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借贷便利
货币政策工具
中期借贷便利(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MLF),创立于2014年9月,是中国人民银行通过招标方式,向部分资质、实力雄厚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期限有1-3个月或1年。中期借贷便利交易采用质押式发放,即金融机构提供国债券、央行票据等优质债券作为质押品。
中期借贷便利(MLF)的具体操作方式为:金融机构提供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高等级信用债等优质债券作为合格质押品,由央行提供资金,以调节金融机构中期融资成本的方式,支持相关机构提供低成本贷款,目的在于间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既能满足中国人民银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又可以推动市场资金流动性。
2023年1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779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维持在2.75%,且此次操作为加量续做,以维护银行体系具有合理且充裕的流动性。2023年11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495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8%,与此前持平。同时开展1450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中标利率为2.5%,与此前一致。今日有4740亿元逆回购和8500亿元MLF到期。2024年7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自本月起,有出售中长期债券需求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参与机构,可申请阶段性减免MLF质押品。同年8月15日,为对冲MLF到期、税期高峰及政府债券缴款影响,央行实施5777亿元逆回购操作,净投放5706亿元。9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3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11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9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期限1年,中标利率2.00%。操作后,中期借贷便利余额为62390亿元。11月共有14500亿元MLF到期。
发展历史
由于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容易受到市场经济资本流动变化的影响,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市场流动性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和升级,以达到市场利率平稳,货币信贷合理增长的目标。2014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创设了中期借贷便利。
2018年6月,为改善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环境,中国人民银行创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根据金融机构对外贷款增长情况,向其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并且适当扩大了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范围。新纳入中期借贷便利担保品范围的有:不低于AA级的小微企业、绿色和“三农”金融债券,AA+、AA级公司信用类债券(优先接受涉及小微企业、绿色经济的债券),优质的小微企业贷款和绿色贷款。中国人民银行加大支持对小微企业和"三农"信贷投放,并适当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改善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
2019年,为保证提供基础货币供给,中国央行累计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36900亿元,期限均为1年。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季度运用降准资金置换到期中期借贷便利,未对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11月5日,中期借贷便利中标利率下降5个基点,2020年2月17日中期借贷便利中标利率下降10个基点,为3.15%。
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累计全年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51500亿元,期限均为1年。第一至第四季度分别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6000亿元、4000亿元、17000亿元、24500亿元,期末余额为51500亿元,比年初增加146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采取招标方式,2020年2月17日中标利率下降10个基点至3.15%,2020年4月15日中标利率进一步下降20个基点至2.95%。下半年,中期借贷便利(MLF)和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均保持不变。12月份同业存单利率、国债券收益率均有所下行,并向MLF利率靠拢。
2022年,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前提下,中国人民银行累计开展MLF操作45500亿元,期限均为1年,其中,1-7月利率为2.85%,8-12月利率为2.75%。四个季度分别开展操作12000亿元、4500亿元、9000亿元、20000亿元,年末余额为45500亿元,与年初持平。
2024年7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为增加可交易债券规模,缓解债市供求压力,自本月起,有出售中长期债券需求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参与机构,可申请阶段性减免MLF质押品。同年8月15日,为有效对冲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税期高峰及政府债券发行缴款等多重因素对市场流动性的潜在影响,确保银行体系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中国人民银行(简称“央行”)采取了积极的货币政策措施。当日,央行通过固定利率、数量招标的方式成功实施了5777亿元的逆回购操作,同时考虑到当日有71亿元逆回购到期,央行实际上向市场净投放了5706亿元流动性。此外,针对8月15日到期的4010亿元MLF,央行已明确表示,该笔MLF会在8月26日进行续做,以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维护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9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中期借贷便利”栏目发布公告,宣布当天开展1年期MLF操作3000亿元,中标利率2.0%,比上个月下行0.3个百分点,这是于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宣布近期将降准、降息的安排后,第一个下行的市场化利率。11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11月25日开展9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期限1年,最高投标利率2.30%,最低投标利率1.90%,中标利率2.00%。操作后,中期借贷便利余额为62390亿元。此外,11月共有14500亿元MLF到期。
基本概念
中期借贷便利,简称MLF(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是中国人民银行以质押方式向符合宏观审慎管理要求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可通过招标方式开展,主要期限有1-3个月、1年。金融机构向中国央行提供公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高等级信用债等优质债券作为合格质押品。
相关概念
常备借贷便利,简称SLF(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常备借贷便利操作期限较短,多为1-3个月,交易对象广泛,能包含不同性质的银行,如一些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操作采取抵押方式,抵押范围一般为记账式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国家开发银行及政策性金融债、中央政府代发的地方政府债等,借贷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控制,由金融机构主动发起需求,主要对短期市场利率产生影响。常备借贷便利操作释放的资金不限定具体用途,可为市场提供基础货币。
中期借贷便利和常备借贷便利均是国家银行调节市场流动性结构、引导市场利率走势的重要工具。中期借贷便利是对市场发挥中期政策利率作用,通过调节向金融机构中期融资的成本来对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和市场预期产生影响,刺激商业银行向特定的行业或者产业发放贷款,如三农企业和小微企业等。银行的货币量增加,会使银行信贷供应量增加,利率下降,从而使企业资金增多及投资需求得到满足。中期借贷便利相比常备借贷便利的期限较长,更能稳定公众对流动性的中期预期。通常中期借贷便利会对长期国债收益率水平降低产生较大影响,常备借贷便利工具会对短期货币市场利率水平降低产生较大作用。但在利率调整方面,国家银行被动下调常备借贷便利和中期借贷便利的利率并不能有效引导市场利率的下降。
操作原理
首先,符合宏观审慎管理要求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通过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供优质的质押品来获得流动性,再通过银行系统将资金投放至实体经济,有效的调控货币资金投放的规模和方向,并且可扶持“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发展。其次,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债券市场价格水平上升,市场利率下降,降低了投资者的资金使用成本,并且可以构建合理地利率期限结构,从而改善融资环境。另外,中国人民银行在通过中期借贷便利向市场投放流动性时,会发布相应的政策公告,证券投资者会产生货币政策宽松的预期和减少对于市场流动性的不确定预期,继而立刻反映到债券市场价格中,导致债券市场价格水平上涨,从而使得债券市场利率下降,波动得到有效控制。
主要作用
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发挥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引导金融机构降低贷款利率和社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增长。2020年,中期借贷便利中标利率下行30个基点至2.95%,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降30个基点至3.85%,贷款支持的市场主体明显增加,其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主要交易对象。
中国央行通过预调微调的方式,实现不同的市场流动性。如对于一些大型企业的贷款较多,且出现资金周转问题,从而导致商业银行的资金流动性出现紧张,除了使用再贷款和票据贴现两种调控方法外,此时中期的借贷便利可以提供适合的期限来缓解这类问题。
中期借贷便利工具具有定向精准调控的作用。2014年4月和6月,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前提是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或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满足金融机构流动性需求,中国央行每月月中开展MLF操作,每日以7天期逆回购为主开展公开市场业务,通过交替使用流动性调节工具,以此提高货币政策操作的公开性、规则性,在调控时点和力度把握方面更加精准。。
创设中期借贷便利能维持发展稳健的货币政策目标。保持较低的基准利率一方面有利于为市场主体营造稳定有利的金融环境,另一方面则有利于稳定物价、预防风险。当市场利率维持低位,一级交易商对MLF的投标需求较少时,中国人民银行通过缩量续作MLF,推动市场流动性向合理充裕,并防范过度宽松带来的风险。另外,在外汇渠道流动性紧张时,可以补充资金流动性缺口,有利于保持金融系统中性适度的流动性水平。
操作实例
2017年1月24日,中国央行对22家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共2455亿元,两个期限的中标利率分别都提升了10个基点。其中,6个月1385亿元,1年期107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为2.95%和3.1%。
2018年11月,为满足金融机构流动性需求,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共4035亿元,期限1年,利率为3.30%。11月末中期借贷便利余额为49315亿元。
2021年11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10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亿元逆回购操作,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其中,1年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中标利率为2.95%,7天的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2.20%。
2022年1月17日,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中国人民银行开展开展7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其中1年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7天的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分别为2.85%和2.10%。
2022年9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4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2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充分满足金融机构需求。其中,1年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7天的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分别为2.75%、2.00%。
2023年1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779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56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其中,1年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中标利率为2.75%,7天的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为2.00%,14天的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为2.15%。
2023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237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2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均下调了10个基点,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其中,1年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中标利率为2.65%,7天的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1.90%。
2023年8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204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和401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充分满足金融机构需求,1年期MLF中标利率从2.65%下调至2.5%,7天逆回购利率从1.90%下调至1.8%。相较于2023年6月的调整,两个利率分别下调10个基点。
2023年11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495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8%,与此前持平。同时开展1450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中标利率为2.5%,与此前一致。今日有4740亿元逆回购和8500亿元MLF到期。
2024年1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开展89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1.80%;开展995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中标利率2.50%,与此前一致。
2024年2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进行105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80%,与此前持平;进行5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中标利率为2.50%,与此前持平。当日有1910亿元逆回购及4990亿元MLF到期。
2024年6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进行1820亿元1年期MLF操作,中标利率为2.50%,与此前持平;进行4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80%,与此前持平。今日有2370亿元1年期MLF到期。
相关事件
2024年2月28日下午,30年期国债券活跃券230023收益率跌破2.5%,最低报2.49%,创下近年来新低,同时跌破MLF2.5%的利率水平。
参考资料
2022年央行货币政策与解读.武汉大学金融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2023-03-21
中期借贷便利.中国人民银行.2023-03-21
央行创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 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3-04-18
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贵州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贵州省金融工作办公室.2023-04-23
2021年央行货币政策与解读.武汉大学金融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2023-04-23
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 [2023]第10号.中国人民银行.2023-07-13
降息落空!央行超额续作9950亿“麻辣粉”.海报新闻-今日头条.2024-01-15
目录
概述
发展历史
基本概念
相关概念
操作原理
主要作用
操作实例
相关事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