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鼓
中国古代细腰鼓类乐器
杖鼓,是中国古代细腰鼓类乐器,东传高丽后成为朝鲜族的重要击膜鸣乐器。杖鼓清代后在中原几乎消失,如今汉族地区唯一留存的是福建省杖鼓。朝鲜杖鼓流行于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等省区,尤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最。福建杖鼓主要流行于福州及周边地区,多用于福建民俗音乐
福建杖鼓
福建杖鼓,又称福州鼓、狼帐、狼杖、狼串、狼杖鼓、狼唱。由中原地区古代的两杖鼓演变而来,是福建民间传统打击乐器。福州语称“狼帐”(long cuong),是对汉字“两杖”的读音。杖鼓于清代在中原地区销声匿迹,现今汉族乐器中极为少见细腰沙漏型鼓,在福建省留存的狼帐鼓是中华乐器的活化石。多用于闽剧伴奏和福建民间器乐合奏“福州茶亭十番音乐”、泉州市笼吹、“漳州市南词”、“台湾十全腔”等福建民间音乐。同时也是福州语十邑地区以及延平区宁德市、闽中南、马祖等地迎神赛会、锣鼓竞斗等民间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乐器,是真正独具闽越特色的乐器
公元10世纪末的北宋时期,始有杖鼓之名,并用于宫廷燕乐的大曲部、鼓笛部中。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唐之杖鼓,本谓之‘两杖鼓’,两头皆用杖。今之杖鼓,一头以手拊之,……明帝、宋璟皆善此鼓。其曲多独奏,如鼓笛曲是也。今时杖鼓,常时只是打拍,鲜有专门独奏之妙。”详细地叙述了唐宋时期杖鼓的不同演奏方法,唐朝两头都用杖敲,便叫作“两杖鼓”,李隆基和宋?都善于演奏这种乐器,曲目多为独奏曲;宋代是一头用杖敲,一头用手拍,常用于敲击节奏,很少有技艺高超的独奏。到了元代,对杖鼓的记载更为详尽,《元史·礼乐志》中说:“杖鼓,制以木为匡,细腰,以皮冒之,上施五彩绣带,右击以杖,左拍以手。”明清两代的文献都提到了杖鼓,明代王圻三才图会》:“广首而纤腰,两头击之,声相应和。”清《钦定大清会典图》:“杖鼓,上下两面冒革于铁圈,复以木匡,细腰。”
形制结构
木制鼓身,细长、中空,左右两头一大一小为圆形,羊皮为面(或牛皮、蛇蜕),附网状细绳和硬圈,用以调节鼓皮松紧,改变音高和音色。大头一端鼓面直径约18-22厘米,小头一端直径约9-13厘米,鼓身全长约57-71厘米,两头的颜色多为湖蓝色或绿色,中间红色。按个头大小常分为大、中、小三种。
演奏方法
用于打击乐演奏时,左手握住鼓腰或背在身上,右手五指并拢,用手指第一、二节部位拍击大头鼓面。在福州市十番音乐中,多和着旋律的律动,击出XXO 、X-X等特色节奏型。福建杖鼓舞融入了狮子热情奔放的动作,潇洒而有力,独具一格。
音响效果
发音通透有力,低沉宏伟,增添了乐队打击乐的色彩,特别在乐曲的高潮时,击出重而快的似战鼓一样的雄壮的声音,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它具有融合打击乐器的音色,使之“抱成团”的作用。与其他杖鼓类乐器不一样的是,福建杖鼓下方为一个大“音箱”,上方的声音进入音箱后能再反弹上来,形成独特的回声
影响
福建省杖鼓是现今汉族地区极为少见的杖鼓乐器,它的声音极具福建地方特色,极大丰富了福建地方民俗音乐和戏曲,使之区别于其他地方的音乐,在中国独树一帜,独具一格。
朝鲜杖鼓
朝鲜杖鼓杖鼓,又称朝鲜长鼓。朝鲜族混合击膜鸣乐器。朝鲜语称卜。历史悠久、构造独特、音色柔和,常用于歌舞伴奏
器乐合奏,是深受朝鲜族人民喜爱的民间乐器。流行于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等省区,尤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最。
勤劳质朴的朝鲜族人民,主要聚居在我国吉林省东部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这里山清水秀,风光绚丽,弦歌处处。自治州首府延吉市,被人们誉为“歌舞之乡”、“文化之城”。每逢节假日、婚礼、寿辰或劳动之余,便会在街头巷尾、公园或庭院里,看到身穿彩色长裙的妇女、花甲老人或儿童们跹的舞姿,听到在铿锵的杖鼓声伴奏下,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和激动人心的歌唱。正如《三国志·魏书·东夷传》所载:“高句丽……其民喜歌舞,国中邑落,暮夜男女群聚,相就歌戏”。可见朝鲜族人民能歌善舞有着悠久的历史。杖鼓源于印度,公元4世纪时传入我国中原,后又东传高丽。在敦煌市北魏壁画和云冈石窟北魏浮雕中,都能见到早期杖鼓的舞乐图像。隋唐时期,中原又称杖鼓为都昙鼓、毛员鼓和腰鼓。《旧唐书 ·音乐志》(卷二十九)中载:“腰鼓,大者瓦,小者木,皆广首而纤腹,本胡鼓也。……都昙鼓,似腰鼓而小,以槌击之。毛员鼓,似都昙鼓而稍大。”也间接地说明了早期杖鼓的名称和形制。隋唐时期虽然没有杖鼓之名,但实际上已用于九、十部乐中的天竺、龟兹武威郡疏勒国高昌国和高丽诸乐中。
11世纪初,杖鼓从我国东传高丽,据《韩国音乐史》载,王徽时期(1047年—1082年)的唐部乐就已有了杖鼓。韩国古籍《乐学轨范》记载的鼓制和奏法十分详细:“按:造杖鼓之制,其腰木及漆布为壳者最好,磁次之,瓦则不好。漆以黑或朱,两面各用围铁。大面以白生马皮为之,小面以生马皮为之。大面用左手拍之,谓之鼓;小面用右手杖击,谓之鞭;两面 同击谓之双;以杖暂击,俾作摇声,谓之摇。唐乐、乡乐并用之。”韩国的杖鼓,过去用于 雅、俗乐,曾是宫廷“唐部”音乐的主奏乐器之一,今日仍在民间广泛流传。清代以后,杖鼓在我国中原大地销声匿迹,而在朝鲜族民间仍广为流行,并根据其形有了新的名称——朝鲜鼓,已成为朝鲜族民间乐器中重要的膜鸣乐器。
形制结构
鼓身用一段椿木、桦木或杨木(多块木料拼合也可)掏空或旋制而成。全长56厘米~70厘米,两端鼓腔粗而中空,中间鼓腰细而实心,呈两个倒接的脚杯状(图)。左端鼓腔长18厘米~22 厘米、鼓口直径24厘米~26厘米,右端鼓腔长16厘米~20厘米、鼓口直径22厘米~24厘米,中间鼓腰直径10厘米~ 12厘米,从而形成两个大小不同的共鸣腔。鼓身外表涂以红漆,绘有描金花纹图案。左端鼓腔稍大,多蒙一块较厚的牛皮、马皮、驴皮或猪皮,以使其发出柔和、深沉的低音;右端鼓腔略小,多蒙一块较薄的鹿皮、羊皮或狗皮,以使其发出清脆、明亮的高音。皮面缝在两个直径41厘米~48厘米的圆铁圈上,分别盖于两端鼓口,铁圈四周各置八个铁钩,拴以皮条或鼓绳,相邻两绳间穿以可活动的皮套(又称浮转),左右移动皮套可调节鼓皮张力。左右两端分别称为铃鼓面、鼓面,都无固定音高,一般将其调成四度或五度音程关系,并能根据演奏的需要来定音。鼓棰用竹条或细竹制作,棰长40厘米。
演奏方法
演奏时,将鼓横挂于腹前或置于木架上,左手拇指扶住铁圈,其余四指可单指敲击或一起拍击手鼓面,右手执竹条敲击棰鼓面。经过人们不断地发掘、整理,演奏技艺极为丰富。手鼓面奏法有单鼓点、单花点、双花点、闷鼓点等四种,棰鼓面奏法有单鼓点、单花点、双花点、滚奏、震奏等,敲击的节奏变化有四十多种。常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为独唱、舞蹈伴奏。杖鼓在朝鲜族民间是主要的独奏乐器之一,与筒箫细筚篥等朝鲜族民间乐器齐奏或合奏时,均为领奏乐器。故民谚中有“第一是有名的鼓手,第二才是有名的歌手。”可见杖鼓在民间乐队中地位的重要了。当人们看到朝鲜族姑娘将一种较小的杖鼓横挂腹前边击边舞时,这种表演形式就是著名的朝鲜族《长鼓舞》。杖鼓既是舞蹈的伴奏乐器,又是舞蹈的道具,铿锵的鼓声伴着矫健的舞姿,十分动人。将一种稍大的杖鼓置于木架上,参加器乐合奏或为声 乐(如独唱、伽耶琴弹唱)、舞蹈伴奏,常用来表现轻快欢乐的情绪。杖鼓在熟练的演奏者敲击下,两个不同的音响参差交错,两种不同的音色忽隐忽现、时轻时重抑扬顿挫,音色分外清丽鲜明,有时犹如珠落玉盘,叮咚作响,有时宛如水动荷叶,令人赞叹不已,它以独特而丰富的音乐语言,表达出复杂而细腻的思想感情,具有鲜明的朝鲜族风格和浓厚的地方色彩。
影响
能歌善舞的朝鲜族人民,长期以来努力发展杖鼓艺术,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在节日或劳动之余,人们欢快地敲起杖鼓,或引吭高歌或翩翩起舞,抒发对幸福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福建省杖鼓和朝鲜杖鼓的不同
福建杖鼓和朝鲜杖鼓都是中国古代细腰鼓类乐器。二者形制很相似,但是也有不同。
1.福建杖鼓的鼓腰部分比朝鲜杖鼓长很多。
2.朝鲜杖鼓是可以打击两面演奏,打击时两侧鼓面震动发声。福建杖鼓只能打击一面,另一端音箱锁住声音,用在拍击的时候音箱与狭长的鼓腰发生共鸣产生独特的回声
沈括作品
原文
唐之杖鼓①,本谓之“两杖鼓”,两头皆用杖。今之杖鼓,一头以手拊②之,则唐之“汉震第二鼓”也。明帝③、宋璟④皆善此鼓。其曲多独奏,如鼓笛曲是也。今时杖鼓,常时只是打拍,鲜⑤有专门独奏之妙。古曲悉皆⑥散亡,顷年⑦王师⑧南征,得《 黄帝炎》⑨一曲于交州⑩,乃杖鼓曲也。(“炎”或作“盐”。)唐曲有《突厥盐》《阿鹊盐》。施肩吾诗云:“颠狂楚客歌成雪,妩媚吴娘笑是盐。”盖当时语也。今杖鼓谱中有炎杖声。
注释
①杖鼓: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以木为框,细腰,两头蒙皮,缚以五彩绣带。
②拊(fǔ):拍,这里是“用手拍击”的意思。
③明帝:李隆基,唐玄宗。
宋璟:指唐朝的 宋璟,因其曾官至开府,所以被称为宋开府。
⑤鲜:少有。
⑥悉皆:同义词连用,是“全”、“都”的意思。
⑦顷年:近年。
⑧王师:文中指宋朝的军队。
⑨《黄帝炎》:曲名,或作《黄帝盐》。炎、盐为古维文译音,都是“曲”的意思。宋代吴曾在《能改斋漫录·卷五·辨误》中指出:《黄帝炎》一曲不是因近年征交州而得,在衡山南岳庙早有此曲。
⑩交趾:古代地区名,泛指五岭以南。北宋越南为交趾。
《突厥盐》:曲名。
《阿鹊盐》:曲名。
施肩吾:唐代诗人。
颠狂:狂放不羁。
楚客:湖北一带的人。
歌成雪:唱的是“阳春白雪”。
吴娘:江浙一带的女子。
笑是盐:意思是说笑声像歌曲那样动听。
炎杖声:杖鼓曲。
译文
唐朝的杖鼓,本称“两杖鼓”,两头都能用鼓槌敲击。现在的杖鼓,一头用鼓槌敲,另一头用手拍打,则是唐人所称的“汉震第二鼓”。李隆基宋璟宋璟都擅长朝鲜族长鼓。两杖鼓演奏的曲子多是专用的,如与玉笛相配的鼓笛曲就是。现在的杖鼓,通常只是用桌击打节拍,很少有专门独奏的妙用,旧时杖鼓曲也全都散失了。当年王师南征时,于交州搜集到一曲《黄帝炎》,即是杖鼓曲。(“炎”或作“盐”。)唐代杖鼓曲有《突厥盐》《阿鹊盐》,施肩吾的诗句说“颠狂楚客歌成雪,妩媚吴娘笑是盐”,可见鼓曲称“盐”就是当时的用语。现在杖鼓谱子的标识符号中,还有“炎杖声”的名目。
出处
梦溪笔谈》包括《笔谈》、《补笔谈》、《续笔谈》三部分。《笔谈》二十六卷,分为十七门,依次为“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机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补笔谈》三卷,包括上述内容中十一门。《续笔谈》一卷,不分门。全书共六百零九条(不同版本稍有出入),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药、农学、工程技术、文学、史事、音乐和美术等。在这些条目中,属于人文科学概论例如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音乐等方面的,约占全部条目的18%;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约占总数的36%,其余的则为人事资料、军事、法律及杂闻轶事等约占全书的46%。
就性质而言,《梦溪笔谈》属于笔记类。从内容上说,它以多于三分之一的篇幅记述并阐发自然科学知识,这在笔记类著述中是少见的。
《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
作者
沈括(公元1031~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丈人,北宋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汉族。1岁时南迁 至福建省武夷山建阳区一带,后隐居于福建的尤溪县一带。公元1063年(赵祯嘉祐八年)进士赵顼时参与王安石变法运动。公元1072年(熙宁五年)提举司天监,次年赴两浙考察水利、差役。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出使辽朝,驳斥辽的争地要求。次年任翰林学士,权三司使,整顿陕西盐政。后知宝塔区(今陕西延安),加强对西夏的防御。1082年(元丰五年)以宋军于永乐城之战中为西夏所败,连累被贬。晚年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梦溪笔谈》。
成就
《杖鼓》选自《沈括·梦溪笔谈·乐律一》
沈括北宋科学家、改革家。晚年以平生见闻,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一位非常博学多才、成就显著的科学家,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他还是卓越的工程师、出色的外交家。
沈括的科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精研天文,所提倡的新历法,与今天的阳历相似。在物理学方面,他记录了指南针原理及多种制作法;发现地磁偏角的存在,比欧洲早了四百多年;又曾阐述凹面镜成像的原理;还对共振等规律加以研究。在数学方面,他创立「隙积术」(二阶等差级数的求和法)、「会圆术」(已知圆的直径和弓形的高,求弓形的弦和弧长的方法)。在地质学方面,他对冲积平原形成、水的侵蚀作用等,都有研究,并首先提出石油的命名。医学方面,对于有效的药方,多有记录,并有多部医学著作。此外,他对当时科学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情况,如毕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金属冶炼的方法等,皆详为记录。
参考资料
《梦溪笔谈》介绍.古诗文网.2012-11-14
沈括.古诗文网.2012-11-14
目录
概述
福建杖鼓
形制结构
演奏方法
音响效果
影响
朝鲜杖鼓
形制结构
演奏方法
影响
沈括作品
原文
注释
译文
出处
作者
成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