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福亮(1957年11月17日-),中国
姜堰区人,博士毕业于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森林培育专家,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学、经济林栽培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2年,本科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林学专业,同年留校任教。1986年,继续在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89年,硕士毕业。1992年开始,曹福亮把研究重点转移到银杏上。1993年至2000年,先后晋升为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院长。2004年,获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森林生态学专业博士学位。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3年至2017年,先后晋升为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院长、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校长。
曹福亮一直从事银杏、
落羽杉、
杨属、
孟宗竹等树种的良种选育、培育和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建立了银杏定向育种技术体系,在花、果、叶、材、外种皮、观赏等多用途银杏新品种选育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建立了银杏定向培育技术体系,突破花、果、叶、材等多用途培育技术瓶颈,推动了银杏第一产业高效发展;建立了银杏定向加工技术体系,攻克花、果、叶、材多用途加工关键技术,促进了银杏第二产业技术转型升级;培育了银杏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平台,引导银杏第三产业健康发展;开展了
杨属、
落羽杉、
孟宗竹等用材树种培育技术研究,为南方现代林业建设提供重要科技支撑。在科研成果方面,获国家科技进步
二等奖(四项)、
三等奖,
梁希林业科学技术
一等奖、二等奖(五项),
何梁何利基金奖,国家林业局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1957年11月,曹福亮出生于中国
泰州市姜堰县王石乡西官村,家中条件艰苦,从小在银杏树的树荫下长大。1975年,高中毕业后,因当时时代背景问题,只能跟随父辈下地干活,1977年,
恢复高考,曹福亮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进
南京林业大学林学专业,因此开启了与“林”结缘的一生,1982年,于该校本科毕业。同年留校任教,担任著名竹类培育学家
周芳纯教授的助手,先后参加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
孟宗竹丰产结构研究课题,对毛竹冰雨危害、数量化立地指数和丰产结构等进行创新性研究。
1985年,曹福亮转入造林学教研组,参加南方型
杨属育种和林分密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4项。1986年至1993年,担任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教研室主任。1986年,继续在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89年,硕士毕业。1991年,曹福亮到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雷克海德大学做访问学者,进行杨树耐涝机理和耐涝品种的选育研究,1992年,曹福亮在加拿大研修归国后,立即在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开展杨树新品种试验和推广工作。同时,感觉到中国关于银杏的研究还有很多空白需要填补,此后他将研究重点转移到银杏上。
1993年至2000年,先后晋升为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院长,1997年,曹福亮决定出国深造,来到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森林生态学专业攻读博士,师从金明仕教授。但是,由于曹福亮当时还担任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他只能利用寒暑假期间到
加拿大攻读,其他时间在国内主持工作和写论文。2004年,于该校毕业。2000年至2010年,晋升为
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
2002年,曹福亮团队建成国际上规模最大、基因资源最丰富的银杏基因库。2007年至2014年,先后担任国家级林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
江苏省特种经济林培育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银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主任。2010年,获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5年,凭借在银杏、
落羽杉、
杨属、
孟宗竹等树种的良种选育、培育和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曹福亮成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0年至2017年,任
南京林业大学校长。2023年4月,曹福亮团队,发表了论文“SWATH-MS-based proteogenomic analysis reveals the involvement of alternative splicing in poplar upon lead stress”在生物学TOP期刊《Genome Research》上,揭示了一种林木逆境下全新的
转录后调控机制,为林木遗传育种提供了新的分子靶点。
银杏基因库:1980年代后期,中国银杏树品种单一,优良品种稀少,为此,曹福亮开始建立银杏种质基因库和良种选育,广泛收集了1000多份银杏种质基因材料,2002年,建立了国际上规模最大、基因资源最丰富的银杏基因库,并率先开展银杏
全基因组测序5及分子辅助育种等方面研究。
育种技术体系:曹福亮针对银杏花、果、叶、材等多用途培育目标,建立了银杏定向育种技术体系,在花、果、叶、材、外种皮、观赏等多用途银杏新品种选育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针对银杏核用园、叶用园、花粉园等模式构建了定向培育技术体系,针对银杏白果、叶、叶黄产量建立了可视化银杏多目标经营决策模型、智能型银杏培育专家系统。曹福亮团队为实现银杏产业高效发展,首次利用现代发酵技术研制了具有活性物质的新型
合生元益生菌,定向制备了4种银杏生物饲料添加剂产品,突破了菌株选育和适口性改善等技术。同时,曹福亮团队还进行了创新集成,其中制品方面,有银杏活性炭、空心刨花板和重塑
白果仁等,技术方面,有悬浮细胞生产
黄酮、
内酯制备等。
银杏推广:1990年代起,曹福亮就与中国江苏邳州政府合作开发银杏产业,截至2022年,邳州银杏产业的工农业总产值位居全国百强县第43位,拥有银杏种植资源总量、优良品种培育量、标准化栽培、苗木交易量、综合加工产量等5个世界第一。此外,曹福亮团队在西部和北方建立了试验示范基地,其中,在
西藏自治区建成了“西藏农口院士协同创新中心”和跨院系的“西藏现代林业创新团队”,在此进行银杏引种推广试验,针对重要树种抗逆性、遗传育种、种质收集、良种选育、立地分析等进行研究,为西藏林业科技支撑作出了突出贡献。2003年起,
南京林业大学与福建
三明市宁化县合作,进行栽种20万亩
鸭脚子2005年4月,与
河南省一家民营企业的银杏产业合作,正式启动了
白果叶用、核用、材用的合作项目。
曹福亮担任林学院院长、后任南京林业大学校长期间,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研究精神培养,经常勉励年轻人:“要继承红色家风,接续绿色使命,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把学术创新同人民福祉紧紧结合在一起,把学术理想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面对后辈,言传身教,甘做领路人,鼓励年轻人有创新精神,大胆创新、勇于创新。截至2022年,曹福亮团队中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7人),是省部级人才(21人),其团队还先后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
江苏省双创团队”等6个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优秀团队称号。
“曹福亮为
南京林业大学进入“双一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为中国银杏产业发展和现代林业建设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南京林业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