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经
相传为中国东汉晚期魏华存所著道教典籍
《黄庭经》,道教五大经典之一,相传为东汉晚期魏存华所著。一般而言,《黄庭经》包括了《黄庭内景玉经》《黄庭外景玉经》两部分。书中对存思身神、守固精气等理论,以及人体脏腑学说进行了重点阐释。《黄庭经》历来受到书法家的喜爱,王羲之于永和十二年(公元356年)做小楷书帖,法度极严、笔法婉劲,此后智永褚遂良虞世南欧阳询等人均有临本。
作为一部道教经典,《黄庭经》被奉为“寿世长生之妙典”,被收录于《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同时内丹学派又将其尊为“学仙之玉律,修道之金科”。《黄庭经》在道教史上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直接促成了道教中上清派的产生。然而,作为道教存思法的阶段性代表作,《黄庭经》仍处于发展阶段,书中一些概念意义也并不清晰,其理论体系并非完备。
成书
晋朝时期《黄庭经》已流行于世间,此时流传的为《黄庭外景经》,直到东晋时期《黄庭内景经》才出现,而《黄庭外景经》于明代被收录于重要道藏《正统道藏》中。从先秦时起,“天人之辩”便成为中国古代哲学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西汉董仲舒所提出的“天人合一”的观点,作为封建神学的理论基础而广受重视。这种神秘主义学说被道教吸收借鉴,成为其理论学说的基础。道教认为人的身体同样与阴阳五行相通、相感应,《黄庭经》便以此观点为基础,并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关于人体与精神的关系问题也是长期以来饱受争论的话题,到魏晋南北朝时已形成了“形具神生”(荀子)“神不灭论”(慧远)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在吸收历代哲学思想的基础上,《黄庭经》中形成了“神存则形立”的观点。道教非常重视每个个体的生命,对养生学理论与实践也异常重视。受此影响,《黄庭经》中也以存神修炼之道作为最主要的养生之道。道教之人为了达到“延年益寿”“羽化登仙”的目标,积极探索修行养生之道,而为了更好地阐述修行之法,道教中人开始相继撰写经书。
《黄庭经》的作者魏华存生于魏齐王嘉平三年(公元251年),相传她幼而好道,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致力于用自己所学来实现人生志向,而她早年有关老庄学说的积累也为其奠定了道路。据传,魏华存曾担任正一派女官祭酒一职,对道教之学理解颇深。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黄庭经》作为一部道教典籍出现了。
内容
《黄庭经》分为《黄庭内景经》《黄庭中景经》《黄庭外景经》三部,其中《黄庭中景经》被学界视为伪作,因此一般来说《黄庭经》分为两部。中唐梁丘子在注《黄庭经》时,将书中两部分分别命名为《黄庭内景玉经》和《黄庭外景玉经》,加入“玉”字更显梁丘子对该书的珍视。书中以“黄庭”为中心定位展开对人体内景的表述,对人体有着整体性的把握。《黄庭内景经》和《黄庭外景经》分别以“散化五形变万神”和“解说身形及诸神”为主旨,共同呈现出了一套建立在道教身形脏器理论之上的职神系统。
其中《黄庭内景玉经》三十六章,《黄庭外景玉经》不分章,或作二十四章,具体内容如下。
《黄庭内景经》
《黄庭内景经》三十六章,各章节分别为:
参考资料
《黄庭经内景经》中《口为章》《心神章》《肺部章》《心部章》等二十九章直接用人体部位和穴位命名,其中又有《上清章》《上有章》《至道章》等十七章内容与哲学思想相关。《黄庭内景经》中系统体现了早期上清派的内视存思之术,明确提出了三丹田之名和三部八景神的说法,以存神为修炼要诀。
手抄本上清黄庭内景经》中,除了上述三十六章外,还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解胎十二结法》《太清中黄真经》等内容,均用工楷和行书抄录,书法水平较高。但因封面缺失,无法判定抄写者身份,据考证应为明清时期道教徒手抄本。《黄庭内景经》为七言歌诀体,每章以开头二字作为标题,共计四百一十六句。书中不仅涉及到一些医学理论,详细论证了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还对“存思法”、养生修理的理论有基本阐述,强调将积累精气视为长生之法。
《黄庭外景经》
《黄庭外景经》首见于葛洪抱朴子》,永和十二年,王羲之书小楷《黄庭经》,即为此书。《黄庭外景经》不分章,共计九十八句。《外景经》中强调以调息、藏精、漱津等来修炼,主张以“扶养性命守虚无,恬淡无为何思虑”来长寿。同时,《外景经》中也指出,呼吸、漱津、存神虽有作用,但若执着太过不仅对人体无益,反之还会有损害,这就是“致虚”。如《外景经》中有言:“正室之中神所居,洗心自治无敢污,历观五藏视节度,六府修持洁如素,虚无自然道之故。”
特色
意象的表达
《黄庭经》中的医易思想主要借用意象来表达,综合使用了隐喻、类比、象征等手法来对人体的称谓、结构、藏象与功能来进行描述。同时,卦象、爻位、五行、五方、象数等是《黄庭经》中的具体类象,这以气化论作为基础,对人体各部分间的关系、气息如何升降,以及怎样炼气养神进行具体的阐释。《黄庭经》中意象丰富而灵动,如以自然物象类比脏腑之象、以工具与官职隐喻脏腑之象、以卦象、五行象释意脏腑之象,又书中核心意象“黄庭”的中空中位之象意指中道。而对感性直观的物象与理性直观的易象的综合运用,以及借阴阳交和来象征藏象与易象的关系,也使得《黄庭经》中藏象的内涵及其与易象的关系变得格外明晰。
完善的身中诸神系统
《黄庭经》基于道家藏象理论,构建了完备的身中诸神系统,如面部诸神、六腑五脏神、三部八景二十四真等。书中以人体脏腑、官窍生理特点为基础对人体诸神进行命名,从精气神运行的角度出发来认识人体脏腑、官窍的功能,如对面部诸神的命名皆以其生理特点为依据,六腑五脏诸神系统的命名与生理机制相关等。这不仅是对传统中医学藏象理论的继承,也是对脏腑功能认知的丰富和发展。
向“一”的回归
《黄庭经》中将“一”视为大心境界,认为对“一”的背离和割裂,是造成了自我与非我的对立的重要原因,同时这也使人们不可避免被套上死亡的枷锁。因此,为了解开生死对人的束缚,实现人身的养生乃至成仙,就必须向“一”回归,也即认识二十四真(《黄庭经》中完整的“身中之神”系统,即所谓二十四真),以实现向大心境界的回归。二十四真出自自然之神,而在道教中“自然”即为“道”,也可以说二十四真的源头即为“道”,对应到《黄庭经》中用“一”来表现。因此,《黄庭经》中的核心内容可概括为:解开自我与非我的对立,重回真我,也即重回“一”的怀抱。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即获得了永恒。
思想
存思观
存思,即把人的意志、思想存于体内或体外某种事物或神明形象中,以达到祛病延年、修身养性、与神交感、与道合真的修身方法。《黄庭经》是早期道教上清派的重要经典之一,上清派以存思、咏经为特色,而此内视存思方法在《黄庭内景玉经》中有系统体现。《黄庭内景玉经》中的存思观侧重点不在外界环境和体内景象的沟通,而更加注重人体体内景象本身的存思。《黄庭经》中,用体内的器官、关窍、神明等方面来表现存思之道,并系统阐释了道教中的三丹田和三黄庭理论,以七言韵文的形式对以存思观为指导的内炼方法进行了说明。
《黄庭经》的主要内容为以存思人身五脏六腑,主张向内研究人身体内的景象,以炼形易志、得道成仙,因此《黄庭经》中涉及到很多生命科学、医学的知识。存思法的核心为存思五脏,《黄庭经》中存在大量关于五脏神灵的形色、生理功能、生理特性的描述,这也是存思时的主要内容。《黄庭内景经》中三十六章,便细分为《心神章》《肝部章》《肾部章》《脾部章》等,均对人体五脏六腑进行了讨论。《黄庭内景玉经》中关于身神的命名均基于各器官的形态或功能活动,形是物质性的存在,而神便代表着功能活动。这些生理活动是生命活动的有机构成,能够与外界相互感通。同时,存思需要格外注意身神的形象、颜色、活动等,如黄色对应为肺,想要促生肺脏的机能便需要使用黄云带的意象。这样的存思法便是通过对“象”的意念来反观器官生理,也因此才能存守住体内的身神,促进身神的良性活动。
藏象观
藏,即“脏”字的早期写法,指人体五脏;象,即内脏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现象,特指这种变化在体外的反映出的种种征象。《黄庭经》中继承了“五脏神”理论,认为身体的各脏腑均有神灵来主导,这是汉代医家与神仙家的主要理论。同时,《黄庭经》还结合了道教“人身百脉关窍各有司神”的学说。《黄庭经》中的内容,是基于藏象理论、生命体验的生理解读。书中使用了取类比象的方法,借用阴阳五行的基本理论,形成了关于气、血、津液、人体的生理病理的学说。关于人体内部主要器官的生理解读,《黄庭经》与中医学理论达成了基本的一致,《黄庭经》中的种种理论都能看到藏象理论对其的影响。借此也能够看出,中医学说和道教养生术可以说是同源共生的,具有相互影响的一面。
影响
中国影响
对中医的影响
存思法对中医的发展有一定影响,《黄庭经》中脑宫泥丸之神的炼养术与后世中医脑神学说相关联,《黄庭经》中以泥丸为脑神,认为脑中有“泥丸九真”,明代出现的脑主神明学说大概率受此影响。此外,中医命门学说的发展也受到了《黄庭经》的影响。“命门”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在《黄庭经》中“生门”同“命门”,指生命之门户。到了明代,一些医者对“命门”的认识逐步采用了《黄庭经》等道教经典的说法,这给中医理论的发展带了不容小觑的影响。同时,书中对“三丹田”的解读不仅指导了内炼功法的发展,更是对现代人体科学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中国医学史上,道教上清派中有高道精于医学,如陶弘景便精通精通医学和养生学,他们对中医影响甚大。
对道教的影响
作为一部道教养生经典,《黄庭内景经》以存思身神为主要手段,其最终目标为修炼成仙。相对于道教中的神仙修炼法,在上清派的修炼体系中,《黄庭内景经》更侧重于医学养生术方面的修炼。《黄庭内景经》中五脏六腑的概念,与传统医学不同,而是为道教所独有。在《黄庭经》的重要注本——中唐梁丘子及托名务成子注本中,梁丘子注释时也多引用道教文献,而非医学经典。《黄庭经》中的重要存思思想,是道教上清派的内炼方法,这一思想对唐宋以来的内丹道也有着重要影响。《黄庭经》将道家思想和道教修炼法术紧密结合,在保持清静无为思想的基础上,还保留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修炼道心、追求身体健康的愿望。
延伸书籍
参考资料
国际影响
目前,国外没有对《黄庭经》的直接研究,但与其有关的内丹、养生等学说仍受到外国学者的重视。美国学者希文的《中国古代的医学、哲学和宗教研究者和反应》、德美日三国学者合编的《道教的冥想和养生术》、法国学者伊莎贝尔·罗比内的《内丹对道教和中国思想的独特贡献》等等,这些研究虽并未提及《黄庭经》,但仍是与之相关的重要研究。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日本还成立了“中国古代养生思想研究会”,发表了图书、论文等诸多成果。由此可见道教学说、中医理论对国际社会的突出影响。
评价
正面评价
《黄庭经》中突出表现了中国的心灵哲学与西方的不同,中国哲学重视价值性方面的研究,即不重体而重用。存想之法对于现代人而言,无论对身体健康还是心灵健康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不仅有助于有助于身心和谐,使人达到静心去欲的目标,还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人不为外界所累,达到内心的宁静,少产生、不产生妄念以及错误的言行。这对于修心、修身、达到身心和谐,以及开发人的智慧,提高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提高人的生活品质等等方面,都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具备强烈的现代心灵哲学意义。同时,道教上清派虽致力于神仙修炼,但仍出现了许多精通医学的高道,作为道教重要典籍的《黄庭经》除了与哲学有着直接关系外,与中医学也密不可分。
不足之处
《黄庭经》中的存思法仍存在一些不足,书中虽然以“三黄庭”、“三丹田”为基础,进而提出了“三部八景二十四神”的神真系统,但并未展开具体论述,仅有提及。这也使得整个系统仅仅是一个空架子,学界对此也存在许多争议。同时,《黄庭经》中对于修炼仪式的程序描述过少,对存思法的学习并无针对性。因此,《黄庭经》虽然在养生学方面具有较高的地位,但作为一部道教修炼法诀却仍存在重大的缺陷。存想这一精神活动是虚无缥缈的,若参照《黄庭经》修炼长生,还需借助《上清大洞真经》等道教典籍来学习,这也是《黄庭经》的另一项不足。
注本
中唐白履忠(梁丘子)及托名务成子注本
该注本为当前已知的《黄庭经》最早注本。梁丘子,即白履忠,其生平活动与事迹在《旧唐书》卷一九二中有所记载,并有《隐逸》一篇为传。《黄庭经》中,以七言文字为句,文辞隐晦,世人难以理解,必须借助经注来帮助阅读、加以疏通。而有关《黄庭经》的早期注本同样非常少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黄庭经》的传播。中唐时期,梁丘子注本的出现对该问题有了很好的解决,在帮助世人阅读理解《黄庭经》的基础上,也对《黄庭经》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该书地位得到提升。梁丘子的注释中,他认为《黄庭经》一书是助人长生、成仙的重要经典,这一观点与早期道士(如陶弘景等)的看法有些差异,这一差异也折射出中唐时期《黄庭经》的重要地位。
晚唐胡愔注本
中唐梁丘子注《黄庭经》后,为该书作注、修撰者渐多,以晚唐女道士胡注本为代表。胡愔有《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其序言中便记述了世人争相注述《黄庭经》的情景:“诸氏修,异端斯起,遂使后学之辈,罕得其门”。在《补泻图》中,胡愔以《黄庭经》为基础,提出了保健养生、治病祛疾的方法,她对人体的脏腑系统进行了生理和病理方面的阐释,更提出了修养法、月禁食忌法、导引法等多种理论主张,开创了以月令为标准的养生法则,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人体养生保健体系,对中国的养生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在《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中,她首次建立了六字气法新体系,并提出了“脏腑导引法”,这为后世养生保健者普遍遵循,为中国古代养生术及吐纳气功的发展有着卓越的理论和实践贡献。对《黄庭经》的注解分为两类,一类以胡愔为代表,注重调养脏腑,阐发生理和医药知识;另一类注重用内丹、内修术解读《黄庭经》,如中唐白履忠(梁丘子)及此后的欧阳修等人。
近代陈撄宁(圆顿子)《黄庭经讲义》
陈撄宁,清代末年秀才,近代著名道教学者。对仕途无意,乐于游历名山,努力修习仙道之学。陈宁曾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著有《黄庭经讲义》,对中医理论、内外丹经、养生之道有深刻的研究。在《黄庭经讲义》中,陈撄宁对“黄庭”、“泥丸”、“魂魄”、“呼吸”、“漱津”、“存神”、“致虚”等《黄庭经》中的重要概念进行了细致梳理,同时以《黄庭经》本文为引证,对《黄庭经》的解注翔实而容易理解。而作为近现代最有影响力的道教学者,陈撄宁不墨守成规、与时俱进的态度也会《黄庭经》的传播带来了新的气息。
临本
王羲之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书法博采众长,集前人之大成,被尊称为“书圣”。公元356年,王羲之书小楷《黄庭经》,成为后世书法家学习、临摹的范本,王羲之的《黄庭经》也因此在书法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王羲之所书《黄庭经》,用笔讲究、灵动多姿,笔法中提按丰富,笔势上呈现出承接之势,书风既潇洒又富有韵味。李白诗云:“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然而,王羲之书《黄庭经》在历史上颇有争议,学界对王羲之的“换鹅贴”究竟是《黄庭经》还是《道德经》终无定论。对《黄庭经》版本的记载大多存于碑帖,内容驳杂。《晋书·王羲之传》后,《黄庭经》升格为王羲之的代表作,出现了大规模的摹写和传刻活动,《黄庭经》也因此出现了众多版本,如越州石氏本(刻本)、虞临墨迹本、颍上县井底本(刻本)等等。
祝允明
从二十七岁起,祝允明几乎每年都会对王羲之《黄庭经》进行临摹,目前存世的祝允明所临《黄庭经》有七个版本,分别为成化丙午本、弘治庚申本、正德庚午本、正德庚辰本、嘉靖乙酉、嘉靖丙戌本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祝允明临《黄庭经》的技法极为高超,得到时人的赞赏,吴门书派后学对其小楷书法亦是十分推崇,后世更是将祝允明所临王羲之《黄庭经》称为“书家绝技”,其地位可见一斑。在祝允明的临本中,均设置有界格,流露出祝允明对王羲之书法的敬畏严谨和一丝不苟的态度。祝允明的摹本早已著称于世,后人提及《黄庭经》时,不仅会想到王羲之,更会联想到祝允明的临摹。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成书
内容
《黄庭内景经》
《黄庭外景经》
特色
意象的表达
完善的身中诸神系统
向“一”的回归
思想
存思观
藏象观
影响
中国影响
对中医的影响
对道教的影响
延伸书籍
国际影响
评价
正面评价
不足之处
注本
中唐白履忠(梁丘子)及托名务成子注本
晚唐胡愔注本
近代陈撄宁(圆顿子)《黄庭经讲义》
临本
王羲之
祝允明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