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旦卓玛(Tseten Drolma),1937年8月1日出生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中国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
1958年,才旦卓玛到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学习,师从声乐教育家王品素教授。1963年,其在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演唱了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进入大众视线。次年,她到北京参演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演唱了歌曲《毛主席的光辉》。1965年,才旦卓玛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后回到了西藏,加入西藏歌舞团,并多次下乡和到军队进行慰问演出。
1972年,才旦卓玛为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歌曲《北京的金山上》,并凭借该曲广为人知。1974年,才旦卓玛任
西藏自治区文化局副局长。随后出访了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其独特的演唱风格,深受异域朋友的赞赏。1994年,她建立了“才旦卓玛艺术基金会”。
2010年,她被评为感动日喀则十大人物(集体)之一。2013年,获得第二届中华艺文奖
特别贡献奖。2017年,中国文联、中国音协授予其“终身成就音乐艺术家”称号。2021年,84岁高龄的才旦卓玛在第37届
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获得了特别荣誉奖。2023年6月26日,《唱支山歌给党听——才旦卓玛艺术人生》纪录片在北京西藏大厦开机。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37年,才旦卓玛出生于
西藏自治区自治区日喀则市一户普通的农民家,父母都曾经是农奴,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从小,她就喜欢唱歌,小时侯给农奴主放羊,经常和身边的人一起唱西藏
民歌。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来到了日喀则,看到部队文工团的人又唱又跳,她特别羡慕。于是就参加了党领导下的青年组织,向当地的女艺人穷布珍学习唱
民俗音乐。1956年,她去
拉萨市参加第一届西藏青年代表大会,上台唱了歌曲《献给毛主席》,并凭借此歌在拉萨打开知名度。演出结束后,她作为赴内地“西藏青年参观团”的一员,在北京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还参观了上海、
天津市、
广东省等大城市。随后她到日喀则文工团工作,1957年又被选派到陕西咸阳,进入那里的“西藏公学”学习汉语和文化知识。1958年底,
上海音乐学院来招生,她被选进了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
民族班,并跟随
王品素教授学习。
演艺经历
上海学习
1959年,才旦卓玛被选中演唱纪录片《今日西藏》主题歌《翻身农奴把歌唱》,该曲由纪录片的编导李与作曲家阎飞合作而成,在2009年的时候入选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推荐的100首爱国歌曲”。1961年,才旦卓玛在第二届
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独唱了由肖冷改编的歌曲《东方升起吉祥的太阳》,独具特色的歌喉令人印象深刻。同年,她在王品素老师的引领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了学生党员。
1963年,才旦卓玛在校园广播里听到了由
任桂珍演唱的歌曲《
唱支山歌给党听》,因歌曲唱出了她的心声引发了她想要唱歌的激情,便找到了老师王品素,要求学唱这首歌。汉语基础不好的才旦卓玛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才学完这首歌曲,并在随后的学校汇报演出中演唱该曲,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之后这个节目被选上了同年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后经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录制、播放,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广为流传,才旦卓玛也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同年,她为电影《
农奴》演唱了插曲《阿哥,你何须说》。
回到西藏
因为在上海之春的演唱,1964年,才旦卓玛受到邀请,去北京参与了由周恩来总理倡导编排的大型
音乐舞蹈史诗《
东方红》,在百万农奴站起来这个大场景中演唱了歌曲《
毛主席的光辉》。演出结束后,她和其他演职员一起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接见,并受到周总理的嘱托,希望她能传播家乡文化,于是在1965年,她从
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后回到西藏,加入西藏歌舞团。在团期间,才旦卓玛走过了很多城镇、农村、牧场、厂矿、高山
哨所为牧民群众、工人和人民子弟兵演唱歌曲。在1967年到海拔4700多米的
定日县古措兵站慰问时,她不顾旅途疲劳和高山缺氧,为边防战士一连唱了5首歌。演出结束后,得知炊事班的8名战士因为做饭没有来,她又立即赶到厨房去为他们演唱。
1972年,才旦卓玛为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歌曲《北京的金山上》,该版较1964年版《北京的金山上》新增加一段歌词,并且先用汉语演唱一遍,再用藏语演唱一遍,回环往复,别具特色。该曲经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播放后,很快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而才旦卓玛也因为这首歌曲广为人知。她独特的高原唱法,直到今天依然成为
西藏自治区地区音乐的一种代表和象征。1974年,才旦卓玛任西藏自治区文化局副局长。
唱响世界
1978年,才旦卓玛作为副团长,率西藏自治区歌舞团承担出访
丹麦、
挪威、
芬兰等北欧五国的演出任务。为了更好地宣传西藏,让世界了解西藏,在国务院和中宣部、文化部、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等中央
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她先后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使者、中国艺术访问团团长等身份出访了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其独特的演唱风格,深受异域朋友的赞赏。
从1980年开始,才旦卓玛录制了许多独唱专辑
盒式录音磁带和唱片,并于1985年
西藏自治区自治区成立20周年前夕,在拉萨剧场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一共演唱了31首歌,其中27首是
藏族民歌。1988年,才旦卓玛当选中国音协副主席。
1991年7月16日,才旦卓玛参加英国第1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国际文化节在谢菲尔德市中心街头演唱西藏民歌。
1994年,她率领西藏艺术团到澳门进行演出,藏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征服了许多的澳门观众。在澳门同胞的资助下,她建立了“才旦卓玛艺术基金会”,用以弘扬藏民族的表演艺术,培养和奖励西藏中青年优秀艺术人才。1996年,她成功举办了“才旦卓玛艺术基金专业声乐大赛”,极大的推动了西藏专业声乐人才的培养和新歌的创作。此外,她还经常和年轻歌手们一起交流,帮助他们提升演唱水平。在2002年,才旦卓玛专门从拉萨飞到北京,在第十届“哈药六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对西藏年轻的歌唱选手索朗旺姆进行支持,最终,索朗旺姆凭借《
唱支山歌给党听》获得了业余组民族唱法第一名。同年,才旦卓玛受邀在“五个一工程”颁奖晚会上演唱了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的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该曲由著名军旅作家和诗人杨星火作词,国家一级作曲家阿金作曲。2003年,才旦卓玛在上海、南京等几大城市举办了“奇正藏药大型巡回演唱会”,并通过该演唱会向观众推荐了许多的西藏的中青年歌唱演员。
再唱山歌给党听
2005年,发行个人专辑《才旦卓玛从艺50周年极品CD珍藏》。
200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70岁的才旦卓玛和藏族新一代歌手共同演唱了《雪莲献北京》。2008年央视春节歌舞晚会上,她再次现身舞台,与索朗旺姆合唱了歌曲《再唱山歌给党听》。2010年,她被评为感动日喀则十大人物(集体)之一。在2013年,她获得第二届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次年,其赴四川成都参加《圣洁甘孜·2014·藏族经典音乐作品鉴赏会》并登台演唱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将现场演出氛围推向高潮。
2015年,才旦卓玛随“心连心”艺术团分赴
拉萨市、昌都和那曲三市慰问演出并演唱歌曲《
唱支山歌给党听》。2017年,被中国文联、中国音协授予“终身成就音乐艺术家”称号。次年,她在上海大剧院“唱响中国的美好声音”音乐会上,再度唱响了《唱支山歌给党听》。2021年2月,她参与
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音乐频道栏目《音乐周刊》节目录制。同年,84岁高龄的才旦卓玛在第37届
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献唱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并获得了特别荣誉奖。2023年6月26日,才旦卓玛的《唱支山歌给党听——才旦卓玛艺术人生》纪录片开机。
主要作品
个人专辑
音乐单曲
参加综艺
个人生活
1957年,才旦卓玛就和藏族青年南加多吉结婚。婚后育有一儿一女,1966年,他们的女儿出生,由于她的演出任务重,孩子便由丈夫带。1999年,她年仅33岁的女儿因脑溢血而去世。
担任职务
担任职务
出席活动
荣誉奖项
注:以上数据统计截止2023年04月
人物评价
才旦卓玛的足迹几乎踏遍了西藏高原,走遍了大江南北,在她的心中,热爱她的观众是最重要的,只要观众需要,她就愿意歌唱,她的朴实、和蔼、平易如同她的歌声一样被传为美谈。才旦卓玛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民族艺术歌唱家,她的歌之所以这么动人,是因为她在用心歌唱,用情歌唱,她的身体里流淌着爱党、爱
社会主义的浓血。她用《
翻身农奴把歌唱》表达贫苦农牧民当家做主的喜悦之情;她用《
北京的金山上》抒发
藏族同胞对党的感激之情;她用《一个妈妈的女儿》
讴歌民族团结之情。她的歌声就像是时代的血液,流淌在时代的脉搏里,也牢牢地扎根在每个人的心中。她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爱,穿越时光,如一首无字的歌,弥久而情深。——北京演艺集团
才旦卓玛从农奴的女儿成长为人民艺术家。她一生用心歌唱,用情歌唱,把对党对社会主义的感情,完全融进了血液,这让她演唱的《
翻身农奴把歌唱》《
唱支山歌给党听》《在北京的金山上》《
毛主席的光辉》等歌曲,流进了无数人的内心。才旦卓玛的歌声像时代的血液,流淌在时代的脉搏里,也牢牢地扎根在每个人的心中。除了《翻身农奴把歌唱》《唱支山歌给党听》,她还演唱了《在北京的金山上》《毛主席的光辉》等歌曲,每一首都那样动听,那样感人,因为她一直在用心歌唱,用情歌唱,她把对党的爱、对
社会主义的感情,完全融进了血液。——光明日报
参考资料
才旦卓玛.贵州数字出版云村寨.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