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尾鸲
鸟纲雀形目的动物
红尾鸲(学名:Phoenicurus):旧大陆的雀形目鸫科、红尾鸲属约11种鸟类的通称。体长约14-16厘米,因尾红色而得名,经常摆动尾部。习性似。代表物种欧亚红尾鸲北红尾鸲。嘴短健,上嘴前端有缺刻或小钩,善于鸣叫。
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河谷、林缘和居民点附近的灌丛与低矮树丛中,尤以居民点和附近的丛林、花园、地边树丛较常见。常单独或成对活动。行动敏捷,频繁地在地上和灌丛间跳来跳去啄食虫子,偶尔也在空中飞翔捕食。以昆虫为食,其中早成雏和幼鸟主要以蛾类蚱蜢昆虫幼虫为食,成鸟则多以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等昆虫成虫和幼虫为食。
形态特征
红尾鸲是科的一个属,约有11个物种,小型鸣禽,嘴短键,嘴缘平滑,上嘴近端处微具缺刻,鼻孔不明显,不为悬羽所掩盖,有嘴须。翅长而尖,初级飞羽10枚,第一枚甚短。尾羽通常12枚。跗较长而强键,前缘被靴状鳞。幼鸟体羽具斑点,成鸟仅每年秋季换羽一次。共同的特点是有一个从橙红色至红色的尾巴。雄鸟大多有鲜艳的红、蓝、白、黑、各种颜色丰富的羽毛,雌性体羽浅褐色,带有红色尾巴。代表物种欧亚红尾鸲北红尾鸲。嘴短健,上嘴前端有缺刻或小钩,善于鸣叫。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河谷、林缘和居民点附近的灌丛与低矮树丛中,尤以居民点和附近的丛林、花园、地边树丛较常见,有时也沿公路、河谷伸入到大的森林中,但亦多在路边林缘地带活动,很少进入茂密的原始大森林内。
生活习性
迁徙:大部分为留鸟,部分迁徙,在某些地区为夏候鸟和冬候鸟。
习性:常单独或成对活动。行动敏捷,频繁地在地上和灌丛间跳来跳去啄食虫子,偶尔也在空中飞翔捕食。有时还长时间地站在小树枝头或电线上观望,发现地面或空中有昆虫活动时,才立刻疾速飞去捕之,然后又返回原处。繁殖期间活动范围不大,不喜欢高空飞翔。每次飞翔距离都不远,一般是在林间短距离地逐段飞翔前进。性胆怯,见人即藏匿于丛林内。
食性:主要以昆虫为食,其中早成雏和幼鸟主要以蛾类蚱蜢昆虫幼虫为食,成鸟则多以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等昆虫成虫和幼虫为食,种数达50多种,其中约80%为农作物和树木害虫。所吃食物种类,较常见的有螟蛾科金花虫科蝽科剑角蝗科蝇类蟋蟀科、虻、瓢虫、天牛科、飞蝗科夜蛾科石蛾科、叩头虫科、襀翅虫科、叶蜂科蚁科、隐翅虫科,以及步行虫叶甲金针虫尺蛾科等。
分布范围
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南部和非洲北部。中原地区见于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西南、华南等地区。
繁殖方式
繁殖期4-7月。通常营巢于林下灌丛或岩边洞穴中,也在河谷或路边悬岩缝穴和岩石间营巢,偶尔也在树洞中或树杈上营巢。巢的结构较为粗糙、松散,主要由草根、草茎、草叶和苔藓植物编织而成,内垫有金鱼藻茎和草叶,有时还垫有兽毛和鸟类羽毛。巢呈杯状。营巢主要由雌鸟承担,雄鸟多站在巢域灌木或石头上鸣叫。1年繁殖1窝,每窝产卵4-6枚。卵淡绿蓝色或天蓝色、光滑无斑或仅钝端具少许稀疏的黑褐色斑点。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化期13±1天,早成雏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留巢期16-19天。
该属物种
种群现状
该属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分布范围
繁殖方式
该属物种
种群现状
保护级别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