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维廉(William N.Brown),男,1956年4月在
美国出生,毕业于美国
瓦尔登大学 (米尼苏达州)获
管理学博士学位。1988年离开美国,定居
厦门市,是
福建省第一位获得“中国绿卡”的外国人、第一位外籍永久居民。
2019年2月1日,潘维廉的新书《我不见外——老潘的中国来信》在寄送给习近平总书记后,收到总书记回信及高度赞赏。2020年5月17日,被评为“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 。
1956年4月,潘维廉出生在美国。1980年8月毕业于美国西南
德克萨斯州立大学,获法学
学士,硕士就读于美国福东大学(
加利福尼亚州),研究比较文化专业。1988年7月,毕业于美国
瓦尔登大学 (米尼苏达州)获
管理学博士学位,在读博期间的他还在美国第一
证券公司担任副总裁。9月,毕业后的他卖掉了公司,举家来到
厦门大学学习汉语,学习中国文化,学习汉语不久后,成为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MBA首位专任外籍教师。1992年6月,潘维廉成为
福建省第一个获得永久居留证的外国人。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的管理学课程刚刚起步,MBA教育作为舶来品,起步的阶段情况并不理想,缺少教师和教材资源。潘维廉结合国外先进案例与现有教材,加上自己写的课本为学生授课,担任了《比较管理学》、《经营战略》等多门课程的授课老师。
1999年起,先后获得了中国“友谊奖”、 “福建省荣誉市民”、 “
厦门市荣誉市民” 、中国十大“功勋外教”等荣誉称号。值得一提的是,“
福建省荣誉公民”证书是2001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习近平颁发给潘维廉的。
2018年,潘维廉担任了
厦门大学OneMBA项目学术委员会主任,这个项目是一个在亚洲地区唯一由四大洲五所顶尖商学院联合发起的国际MBA项目。
2019年2月1日,潘维廉的新书《我不见外——老潘的中国来信》在寄送给习近平总书记后,收到总书记回信。总书记高度赞赏他的“不见外”,为他“作为中国
改革开放的见证者,热情地为
厦门市、为福建代言”而点赞。
潘维廉年轻时曾服役于
美国空军,他的夫人中文名叫李淑琴,是在台湾出生并长大的美国女孩,是潘维廉退役后在台湾认识的。他的大儿子中文名叫做神农,小儿子叫马太,大儿子的妻子也是厦门人。
在上课时潘维廉注重将将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游戏中弄懂管理与沟通的方法。同时他还注重跨文化传播,对中国文化、美国文化都了解的他,将他们融会贯通,使得学生的接受度普遍较高。
潘维廉长期热心于公益,在中国希望工程推出之后,他多次捐款。直到现在,他每个月的收入中都有一部分用于资助
龙岩市失学儿童。为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勤奋学习、奋发上进,他还设立“潘维廉少数民族学生助学金”以资助管理学院家庭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
打开心扉,拥抱过就有了默契。放下偏见,
太平洋就不算距离。家乡的信中写下你的
中原地区,字里行间读得出你的深情。遥远来、永久住、深刻爱,我们都喜欢你这种不见外。(2019年感动中国组委会评价)
在
厦门大学执教的三十年里,潘维廉对学院、学校乃至中国的教育及国际化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中国
改革开放后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厦门大学官网评价)
几十年前,当潘维廉听说全世界的人口四分之一是中国人时很吃惊,他还反驳:“这个不对,这个错了。我家有四个人,没有一个中国人。”他认为,
中原地区这么大的国家、人口这么多,应该了解一点中国的历史文化,所以就萌生了来大陆学中国话的想法。潘维廉还笑着说道:“现在,我的大儿媳妇是
厦门市人,而全球人口五分之一是中国人,我家现有五个人了,有一个是中国人。”
潘维廉曾评价厦门是给他感觉最浪漫的地方。1988年,潘维廉来到厦门学中文,厦门大学刚刚开办
工商管理教育中心,想聘请他。潘维廉说,当时大陆只有厦门大学承诺外国人可以带家人,也正是这句话让他决定留下来。潘维廉还坦言,厦门大学给他的感觉是非常美的,校外有6公里的木栈道,他和夫人几乎每天早晨都要手牵着手到木栈道走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