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灵宝钻》(英文名:The Silmarillion)是
英国作家、
牛津大学学者约翰·罗纳德·瑞尔·托尔金(John Ronald Reuel
约翰·托尔金,1892-1973)所写的奇幻小说合集,由其子
克里斯托弗·托尔金在父亲死后整理、编辑,于1977年首次出版。
《精灵宝钻》是托尔金为他所创造的魔幻世界所写的史书,讲述了小说《
The Hobbit》和《魔戒》之前发生的故事。全书按时间顺序分为相对独立的五个部分,分别为“创世录”“维拉本纪”“精灵宝钻征战史”“努门诺尔的陷落”和“魔戒与第三纪元”,时间跨度从中洲世界诞生之初到第三纪元结束。内容上,小说主要讲述了名为“阿尔达”的世界里所发生的种种传奇。阿尔达由造物主
伊露维塔为精灵和人类所创造,有众神维拉守护;但魔王米尔寇及其爪牙妄图占有精灵宝钻、魔戒等宝物、统治世界,不断与精灵、人类和众神维拉展开战争。虽然邪恶势力最终并未得逞,但阿尔达世界也被多次战争破坏,精灵族随之衰落。思想上,作者
约翰·托尔金通过史诗的笔触,表达了对宿命性悲剧的思考:美好无法永驻,世界必然走向衰落。但精灵和人类勇敢抗争的精神也因此显得更加可贵,他们选择正义与希望,一次次地击退代表邪念和占有欲的黑暗力量,成就了无数英雄传奇。
相比托尔金其他两部作品《
指环王》和《
The Hobbit》,《精灵宝钻》是阅读难度最高、最不受读者喜爱的一部。尽管如此,《精灵宝钻》中关于中洲世界的各个设定,仍然较大地影响了后来
奇幻的创作。《精灵宝钻》中通过虚构的地图、历史构建奇幻世界的方式,被《
哈利·波特》等众多奇幻作品吸取借鉴,成为一种固定结构。《精灵宝钻》的撰写几乎贯穿了
约翰·托尔金的一生,是他心目中属于英格兰的、扎根于英语的神话传说。
创作背景
作者背景
J.R.R. 托尔金(J.R.R.Tolkien),
英国作家、语言学家,1892年1月3日生于
南非的
布隆方丹市,后随母回到英国,1925年开始担任
牛津大学教授。他自幼便对语言展现出独特的兴趣,又受到《朗格童话》等幻想作品、《
贝奥武甫》等英国史诗的影响,创造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中洲世界史诗,影响最为深远的是《霍比特人》和《
指环王》。《精灵宝钻》的创作贯穿了
约翰·托尔金的一生,是他关于中洲世界的构想的集合。
创作过程
托尔金逝世前
直到1973年托尔金去世时《精灵宝钻》仍未完成,1977年经由其子
克里斯托弗·托尔金整理才出版了《精灵宝钻》。故事最早期的草稿建于1925年,其中的人物、主题的构思更是可以追溯到1917年:托尔金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入了英军,驻扎在
法国,但不幸患上
战壕热,随后被安置在一所野战医院里。休养期间他开始撰写《失落的传说》故事集,这是《精灵宝钻》的最初版本。
战争结束后,
约翰·托尔金欲将这些故事出版,但是很多出版社都将他拒之门外,因为他的故事风格不像童话,更像是给成人阅读的故事。他又尝试改变风格,在1937年出版了《
The Hobbit》,没想到大获成功,于是他鼓起勇气给他的出版商提交了尚未完成但内容更丰富的《精灵宝钻》,但小说故事还是太复杂。托尔金从未摒弃过《精灵宝钻》的故事,撰写《精灵宝钻》一事在他看来至关重要,几十年里,托尔金一直在编写故事,整理想法,直到1973年逝世前也未停止。
托尔金逝世后
托尔金死后的几年,编辑、整理他草稿的责任落到了他儿子
克里斯托弗·托尔金的肩头,他将许多匆匆写就的残文断章甄选编排成为一个连贯的故事,按年代编写列表。1977年,也就是托尔金去世后的第四年,一本配着家谱、地图、索引和精灵语单词表的《精灵宝钻》问世。
克里斯托弗·托尔金曾坦言他进行编译出版工作时遇到过许多困难,由于他父亲的读者和出版商要求尽可能快地出版,在压力之下他只好匆忙阅读、整合大量的材料。
约翰·托尔金的书迷和学者们一直为《精灵宝钻》的创作成分争论不休,质疑其中克里斯托弗执笔的部分过多。作为回应,克里斯托弗在1983-1996年间陆续出版了12卷《
中洲历史》,这是一部从70箱未出版材料中精选出的草稿、零碎片段、重写文段、旁注和其他著作的汇编。这表明,他所发表的几乎所有作品都来自他父亲之手。克里斯托弗也曾说过:“《精灵宝钻》除了后几章,几乎都是我父亲自己的故事。”
灵感与素材
《精灵宝钻》取材于北欧神话、史诗等众多文学经典,结构上最为明显的是芬兰史诗《卡列瓦拉》。这一史诗主要讲述了围绕着宝物而展开的一系列争夺战,包括宝物的制造、丢失和被找回三个阶段。《精灵宝钻争战史》同样采取了类似的结构,以精灵费艾诺打造精灵宝钻、魔王米尔寇夺走精灵宝钻、精灵与米尔寇展开争夺为主线剧情。北欧神话中关于世界末日“诸神黄昏”的宿命悲剧也为
约翰·托尔金所吸收借鉴,在《精灵宝钻》中化为精灵一族的衰落命运。
希腊神话当中的一些元素也在《精灵宝钻》中有所体现,比如众神维拉居住在世界最西边的大陆阿门洲上,这一设定与希腊众神所居住的
奥林匹斯山十分相似。人类居住的努门诺尔岛与希腊神话中的
亚特兰蒂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命名上,努门诺尔的精灵语名称为亚特兰提(Atalante),而希腊神话中的古老大陆名为亚特兰蒂斯(Atlantis);在命运上,努门诺尔最终陷入海中,而亚特兰蒂斯也被史前的大洪水所淹没。
《圣经》的影响在《精灵宝钻》的第一部分“创世录”中体现得最为明显。造物主
伊露维塔创造众神维拉和阿尔达世界的过程恰似《
旧约圣经》的创世故事,而维拉中的米尔寇妄图统治世界而反抗伊露维塔,对应了堕天使
路西法和
雅威的关系。
出版历史
1917年,
约翰·托尔金开始撰写《精灵宝钻》的最初版本《失落的传说》。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托尔金试图将该书出版,但未能成功。此后,他一直持续撰写《精灵宝钻》的故事。
1973年,托尔金逝世,其子
克里斯托弗·托尔金接手了编辑、出版《精灵宝钻》的工作。
1977年,在
加拿大作家
盖伊·凯(Guy Gavriel Kay)的协助下,克里斯托弗成功将《精灵宝钻》出版,出版商是乔治·艾伦与昂温出版有限公司(George Allen \u0026 Unwin Ltd.)。这一版本包括家谱、地图、索引和精灵语单词列表。
1996年,克里斯托弗邀请画家泰德·纳史密斯(Ted Nasmith)为《精灵宝钻》绘制全彩插图。1998年,这一版本的《精灵宝钻》由哈珀科林斯出版社(Harper Collins)出版,仅印刷了500本,每一本都有
克里斯托弗·托尔金和泰德·纳史密斯的亲笔签名。2001年,
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推出《精灵宝钻》有声版CD,由Martin Shaw朗读。
相关设定
种族设定
神族
爱努:伊露维塔用意念所创造的众神
重武器,类似于《圣经》中的天使,数目众多,根据自身力量大小划分不同权责。
维拉:爱努中最伟大的几位,精灵将他们统称为维拉,意为“维系阿尔达之力”,人类通常称他们为众神。
迈雅:等级次于维拉的神灵的统称,是维拉的子民、仆从和助手。
大敌:米尔寇及其仆从。米尔寇原是伊露维塔创造的爱努之一,与曼威是同出一源的兄弟,能力卓越,但他将自己的天赋用于暴力与邪恶。精灵族中的诺多族称他为魔苟斯,意为“黑暗大敌”。他的仆从有曾是迈雅的索隆、
炎魔维拉劳卡等。
精灵
由
伊露维塔创造,先于人类来到阿尔达,被称为首生儿女(firstborn)。精灵族可分为两大支,跟随维拉西迁的一支被称为埃尔达,即“光明精灵”,其中又分为三支:凡雅族、诺多族和泰勒瑞族。那些拒绝西迁或没能到达阿门洲的被称为“黑暗精灵”,因为他们从未目睹过维林诺双圣树的光明。精灵族死后会聚集在维拉中掌管亡灵的
曼督斯的殿堂中,从那里重返世间,因而精灵族的生命是不朽的,直到世界的末日。精灵族背负教导人类的职责,等到人类逐渐繁荣,精灵便要逐渐隐退,迎来衰微的命运。在第三纪元的末尾,最后一批诺多族精灵离开中洲,就是这种命运的体现。
人类
由
伊露维塔创造,出现在阿尔达的时间晚于精灵,被称为后来儿女(follower)。人类的命运是终有一死,这是伊露维塔的“礼物”,人类死后不像精灵还能重生于世间,而是拥有离开的权力(死亡)。但是米尔寇用自己的阴影笼罩了死亡,将死亡和黑暗混为一谈,使得人类对死亡心生恐惧,无法理解这份礼物的恩典。最早出现的人类是伊甸人,又叫杜内丹人,《魔戒》中作为主角之一的人类首领
阿拉贡二世就是杜内丹人的后裔。
矮人
由掌管物质的维拉奥力在中洲的黑暗当中创造。由于
奥力心中并不清楚
伊露维塔儿女的具体模样,又由于那时米尔寇的力量仍笼罩着大地,他希望自己的造物能够身强体壮、顽强不屈,便造出了如今的矮人。维拉并没有创造物种的权力,他担心擅自造物受到责备,便秘密行事,在中洲群山之下的一处洞穴中,首先创造了矮人的七位祖先。伊露维塔知晓后,令他安排七位矮人沉睡,只有精灵降生以后方可醒来。
半兽人
在精灵初生之时,米尔寇怀着对精灵的妒恨与嘲讽,抓走了一批精灵,利用他们繁殖出了丑陋邪恶的奥克(Orc),即半兽人一族。他们后来与精灵势不两立,成为死敌。
世界设定
阿尔达世界诞生之初是二维平面,分为东西两块大陆。西大陆是众神居住的阿门洲,其中心的城市名叫维林诺;东大陆是中洲,是精灵、人类等众种族降生的地方。在阿尔达世界的四周是黑暗之墙和虚空之境。第二纪元时,居住在努门诺尔岛上的人类希望获得长生不老的能力而向西进军,对众神构成威胁,因此造物主
伊露维塔改变了世界的样貌,努门诺尔全岛陷落,而维林诺和精灵的岛屿埃瑞西亚都被移走,消失于尘世。世界从二维平面变为三维球体,人类再也无法到达众神居住之地。只有留下来的精灵例外,他们仍然可以乘船到达维林诺。
主要内容
创世录
精灵宝钻的故事开始于一个全知全能的创世主伊露维塔,创造了一群叫做爱努的神灵,并引导众爱努合奏伟大的音乐,在其中预演了祂随后创造的世界。伊露维塔创造了世界阿尔达,但此时的大地还一片混沌,十分荒凉黑暗。于是一个由14名爱努组成的神灵团体“维拉”来到阿尔达,为精灵和人类的到来做准备。爱努中的米尔寇一再破坏维拉的工作,并说服一些较低级的神灵跟随他。中洲世界在双方势力的拉扯下渐渐成型。
维拉本纪
该部分是精灵族关于维拉、
迈雅和大敌的记载。在维拉中,曼威与造物主
伊露维塔最为亲近,能力也最强。他被指定为万王之首——阿尔达世界的君主,统治其中生存的万物。维拉中有七位王者和女王,分管阿尔达世界的不同领域。
精灵宝钻征战史
维拉众神后来定居在名叫维利诺的土地上,与米尔寇居住的中洲世界隔海相望。与此同时,精灵来到了中洲世界,维拉为保护精灵,将米尔寇囚禁。维拉又邀请精灵们来到维林诺,导致精灵们分裂成世界各地的不同族群。西迁的精灵被称为埃尔达精灵,其中又分为三支:凡雅族、诺多族和泰勒瑞族。诺多族的费艾诺萃取双圣树的光,打造出三颗精灵宝钻。与此同时,米尔寇被维拉之王曼威从长期监禁中释放出来,并开始暗中挑拨精灵和维拉的关系,还摧毁了双圣树、趁机偷走精灵宝钻。费艾诺及其七子发下亵渎神明的可怕誓言:无论何人胆敢染指或宣称有权拥有精灵宝钻,即便对方是众神,他们也将与之为敌,复仇到底。
费艾诺带领诺多族离开维林诺,踏上夺回精灵宝钻的征程。由于海边的泰勒瑞族不愿提供白船供诺多族渡海,精灵族内部爆发第一次大屠杀。诺多族仍然坚持和魔苟斯(米尔寇的别称)斗争,此时人类也来到了中州大地。最终精灵与人类向维拉请愿,维拉向魔苟斯发起“愤怒之战”并大获全胜。大战以山崩地裂的大灾难告终,魔苟斯被流放到虚空之境,精灵宝钻散落天空、海底和地心,第一纪元结束。
努门诺尔的陷落
愤怒之战后,中洲许多地方崩毁废弃,精灵族定居可以望见维林诺的孤岛埃瑞西亚。忠于维拉众神的伊甸人居住在位于阿门洲和中州之间的岛屿努门诺尔上。随着世代的流逝,他们对众神维拉的力量越来越怀疑,也越来越渴望得到神和精灵那般长生不老的特权。在魔苟斯被流放的情况下,他的手下
索伦发展为新一代黑暗魔王。努门诺尔的国王在索伦的蛊惑下,为了得到永生而举兵入侵维林诺。
伊露维塔出手阻止了战争,并使大海裂开一道缝隙,努门诺尔全岛就此陷落,世界也从有边界的平面变为了曲面,人类从此再也无法到达维林诺。第二纪元结束。
魔戒与第三纪元
索伦打造的至尊魔戒能够控制其他力量之戒,对中洲造成极大威胁,因此维拉派出两位迈雅甘道夫和萨茹曼协助人类和精灵对抗索隆。但萨茹曼心怀鬼胎,打算借索隆找到至尊魔戒并据为己有。与此同时,索隆也逐渐收集了16枚力量之戒,蓄势待发,各方垂涎的至尊魔戒的下落至关重要。
甘道夫抢先一步找到了被半身人拾到的至尊魔戒。精灵和人类组成的西方大军进攻索隆的根据地魔多,魔戒大战爆发。而半身人弗罗多则暗中潜入末日火山,利用
岩浆的力量将至尊魔戒销毁。至此,引得中洲大地动荡不安的至尊魔戒毁于一旦,索隆落败。人族领袖
阿拉贡二世加冕为王,迎来人类的荣光时代。精灵族注定衰落的命运也终于降临,最后一批诺多族精灵从海港扬帆出海,永远离开了中洲,埃尔达精灵的故事与歌谣就此落幕。
角色介绍
费艾诺
诺多族精灵首领芬威的长子,打造了三枚精灵宝钻,从而引起了中洲世界数百年的动荡。他非常聪明,是一位能工巧匠,但同时也十分自私、易变。费艾诺对精灵宝钻的占有欲接近痴迷的地步,他和他的儿子们曾立誓要攻击任何将精灵宝钻据为己有的人。为了宝钻,费艾诺背叛了他的弟弟芬国昐、屠杀了同为精灵族的泰勒瑞人,最后也死于争夺宝钻的战争中。临死时,他警告他的儿子们遵守誓言,他炽热的灵魂在离开时将他的身体烧成了灰烬。费艾诺对精灵宝钻的占有欲象征着精灵族的堕落。
辛葛与美丽安
精灵辛葛,原名埃尔威,是泰瑞尔族的首领。在精灵族第一次西迁的途中,他遇见了迈雅
美丽安,两人一见钟情,埃尔威也放弃了西迁,成为了辛达族精灵(灰精灵)的首领,被称为埃路·辛葛,即“灰袍君王”。美丽安是他的王后,她比所有中洲儿女都更有智慧。他们在多瑞亚斯建立了王国,王后美丽安在四周建起“美丽安环带”用于保护。在辛葛由于争夺精灵宝钻而被
矮人杀害后,美丽安离开了中洲,美丽安环带随之消失。
贝伦和露西恩
有史以来第一对人类和精灵结成的夫妇,他们的故事在“精灵宝钻征战史”第十九章中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短篇呈现。贝伦是人类之子,露西恩是精灵辛葛和
迈雅美丽安的女儿,两人身份悬殊,但初次相遇便情投意合。贝伦勇猛过人,使半兽人闻风丧胆。露西恩美丽绝伦,用她长发织成的外袍具有让人昏睡的魔力。为了阻挠贝伦和露西恩的结合,
埃卢·庭葛以精灵宝钻作为将女儿许配给贝伦的条件。在露西恩和维林诺猎犬
胡安的帮助下,贝伦最终以自己和胡安的生命为代价完成了辛葛的任务,夺回了一颗精灵宝钻。贝伦死后,露西恩的灵魂跟随他来到了维林诺。
伊露维塔为她破例,允许她带贝伦回到中洲,一起作为凡人生活。他们矢志不渝的爱情成为精灵中最著名的故事之一。
图林·图伦拔
图林·图伦拔的故事载于“精灵宝钻征战史”第二十一章,但这一章并非出自托尔金之笔,而是其子克里斯托弗根据父亲的多版草稿综合撰写的一个版本。图林是一个人类男性,胡林之子,命运十分悲惨,一生受到厄运的诅咒,也给身边的人带来不幸。他自幼由于战乱与母亲分离,被精灵王辛葛收养。图林不仅意外造成养父手下的死亡,还错杀最好的朋友贝列格、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爱上失忆的亲生妹妹涅诺尔,以致妹妹自杀而死。最终,图林为了结束厄运,自刎而死。
作品赏析
主题思想
必死命运与自由意志
《精灵宝钻》中有许多从神话史诗中吸取和借鉴而来的元素,比如与北欧神话一脉相承的宿命悲剧色彩。北欧神话庄严沉重,在这个神话体系中,世界末日“诸神黄昏”终将来临、不可避免。
约翰·托尔金曾明确表示,在《精灵宝钻》中,“必死命运”是主题之一。
伊露维塔在创造世界之初,就注定了它衰落的结局。中洲世界是一个不断崩坏的世界,每一次正邪大战都给世界带来无法修复的创伤,神灵的庇佑也逐渐远去。作为全书主角的精灵族同样逃不开衰落的命运,精灵族拥有永恒的生命,却只能默默面对世界终将衰落、美好无法永驻的命运,连离开世界的权力都没有。但是,尽管如此,每个个体都有支配自己自由意志的权力,即使明知世界必将毁灭,精灵和人类依然选择反抗魔苟斯等黑暗力量而非坐以待毙,
约翰·托尔金歌颂的是这种直面现实的勇气和坚毅。
反现代性的朴素善恶观
虽然《精灵宝钻》是写于现代的一部小说,但托尔金在其中所提倡的价值取向是和现代作家意趣相异的。和现代作家关注于人性复杂不同,托尔金在作品中倾向于体现一种简单、朴素的善恶。英雄为了正义与和平而战,魔苟斯及其仆从则是为了力量和权力,善与恶都是十分纯粹、没有丝毫掩饰的,邪恶也不会故意合理化自己的暴行。对托尔金而言,现代意义上的正义和邪恶都是丑陋的,他所推崇的是简单、古朴、天真的善恶观,这与他的个人经历不无关系。
约翰·托尔金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目睹了人们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互相残杀,因此他十分排斥西方现代社会,中洲世界蕴含了他对古代社会的怀念与向往。
艺术特色
一套相互衔接的故事合集
《精灵宝钻》并非一部一气呵成的小说,而是托尔金从1917年开始动笔、直到1973年逝世前还未停笔的故事的合集,主要作为托尔金奇幻世界的设定而存在。因为时间跨度较大,各部分的行文风格也有较大差异,比如“创世纪”中语言典雅克制,颇有《圣经·旧约》之风,而“维拉本纪”则以人物为主线介绍了各神灵和黑暗力量,“精灵宝钻征战史”作为一部战争史,其间穿插有歌谣等其他体裁的文学片段。
约翰·托尔金一直坚持要将《精灵宝钻》和《
指环王》以“联合或接续”的方式出版,《精灵宝钻》讲述创世至第三纪元的历史,《魔戒》详细记载第三纪元末的历史,二者合为精灵宝钻和力量之戒的史诗。
想象力丰富的奇幻巨著
托尔金在他笔下的中洲世界里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世界观,从地域地貌、风土人情到语言系统都有详尽的设定,如“精灵宝钻征战史”部分的第十四章“贝烈瑞安德及其诸国”就详细介绍了中洲西北部的地貌情况和权力划分。作为语言学家,
约翰·托尔金还创造了十余种精灵、人类、矮人等种族的语言,书后的附录二中附上了精灵语的部分语音说明。托尔金关于中洲世界的详尽设定加强了其真实感,留下的丰富想象空间也深深地吸引众多读者在其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
作品评价
《时代》文学副刊的埃里克·科恩(Eric Korn):“《精灵宝钻》毫无可读性,而且在该书中找不到像《
指环王》那样值得赞赏或具有娱乐性的成分,反而放大了《魔戒》的缺点。”
《星期日电讯报》的弗朗西斯·金(Francis King):“《精灵宝钻》就像一顿吃得太久且难以消化的大餐一样。尽管
约翰·托尔金的文笔具有无可争辩的宏伟力量,但他完全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风格。”
英国
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出版总监大卫·布朗:“《精灵宝钻》是一本很难读的书。当它首次出版时,人们原以为它会是另一本《魔戒》,但它并不是。就其传奇的规模和较长的写作周期而言,这是一本鸿篇巨制。许多人为了读懂它而苦苦挣扎。”
南非《公民报》:“《精灵宝钻》并不易读,但对托尔金的读者来说却是不可错过的一部作品。”
译者
邓嘉宛:“《精灵宝钻》跟《哈比人》(即《霍比特人》)以及《
指环王》不同,它是一本历史书,是震撼人心的悲剧。”
导演
杨超:“我在读这种故事的时候,就好像回到了小时候托着下巴听老爷爷讲故事的时候。想把故事推到那个境地其实非常困难,因为我们都已经被各种各样的故事所污染了。所以这本书对我来说像是一个原初之书一样的东西。”
相关译本
中文译本
2002年,联经出版公司出版由邓嘉宛翻译的《精灵宝钻》。
2004年,
译林出版社出版中文版《精灵宝钻》,译者为李尧。该版本不仅删除了原书的附录部分的地图和家谱,还出现多处翻译错误,称得上是漏洞百出,引起中国《魔戒》爱好者的共同不满。在读者的抗议抨击之下,译林出版社在官网发布澄清,表示以后会推出完整的版本。
2012年,译林出版社出版《精灵宝钻》修订注释本,译者为邓嘉宛。这一版本更正了原版本的翻译错误,并完善了附录部分。
2015年,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精灵宝钻(精装插图版)》,译者为邓嘉宛。该版本收录了克里斯托弗·托尔金所写的第二版前言、托尔金在1951年写给编辑米尔顿·沃德曼的信和译者后记。
其他译本
1992年,Mladá fronta出版了
捷克语版《精灵宝钻》。
1993年,
法国出版商克里斯蒂安·布尔戈瓦出版了
法语版《精灵宝钻》,译者为Pierre Alien与Tina Jolas。
1999年,Martins Fontes出版公司出版了葡萄牙语版《精灵宝钻》,译者为Waldéa Barcellos。
2002年,Klett-Cotta出版社出版了
德语版《精灵宝钻》,译者为
Wolf Gang Krege。
2014年,
西班牙行星集团出版了
西班牙语版《精灵宝钻》,译者为Rubén Masera与Luis Domènech。
作品影响
本土影响
1977年9月《精灵宝钻》首次出版后,于同年10月在《
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获得第一名的成绩。英美也随之掀起继《魔戒》《
The Hobbit》出版后的第二波托尔金研究热潮。从1974年到1984年这十年中,英美共发表有关托尔金的文章660多篇,研究专著30余部,传记3部,博士论文10篇,还出现了可被称为托尔金研究专家的学者和权威的研究结果。相比于第一波热潮,此次涌现出的研究专著数量增多,研究的科学性有显著提升。
《精灵宝钻》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入手构建中洲世界的模式,影响了现代奇幻小说的创作。在此之前,奇幻小说家通常会以梦境、无名旅人的到访等作为奇幻世界的开端,但
约翰·托尔金创新了这一模式,取消解释、模糊幻想和现实的边界,直接对奇幻世界进行描绘。在《
哈利·波特》《
冰与火之歌》等奇幻小说中都采用了此种方法。
世界影响
《精灵宝钻》在出版后的第一年内就
售出了超过一百万册 ,此后被译为
保加利亚语、
加泰隆语、中文、克罗地亚语、
捷克语等数十种语言。
在中国,《精灵宝钻》的翻译有一段曲折经历。
译林出版社于2004年首次推出的中文译本由于翻译漏洞百出,受到许多读者的抨击。《精灵宝钻》中涉及大量不同语言、地区的专有名词,翻译难度极高,不少读者出于对作品的热爱,以个人之力进行相关设定的整理汇总。2012年,译林出版社重新修订、出版《精灵宝钻》中译本,修订过程中有许多
约翰·托尔金爱好者在网络论坛上为译者提供帮助和参考,最终集多方之力促成了这一中译版本的成功。译者
邓嘉宛将这一事迹记录在后记中。
《精灵宝钻》还影响了音乐、影视等多个艺术领域的创作。
挪威作曲家马丁·隆博戈(Martin Romberg)受《精灵宝钻》的启发,创作了三首
交响诗,分别为2008年创作的《昆迪》(Quendi)、2014年创作的《泰尔佩利昂与劳雷林》(Telperion and Laurelin)和2017年创作的《费艾诺》(Fëanor)。中国导演
杨超也曾表示,他的
魔幻现实主义电影《
长江图》中关于时空结构的设定,一部分是受到了《精灵宝钻》等魔幻小说的影响。
获奖情况
《精灵宝钻》获
轨迹奖1987年最佳
奇幻长篇小说奖。轨迹奖首度颁发于1971年,是《轨迹》杂志设立的年度读者投票奖。近年来,轨迹奖的投票参与人数甚至超过了科幻、奇幻作品权威奖项
雨果奖和
星云奖的总和,投票结果也具有一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