千闻名于世。潮头来时,最高可达3米,有翻江倒海、吞天沃日之势,甚为壮观。晋代便有在杭州观潮的记载,唐、宋时最盛,明末清初江道改走北大门后,海宁盐官潮景逐渐胜过杭州。自海宁大尖山外潮头涌起至杭州珊瑚沙稍上,沿程两岸均可观潮,尤以海宁新仓、八堡的交叉潮,盐官镇海塔和南岸萧山乌龟山的一线潮,海宁老盐仓、杭州珊瑚沙闸前的回头潮等潮景,更为壮观。阴历每月初一至初四日、十五至十九日,一般都可观赏到这一天下奇观,春、秋两季较大,阴历八月十八日已成为观潮节日。
海盐南北湖
南北湖风景区位于
海盐县南隅,在
澉浦镇的
行政区划内。风景区以镇西的南北湖为中心,东起青山、长墙山包括巫子山沿海一带,西达海盐县、
海宁市行政分界线,南及葫芦山、狮子头、黄沙坞沿堤一线,北至沪杭公路为界,东西长约9千米,南北长约4千米,面积约45平方千米,其中一级保护区为2.18平方千米,二级保护区8.14平方千米,三级保护区即风景区的外围保护地带19.68平方千米,围垦区面积15平方千米。风景区处于沪、杭之间,东北距
上海市131千米,西南距
杭州市85千米,西北距离
嘉兴市60千米,南与
上虞区、
慈溪市隔海相望。沪杭公路在风景区北部边缘通过,区内有宽120米的长山河与
京杭大运河相连。1985年
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2001年10月,
国家旅游局命名为首批国家AAA级旅游区。2022年,
南北湖风景区迎来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评定性复核。并于2022年7月通过
浙江省省级评审列入了AAAAA级旅游景区意向名单。
嘉兴南湖
南湖风景名胜区位于嘉兴市区,是AAAAA级风景区。规划区域总面积276.3公顷,其中水域面积98公顷。南湖因地处
嘉兴市城南而得名,与西南湖合称鸳鸯湖。嘉兴南湖与南京玄武湖和
西湖并称
江南三大名湖。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湖的一条画舫中闭幕,南湖又成了革命圣地。南湖风景区主要有革命纪念馆、会景园、湖心岛、南湖通村、四季园等景点。
人文景观
平湖九龙山旅游度假区
平湖九龙山旅游度假区又名九龙山庄园,位于
杭州市湾国家一级口岸乍浦港,坐落在
杭州湾跨海大桥北址,距离
上海市,
苏州市,杭州,
宁波市均一小时路程。1998年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旅游度假区,规划总面积10.12平方千米。是首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省首批运动旅游休闲示范基地,
嘉兴市首批文化产业园,累计已投入资金70亿元。度假区内有湖光、山色、峡谷、森林、岛屿、海浪等景色。其包含旅游度假、体育运动、商务、娱乐等多功能项目。并建成游艇、高尔夫、马会、赛车、赛马、航空、山地自行车、马球等8大高端俱乐部。外蒲山佛教文化、水上乐园、拓展俱乐部等大众化项目。
宁波方特游乐园
宁波方特游乐园内有两项主题园,其中
宁波方特东方神画位于宁波市杭州湾新区跨海大桥南岸,全园包含八个大型主题区,拥有十几个方特独家呈现的大型主题项目。自2016年华强方特“美丽中国三部曲”第一部曲方特东方神画落地至2021年,已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600万人次。截至2021年该景区被评为AAAA级风景区。第二部曲宁波方特东方欲晓主题公园毗邻一期方特东方神画,投资30亿元,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包含10余项方特独家打造的室内大型高科技主题项目、20余项室外游乐项目、数百项特色休闲景观、上百家主题餐厅和商店,设计年游客接待能力超过300万人次。
相关文化
传说
钱镠“降伏”潮神
传说从前,
钱塘江的潮水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灾害。到
晚唐五代十国的时候,有个吴越王,名叫
钱镠(liú),当时人都称他为“钱王”。钱王治理
杭州市的时候,钱塘江的海堤老修不好。钱王气得火冒三丈,说:“让我自己去降伏这个潮神!到八月十八这一天,给我聚集上一万名弓箭手到江边!”八月十八日到了,一万名精兵早就排好了阵势,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地拿着
弓箭,望着江水。钱王大声叱道:“喂,潮神听了!如果你答应了,就不许把潮水涌来!假如你潮水仍然要来,那就不要怪我手下无情啦!”可是潮神并没有理睬钱王的告诫,一会儿,但见远远一条白线,飞速滚来,钱王见了,大吼一声、喝令:“放箭!”只见万名精兵,万箭齐发,直射潮头。那潮头只好弯弯曲曲地逃走,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文学作品
当代著名辞赋家、
浙东地区刀客——
锡东刀客先生的《杭州湾大桥赋》于2007年四月十三日发表在《
浙江日报》。以下为原文
滔滔
东海,波翻浪涌;巍巍大桥,势壮气宏。夫
杭州市一湾,控江带海,扼钱塘之咽喉;列岛分疆,处东南之形胜。
江南自古繁华,山明水秀;吴越向来富庶,地沃民丰。今中华复兴,神州崛起。政清人和,国强财雄。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基础建设,首当其冲。
变天堑为夷途,遏横流为中川。横空出世,惊诧龙宫。三十六千米,长度乃世界之最;百多亿投资,工程为全国之重。数字化控制全球领先,现代化管理世界一流。熔科技为工艺之内,融美学于建筑之中。高眺若蜿蜒长龙,远望如斜铺彩虹。晨曦朝晖,红霞与紫雾斗彩;暮霭夕景,云影和海光争荣。海中平台,休闲观光佳处;引桥圃苑,花草景观靓容;经典设计,巧夺天工。无限妙景,尽在眼中。
桥史悠悠,江水涛涛。
鲁班为人间巧匠,
赵州桥名传千古;茅公为桥梁专家,钱塘桥声噪海内。铁索横江,
泸州市城内一景;玉人吹箫,二十四桥明月。
江东难返,
项羽有
乌江之叹;
大业未遂,
曹操有
赤壁市之恨。往事匆匆,岁月峥嵘。飞江跨海,越阻凌空。促两翼经济于腾飞,惠三地城乡于兴隆。增光添彩,显中华之精神;扬眉吐气,长民族之威风。
参考资料
杭州湾.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23-07-31
湿地介绍.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官网.2023-07-31
南汇水利志.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2023-08-10
河流特征.浙江省钱塘江流域中心.2023-08-17
南湖概况.南湖区委 南湖区政府.2023-07-30
南湖风景区.南湖区委 南湖区政府.2023-07-30
南湖.嘉兴市委 嘉兴市人民政府.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