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口鲨(学名:Megachasma pelagios)因其口巨大而得名,为巨口鲨科巨口鲨属动物,别名大口鲨,是已知的第三大滤食性鲨鱼,仅次于
鲸鲨(Rhincodon typus)和姥鲨(Cetorhinus maximus)。巨口鲨体重约18.8~1137
千克,
雌性身长约3.41~7.1米,
雄性身长约1.77~5.39米,雌性巨口鲨体型一般比雄性更庞大,其身体柔软,水分多,体延长,身体前部呈亚圆筒形,头大、宽、长且钝;口巨大,端位,吻很短,背视广圆,鳍柔软,
胸鳍大且狭长;
尾鳍帚形,尾柄侧扁无侧突,尾部缺乏龙骨。其寿命约为50年。
巨口鲨主要分布在
印度洋、
太平洋和
大西洋,主要生活在
热带到
温带海域暖水区,栖息深度在5~1000米之间。未成熟个体多分布在200米以下的浅水区域,并且停留在低纬度海域,成熟时则进入高纬度海域。
2018年,巨口鲨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
演化历史
巨口鲨的起源时间尚不明确,因其牙齿形态明显,较易辨认,古生物学家能够因此识别巨口鲨的牙齿化石,在北美、南美、
欧洲和东亚都发现了这样的化石,最古老的化石记录来自丹麦的
始新世晚期,这表明巨口鲨在大约3600万年前居住在近海水域。然而,这一估计与根据分子研究估计的起源时间(
白垩纪晚期约1亿年前)有很大差距。
分类研究
1976年,第一只巨口鲨在夏威夷被捕获,因其有巨大的嘴和下颚,人们称其为“巨口鲨”,1983年,三名美国学者泰勒(Taylor)、康帕尼奥(Compagno)和斯特萨鲁克(Struhsaker)将其描述为Megachasma pelagios,并给出了“pelagios(海洋)”和巨口鲨科(Megachasmidae)的定义,并将巨口鲨科与其他鼠鲨科进行了比较。1985年,德国学者迈赛(Maisey)通过形态学研究认为巨口鲨是鼠鲨目姥鲨(Cetorhinidae maximus)的近亲,在1990年,康帕尼奥(Compagno)等学者认为巨口鲨科是长尾鲨科(Alopiidae)、姥鲨科(Cetorhinidae)和鼠鲨科(Lamnidae)的姊妹类群,巨口鲨和姥鲨不构成一个单一的分支,这证明鲨鱼的滤食性至少进化了三次,美国学者马丁、內勒(Martin\u0026Naylor,1997)和莫里西(Morrissey,1997)等通过分子研究证明并支持这一观点。
形态特征
巨口鲨因其口巨大而得名,其体重约18.8~1137
千克,
雌性身长约3.41~7.1米,
雄性身长约1.77~5.39米,雌性巨口鲨体型一般比雄性更庞大。其身体柔软,水分多,体延长,身体前部呈亚圆筒形,从头向后方逐渐变细,体型粗壮而稍侧扁;头大、宽、长且钝,其长度大于腹部之间的胸和盆腔基部;鼻子短,凹陷,呈宽圆形,当
下颚回收时,鼻孔对着嘴的前四分之一;口巨大,端位,吻很短,背视广圆,舌头大且宽厚;其身体肌肉组织薄弱,壶腹部表面分布大量孔隙,头部外侧和腹侧表皮较厚(约3毫米),坚韧且有弹性,在下巴、咽部、嘴角、沿上颌和头部腹侧到鳃开口的表皮上密集的覆盖不规则的裸露线条;鳍柔软,背鳍2个,第1背鳍较低,中等大小,第2背鳍和臀鳍较小,
胸鳍大且狭长;
尾鳍帚形,尾柄侧扁无侧突,胸鳍、腹鳍和尾鳍上有波浪状凹槽。尾部缺乏
彩云阁。
巨口鲨口腔内部牙冠高,牙窄而尖,呈锥状,整个牙齿形态像“皇冠”,并朝内部弯曲,牙根较宽且平整,中等长度,齿小且数量多,齿高度约8毫米,上颌前牙和侧牙之间没有间隙或小型中间齿,每侧牙齿超过50行,上下颌共有约100多排牙齿,侧干小齿呈泪滴状或楔形,内侧尖向后弯曲,小齿蒂低且宽,齿小而平整。其鳃开口中等大,内部鳃开口短,具乳突状鳃耙;鳃孔5个,短小,最后2个鳃孔位于
胸鳍上方。
颅骨位置低且平坦,头盖骨高度约为鼻基底长度的40%,颅顶宽而平。鼻囊高度压缩,呈盘状和楔形。内侧吻
软骨较小,从鼻间板中间向前延长,外侧吻具一对构成三角形的软骨,这对软骨与内侧吻软骨相接成结。下巴长而厚实,约为头盖骨长度的1.8倍。腭方突较大,平直且延长,有较低的结节状软骨眶突,当颌骨收回时,与基底板下方的眶坑相吻合。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巨口鲨主要分布在
印度洋、
太平洋和
大西洋,分布国家有:
日本、
印度尼西亚、
菲律宾、
美国、夏威夷、巴西、
塞内加尔、
澳大利亚、中国、
厄瓜多尔、
墨西哥、
秘鲁、
波多黎各、
南非、
斯里兰卡、
越南等,其在黑潮流沿线海域(如中国台湾省、菲律宾和日本附近海域)发现的次数最多。
栖息环境
巨口鲨主要生活在
热带到
温带海域暖水区,栖息深度可能在5~1000米之间。未成熟个体多分布在200米以下的浅水区域,并且停留在低纬度海域,成熟时则进入高纬度海域,只有少数个体成年后仍会停留在低纬度海域。
雄性和
雌性巨口鲨的纬向分布略有差异,雌性巨口鲨通常会向更高纬度的海域移动,在东
太平洋,雄性的数量比雌性多,但在北太平洋西部,雌性的数量更多。
生活习性
洄游行为
巨口鲨可以垂直迁移,它们会跟随垂直迁移的
浮游动物移动来提高觅食效率,并且它们有很明显的昼夜洄游模式,在白天,巨口鲨一般在距海面大约120~166米深处停留,黄昏时则向浅层移动,晚上则游到距海面12~25米深处,直到黎明时向下移动到更深的一层。巨口鲨游泳缓慢,4.9米长的巨口鲨相对于水的游泳速度为0.4~0.6米/秒,巨口鲨可能会通过纬度和季节性迁移来缓冲水温和猎物的变化。
觅食行为
巨口鲨是已知的第三大滤食性鲨鱼,仅次于
鲸鲨(Rhincodon typus)和
姥鲨(Cetorhinus maximus)。其主要以滤食
浮游动物为生,如
磷虾(Euphausia pacifica)、
桡脚类与
水母等,也可能
捕食中层水域中的小型鱼类。但与其他滤食性鲨鱼不同的是,由于巨口鲨内部鳃开口和颌骨形态受限,其吞食食物的方式是“冲压过滤(ram-filter)”的主动进食模式,即通过将口腔极度扩大产生负压,使前方水流从压力较高的区域进入咽部腔,并在口腔闭合时,通过鳃缝排出水。
巨口鲨可通过电感应系统探测猎物,其头部第一鳃缝前表面布满孔隙,这些孔隙构成电感应器,这种电感应系统也被叫做洛伦兹壶腹(the ampullae of Lorenzini),除探测猎物外,也可用来促进社会行为以及在
地球磁场中定向和导航的能力。巨口鲨在水中一般做水平和垂直移动,这很可能是因为巨口鲨只在头部皮肤表面分布孔隙,从而只能探测头部前方的电流的缘故。
巨口鲨的上颚有一条明显的白带,当嘴闭合时几乎看不见,在黑暗条件下,这条白带可通过光反射来吸引浮游猎物,浮游生物一般可产生高达1毫伏/厘米的生物电场,巨口鲨通过电感应器检测的信号强度来判断浮游生物的相对浓度和位置,随着被吸引过来浮游生物的增多,一旦达到所需的电感官刺激水平,巨口鲨就会使用吞咽吸食机制摄入头部附近所有的浮游生物,从而大限度的提高每次摄食的效率。
生长繁殖
由于无法确定巨口鲨成熟的具体年龄,科学家通常基于其身体长度判断其性成熟时机,
雄性巨口鲨在体长约4
米时成熟,
雌性则在体长约5米时成熟,晚期未成熟或早期青春期的雌性有两个
卵巢,卵巢中有许多直径在3毫米以下的微小卵母细胞,而成年雌性有许多直径在5~10毫米以下的较大卵母细胞。雌性巨口鲨的卵巢和
子宫在发育成熟后重量增加,这可能导致雌性与雄性巨口鲨的长度和体重差异。巨口鲨成熟后全年都可交配,成熟的雄性巨口鲨一般通过钩状的扣环与雌性交配,雄性鲨鱼交配时一般会在雌性侧翼和前尾部留下齿痕。交配后的雌性巨口鲨会在温暖的海域生育后代,
印度洋和
大西洋可能是其潜在的繁殖地。
巨口鲨为
卵胎生,受精卵会在体内发育,且胚胎有卵食迹象,
雌性巨口鲨一胎生育的幼崽数量较少,其在胚胎时基本发育完全,所以胚胎较大,雌性巨口鲨需要更多的体腔空间来携带发育良好的大型幼崽,因此雌性体型比
雄性更加庞大,刚出生的幼崽约为170厘米。巨口鲨会有性隔离行为,即除交配外雌性与雄性巨口鲨通常两地分离,雌性巨口鲨会逃避成熟雄性鲨鱼的强迫交配,同时避免消耗相同的猎物资源,雌性巨口鲨通常在怀孕后迁移到资源更稳定的
栖息地。
巨口鲨的寿命尚不清楚,一些研究者们认为其应该与形态较为接近的姥鲨寿命相似,即寿命约为50年。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巨口鲨是一种罕见的鲨鱼,自1976年发现巨口鲨以来,到2022年,全球仅捕获或发现了大约273只。
2011年~2022年,共发现220只巨口鲨,发现地包括:美国、
菲律宾、日本、中国、利比里亚、秘鲁、巴西、
印度尼西亚、
墨西哥、越南、
斯里兰卡、
厄瓜多尔。
2001年~2011年,共发现40只巨口鲨,发现地包括:
日本、菲律宾、中国、墨西哥、巴西、印度尼西亚、厄瓜多尔、东印度洋、
美国以及
南非。
1976~1999年,共发现13只巨口鲨,发现地包括:美国、印度尼西亚、日本、菲律宾、巴西、
塞内加尔以及
澳大利亚。
保护级别
2018年,巨口鲨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
潜在威胁
巨口鲨主要分布于上层浅海
栖息地,易作为沿海的副渔获物并且极有可能不被记录,而人们的频繁捕捞有可能导致其数量更为稀少。同时,海洋污染也是潜在的威胁因素,海洋环境中普遍分布着一系列持久性
化学污染物,包括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使环境负担加重,对巨口鲨的生存与繁殖有一定的影响。
主要价值
巨口鲨常作为远洋刺网、围网、远洋延绳钓和固定岸网中的副渔捕获物,被捕获的巨口鲨主要被博物馆和海洋馆利用,少数被作为标本,部分被捕捞后活着的巨口鲨被放归。在中国台湾省曾出现意外捕捞巨口鲨并卖给海鲜餐厅供人食用的情况,因为巨口鲨的罕见性,所以其较为抢手,但其肌肉中金属元素含量较高,长期或高频食用可能对人体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