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化龙
清末民初政治家、法学家
汤化龙(1874年11月27日-1918年9月1日),字济武,湖北蕲水(今浠水县)人,是清末民初时期的政治家、法学家,民国时期立宪派头面人物,官至国民政府内务总长。
清同治十三年十月十九日(1874年11月27日),汤化龙出生于湖北蕲水(今水)汤家世代经商,他的父亲汤聘莘是一个商人。1904年汤化龙考中甲辰进士,授刑部主事。1906年赴日留学于法政大学,学成回国后担任湖北咨议局副议长,后升议长。1911年汤化龙参与武昌起义,因与革命党人士不合,出走上海市。民国初期,袁世凯复辟企图暴露,汤化龙参与护国讨袁运动。1918年3月汤化龙出游美国,9月1日在加拿大中华会馆遇刺身亡,享年44岁。
汤化龙除了参加革命外,还提出了“国家重心力”“新旧调和论”和“保育政策论”的政宪思想,现代学者肖建东认为,这在近代中国政宪道路的选择与演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现代台湾学者张朋园评价他有传统知识分子的责任感。
人生经历
早年经历
清同治十三年十月十九日(1874年11月27日),汤化龙出生于湖北蕲水(今浠水县)。汤家世代经商,后受太平天国运动兵祸影响,难以经营,祖父汤德澡失明,其父汤聘莘为家庭生计弃儒从商。
汤化龙自幼随族父汤庆辉学习,14岁入家塾随叔父汤聘伊学习,19岁时考上县学附生,24岁时,汤化龙转为膳生,入黄州经古书院学习,此时汤家周围发生命案,县官借机勒索百姓,遇此情形,汤化龙立志成为御史,根除虐政。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汤化龙在晚清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中考取进士,担任刑部主事,次年申请到日本留学,入法政大学学习。在日留学期间,汤化龙与其他留日学生组织留日教育学会,出版《教育杂志》。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作为留日教育学会代表回国参加湖北教育总会成立大会,随后再次返回日本学习。
立宪活动
清宣统元年(1909年)汤化龙毕业回国,他扩大原有教育总会组织,培植势力,提倡立宪政治,并跟随都督陈夔龙筹备自治事事项。汤化龙还与在汉口组织成立宪政同志会,以《宪政白话报》为工具,宣传君主立宪理论,并设立宪政讲习所,讲授法政学说,以扩大在群众中的影响。不久后,在湖北咨议局成立大会上,汤化龙当选湖北咨议局副议长,后被选为正议长。不久后,北京咨议局联合会开会,汤化龙担任联合会主席,并担任各省咨议局成立的国会请愿代表团的代表之一。各省代表赴京面见皇族亲贵,他们不了解立宪的含义,但也不敢公开反对,代表们不得要领只好返回。
同年,鄂湘川人民因不满清政府举债筑路的政策,保路运动爆发,加上皇族策划组织内阁,为请愿活动增加了新的内容。11月2日,咨议局为留日学生保路代表张伯烈、夏道南召开欢迎大会,会上汤化龙被推举为铁路协会会员,负责铁路协会的大小事宜。汤化龙还在大会上发表演讲,历数时政腐败,并号召全体湖北同胞踊跃筹集款项,抵制外债,争回路权,以救亡图存。期间,汤化龙还声援四川的保路运动,抨击对咨议局人员的压制。宣统三年(1911年),汤化龙进京争取路权赴京参加北京咨议局联合会。同年5月,铁路干线国有令发布,迫于清政府的压力,以及组织内部的意见分歧,汤化龙也对保路运动失去了信心。
此外,宣统二年(1910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汤化龙先后参与了三次国会请愿活动,第三次请愿后,清政府许诺于宣统五年召开国会,此后汤化龙和湖北立宪派人士并不满足,又筹谋进行第四次请愿,未果。
辛亥革命
武昌首义
宣统三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次日,革命党人和军民代表在咨议局集会。会上,士兵出身的革命党人和请军官倾向于让黎元洪统领做都督,其他出身的革命党人和官僚政客倾向于让汤化龙做都督。但汤化龙以“书生不知兵”为由拒绝做都督,并在次日开会时表明自己向来赞同革命事业。汤化龙又建议将武昌起义一事告知各省,请求响应,并向清代大臣柯逢时索要密码本以使用密码发送电文章。10月13日,汤化龙代替黎元洪会见汉口美国领事,承认在起义前签订的条约和债务的有效性,但不承认后来签订的条约和债务,并承诺以官绅筹款的方式赈济湖北水灾,以及革命后废帝国建民国,采用共和政体。同日下午,汤化龙发出请各省议局一致响应武昌起义通电。
出走上海
汤化龙为治理军政府内秩序混乱的现象,制定了《鄂军政府组织条例》,但遭到了革命党人的反对。后与同盟会成员居正商议,称该条例是东京同盟会事先拟定的,才于宣统三年(1911年)10月颁通过该条例。随后根据条例设立政事部,汤化龙任政事部长,政事部下属各局正副局长,几乎都是立宪派人物。此举引起了革命党人不满。10月25日革命党人重新起草组织条例,将汤化龙调整为编制部长。汉阳失守后,汤化龙于十一月前往上海,并在上海兼任法制局副长。起义之初,革命党人张振武曾恐吓过汤化龙,汤化龙出走上海市后,武昌报纸称他为败将逃官,武昌方面还派人到南京说汤化龙坏话。至此汤化龙便向孙中山总统辞职。
任职北洋政府
民国元年(1912年),汤化龙组成民主党,进行自我宣传,并把武昌革命说成是“黎、汤革命”。此时,孙中山等人向袁世凯推荐汤化龙,不久后的开国周年纪念中,袁世凯发布大总统令,并授予汤化龙二等嘉禾勋章。次年,民主党、共和党、统一党三党合并为进步党,汤化龙负责报馆竞选经费,不久后当选国会众议院议长。同年十月,袁世凯下令解散中国国民党,大部分国民党议员被取消资格,进步党因国会开会不足法定人数,形同虚设,次月,汤化龙同参议院王家襄署名通告停会。民国三年(1914年),汤化龙出任教育总长,但因受到经费拮据等多方阻碍,不久后向袁世凯提出辞职。
护国运动
民国四年(1915年)5月,袁世凯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同年12月,袁世凯公然宣布复辟帝制,汤化龙得知消息,立即前往上海从事倒袁工作。汤化龙向天津、南京、四川、湖南方面致电,号召黎元洪段祺瑞冯国璋等人参与反袁运动。同时派人于日本特派驻沪员部署联系,将全国讨袁的有利形势告知日方,破坏日本对袁世凯的支持。彼时,汤化龙的胞弟、湘督汤芗铭拥护袁世凯复辟,汤化龙多次派人策动,最终促使汤芗铭通电讨袁,促成了这场运动的胜利。
人物逝世
民国六年(1917年),汤化龙任段祺瑞内阁内务总长,正逢段祺瑞选举新国会,此事全由段祺瑞手下操纵,汤化龙的内务部不得过问,因此汤化龙于1917年底辞职,随后决定出国考察,以寻求解决国内政治问题的办法。民国七年(1918年)3月,汤化龙从天津出发,先在日本考察,6月出游美国,并将沿途经历一一记录下来寄回北京,在《晨报》发表。9月1日,汤化龙在加拿大中华会馆遇刺身亡,后归葬浠水县伍洲新港,享年四十四岁。著有《违警律释义》《游美日记》《蕲水汤先生遗念录》等传世。
人物思想
政宪思想
汤化龙宪政思想的主要内容体现在用西式宪政挽救国家危亡。国家重心力、新旧调和论和保育政策论是其宪政思想的显著特色。
“国家重心力”理论就是要以国家中心来推行国家宪政,并努力把这种中心力纳入国家宪政的正轨。其内在逻辑主要有三层,第一层是国家想要稳定推行内政必许依赖一中心势力,第二层是旧势力掌权派是国家的中心力,新势力可以依靠并改变它,但无法推翻它,第三层是双面看待旧势力,虽然旧势力是政治的阻碍,但它实力强大,不要“忘其为国家之托命”。
“新旧调和论”中汤化龙认为一国之内,有新派和旧派之分是正常的,应该在支持、引导、监督旧势力的基础上,以旧势力为中心来调和新旧势力,其中旧势力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我们必须支持和维护的中心人物。
辛亥革命后,汤化龙提出了“保育政策论”,认为社会上的恶习会诱发政治上的种种罪恶,但因恶习由来已久,故不能使用暴力,应该自上而下,用官治推动自治。
教育思想
汤化龙的教育思想宗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培养社会中坚,所谓社会中坚,是指那些智识能力能独立在各种社会中自为活动的人,因此汤化龙十分重视对青年的培养教育。二是普及通俗教育,以提高国民智慧识,为实行宪政做准备。在从政之余,汤化龙还经常劝导学生摒弃科举时代热衷做官的思想,倡导学习研究之风。汤化龙认为孔子的思想对提升国民道德有重要作用,但反对订孔教为国教,同时反对在中小学课堂读全经,而是应该根据学生年龄有选择的读经。
此外,汤化龙倡导发展新式教育。颁布义务教育令,要求儿童年满六岁即入学。并提出注意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按次第和步骤教育以及启发式教育的思想。对于中学教育,汤化龙认为应该引导学生重视科学,促进学生觉悟,激发学生的责任心,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和群体观念,同时开展课外教育,要求学生养成读报的习惯。留学教育也是其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将组成部分,他不仅重视对留学生的行政管理,还加强对留学生的思想教育,认为科学价值体系在中国的发挥与留学生密切相关。
人物争议
1911年汤化龙出走上海之前,革命党内部流传汤化龙密电清廷,背叛革命的说法,这是导致他被刺杀的一大原因。而此时汤化龙背叛革命一事是否属实,说法不一。
一说如民国时期革命烈士胡祖舜在《六十谈往》中记载汤化龙、赵连甲、柯逢时等人多次聚集在柯逢时家中,密谋剿灭革命军,并由汤化龙主笔,密电清廷,请求出兵。后世如李时岳等也将他视为”一项重大反革命密谋的参与者”,认为他一面参加湖北军政府,表示拥护革命,一面又串联柯逢时等人,秘密和清政府通电表示尽忠,阴谋推翻革命。
一说如学者杨天石,王学庄的《汤化龙密电讹辩》一文中,对汤化龙、柯逢时、赵连甲密谋一事做了分析,并探讨密电一说的由来,得出汤化龙并未与柯逢时等人串连,阴谋推翻湖北军政府的结论。
人物评价
民国时期政治家张一鏖:“以生命易共和的中华民国革新巨子。”
近现代台湾学者张朋园:“汤化龙有传统知识分子的责任感。”
现代学者肖建东认为“汤化龙在近代中国政宪道路的选择与演变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并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评价他为“西式宪政道路的拥护者、开创者、实践者和维护者”。
汤化龙遇刺身亡后,国民党说他是"袁之走狗,段之帮凶”。
刺杀汤化龙的凶手王昌在遗书中写道:“我不忍坐视国亡,实行铁血主义。”
家族成员
目录
概述
人生经历
早年经历
立宪活动
辛亥革命
武昌首义
出走上海
任职北洋政府
护国运动
人物逝世
人物思想
政宪思想
教育思想
人物争议
人物评价
家族成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