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硅
用于交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元件
可控硅( Controlled 整流器) 简称SCR,是一种半导体器件,主要用于需要小功率驱动控制大功率设备的场合,首次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是由贝尔实验室的物理学家William Shockley,在研究半导体时,偶然发现的三极管的基础之上改良而来,并在1964年被科学家扩展成晶闸管(Thyristor),也就是现代可控硅的雏形。可控硅的结构是由n型和p型硅材料构成的,中间夹有pnp结和npn结,通过加正反向电压的控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电流的控制。它可以作为一种开关或调节器件,具有效率高、开关损耗低、可靠性高、耐久长等特点,其主要用途是用于交流电控制和直流电控制,例如控制电视机、电冰箱、空调、电动机等家电。之后可控硅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发展,包括提高性能、减小体积、降低成本等,如今已经成为了电子电气控制领域的重要器件之一。
发展历史
可控硅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贝尔实验室的物理学家William Shockley在研究半导体时发现。当时,他将三个 pn 结(即 pnp 结构)组合在一起,发现可以通过对其中一个 pn 结施加适当的电压,使得整个器件从关断状态进入导通状态,这个器件被称为晶体三极管(晶体管),它的发明彻底改变了电子学领域的面貌。
1957年,西门子股份公司的Heinrich Welker在分析光感整流管时,受到Shockley的启发,并发现了 n-p-n-p 晶体管及其参考电压的小而明确的阈值。Welker将这个设备称为“硅闸流法器件”( gate-controlled switch,SGCS),也就是早期的“硅控制器件”。
到了1964年,这一技术被Avramenko、Ostroumov和Ryvkin等人扩展成晶闸管(Thyristor)。晶闸管使用了更有效的电流控制机制,而不是使用欧姆定律规律(即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的规律)。这大大增强了器件的性能和稳定性,使其适用于更广泛的用途,也使得它成为工业控制及开关方面比较大的突破。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研制新型的可控硅器件,例如反向晶闸管(Reverse-Conducting Thyristor,RCT)、门极可控晶闸管(Gate-Commutated Thyristor,GCT)和双向可控硅(Bidirectional Thyristor,Triode-Thyristor),使得它的性能、规格和使用范围都得到了很大地增强和拓展,成为现代电子技术和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构
可控硅是一种四层半导体结构的器件,类似于晶体管。它由三个 pn 结(即 p 型半导体、n 型半导体和 p 型半导体)组成,其中夹在中间的 n 型半导体称为触发控制极。通过加正反向电压的控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电流的控制,可控硅通常具有两个主要电极阳极阴极,以及一个控制极(栅极),阴极是最重掺杂的,栅极和阳极的掺杂程度较低。中央 N 型层仅轻度掺杂,并且比其他层更厚,这样的好处在于可以增加或减少材料的电子空穴浓度,从而改变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质。在可控硅器件中,阴极的重掺杂可以使其提供足够的电子能够到达P区的基端,从而成为驱动开关的触发电流。而栅极和阳极的重掺杂程度较低,则是为了防止反向漏电流过大。
可控硅具有三个结,即 J1、J2 和 J3。阳极连接到 PNPN 结构的 P 型材料,而阴极连接到 N 型材料。栅极连接到靠近阴极的 P 型材料。
当一个触发脉冲被施加到可控硅的控制极时,器件就开始导通,将电流从阳极流动到阴极。在进行导通操作后,只有当电流下降至零或被逆向阻止时,器件才会自动关闭。可控硅的导通能力是双向的,作为一种开关或调节器件即可以允许电流沿阳极流入或沿阴极流出。
工作原理
可控硅的工作原理涉及到半导体材料的物理特性,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关态(Off State)
当可控硅的控制极未被触发时,器件处于关态。此时,p-n 结间没有电流流动,即无法对负载施加电压或电流。器件的电阻极大,即上千兆欧的阻值,是一种高度绝缘的状态。
开启过程(Turn-on Process)
当在控制极接入适当的电脉冲时,可控硅就可以开始导通,电流从阳极流向阴极,器件进入开启过程。这个过程又被称为“触发(Turn-on)”,它是通过填充控制极和阳极之间一个较高的电压,使得中间 n 型半导体被施加了一些额外的能量,进入导通状态。当中间 n 型半导体实际电流长足够高时,这个状态能够得到保持。
关断过程(Turn-off Process)
与之相对应,关断过程将可控硅从导通态转换为关态。这是通过短路控制极和阳极(或增加阴极电压)来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中间 n 型半导体要失去足够的电流,才可以恢复堵塞。此时,p-n 结间的电流可以通过离子反向流(一种流向阳极的电流)来维持。
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基于半导体材料电子运动和电场作用,具有静态工作、动态反馈及保持力功能,可以实现精确的电能控制。
分类
根据导通特性
可以分为单向可控硅(Uni-directional Thyristor)和双向可控硅(Bi-directional Thyristor)
单向可控硅
也称单向晶闸管,只能在一个方向上导电,电流只能从阳极流向阴极。它适用于大多数交流电源应用,如电磁炉、交流电机控制等。
双向可控硅
也称双向晶闸管,可以进行双向导电,电流可以从阳极流向阴极、也可以从阴极流向阳极。它广泛应用于地区电网交流调节、直流电流互感器、电力电子调节、电感线圈驱动器等领域中,双向可控硅不管门极加正向电压还是反向电压,只要所加的门极电压和门极驱动电流足够大,双向可控硅均会被触发导通。根据双向可控硅的主回路电压及门极电压的正负,可将双向可控硅的触发情况分为四种情况。用坐标系来表示则可分为右图的四个象限。
根据封装形式
外观类别
通常有螺栓形、平板形和平底形,根据其表面的覆盖层,也可以分为塑封可控硅和金属层可控硅,塑封可控硅表面覆盖有一层塑料外壳,因为具有体积小、价格低、结构简单的优点,它常常被应用于大批量生产。而金属封装表面覆盖一层稳定的金属层,可以有效保护可控硅,防止其被静电损坏,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高的优点,它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高压电源等领域。
加工封装类型
可控硅的封装形式有:TO-92、TO-126、TO-202AB、TO-220、TO-220AB、TO-3P、SOT-89、TO-251、TO-252等
按电流容量分类
小电流可控硅
小于数十安:多用于广告牌、灯光控制等小功率电器的驱动。
中电流可控硅
数百安至数千安:能够控制中功率设备的开关,如电机控制、变频器等。
大电流可控硅
数万安:主要应用于电力设备、工业设备控制等领域。
按关断速度分类
标准可控硅
其关断速度较慢,主要用于电力控制、电气负载和中频炉和焊接设备等。
高速可控硅
GTO、IGCT等具有较高的开关速度和较强的关断特性,主要应用于电力电子设备、高压直流输电等领域。
电路应用
根据可控硅的触发类型,其应用电路可以分为三大类
直流(DC)信号驱动电路
电压源EG通过开关S的导通,产生的电流流过RG给可控硅SCR提供一个驱动信号,该信号印加在可控硅SCR的G极,即可导通可控硅SCR,之后移除栅极信号,可控硅SCR依然保持导通的状态。
脉冲(PULSE)信号驱动电路
可控硅直流信号驱动的功率耗散较大,容易造成元件温度过高,为了降低工作时的温升,可以通过可控硅触发电路产生单个脉冲或多个脉冲,来精确地控制可控硅触发。通常这种触发方式还会搭载光耦一起使用,一方面起到电气隔离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电路工作时干扰信号的影响,因为可控硅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噪声干扰而引起自身的误导通。
交流信号驱动电路
可控硅交流信号驱动电路是日常应用中使用最多的电路,是从同一交流源获得触发信号,在正半周期内,可控硅处于正向阻断状态,只有在某个电压值下,驱动极电流高到足以开启可控硅才可以导通。可控硅的准确触发时刻由电阻R控制,而二极管D则保证只有正电流施加到驱动极。此外,在实际电路应用中,交流和脉冲信号驱动电路经常会配合一起使用。
失效模式
可控硅常见的故障状态
开路失效(Open circuit failure)
当可控硅器件失效时,开路失效是最常见的故障之一。这种失效模式会导致器件完全失效,无法进行任何的电流或电压控制,此时必须更换整个器件才能恢复使用。
短路失效(Short circuit failure)
短路失效是另一种常见的可控硅故障模式,具有器件的过载或使用的异常条件下发生。这种失效模式会导致阳极和阴极之间产生一个短路状态,从而造成器件烧毁或损坏。
热失效(Thermal failure)
由于可控硅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在高负载条件下操作时,可控硅可能出现热失效。这种失效模式将导致器件的性能变差或损坏,表现为漏电流或电气沉积等缺陷。
寿命衰竭(Aging failure)
可控硅器件的寿命有限,其固有特性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微弱的变化。随着使用次数增加,器件的性能可能会降低,出现漏电流,阻值变大等问题。
电压击穿(Voltage Breakdown)
在可控硅使用中,电压过高时,电流可能会发生电晕或电击穿,导致器件失效或烧毁。
防护措施
热管理
在可控硅的安装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有效地控制电流和电压,并防止温度过高。当可控硅被使用在高负载或高温度条件下时,需要使用散热器或风扇等工具来维持元件的正常运作。
过电压保护
过电压是导致可控硅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可以使用过电压保护器、稳压装置或电容器等元件来保护可控硅。
过流保护
过流也是导致可控硅故障的原因之一。当电流过大时,为了减少可控硅的热损伤和击穿风险,必须使用过流保护回路或者断路保护器。
触发电路保护
可控硅的触发电路接收到电流或电压干扰,可能会导致器件不能被正确地触发。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可以增加抑制瞬间干扰电压或电流的电容电感
选择合适的规格
选择合适的可控硅规格非常重要。应根据负载电压、电流和频率等参数,选择合适的可控硅。同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循可控硅的规范和使用说明,避免在超负荷、高压、高温等条件下使用。
重要参数
可控硅参数分析介绍
制造商
可控硅主流制造商
参考资料
..2023-04-29
..2023-04-29
..2023-04-29
..2023-04-29
..2023-05-02
可控硅十大品牌.360文档中心.2023-04-30
目录
概述
发展历史
结构
工作原理
关态(Off State)
开启过程(Turn-on Process)
关断过程(Turn-off Process)
分类
根据导通特性
单向可控硅
双向可控硅
根据封装形式
外观类别
加工封装类型
按电流容量分类
小电流可控硅
中电流可控硅
大电流可控硅
按关断速度分类
标准可控硅
高速可控硅
电路应用
直流(DC)信号驱动电路
脉冲(PULSE)信号驱动电路
交流信号驱动电路
失效模式
可控硅常见的故障状态
开路失效(Open circuit failure)
短路失效(Short circuit failure)
热失效(Thermal failure)
寿命衰竭(Aging failure)
电压击穿(Voltage Breakdown)
防护措施
热管理
过电压保护
过流保护
触发电路保护
选择合适的规格
重要参数
制造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