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面人
维克多·雨果所著长篇小说
《笑面人》(L'homme qui rit),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发表于1869年的长篇小说。
小说讲述了身为贵族后裔的主人公关伯伦,幼年时被贩卖给儿童交易者,成为了一场宫廷阴谋的牺牲品。被卖后他不得不接受毁容手术,导致脸上始终带有怪笑的表情。善良的流浪者于苏斯收养了关伯伦和眼盲的女婴,三人四处漂泊谋生,相依为命,关伯伦和盲姑娘蒂逐渐滋生了爱情。尽管后来关伯伦有机会重返贵族阶层,但他对贵族生活感到厌恶。他在议会中公开谴责贵族的罪行后,选择回到同伴身边。而蒂不幸去世,关伯伦深感悲痛,最终投海自尽。小说极具浪漫主义色彩,运用细腻的笔触,通过讲述主人公坎坷而悲壮的故事,强调了美和真正的幸福的重要性,反映了维克多·雨果对当时社会的批判,蕴含着雨果的人道主义观点,深刻探讨了人性、社会问题和道德困境。
这部小说产生于19世纪法国文学中浪漫主义和社会批判主义的交汇点,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价值,是雨果十九年流亡生活中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它可以被作为雨果战斗生涯晚期的成果,仍然充沛着旺盛的民主主义激情,对法国文学和欧洲文学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对今天研究雨果及其作品也有所贡献。后期,很多漫画家都受到《笑面人》的影响,创作了自己的漫画,故事情节和主题也多次被改编成电影。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的英国,也就是从詹姆斯二世到他的女儿安妮女王统治英国的时期。英国在17世纪中叶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后,但革命并不彻底,1688年又建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统治的君主立宪政体,广大人民群众并没有从此得到真正的解放,而是在没有被彻底消灭的封建压迫剥削之上,又加上了资本主义的枷锁。又经过1788年的所谓光荣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与新贵族联合统治的君主立宪政体。1851年,维克多·雨果因反对拿破仑第三政变而被迫长期流放;流亡在国外长达十九年。他在流放前和流亡期间,已成为一个坚定的资产阶级。他的小说《笑面人》以十七世纪末和十八世纪初的英国社会为背景,其用意是十分清楚的,他在小说的序言中写道:“应该研究‘贵族统治’这个现象”,并认为《笑面人》一书的真正名称应该叫做《贵族政治》。
作者背景
雨果是法国的现代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充满了人道主义思想,呼吁人们以善良的心、仁爱的品德,建立良好的社会公德秩序来影响社会,从而逐渐形成理想化的真善美世界。维克多·雨果写作《笑面人》时,已经是一个在政治上和文学上都有了丰富经验的人,他目睹了二十年代反复辟王朝的自由主义思潮的高涨,参加了作为这一思潮一部分的反对伪古典主义的文学运动,当上了这一运动的领袖。《笑面人》是他十九年流亡生活中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它可以被作为雨果战斗生涯晚期的成果,仍然充沛着旺盛的民主主义激情。
出版经历
1866年6月至10月,雨果在布鲁塞尔逗留,开始写长篇小说《笑面人》。1868年8月,维克多·雨果写完《笑面人》,8月27日,雨果夫人因突发脑出血去世,雨果护送灵枢直至法国边境。1869年1月19日至5月8日,《笑面人》前四卷出版,在这本书出版后的头三个星期,读者若想得到这本小说,可以在这个出版商的书店买一百法郎的书籍,就可以免费赠送,雨果知道后提出异议,随后取消这一规定。1869年9月《笑面人》完整出版。该小说刚发表时因“过于怪诞”,并不为公众理采,唯受作家,自然主义文学流派创始人爱弥尔·左拉赏识。
内容情节
在1690年的一个寒冷的冬夜,一伙童贩将10岁关伯仑的遗弃在葫芦岛市,接着驶入了波特兰湾。由于船已经漏水,全体船员想用虔诚的忏悔洗去自己的罪恶,留下了集体签字的纸条,纸条上写下了被抛弃的孩子关伯仑的来历,他是贵族后裔,幼年时被贩卖给儿童交易者,这纸条被放入葫芦中,外面又用柏油封上了口,最后小船沉没。葫芦岛上毫无人烟,而且正下着猛烈的白毛风,被遗弃的关伯仑饥寒交迫,在荒凉的小岛上看到了绞刑架,以及那些被涂满柏油作为警示的走私犯的尸体。后来他紧随着一串脚印在积雪下发现了一个已经去世的女性和她怀中一个存活着的女婴,名为蒂。男孩救下来女婴,经历了艰苦的跋涉后,这两个冻僵的孩子得到了一个名叫于苏斯的卖艺人的庇护,他经历了生活的诸多考验,拥有丰富的智慧和经验。后来于苏斯发现了关伯仑脸上留下的手术痕迹,使他的面容永远带着一抹奇特的笑容,而蒂则是一个盲姑娘。
十五年以后,关伯仑已经二十五岁,蒂也已经是一个十六岁的大姑娘了。他们一直与于苏斯一起在各地卖艺,互相扶持,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的演技,特别是关伯仑那诡异的笑容,引起了伦敦周边平民的热烈反响。于苏斯对于成功的渴望驱使着他们决定在伦敦金融城进行演出,期望能够获得更多金钱。他们的演出在整个伦敦城掀起了轰动。在一次演出结束后,一个年轻女子现身包厢,原来是郁茜安娜公爵小姐,她的出现给关伯伦的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
故事追溯到十五年前,那些船员抛入海中的那个葫芦,在海上飘浮了十多年以后,意外地被人发现,交给了英国皇家海军。官府从呀呀葫芦里知道了关伯仑原来是英国克朗夏理碍士的儿子、架子鼓的唯一合法的继承人。而那个现在有着很多特权的大卫·第利—摩埃则是克朗理夏理爵士的私生子。当年英王詹姆斯二世为了私利和政治目的,把克朗夏理的刚满两岁的孩子卖给了儿童贩子,惨无人道的童工贩子让专门制造畸形人的手术者给关伯仑做了手术,关伯仑成了“笑脸人”。
官府了解了底细后,便把关伯仑秘密地关进了萨斯瓦克监狱。在监狱里,当年做过关伯仑脸面手术的薪瓜农一眼就认出了他就是当年的那个孩子。关伯仑的身世被证实以后,他成为了英国上议员费尔曼·克朗夏理爵士,是克朗夏理爵士唯一的合法继承人。安妮女王宣布将郁茜安娜嫁给关伯仑。然而,获得架子鼓头衔的关伯仑对贵族生活感到厌恶,他在上议院的讨论中表达了对被遗弃、死于冻馁的平民利益的强烈关切。他坚定地宣言曙光永远不会被打败,而它即将到来。关伯仑的言论遭到贵族们的嘲笑和侮辱,最终他毅然放弃爵位去寻找他的亲人。
然而,关伯仑发现于苏斯和蒂已被官府赶出伦敦,找到他们时盲姑娘蒂因为种种伤害病情加重。最终躺在关伯仑怀中永远地离去。在失去了蒂后,关伯仑也跳进海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人物角色
关伯仑(格温普兰)
男主人公,贵族后裔,幼年时被贩卖给儿童交易者,不得不接受毁容手术导致他的面容始终带有一种怪笑的表情。关伯仑虽然出生于贵族家庭,但由于残酷的政治斗争,成就了他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性格和富有同情心品质。
蒂(德·吉尔贝)
一个关伯仑所救的盲女,二者一起长大,后来两人成为伴侣,十六岁时因为关伯伦被逮捕极度悲伤离世。蒂是个引人深思的年轻女性角色,她纯洁、美丽、天真、专一。
于苏斯
收留关伯仑和蒂的流浪汉,经历了生活的诸多考验,拥有丰富的智慧和经验,同时也充满善良之心。虽然于苏斯的言行看似不拘一格,但实际上他在通过自己的话语揭示社会黑暗,并以冷嘲热讽的方式对待这个社会。
约瑟安娜
约瑟安娜是女王安妮的异母妹妹,被国王指婚给了克朗查理爵士的私生子大卫·第利摩埃,后来将关伯仑变成她的情人。她外表美丽而内心奇丑,虚伪、自私、骄奢淫逸,引起人们厌恶、嘲笑以至鄙夷审美心理反应,是滑稽美的代表。
安妮
女王安妮,女王安妮和她丈夫肯伯兰公爵相貌平平,因此,当她得知面貌丑陋至极的格温普兰是安娜的未婚夫后,特意找回格温普兰下令二人尽快完婚。
主题思想
批判现实
维克多·雨果通过刻画关伯伦等人的悲惨遭遇,深刻展现了当时英国社会两极分化的严重矛盾。绝大多数民众深陷贫困和困境,而极少数贵族阶层却奢侈豪华且道德堕落。雨果借助丰富的历史资料生动描绘了当时英国社会的不平等现状,揭示了统治阶级的虚伪和丑恶。小说中,雨果站在同情民众的立场上,为贫困群众辩护,生动描述了底层人民各个年龄段,各个职业的苦难和压迫。另一方面,统治阶级却沐浴在特权和奢华之中,通过残酷榨取民众的血汗以供其挥霍。女王的丈夫年薪猛增十万英镑,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高潮部分关伯伦在议会中的演讲,是对这一社会现实的有力控诉。实际上,关伯伦和他的两位亲人——于苏斯和蒂的悲惨遭遇本身就是对这个社会的强烈控诉,一系列安排揭示了当时英国社会的悲惨现实和阶级对立。
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在《笑面人》中贯穿始终,获得架子鼓头衔的关伯仑对贵族生活感到厌恶,他在上议院的讨论中表达了对被遗弃、死于冻馁的平民利益的强烈关切,但却遭到贵族们的嘲笑和侮辱,最终放弃爵士头衔,去寻找亲人,最终,发现蒂已经死亡,关伯仑选择自杀。维克多·雨果他以自己的作品为武器,为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中下层的民众大声疾呼,希望他们能摆脱强权的束缚过上自由幸福的生活,这种人道主义的先锋意识对直到今天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尽管主人公身临巨大的痛苦,遭受了不公正的对待,他的内心却保持着高尚的品德和对人性的信仰。读者通过对主人公的悲惨遭遇的描述感受到了雨果对于人类苦难的深刻怜悯。雨果通过人道与社会的法律、个人与社会现实的冲突,反映了人受到社会压抑的痛苦和不幸的命运,表达了对下层人物悲惨命运的同情,控诉了社会的不公正、反人道,突出了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的坚决否定,也反映了善恶感化的人道主义理想,表现了人道精神对于丑恶社会的道义上的胜利。
艺术特色
心理描写
维克多·雨果的心理分析具有随时随地、简短而深刻的特点,而他的心理描写则采用了长短结合的手法,长的可达一两万字,这有别于斯汤达的随时随地而又十分简短的心理描写,如《笑面人》中的《夏娃》一章是对笑面人的心理描写。其次,雨果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挖掘颇深,雨果细致入微地刻画了笑面人的纯洁正直,不为美色所动,不受荣华引诱。第三,他常常通过人物的言行来展现心理描写,表面上是人物在交流,但仔细阅读可以洞察到人物内心深处的思想,如《笑面人》中,约瑟安娜公爵小姐向笑面人吐露了自己看中他的理由。
对照原则
维克多·雨果浪漫主义创作原则之一是对照原则,它在小说《笑面人》中扮演了核心角色。他的对照原则的理论要点是:自然中的万物并非都屈从人的意志而呈现崇高优 美与滑稽丑怪是融为一体的,“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既然客观存在着善恶、美丑的对照,文艺就应理所当然地加以表现,“把阴影掺入光明,让粗俗结合崇高而又不使它们相混”;“滑稽丑怪作为崇高优美的配角和对照,要算是大自然所给予艺术的最丰富的源泉”。根据这一原则,美、优美、崇高、善、光明等特质必须通过与丑、畸形、粗俗、恶、黑暗等对立特质相对照,以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如关伯仑的外表丑一与内心美相对照。就品质、精神世界来说,关伯仑似乎是个完美的人,然而他的仪表却是畸形、古怪的,有一副让人一见就发笑的“笑面”。 这种内美与外丑的强烈对照,产生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奇特与逼真
奇特与逼真的结合是《笑面人》的另一特点,虽然整体情节非常奇特,但具体的细节描写却非常真实。雨果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中融合了奇特元素,主要体现在非凡的角色和离奇的情节上,在小说创作中,雨果注重进行超人的、非凡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描写,这类小说人物,具有着超越常人的品质和能力,在人格上趋于完美,个人能力卓绝超群,兼具智慧果断思虑周全,在思想上往往能达到平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行事上完成常人难以胜任的任务,除了对于非凡的英雄形象的塑造和描写,雨果还注重对于奇特的异乎寻常的人物的刻画,在其笔下,人物仿佛超脱于现实生活之外,具有浓重的异类及边缘化色彩,富有传奇色彩和史诗气氛。雨果的“真”强调的是艺术真实和自然真实的相辅相成,两者不可割裂,共同存在于小说创作之中,他巧妙的虚构、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等精心创作,小说显得真实而伟大、生动逼真。
结构和剪裁
将戏剧剪裁方法巧妙地运用到小说中,从而创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笑面人》在结构和剪裁方面也独具特色。这种断断续续的叙事结构类似于戏剧,强调了故事的紧凑性和场景的突出,增强了艺术形象的感染力,采取以一个或者多个人物的性格与命运为契机布局故事,围绕一起事件或者一种情感,将小说中的多个人物紧紧地缠绕在一起,形成严密的戏剧化人物结构。以这种戏剧化的人物塑造手法,将社会中或者作者思想里某些矛盾难解的问题加以展示,深化悲剧带来的崇高感。
作品影响
本土影响
《笑面人》通过主人公关伯仑以及于苏斯的经历 、目睹 、口述,深刻地揭露贵族阶级穷奢极侈,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社会的黑暗,一定程度唤起了民众民主思想和抗争意识的觉醒,抨击了贵族政治,对法国社会的黑暗面,对贫富差距、社会不公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作为维克多·雨果的代表作之一,《笑面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法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来的法国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启示作用;其中蕴含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对法国社会产生了积极的思想影响;作品倡导平等、自由、博爱的价值观,对法国社会的思想解放和进步也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国际影响
《笑面人》小说出版以来,先后出现了多种研究,并被改编成影视作品、音乐剧等在许多国家演出(见衍生作品)。就研究专著和学术论文来看,目前中国对《笑面人》的研究还停留在一个较老的表面的社会阶级或者大概的浪漫主义美丑对照原则的解剖。而国际上关于《笑面人》研究己经有了更深入的突破和发现,比如说《黑暗之塔维克多雨果的巴别塔视角》认为其中存在一个以巴别塔语言和建筑为核心的隐喻系统。《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悲观雨果的〈笑面人〉》认为“笑面”是一种深层次的隐喻,这种悲观主义主导了雨果的乐观主义,造成了世界观的崩塌。总体来说,《笑面人》在多个国家广泛传播,且已经有了更加深入的突破和发现。
作品评价
教授周国强认为“《笑面人》是艺术成就最高的小说”。
中国第一位播音学教授曾在《笑面人》的序言里写道:雨果虽然真实地描叙了一个不平等的社会面貌,但是他对那个社会的本质是缺乏认识的,因此对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揭露得还是不够深刻的,也缺少正确的分析。例如,他在刻画反面人物的时候,却把一个地位属于次要的巴基尔费德罗写成了首恶,似乎没有这个人物从中施展他的阴谋诡计,关伯伦的命运可能就不会如此悲惨。至于把情节发展过多地建筑在意外的事件出现上,太大,也自然而然地冲淡了一出严肃的悲剧的性质。此外,作者引经据典、夹议插叙之处也使人感到比较多。这些都可以说是这部作品的不足之处。
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在他的论文《时间没有没有洗去它的美》中写到,一百年已经过去,《笑面人》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所阐述的政治观点,甚至它所代表的浪漫主义文学流派,在今天看来都已成为历史。但是时间没有洗去它的美,并且永远不会洗去。
好莱坞媒体报道:《笑面人》是一部充满德国表现主义和身体恐怖的浪漫情节剧。
Summarie 评论:维克多·雨果开始写《笑面人》时,他已经流亡了16年。三年后,这本书出版了,没有激起太大水花。大多数评论家和读者根本无法理解这部作品的范围,也无法欣赏其价值。事实上,《笑面人》被认为是雨果职业生涯中最大的失败之一。
衍生作品
漫画
很多漫画家都受到《笑面人》的影响,创作了自己的版本。其中,最著名的应该是2001年发行的漫画版《笑面人》,由法国漫画家吉斯贝特·莫努埃尔绘制。然而如今,根据《笑面人》改编的动漫形象——一种使维克多·雨果的人物在全球更加普及的俗文化形式越来越多,在动漫作者的笔下,葛温普兰的“笑面”出现多种变态,他们命运离谱荒诞,逐渐与原作相去甚远。如关伯伦于2008年进了尼古拉·迪勒斯瑞的漫画册,呈蝙蝠面貌。迪莱古尔出版社将这一形象作为葛温普兰的负面形象在世界大量发行。随后,该形象在鲍勒·凯恩的动漫《蝙蝠侠》中跃上银幕,变成蝙蝠脸孔的复仇者,同样诡异的笑脸,但与原型差异很大。
电影
《笑面人》的故事情节和主题在电影界广受欢迎,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其中,1928年的无声电影版《笑面人》被誉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一。自从第一部《笑面人》电影于1909年首映以来,这个故事就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2012年的同名电影版《笑面人》,由汤姆·霍伯执导,休·杰克曼安妮·海瑟薇、拉塞尔·克劳、阿曼达·塞弗里德等人主演。
音乐剧
小说中的主题和情节也在音乐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法国作曲家查尔斯·格诺的歌剧《笑面人》(1896年首演)就是基于这部小说创作的,至今仍在世界范围内演出。2017年英国版音乐剧《笑面人》在老维克剧院作为其250周年庆的一部分举行首演,大获成功。后又转到伦敦西区的特拉法加工作室(Trafalgar Studio)演出,亦饱受好评。该剧由汤姆·莫里斯(Tom·Morris)导演,作家卡尔·格罗斯(Carl·Grose)担当编剧、由蒂姆·菲利普斯(Tim·Phillips)和马克·忒特(Mac Teiter)作曲、乔恩·鲍瑟(Jon Bausor)担任舞台设计、简·陈(Jean Chan)担当服装设计,理查德·艾欧阿德豪沃尔(Richard Howell)担当灯光设计、吉尔(Gyre)和吉姆布尔(Gimble)制作了精致的木偶。精妙的舞美设计与别出心裁的木偶表演为这一改编增添了更强烈的戏剧色彩与更细腻动人的情感表达。
戏剧
莫斯科歌剧院1929年公演的《笑面人》从表现主义的角度突出了维克多·雨果作品净化灵魂的感染力。著名艺术家伊万·贝瑟涅夫扮演葛温普兰的角色,表情扣人心弦,传为佳话。到20世纪初,英国演员帕迪·海特于2007年到巴黎巡回演出《笑面人》,展现笑面人浪迹街头、卖艺谋生的经历,充分还原了原作本色,又增加了莎士比亚的感觉。其他剧院在舞台上也不断推出《笑面人》的故事,主要有1981年法国维勒巴纳市国家人民剧院创新的《葛温普兰独白》,由热拉·吉约玛一个人在舞台上朗诵弗朗 索瓦·布赫改编的全剧,表演形式别具一格,体现原作朴素无华的色调。女导演克丽丝蒂娜·盖农2000年独出心裁的简约版本也反映出同样一种艺术上崇尚“贫 寒”的意向,忠实于原作者的初衷。
歌曲
歌手邓紫棋2022年创作歌曲《你不是第一个离开的人》,其灵感来自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小说《笑面人》。该歌曲入围2022年度亚洲流行音乐大奖最佳作曲人、最佳音乐录影带,其西班牙语版为El Hombre que Ríe。
原文摘录
参考资料
..2023-05-04
..2023-05-04
..2023-05-04
《笑面人》在雨果之家.中国作家网.2023-10-20
笑面人.豆瓣.2023-10-20
你不是第一个离开的人MV.网易云音乐.2024-01-04
你不是第一个离开的人.qq音乐.2024-01-04
亚洲流行音乐大奖的微博.新浪微博.2024-01-04
El Hombre que Ríe.网易云音乐.2024-01-04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作者背景
出版经历
内容情节
人物角色
关伯仑(格温普兰)
蒂(德·吉尔贝)
于苏斯
约瑟安娜
安妮
主题思想
批判现实
人道主义
艺术特色
心理描写
对照原则
奇特与逼真
结构和剪裁
作品影响
本土影响
国际影响
作品评价
衍生作品
漫画
电影
音乐剧
戏剧
歌曲
原文摘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