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长鼓,
朝鲜语称“卜”,汉语称“
杖鼓”或“两杖鼓”,起源于
印度细腰鼓,公元4世纪时,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中原地区,是一种具有朝鲜族特色的混合击膜鸣乐器。它是朝鲜族打击乐中唯一能够独立、 准确、完整地演奏各种 “长短”的乐器,因此也被称为朝鲜族的 “长短乐器”。
朝鲜族长鼓构造独特,是一种鼓腔为木制,外形呈圆筒状,两头大中间小,左右两端均蒙上皮革的
双面鼓。它用五线记谱,无固定音高,左端能发出柔和、深沉的低音,右端能发出清脆、明亮的高音,能根据不同的演奏需求来调节鼓皮的张紧度,从而发出不同的音色。演奏时将鼓横挂胸前,或放在木架上,左手拍鼓,右手执竹片敲击,由舞者边舞边击。常用于歌、舞伴奏和
器乐合奏,也可作为节奏乐器使用,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常用来表现轻快、欢乐的情绪。主要流行于中国辽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内蒙古自治区、
河北省等省区,其中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较为流行。2008年,吉林省
图们市朝鲜族长鼓舞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4年,朝鲜族长鼓舞被评为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
朝鲜族长鼓起源于
印度的细腰鼓,大约在公元4世纪时,通过丝绸之路传入
中原地区中原地区,后来又东传朝鲜成为古代细腰鼓的变体;隋唐时期,中国还没有将其命名为
长鼓,但已经在宫廷音乐中使用,中原地区称其为“都县鼓”“毛员鼓”和“
腰鼓”;宋代文献《
乐书》,以及
沈括的《
梦溪笔谈》
中将其称为腰鼓,并且描绘了它的形制特征和演奏方法;元代时,文献《元史·宴乐之器》《元史·礼乐志》对
杖鼓的记载较为详细,既记载了形制特征,也记载了演奏方法;元代以后,杖鼓逐渐在中国中原地区消失,只在
朝鲜族人民中流传,也改名叫
朝鲜鼓,广泛运用于农乐舞队里,由长鼓手击打,起伴奏和渲染气氛的作用。
20世纪初期,朝鲜族长鼓以独立的表演形式从
朝鲜族农乐舞里脱离出来,每逢节日庆典,朝鲜族人民都会跳长鼓舞;20世纪50年代,朝鲜族长鼓第一次登上舞台进行表演,从而扩大了它的影响,让世人所熟知;20世纪60年代,在朝鲜族长鼓独舞的基础上发展出长鼓表演,其鼓技精湛,能表达人们喜悦、欢快的情绪。
构造与种类
构造
朝鲜族长鼓长约56~70厘米,鼓身为木制圆筒形,两端粗空,呈两个倒接的脚杯状,鼓面大小不一,蒙上薄厚不一的皮革,中间细实,形成两个共鸣腔,可以发两种不同的音色,左右两端的鼓面分别称为
铃鼓面、鼓面。古时的
长鼓采用木材或多层纸板、薄铁等材料制作鼓筒。左边的厚鼓皮、右边的薄鼓皮分别采用獐皮、狗皮蒙上,作为鼓面。用6个铜制的龙头形钩子,钩住用三股真丝线制成的松紧绳,每只鼓上装有8个套袖,是用来调整鼓绳的皮套,鼓筒涂上黑色或红色油漆。
现代的朝鲜族长鼓经过不断改良,工艺有了较大的改进。鼓身用整段椿木掏空,或用
桦木、杨木等多块木料拼合制成;中间鼓腰直径约10~12厘米;左端鼓腔稍大,鼓腔长约18~22厘米、鼓口直径约24~26厘米,多蒙上较厚的动物皮革,能发出柔和、深沉的低音。右端鼓腔稍小,鼓腔长约16~20厘米、鼓口直径约22~24厘米,多蒙上较薄的动物皮革,能够发出清脆、明亮的高音。两端的鼓面用绳索绷紧,并能根据不同的演奏需求来调节鼓皮张紧度,使
朝鲜鼓发出不同的音色。左右鼓面缝在两个直径约41~48厘米的铁圆圈上,分别盖在左右两端的鼓口,铁圈四周分别安装8个铁钩,栓上皮条或鼓绳,相邻两绳间穿上可调节的活动皮套,可调节鼓皮
张力,皮套也称为浮转。鼓身的外表涂上红漆,绘有描金花纹图案作为装饰;鼓槌长约40cm,用细竹条制成,棰头稍大。
种类
朝鲜族长鼓形制不一,种类多至二十几种,根据长鼓的生产规格,可将其分为伴奏长鼓、舞蹈长鼓、儿童长鼓、幼儿长鼓等多种类型。
根据
长鼓的节拍类型可将其分为三类。三拍子类型较为常见,较能体现
朝鲜族的音乐特征,它具有舞蹈性、律动性强的特点,给人以不断向前延伸的感觉,有古格力、半古格力、噔嘚空、中谋利、扎进谋利、煞佛利、半煞佛利、打令、阳山道等常见的三拍子“长短”类型;二拍子类型节奏明快、纯朴,多用于表现欢乐、喜悦、热烈的
器乐、舞蹈和
说唱等音乐当中,有挥谋利长短、安当长短等常见的二拍子“长短”类型;混合拍子类型,是三拍子与二拍子节奏的结合,多用于表现活泼、热烈的情绪,在歌、舞、器乐曲中常与其它 “长短”结合使用,较具代表性的是混合拍子是“厄谋利长短”。
音谱
朝鲜族长鼓无固定音高,通常用五线记谱,即左手记在第三线上,右手记在第四线上。
演奏
演奏方法
演奏时,表演者右手握细竹条敲击,左手拇指放在粗端鼓框边,用其余四指拍击,有两种击打方式,一种是舞者使用鼓鞭和鼓槌,表演开始时鼓槌插在
朝鲜鼓上,只用鼓鞭与指掌配合边击边舞,表演行进至高潮时,则把鼓槌从长鼓上抽出进行技巧表演;另一种是舞者只使用鼓鞭随乐起舞,鼓槌和鼓鞭在表演过程中同上肢一起舞动,左手主要起稳定
音节的作用,右手持鼓鞭的舞蹈动作较多 , 以腕部动作为主。同时也有两种演奏形式,较小的
长鼓既是舞蹈的伴奏乐器,又是舞蹈的道具,舞者将长鼓横挂在胸前边舞边奏;另一种是将稍大的长鼓放置在木架上,摆放在演奏者面前专门作为乐器演奏,常用来进行
声乐伴奏或参加
器乐合奏。同时在长鼓舞表演中,不同的舞蹈节奏也要配以不同的呼吸处理,有长、短呼吸之分,也有内在、外在呼吸、心理呼吸等呼吸方法。
演奏特色
朝鲜族长鼓在表演中主要起到伴奏、气氛渲染的作用。演奏时是重要领奏乐器,通常是一个或多个长短进行多次的重复与变化重复,这会使“长短”的节奏律动、音乐形象得到持续巩固和加强。因为 “长短”节奏的重复对整个乐段、乐曲风格的产生有深刻影响,所以在
长鼓独奏曲中通常把所用 “长短”的名称作为乐曲段落的标题,其它器乐曲中也是如此。长鼓多与歌曲、舞蹈、
曲艺等结合表演,彼此相互映衬、互相影响,在速度、节拍、律动、情感、性格上相互融合、相互适应,单纯的 “长短”节奏被赋予丰富、完整的情感特征和艺术内涵。在演唱
民俗音乐时,敲击出的“长短”节奏和旋律中的节奏时而吻合、时而对比,配合演唱共同塑造音乐形象。
朝鲜族
朝鲜鼓是长鼓舞独特的表演道具,除了体现在舞者的身姿上,也体现在将舞蹈中所用的音乐节奏长短与长鼓敲击的节奏的融合上,不同的舞蹈有不同的敲击节奏及击打方法,长鼓与肢体动作的结合,以此来体现舞者的击打技巧。
长鼓的演奏技巧丰富多样,左手有单鼓点、单花点、双花点、闷鼓点四种,右手有单鼓点、单花点、双花点、滚奏、震奏等多种变化技巧。在演奏者的敲击下,通过左右两端不同的共鸣腔发出两种不同音色,两种音色忽隐忽现、时轻时重、抑扬顿挫,音色分外清丽鲜明。它以独特而丰富的音乐语言,表达出复杂而细腻的思想感情,具有鲜明的
朝鲜族风格和浓厚的地方色彩。
传承与发展
朝鲜族长鼓自公元4世纪传入中国
中原地区,
元朝后逐渐在中原地区消失,后来随着移民,传到中国东北朝鲜族聚居区,在朝鲜族音乐和舞蹈中起重要作用,其中较为著名的是朝鲜族长鼓独舞,有着较高的技术水平。20世纪50年代初,朝鲜族长鼓舞第一次被搬上舞台。许多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著名表演艺术家走出国门,到亚州、
欧洲等许多国家进行交流活动,表演长鼓舞,从而扩大了长鼓舞的影响力,同时也让大众开始熟知这一乐器;1985年儿童
长鼓在中国少年儿童用品
金鹿奖评选中荣获金鹿奖,同年被授予优质产品称号。
进入21世纪后,一些生产厂家不断增加长鼓的规格,提高产品质量和数量,满足了少数民族文化生活需要,为长鼓爱好者提供了一个方便的购买渠道;
延吉市文化馆举办了朝鲜族
朝鲜鼓技法培训班,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详细讲解长鼓的节奏韵律、不同鼓点的敲击方法、表演技巧等专业知识,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提高专业技能的平台,让爱好者学有所获、学有所得;第五代朝鲜族长鼓舞
传承人朴圣,经常去
图们市的长鼓舞培训基地、少年宫等地教授学生,并结合自己几十年来的言传身教和表演经历,编写出《长鼓舞击打培训教材》;被誉为“歌舞之乡”的吉林省延吉市,每逢节假日、婚礼、寿辰、劳动之余,随处都有身着彩色
长裙的妇女、
花甲老人、儿童们在铿锵的
长鼓声伴奏下翩跹起舞。
为了保护这一具有民族特色古老乐器,2008年,
吉林省图们市朝鲜族长鼓舞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4年,
朝鲜族长鼓舞被评为
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弘扬和传承朝鲜族艺术文化,激发人们学习传统艺术的热情的同时,也对朝鲜族长鼓进行有效的推广和发展。
名曲名家
代表作品
朝鲜族长鼓常用于歌、舞伴奏和
器乐合奏,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常用来表现轻快、欢乐的情绪。在舞蹈伴奏中有著名的朝鲜族长鼓舞,有体现朝鲜族风土人情和音乐文化的《朝鲜舞》;在歌曲伴奏中,有表达朝鲜族人民劳动看到丰收时,高兴心情的《
桔梗谣》,以及电视剧《
大长今》的主题曲《呼唤》等歌曲。
代表人物
同时也拥有一批著名的
传承人,有已故的第一代传承人金斗昌;有编写出《长鼓舞击打培训教材》的第五代传承人朴圣燮;有致力于
朝鲜族民族乐器创新研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朝鲜族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赵基德等众多民间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