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罗纳德·瑞尔·托尔金
现代奇幻文学作家
约翰·罗纳德·瑞尔·托尔金(John Ronald Reuel Tolkien)(1892年1月3日—1973年9月2日),英国作家、诗人、语言学家。以写奇幻而为人所知。
托尔金出生于南非布隆方丹市,在母亲的早期教育中便显现出在语言学方面的天赋。1911年,入读牛津大学古典文学系。1913年,转到英国语言文学系,对语言的研究学习促使他走向语言学者之路。1920年开始在利兹大学教学,五年后转到母校牛津大学担任彭布鲁克学院盎格鲁-萨克逊语的罗林森与博斯沃思教授,1945年至1959年间担任默顿学院语言与文学教授。进行学术工作的同时热爱创作。主要奇幻作品《霍比特人》《指环王》《精灵宝钻》等,创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个规模庞大、人物众多、设定严谨(包含各种族及其语言)的“次元世界”——阿尔达(Arda),奠定了其在西方奇幻文学界的重要地位。1972年,受封为大英帝国勋爵。同年6月被牛津大学授予文学荣誉博士。
1973年9月2日,托尔金在伯恩茅斯逝世。
人物生平
青年时期
托尔金1892年1月3日出生在南非布隆方丹市,父母都是英国人,父亲亚瑟·托尔金是一名平凡的银行经理,母亲梅布尔则是一名全职家庭主妇。在托尔金刚满4岁时,父亲因脑出血去世。于是一家人在1896年搬回英国伯明翰居住,每月靠着父亲留下的微薄遗产艰难度日。母亲梅布尔虽然没有工作,但是她却有着较好的文化修养。在她积极的鼓励之下,幼年的托尔金便开始大量阅读儿童著作和当时颇受欢迎的神话故事。母亲在家务闲暇之余,还会亲自教导他和弟弟一些基本的拉丁语和法语。在早期的学习阅读中,托尔金很快便显现出在语言学方面的天赋。8岁时开始对一些地名、人名的发音和词源感兴趣,11岁时开始浏览《钱伯斯语源学词典》。后来他还成功地考入了著名的爱德华国王学校,托尔金在那里遇到了三位生活和学习上的挚友,四人还一起组建了巴洛范茶社(T.C.B.S),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谈论读书心得、艺术和文化。那时他便开始自创语言与好友通信,被同伴称为“绝对的语源学权威,语源学疯子”,对语言学的着迷伴随着托尔金的一生。1904年,母亲因糖尿病去世。弗朗西斯神父成为监护人。
1911年,托尔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牛津大学古典文学系。在牛津大学学习期间,托尔金依旧和茶社的挚友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们的交谈让托尔金萌发写作的想法。在大学学习期间,托尔金因接触芬兰诗歌《卡勒瓦拉》开始对北欧文学入迷,最主要的吸引力是诗歌中芬兰语的发音。1913年,托尔金转到英国语言文学系,正式投身于他痴迷的语言和文学研究。1914年,托尔金已经开始尝试创作诗歌,最早的作品是《晚星伊伦迪尔的航行》。
1915年,托尔金从牛津大学毕业,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已近开战了一年。次年6月托尔金参战,被派往法国前线。在法国呆了5个月后,托尔金因患上战壕热病于当年的11月被遣送回国。但残酷的一战令他几乎所有的好友都牺牲在了前线,这个残忍的现实给了托尔金沉重的一击。不过也正因如此,托尔金下定决心要为自己的团体发出属于他们的文学声音。于是从那时起,在托尔金的脑中逐渐开始构思起一个奇幻世界——“中土大地”。
一战结束后,托尔金参与编了1918至1920年出版的《新英语词典》。1920年,他成为利兹大学最年轻的语言学教授,独立编辑了《中世纪英语词汇手册》,后又与他人合编《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1925年回到母校开始了他古英语的教学生涯。在牛津大学大学里,托尔金结识了他一生的好友及文学伙伴——克莱夫·刘易斯,他们俩和其他牛津的教授们组织起了“吃碳者”读书会和“因克林”俱乐部。在俱乐部聚会期间,他们会把自己写作的文学作品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中年时期
中年时期的托尔金是专职学者、教师、住家好男人。20世纪30-40年代是托尔金创作的黄金期。作为牛津大学的教授,他虽然很享受学术工作,但仍有许多想象力无处宣泄,因此,他总是在夜深人静时拿起笔继续写作。同时他也是一个热情洋溢的父亲,每年都会给孩子们写“圣诞老人的来信”,讲述圣诞老人的奇遇故事,他丰富的想象力因为孩子们的热切反应而愈加勃发,也为后来作品的角色创作提供了基础。《The Hobbit》的故事正是来自于托尔金给孩子写的信,只是当时的故事结尾还没有写完。后来,托尔金把《霍比特人》的手稿借给苏珊·达格纳尔看,她认为这个故事极有潜力,但必须写完才能给出版公司评估。于是,在她的鼓舞下,托尔金顺利写完了《霍比特人》。1937年,《霍比特人》出版后大获成功,出版商昂温进而与托尔金商议出版该书的续集。托尔金拿了许多作品给昂温看,其中包括《圣诞老人的来信》、《精灵宝钻》手稿以及未写完的诗作《贝伦与露茜恩之歌》,但都不是昂温想要的。托尔金便以《精灵宝钻》为指南重新创作一个新故事,1949年完成《指环王》。在经历反复修改与诸多出版波折后,《魔戒》三部曲于1954年至1955年间陆续出版。
晚年时期
1959年托尔金退休后,就一直想继续写《精灵宝钻》,但进展得非常缓慢。他不喜欢老年的感觉,最糟糕的是,他感到自己的写作精力和热情在渐渐消逝。他曾陪伴妻子在小城普尔生活过一段时间,在普尔镇他也尽力工作着,但写作上并没有多少进展,《精灵宝钻》的构架和1950年代时一样。妻子于1971年去世后,他便回到牛津大学以名誉研究员的身份重新进入学术圈,继续修改他自己的巨著,但直至他逝世也并未出版《精灵宝钻》。托尔金晚年还获得过许多荣誉,1972年,受封大英帝国勋爵以及母校牛津大学授予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73年9月2日,托尔金在伯恩茅斯逝世。
主要作品
其中多数作品都是在他辞世后由他儿子克里斯托弗·约翰·瑞尔·托尔金整理出版的。
创作特点
融入古典哲思
托尔金将其古典哲学思想融入文学创作中,他的奇幻小说构筑了庞大且内部自洽的“第二世界”,试图通过创作英格兰本土的神话来重建英格兰的史诗传统,向读者传达一种古典哲学观。
例如《魔戒》具有典型的史诗主题,即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尽管前途渺茫且结局未知,但指环同盟毅然对抗魔王索隆,霍比特人踏上毁灭魔戒的漫漫旅途,肩负起拯救中土世界的使命。
契合时代精神
首先,托尔金的作品没有脱离现代文学的审美范畴,他对神话与史诗传统的恢复,与20世纪现代文学神话批评学派的兴起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次,托尔金对英雄主义的刻画是基于现实社会和时代背景的。如《魔戒》的主人公佛罗多·巴金斯平凡和弱小却肩负起最重大的职责,中土世界的英雄主义是小人物的质朴、勇敢和顽强,是带有20世纪气质的现代英雄主义。
再次,托尔金在小说中创造的“第二世界”,与现实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小说具有异常丰富的现代主题和多种不同解读的可能性。《指环王》和其他系列小说一起构成了完整且逻辑自洽的世界观,在奇幻文学的外壳里也包含了正义与邪恶、战争与和平、极权主义与民主等人类社会历史中的重大命题。
蕴含欧洲神话
托尔金对欧洲古代神话史诗有着浓厚兴趣和深入研究,并将这些神话元素融入了自己的作品。其奇幻作品中流传与延续着附着文化记忆的“象征物”,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20世纪人们对于构建自身文化记忆的期待。
《魔戒》深受北欧神话和日耳曼史诗传奇的影响。小说中,精灵和矮人的设定沿用了北欧神话对他们的称呼和描绘,座狼、火龙、刚锋白树等能在北欧神话中找到它们的参照物,半兽人、占据宝藏的恶龙和屠龙的英雄能从《贝奥武甫》中发现他们的原型。
人物思想
“第二世界”创作思想
在托尔金看来,第一世界是造物主创造、我们日常生活接触到的世界。他所提出的第二世界是经由人类的想象力所创造出来的,由魔法般的语言、奇幻的想象和“现实的内在一致性”构成的世界。这个世界与现实世界具有同样的真实性、现实性。作者在第二世界中,需要努力实现现实的内在一致性,也就是造出的任何事物都必须按照这个世界的逻辑,使故事里发生的事情具有可信性。
语言学思想
托尔金在长期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中逐步形成自己的语言哲学。首先,托尔金认为语言与神话是共生的,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其次是语言的诗意表达论,他认为语言的基本功能不仅仅是交流功能,还具有美学欣赏价值,音韵学是其中重要的部分。最后是语言历史观视角下的语义整体论,托尔金认同朋友巴菲尔德的原始语义整体概念及发展分裂理论,认为神话、语言和人类对世界的感知是相互关联、彼此依存的。
家族成员
荣誉奖项
作品荣誉
个人荣誉
人物影响
托尔金被称为“现代奇幻文学之父”,他的作品《指环王》的流行,不仅使得近两个世纪内所有的奇幻风格的小说都得以再版,还影响和启发了后世许多的奇幻文学作品,斯蒂芬·金就曾坦承自己呕心沥血的七卷本著作《黑暗塔》系列直接来自于托尔金的影响。
身为语言学家的托尔金,不仅运用比较语文学的研究方法,在古英语和中古英语研究方面取得巨大成就,而且还将它的学科原理和研究方法挪用到了语言发明和文学创作上,在作品中创造了各种语言,把古典欧洲神话与语言学奇妙结合在一起,为奇幻文学作品开创了新时代。托尔金为中土世界创造了14种语言,其中发展最成熟、最能体现托尔金语言思想的是精灵语言——昆雅语和辛达语。昆雅语以芬兰语为原型,辛达语则以威尔士语为原型,两者构成了托尔金系列作品中人名与地名的主要来源。
人物评价
斯蒂芬·金:“我对托尔金的想象力的广度深为折服,对他的故事所具有的那种抱负心领神会。感谢托尔金先生,20世纪享有了它所需要的所有的精灵和魔法师。”
J.K.罗琳:“不会超越托尔金,他的作品里有全新的语言和神话,而我的魔幻世界里没有这些东西。”
《冰与火之歌》的作者乔治·马丁说:“直到今天,虽然我还有很多年可以继续努力,但我认为,我从来没有想过去追赶托尔金,他是真正的大师。”
人物轶事
曾被诺奖评委会嫌弃
1961年,托尔金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候选者,那年候选者还有格莱厄姆·格林、罗伯特·弗罗斯特、爱德华·福斯特和劳伦斯·杜雷尔,评委会最终选择了来自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安德里奇。评委会嫌弃其写作的是“二流散文体”、“远没有达到讲故事的最高水准”。
《霍比特人》的灵感来源
《霍比特人》的开篇语“在地底的洞府中住着一个霍比特人”是托尔金在批改考卷时信手涂鸦写的。托尔金的儿子则说,《The Hobbit》中的故事是父亲在喝过晚茶的冬季读书会上最先讲出来的。托尔金的二儿子迈克尔还记得那场景:“有一次,父亲说他准备跟我们讲一个很长的故事,关于一个长着毛茸茸双脚的小东西,然后问我们该给这个小家伙起个什么名字——随后他自己回答道:‘我想我们就叫他霍比特人吧。’”
与C.S.刘易斯的友谊
1926年,托尔金与刘易斯在一次英语系会议上相识,由于文学上志同道合,逐渐成为了朋友。不久后,托尔金便将《精灵宝钻》手稿与刘易斯分享,两人友情迅速升华。刘易斯的鼓励对托尔金的创作更有着难以估量的价值,曾力荐他在“因克林”(Inklings)文学团体的聚会上朗读《指环王》,《魔戒》出版后更是积极为好友宣传。但后来有三件事开始影响着他们的关系:刘易斯转变宗教信仰、刘易斯的书热卖、刘易斯的新朋友,导致他们关系逐渐疏远。1963年刘易斯去世,这段友情告终。
相关作品
电影《指环王》三部曲
电影《指环王:护戒使者》《指环王:双塔奇兵》《指环王:王者无敌》根据托尔金长篇小说《魔戒》改编,由导演彼得·杰克逊执导,是奥斯卡史上获奖最多的作品之一。2021年在中国重映,掀起了一波怀旧浪潮。
电影《霍比特人》三部曲
自《魔戒》改编电影大获成功后,2012年,导演彼得·杰克逊又根据“前传”《霍比特人》分别拍摄了电影《霍比特人:意外之旅》《霍比特人:史矛革之战》《霍比特人:五军之战》。
传记电影《托尔金》
托尔金》由多姆·卡如库斯基执导,尼古拉斯·霍尔特、莉莉·柯林斯主演,讲述了一战爆发前托尔金的友情和爱情世界,以及如何开启文学创作的故事。
后世纪念
托尔金阅读日
英国托尔金协会(Tolkien Society)把每年的3月25日定为托尔金阅读日(Tolkien Reading Day),这也是弗罗多摧毁至尊戒、索伦索隆败亡的纪念日,该阅读日是为了促进对托尔金作品的阅读。
小行星“2675托尔金”
在1982年4月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2675托尔金”,用以纪念托尔金。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青年时期
中年时期
晚年时期
主要作品
创作特点
融入古典哲思
契合时代精神
蕴含欧洲神话
人物思想
“第二世界”创作思想
语言学思想
家族成员
荣誉奖项
作品荣誉
个人荣誉
人物影响
人物评价
人物轶事
曾被诺奖评委会嫌弃
《霍比特人》的灵感来源
与C.S.刘易斯的友谊
相关作品
电影《指环王》三部曲
电影《霍比特人》三部曲
传记电影《托尔金》
后世纪念
托尔金阅读日
小行星“2675托尔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