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热·亚马多(Jorge Amado,1912.08.10-2001.08.06),巴西当代作家,1912年出生于巴西
巴伊亚州伊塔布纳市,2001年8月因病死于巴西巴伊亚州
萨尔瓦多市,享年89岁。由于其小说在巴西印数高达五百多万册,被称为“百万书翁”。
亚马多是“写人民的小说家”,前期作品主要描写种植园经济下可可种植工人和底层人民的生活,揭露压迫,是巴西
共产主义文学的代表,代表作有《可可》《
无边的土地》《黄金果的土地》《
饥饿的道路》。后期作品描写底层妓女厨娘的生活和爱情,有较强的女性解放意识,主要代表作是《加布里埃拉》《
弗洛尔和她的两个丈夫》《厌倦了妓女生活的特蕾莎》《浪女回乡》。
亚马多是拉美文坛的一位重要作家,屡获
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在他近七十年的文学生涯中创作了三十多部长篇和短篇小说,除此之外还有包括诗歌、传记、剧本、游记等各种体裁在内的多部作品。在世界上,他的作品被译成四十九种文字,在近六十个国家出版发行,如《加布里埃拉》等多部作品还拍摄成了电影。亚马多不仅在巴西历史上被人熟知,还超出了巴西和
拉丁美洲的范畴,赢得了国际文坛的赞赏。
人物生平
童年时光
亚马多于1912年8月10日出生于
巴伊亚州伊塔布纳市,两岁时随父母搬迁至
伊列乌斯市。巴伊亚州曾为
葡萄牙殖民的财富大本营,以种植园经济为主,是有名的可可产区,亚马多的父亲也是一位可可庄园主。在巴伊亚州的成长经历让亚马多亲眼目睹了上世纪初巴西土地斗争的残酷,洪水
瘟疫给难民带来的苦难,种植工人生活条件的恶劣。他自幼和庄园主、妓女、工人、土匪、商人、流浪汉相交,从一无所有的人中得到爱,也见证着无处不在的死亡。童年经历为亚马多未来的创作打下了基础,他的作品基本围绕其故乡
巴伊亚州进行创作,通过人物再现土地征服和文化建设的历史,而爱和死亡则成为了他小说作品的中心。
求学生涯
亚马多10岁时到
萨尔瓦多市的一所
耶稣会读中学,学校生活让他感到痛苦压抑,认为自己被寄宿学校剥夺了自由,“像一座监狱一样驯化他,压制他,强迫他用别人的头脑思考。”第三学年亚马多逃离了这所中学,在回忆录中,亚马多认为正是寄宿学校的痛苦经历让他明白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尽管中学生活很痛苦,但正是在这里,亚马多遇到了为他打开文学之门的卡布拉尔神父,并逐渐喜爱上了
葡萄牙文学经典和英法翻译小说,对
查尔斯·狄更斯和
马克·吐温两位作家产生了浓烈的兴趣。
1927年,亚马多在上中学时还担任了《巴伊亚日报》的记者,专门报道
本州岛治安方面的消息,因而他有机会了解社会的上层人物的生活状况,文风上也开始受到现代主义派的熏陶。1930年,亚马多只身来到巴西当时的首都
里约热内卢,进入里约热内卢大学法律系学习,并于1935年毕业。
创作生涯
亚马多的创作生涯长达近七十年,1931年,18岁的亚马多发表诗歌《狂欢节之国》,这部青涩的作品已经显露出亚马多的进步倾向和文学才华,颇受读者青睐。1933年,亚马多出版了成名作《可可》,小说以白描的手法,真实地揭露了巴西种植园经济下人民的悲惨生活,被评为巴西文学史20世纪30年代“东北部地区性小说”代表作。
自二十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中期,亚马多发表了大量描写工人、社区贫民生活和共产党革命奋斗的作品,如1935年《拳王的觉醒》、1946年《
饥饿的道路》、1954年《自由在地下》三部曲。这一阶段亚马多的作品主要揭露了剥削阶级的罪恶,对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同情,对受剥削的人们的反抗进行了赞扬。
以1958年亚马多发表作品《加布里埃拉》为界,就进入了亚马多创作生涯的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亚马多主要描写了妓女、厨娘等城市下层人物的活动和言行,更加关注女性解放问题。代表作品有1966年《
弗洛尔和她的两个丈夫》、1972年《厌倦了妓女生活的特蕾莎·巴蒂斯塔》、1977年《浪女回乡》等。1988年亚马多发表小说《圣女的消失》,自此之后由于心脏病和眼疾,少有作品问世。
亚马多一生创作了三十多部长篇和短篇小说,除此之外还有包括诗歌、传记、剧本、游记、童话等各种体裁在内的多部作品,可谓著作等身。
政治生活
1932年亚马多加入了
巴西共产党领导的
共产主义青年团,成为主要领导人之一,不久他又转为巴西共产党党员。在巴西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领导下,1935年3月,巴西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族解放联盟”成立,短短几个月便成为拥有150万人的一支声势浩大的政治力量,亚马多成为该组织的一名骨干。同年11月,联盟被当局镇压,亚马多开始逃亡。1937年年初,亚马多前往
墨西哥避难,由于举目无亲,在年底返回巴西途中,不幸被捕,鉴于缺乏起义证据,几日后获得自由。二战后,
巴西共产党取得合法政治地位,亚马多等巴西共产党14名干部当选为联邦众议员,为制定巴西1946年宪法做出了贡献。
随着冷战开始,1947年,巴西政府取缔巴西共产党,1948年1月所有共产党议员均被撵出议会,亚马多一家流亡法国。迫于
美国压力,
法国政府于1950年驱逐亚马多一家,他们又先后流亡
捷克斯洛伐克和
莫斯科。同年,在
华沙召开的第二届世界和平大会上,他当选为
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1961年,亚马多当选巴西文学院院士。在苏共“二十大”影响下,
巴西共产党思想动荡,产生了分裂。亚马多对巴西共产主义运动的这一形势痛心疾首,在二者之间难作取舍的情况下,于1965年脱离党组织,潜心写作。
感情生活
1933年,亚马多和玛蒂尔德·罗萨结婚,他们的第一个女儿欧拉莉娅于1935年来到人间。但不幸的是,欧拉莉娅14岁时被疾病夺去了生命。由于感情不合,1943年两人离婚。1945年1月,巴西
圣保罗市举行巴西作家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亚马多当选为巴西作协副主席,在会上,亚马多结识了青年女作家泽莉娅·卡塔伊,不久二人结为伉俪。亚马多和泽莉娅生有一子一女。2001年8月6日晚,亚马多因病在巴西
巴伊亚州首府
萨尔瓦多市的一家医院逝世,终年89岁。同年,其54岁的儿子若昂担任了巴西亚马多基金会的负责人。
主要作品
1931年,18岁的亚马多发表诗歌《狂欢节之国》,颇受读者的青睐,第一版畅销1000册,不得不再版来满足读者的需求。在近七十年的文学生涯中,亚马多创作了三十多部长篇和短篇小说,除此之外还有包括诗歌、传记、剧本、游记等各种体裁在内的多部作品。
参考资料:
创作特点
题材选择
亚马多的文学创作生涯根据创作内容和题材的不同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二十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中期的作品,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受到他童年经历和巴西文学传统的影响,主要描写了巴西社会下层贫苦人民的生活,重要作品包括《可可》《无边的土地》《黄金果的土地》《
饥饿的道路》等。此阶段亚马多的作品和世界局势相吻合,当时
共产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亚马多小说揭露的巴西土地问题极具共产主义色彩和
现实主义关怀,也因此在世界上引发了较大规模的译介。
后期作品是亚马多1958年之后的作品,主要代表作包括《加布里埃拉》《
弗洛尔和她的两个丈夫》《厌倦了妓女生活的特蕾莎·巴蒂斯塔》《浪女回乡》等。这一阶段作品在关注贫民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女性解放问题,多以女性为小说主角。亚马多敏锐地察觉到巴西妇女受到阶级和性别的双重压迫,希望通过小说激励巴西妇女反对奴役,与限制她们自由、摧残她们意愿的现象进行斗争。
叙述特点
在
亚马多的作品中,大庄园主是强者的代表,而下层民众是弱者的体现。因此,大庄园主总是左右着政局,彼此进行着血腥残酷的斗争,也给下层民众带来了苦难。亚马多对弱者寄以同情,以
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给弱者披上
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色彩,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在《
弗洛尔和她的两个丈夫》一文中,亚马多匠心巧运,让第一个丈夫死而复生,为发生的一切蒙上神秘主义色彩,扑朔迷离地将现实与虚幻结合,用语言的艺术以假乱真,诱导读者情不自禁的相信情节是真实可信的。
亚马多的作品往往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如《加布里埃拉》对群众求雨、布置圣诞节马棚、载歌载舞的节日庆祝活动的描写,正宛如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巴西民族风情画卷,让读者既能领略异国风情,又能了解巴西民族文化。他的小说通常采用顺叙叙述故事情节,与倒叙、插叙、歌谣、传说紧密结合,故事与历史传奇融为一体,表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亚马多引进现代主义的创作技巧,采用象征手法,使人物心理充实丰富,展现出亦真亦幻、亦梦亦觉的魔幻意识,表现民族特色。魔幻意识源自印第安人和黑人的原始宗教信仰,在殖民地奴隶制的压迫下逐渐演化而来,给残酷现实生活披上了光怪陆离的外衣。亚马多创作中无处不在的魔幻意识正是拉美文学民族地区特色的鲜明体现。在《无边的土地》中,血月与死人,毒蛇与青蛙,森林与老黑人巫师几组意象贯穿全书,暗示着巴西人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恶劣。
文学观念
亚马多声称“我是写人民的小说家”,贫苦人民一直是他创作的对象,他认为写东西是为了改造社会,是要通俗易懂能让人民感同身受的。以下是若热·亚马多的一段自述:我认为在我的所有文学作品里都有某种一致性,这取决于我在巴西人民所面临的问题面前持有的态度,这也是那些站在穷人一边,站在一无所有的人一边,站在生活无着的人一边,站在遭到蹂躏的人一边的人应持有的态度。有一次,有人想攻击我,他说我是娼妓们的作家,是流浪汉们的作家。这不是什么攻击,这是一种颂扬。我一直在试图描写自由,反对压迫,描写受害者,反对压迫者。我的作品的一致性来源于此。
荣誉与影响
获奖
1951年9月亚马多因作品《和平世界》荣获“加强世界和平斯大林奖”,就此成为巴西文化的
共产主义代言人。1961年当选巴西文学院院士。1965年起多次获得
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尽管舆论认为
葡萄牙语文学将以他的名义首次受到
斯德哥尔摩评委会的奖励,但亚马多自己并不抱有希望,并认为“对
诺贝尔奖或其它什么奖着迷的人是不幸的可怜虫。”1984年1月13日获
意大利诺尼诺文学奖。1984年9月5日,法国总统
弗朗索瓦·密特朗将“法兰西荣誉军团十字勋章”授予亚马多。1986年7月2日,
巴西总统萨尔内批准成立“亚马多之家”文化基金会,促进巴西文化的发展。1986年10月29日至11月4日被授予
保加利亚最高文学奖—季米特洛夫奖。
巴西国内影响
亚马多是拉美文坛一位有突出贡献的作家,屡次获得
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他在近七十年的文学生涯中创作了三十多部长篇和短篇小说,以
现实主义笔法展示时代变迁,绘就一幅幅巴西社会风俗画卷。在巴西,他的小说印数曾高达五百余万册,而在巴西一万册的印数就能称为“畅销书”,因此亚马多被称为“百万书翁”。他也是影视、戏剧界的常青树,不少作品改编为电影,如《味似丁香、色如肉桂的加布里埃拉》同名电影在1983年上映。他的作品为巴西桑巴舞提供灵感,在
巴西狂欢节中出现了以其作品人物为原型的音乐舞蹈节目。他笔下的人物甚至成为街区的命名来源。
国际影响
从世界范围看,亚马多的作品已经被译成四十九种文字,在近六十个国家出版发行,印数高达二千万册,成为用
葡萄牙语从事写作的作家中作品被译成其他文字为数最多的作家,叩开了巴西文学通向世界的大门。
阿根廷、法国、
葡萄牙、
委内瑞拉、
古巴、
保加利亚等国政府均曾为他授过
勋章,以表彰其在文学创作上所取得的成就。
亚马多不仅在巴西历史上被人熟知,也超出了巴西和
拉丁美洲的范畴,赢得了国际文坛的赞赏,欧美评论家将他誉为“20世纪的
查尔斯·狄更斯”。
中国影响
亚马多是新
小行星3789成立后第一个被引入我国的葡语作家,有14部作品被译成中文,译介作品数量在葡语作家中居首位。亚马多于1952年、1957年和1987年曾三次访华,亲眼见证了中国的发展,长期与中国的学界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他40年代创作的《
无边的土地》《黄金果的土地》《
饥饿的道路》三部作品在50年代得到了中国文学界极高的评价和读者的欢迎,很大程度上加深了中国读者对巴西社会的了解。
他的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存在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出现在
新中国成立时期,在此阶段,亚马多作品作为巴西
共产主义文学代表被引入中国,其引入更看重亚马多“共产主义斗士”的身份,主要引入了其农村题材三部曲《无边的土地》《金果的土地》《红色的兴起》,《争自由的地下工作》和《希望的骑士》,这种政治性地位决定了译本选择的方向。在此阶段,译介主要是从俄文转译。
第二个高峰期即80-90年代,文革结束带来了全新的政治气候,亚马多作为最先进入中国知识分子视野的巴西作家,其作品也得到了较充分的译介。对于这一时期的作品译介,有两个重要转变,一是直接从
葡萄牙语译介,二是筛选标准转向文学性。此时翻译的作品包括《
金卡斯之死》《加布里埃拉》《可可》等作品。
90年代后,随着中国出版业市场化,巴葡文学由于缺乏知名度,对出版行业少有吸引力,其译介基本停滞。
人物评价
智利学者阿图罗·托雷斯·里奥塞科在专著《
拉丁美洲文学简史》中评价亚马多为“北部巴西最杰出的关心社会的作家” 。
法国出版家让·拉特斯认为: “拥有那么多读者的若热·亚马多不能获此荣誉,是诺贝尔奖项的一大耻辱。”
新华社将亚马多形容为“巴西最著名作家”和“巴西最畅销小说作家”。
后世纪念
亚马多纪念馆,建于2012年8月10日,为了纪念若热·亚马多诞生百周年,巴西文化部门成立纪念委员会,按照作家遗愿将他位于贝尔梅约的住宅改建为亚马多纪念馆,展出亚马多和夫人加泰生前的个人用品,如衣物、首饰、图书、手稿和
巴勃罗·毕加索、卡里维、阿尔弗雷多·沃尔皮等朋友送他们的绘画等。
人物轶事
亚马多挚友,被称为“巴利亚之魂”的名画家加利贝称亚马多最敬爱的画家是
齐白石,在亚马多家的客厅里就挂着两幅齐白石的画作。50年代亚马多夫妇访问中国,89岁的齐白石曾特意为他们作了一幅画。另一幅画则是
亚马多自行在
荣宝斋购买的齐白石70岁的作品。
亚马多总是乐于为朋友们的新书作宣传,他让朋友在新作出版后签上名,然后将书寄给他。为了帮助朋友们,他们一家就像“特殊投递员”,总是开车携带大捆书一路送给各位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