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埃德温·金(Stephen Edwin King)1947年出生于
美国缅因州的波特兰,是美国当代小说家、编剧、制片人、演员。
斯蒂芬·金于出生于一个工人家庭,父亲
离家出走后母亲独立抚养他和弟弟。斯蒂芬·金童年时期就展现出了对写作的浓厚兴趣,并且经常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在大学期间金成为了校报的主编,结识了妻子塔碧莎,并开始参与反越战活动,成为了校园里的领袖人物之一。为了赚取学费,他不得不兼职工作,这些经历为他的创作提供了灵感。毕业后短暂担任教师,因经济困难不得不以写作谋生。1974年恐怖小说《魔女嘉莉》成为畅销书,使他摆脱了困境。此后辞去教师工作,专注创作。1999年金遭遇了一次严重的车祸,但仍然坚持写作。他的小说作品不仅多次获奖,还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等广泛传播以撰写恐怖小说见著,包括《凶灵》《
闪灵》及《
危情十日》。另有多部被拍成电视剧、其部分作品已有中译本,诸如《
厄兆》《死亡区域》《黑暗的另一半》和《神秘火焰》等。除了写作,金还涉足影视界,担任编剧和制片人。他曾与导演法兰克·德拉邦特合作过多部电影,包括根据他自己的小说改编的《房间中的女人》和《肖申克的救赎》。他还与迈克尔·杰克逊合作编写了音乐录影带《鬼怪》,并因此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的认证。
斯蒂芬·金的作品已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在全球销量超过3亿5000万册,有超过150部影视作品改编自他的作品,由此创下一项吉尼斯世界记录。并且他的作品获得过多个文学奖项,如欧·亨利奖、
美国国家图书奖特别贡献奖、爱伦·坡大师奖终身成就奖、
美国推理作家协会大奖、布拉姆·斯托克奖、世界幻想奖等,其中六次荣获“国际恐怖文学协会”奖。他被视为当代恐怖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人物经历
童年生活
1947年9月21日,斯蒂芬·金出生在
缅因州波特兰的一个
工人阶级家庭里,他的父亲唐纳德(Donald Edwin King)1950年在与家人说了句“出去买烟”后,便一去不归,从此杳无音讯,还留下了一堆账单,这给母亲露丝(Nellie Ruth Pillsbury King)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只能靠着洗衣房给人打工赚钱,独自抚养斯蒂芬·金和弟弟,生活十分拮据。这对斯蒂芬·金后来的创作也有一定影响,其小说《惊鸟》(Doloris Claiborne)就是以艰难养家的单身母亲为主人公。
在劳作的空歇,露丝喜欢在小说中寻找慰藉。有时她也读给儿子听。她和斯蒂芬共同的至爱是H.G威尔士的《
时间机器》和罗伯特史地文森的《
化身博士》。
创作初期
13岁时,他在
姑母家发现了父亲的一箱子旧书,多是恐怖和
科幻小说,其中有20、30年代畅销恐怖作家H.P.劳夫克拉夫特的作品。斯蒂芬·金称他为:“
美国曾经有过的最好的恐怖小说作家。”母亲告诉斯蒂芬,他的父亲也曾写过故事并试图发表。斯蒂芬·金在箱中发现了退稿条,有的还是鼓励性的,但作品则没有保存。看了几本后,他便迷上了这类小说。他曾担任中学校报的主编,常为当地报纸写稿。
1966年,高中毕业后选择就读于
缅因大学奥洛诺校区(University of Maine at Orono)的英语专业,辅修戏剧。自大二开始,斯蒂芬·金就开始为校报《缅大校报》(The Maine Campus)撰稿,开设专栏“斯蒂芬·金的垃圾机车”,成为校园偶像并且担任学委会成员,积极参与反
越南战争的活动。大学三年级,斯蒂芬在图书馆打工时结识低年级同学泰碧莎。1967年斯蒂芬·金就开始写作了短篇小说《玻璃地板》(The Glass Floor),并且发表在《恐怖神秘故事集》(Startling Mystery Stories)。。他的小说《死亡区域》(The Dead Zone)就以越南战争和
水门事件为背景。为了赚取学费,斯蒂芬·金不得不在加油站、洗衣房工作,并且有时还要担任看门人的工作。这些经历为他的创作提供了许多灵感,而在他的短篇小说《
卡车》(Trucks)和《绞肉机》(The Mangler)中也体现了这些经历的痕迹。
1970年,斯蒂芬·金毕业后取得英文教师的资格,但是无法立即找到教职,他以从事额外的写作卖给男性杂志(例如《
花花公子》)赚取稿费生活。在此期间,他写了许多短篇小说,并于1972年开始创作第一本书《魔女嘉莉》(Carrie)。
1971年1月,斯蒂芬·金在
缅因州的老城区结婚。也是同年,斯蒂芬·金大学毕业,在哈姆登学院担任教师,年薪仅6400美元。和童年时期一样,这是他生活中最艰难的一段日子,他和家人住在一间活动板房中,靠给一些杂志写短篇小说来补充家用。在这期间,他染上了
酗酒的毛病,并且直到十多年后才将这一恶习戒掉。
成名之路
1974年,斯蒂芬·金的恐怖小说《魔女嘉莉》成为畅销书,斯蒂芬·金开始摆脱经济困境。在第一部长篇小说《魔女嘉莉》的创作之初,斯蒂芬·金曾经把写好的数页手稿扔进废纸篓,但他的妻子又捡了回来,并鼓励他写下去。小说获得了巨大成功,仅平装本版权就卖了40万美元。从此金辞掉了教师工作,全身心投入到了创作之中。
尽管在这期间母亲去世以及自身的问题,这对斯蒂芬·金来说仍是个大跃进的时期。斯蒂芬·金一家人搬到
科罗拉多州,这期间他写作了《闪灵》(又译《幽光》),之后在1975年搬回
缅因州,完成了第四本小说《
末日逼近》,之后斯蒂芬·金就长期定居于缅因州。
1976年,《塞勒姆的命运》被提名为
世界奇幻奖最佳小说类。同年,《
魔女嘉莉》作为一部由茜茜·史派克主演的电影上映。斯蒂芬·金也开始以笔名理查德·巴赫曼出版材料。同年,他还出版了第二部
吸血鬼短篇小说《饯行酒》(One for the Road)。1979年,《塞勒姆的命运》在托比·胡珀(Tobe Hooper)的指导下,在故事的基础上被拍成同名
短剧续集。
1980年,斯蒂芬·金获得了Balrog专业成就奖。1981年,被授予英国奇幻奖特别奖,以表彰他的作品和成就。斯蒂芬·金还是
雨果奖得主,1982 年凭借恐怖小说《令人毛骨悚然的舞蹈》获得了最佳非小说类书籍的荣誉。
虽然斯蒂芬·金的许多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但是斯蒂芬·金本人还未参与其中的制作,1982年,斯蒂芬·金写作剧本《活死人之夜》。导演法兰克·德拉邦特据说是“斯蒂芬·金专业户”,他在 1983 年的处女作就是改编自斯蒂芬·金的小说《房间中的女人》 (The Woman inthe Room)。1994 年他拍摄了第二部作品,《
肖申克的救赎》 (The Shashank Redemption)。
1996年的《鬼怪》 (Ghosts) 由斯蒂芬·金与
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共同编写,而导演则是好莱坞超级特效大师
斯坦·温斯顿(Stan Winston)。本片原是配合根据斯蒂芬·金作品《瘦到死》改编的电影一同上映的
短片。总共 35 分钟长,这在当时是最长的音乐录影带,并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1999年6月,斯蒂芬·金被一辆货车严重撞伤。事故后不久的7月,他开始在他的网站连载他的长篇系列小说《植物》。小说讲述的是在一家平装书出版社长出了一株具有超自然能力的葡萄树,这篇小说给出版社带来了成功和财富。斯蒂芬·金曾说过,如果小说的下载量下降,他就停止写作。
2001年9月,由斯蒂芬·金的最新小说《
亚特兰蒂斯之心》(Hearts in Atlantis)改编的影片上映。2002年,他获得了布拉姆·斯托克终身成就奖。
2003年,斯蒂芬·金获得
美国国家图书奖的终身成就奖。不仅如此,他的小说还通过大量改编的影视剧形成了广泛的文化影响。同年8月,与《
娱乐周刊》(Entertainment Weekly)签约,为该刊写作专栏。King继续创造并参与挑衅性项目。他直接在电视台工作,为《王国医院》和《穹顶之下》(Under The Dome)等剧集撰稿,后者改编自他 2009 年的小说。2011 年,他出版了《11/22/63》,2013年发行了《闪灵》的续集《睡眠医生》(Doctor Sleep),在《
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排名第一。2014年,他的小说《睡眠医生》(Doctor Sleep)获得了布拉姆·斯托克最佳小说奖。
2014至2016年斯蒂芬·金先后出版了《
梅赛德斯先生》(Mr.Mercedes)《发现者守护者》(Finders Keepers)和《守望终结》(End of Watch )完善了犯罪三部曲。2016 年,斯蒂芬·金以笔名出版了一本名为《来自黑暗之塔的世界》(Charlie the Choo-Choo: From the World of the Dark Tower)的儿童读物。2017 年,他与儿子欧文合作拍摄了《睡美人》。同年,他与理查德·奇兹玛(Richard Chizmar)在中篇小说《格温迪的纽扣盒》(Gwendy's Button Box)上进行了另一次合作。
与此同时,斯蒂芬·金的作品改编版继续出现在大小银幕上。2017 年,改编自《黑暗之塔》的电影上映。《梅赛德斯先生》(Mr.Mercedes)第一季开始在 Audience Network 播出,而恐怖经典 IT 的翻拍版则获得了巨大的票房收入。2019 年,改编自《睡眠医生》( Doctor Sleep) 和 《
小丑回魂》(IT Chapter Two )的电影上映。
近期动态
2021年6月4日,斯蒂芬·金主编的电视剧《
莉西的故事》在美国播出。同年8月22日,斯蒂芬·金主编的电视剧《
耶路撒冷地》在美国播出。2022年5月13日,斯蒂芬·金主编的电影《
凶火》在美国上映。2023年6月2日,斯蒂芬·金参与编剧的电影《
柜魔》上映。2023年10月6日,斯蒂芬·金编剧的奇幻恐怖电影《
宠物坟场2》登陆Paramount+。
斯蒂芬·金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住在
缅因州的
班戈,他作品中的故事大多发生于缅因州的“卡斯尔·洛克镇”,一个他虚构的城镇,在他的小说《必要之物》中,这个镇因为人的贪婪而彻底毁灭。2023年斯蒂芬·金已经76岁,依然与大学时代相遇的妻子恩爱如初。他们共育有三个女儿。
人物关系
主要作品
小说
影视作品
非小说作品
创作特点
主题思想
“救赎”
在斯蒂芬·金的作品中,救赎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他的很多小说都描写了主人公经历各种痛苦和困难后,最终实现了自我救赎和成长。例如,在小说《穹顶之下》(Under the Dome)中,主人公乔伊(Joey)在穹顶之内的经历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最终实现了自我救赎。另一个例子是小说的《玫瑰花蕾》(Rose Red)中,主人公在探寻自己过去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自己曾经的罪恶和错误,并努力寻求救赎之道。
金的“救赎”主题有三类,“撒旦式”救赎,以《
魔女嘉莉》(Carrie)为典型代表作,小说通过魔女嘉莉的报复与反抗完成了自我的救赎。;“替罪羊式”救赎,以《丽塔海华丝和肖申克的救赎》(Rita Hayworth and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为典型代表作,小说以监狱作为故事背景带有寓意性。主人公安迪本身就是“替罪羊”的形象,从无辜入狱到最后自我救赎的过程,给监狱中的其他犯人带来了希望。;“耶稣式”救赎,以《
绿里奇迹》(The Green Mile,1996年)为典型代表作,柯菲每一次的救助,就是他对每一个病痛的体验,这种体验是痛苦的,无论是身上还是精神上都是一种非常痛苦的经历。
“毁灭”
斯蒂芬·金在其大量恐怖作品中均以“毁灭”这一主题作为故事核心,斯蒂芬·金在作品中大量描写了毁灭,但他并非简单地只是描写毁灭,而是用来反观生存的精神困境,表现出明显的自我意识。 特别是早期作品《
魔女嘉莉》描述内向怯懦的魔女嘉莉拥有一种不可思议的超自然能力;《
闪灵》中带着妻儿搬进封闭酒店精神日趋分裂的作家杰克,最终与恶魔同归于尽。斯蒂芬·金在惊惊恐怖的表象下展现出对人性本质的关注与拷问,反映与揭示美国社会中种种令人担忧的现实状况。在他的作品中,“毁灭”并非目的,而是反衬他对人性“善”的寄望,通过对人性的解读来确认人的神性,即人是可以完全了解自己从而战胜自身恐惧和心魔来重塑理性与意志对抗各种外在力量的。
“死亡”
死亡是斯蒂芬·金作品中最为常见的主题之一。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涉及到一个人的死亡或群体走向死亡以及各种形式的死亡,也涉及到了鬼魂、僵尸、凶杀等内容。包括超自然力量导致的恐怖死亡、疾病导致的痛苦死亡以及战争和意外导致的突然死亡。例如,在小说《午夜阳光》(The Twilight Zone)中,每个故事都有一个人物面临着突如其来的死亡或者离奇的命运。而他的很多小说也描写了人们如何面对亲友的死亡和自己的死亡恐惧。例如,在小说《黑塔》(The Dark Tower)中,主人公托马斯·德雷克(Thomas Dekker)不断追寻着死亡的意义和人类的命运。
“罪恶”
斯蒂芬·金在大部分作品里都描写了人类因为自身罪恶而走向崩溃和毁灭,尤其在现代社会,人类心灵在孤离、孤独、压抑的情绪中逐步异化,由此产生一系列反常行为并带来反常的社会现象。斯蒂芬·金在多部作品中都向读者传达了一个信息:罪恶,是人性本质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是“毁灭”的根源。斯蒂芬·金大部分作品里表现出的令人恐惧的荒诞怪异的世界实质上源自日常生活中真实的恐惧,而且还为他的恐怖意境塑造了一个非常立体的情境—完全在一个真实自然的现实环境里表现奇幻故事里面的人的反应:《
闪灵》里那条漫长的公路。《
宠物坟场》里那条害死宠物和小孩的大公路。简单来说,斯蒂芬·金对恐惧,死亡、毁灭的表现埋伏于平凡的小地方和小人物的细微生活中,让读者更清晰地看到深藏在自己潜意识中的各种阴霾与黑暗。
艺术特色
哥特风格
斯蒂芬·金曾谈到在故事背景和情节规划方面,从爱伦·坡(Edgar Allan Poe)处得到了很多启发。例如在斯蒂芬·金早期作品《
闪灵》中,从故事模式到人物和情节都有着《
红死魔面具》(The Masque of the Red Death)的影子。斯蒂芬·金的创作还受到了美国著名女哥特小说作家
雪莉·杰克逊(Shirley Jackson)的极大影响。他还在小说《
撒冷镇》的开头引用了杰克逊在《山间鬼屋》(The Haunting of Hill House)中的语句,而整个故事也是围绕着小镇上的闹鬼的马斯顿老屋展开的。此外,约翰·麦克唐纳(John D. MacDonald)和唐·罗伯森(Don Robertson)也对斯蒂芬·金的创作产生了影响,斯蒂芬·金曾提到:“我年轻时想成为一个作家的时候,唐·罗伯森是我最大的三位作家之一。”
斯蒂芬·金的小说被广泛认为不仅继承了哥特式小说的传统,还有着他独特的风格。斯蒂芬·金的文学创作受到
哥特式建筑小说的深刻影响,其中包含了大量对传统哥特经典的致敬。在开始创作之前,斯蒂芬·金已经阅读了许多经典的哥特小说。他认为自己创作的大部分小说本质上仍然是对哥特传统的延续和继承。在美国新哥特小说的发展历程中,大多数都聚焦于人类内心世界的畸形和怪诞,或者直接将传统哥特小说的写作技巧用于现代恐怖小说的创作。而斯蒂芬·金在这两方面都有所建树。斯蒂芬·金的小说具有一定的超现实力量和现象,但他不会过度强调或减弱这种超现实的恐怖,而是致力于探寻现实与超现实之间的平衡。他的作品集中于产生恐惧的现实生活,这是斯蒂芬·金后现代
哥特式建筑风格聚焦于"哥特"的核心体现。
拼贴手法
当谈到小说成功的秘诀时,斯蒂芬·金毫不掩饰地提到了他的小说惯用的手法——“拼贴”。类似于许多
后现代主义小说家一样,斯蒂芬·金擅长在他的作品中拼凑各种流行文化元素,斯蒂芬·金的作品中呈现了大量的主流大众文化、新教传统、机械
重工业以及
迪士尼世界等。斯蒂芬·金曾坦言自己在描写深受
美国流行文化影响的一代人。虽然他的小说常常被批评为“抄袭”“快餐”“老掉牙的
肥皂剧、
科幻小说和警匪片的杂烩”,但这些作品却是
美国文化的典型缩影。这种独特的
写作风格使他成为美国迄今为止最赚钱的小说家之一。
刻画细节
斯蒂芬·金的作品展现出精湛的细节描绘和巧妙的内部关联。许多看似无关的小说通过次要角色、虚构城镇或对以前小说事件的偶然关联相互联系,形成了一部可以追溯至时间起点的惊人历史。他的作品涵盖了美国历史和文化的多个层面,尤其是黑暗和恐怖的元素,这些描绘常常与小说人物紧密相关,揭示了他们恐惧的根源。犯罪、战争尤其是
越南战争和
种族主义是这些描绘中常见的主题。
斯蒂芬·金的小说结构复杂,借鉴了大量电影、电视、
摇滚、文学、通俗文化和自己的作品。在早期的小说中,他主要探索了童年的苦恼、父母的忽视和虐待,比如《魔女嘉莉》和《凶火》。然而,自2006年出版的《
莉西的故事》以来,斯蒂芬·金的小说似乎有了新的方向。在这部作品中,恐怖不再仅仅是一种表现形式,而是深入揭示了人类整个存在状态下的焦虑和恐惧。这表明作者可能正在逐渐淡化过去依赖“恐怖”元素取得成功的路线,转向更加纯正的文学方向发展。这一转变使得其作品更加强调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而非仅仅追求刺激和恐怖效果。
荣誉成就
文学成就
斯蒂芬·金在继承了丰富的哥特小说、惊悚小说等传统的同时,也在后现代语境中展现出了别样的风景。他的作品推动了恐怖小说这种文学类型的发展,展现了一个充满惊悚与奇想的文学世界。通过对
后现代性文体元素如
碎片化、戏仿、拼贴、非线性叙事等以及后现代创作技巧如身体叙事、空间叙事等的巧妙运用,斯蒂芬·金成功地融合了这些要素,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后现代哥特”美学,使他在文坛上独树一帜,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喜爱和尊敬。因此,他的作品广受好评,并为其赢得了众多文学奖项,包括“美国文学杰出贡献奖”等奖项。
文学奖项
参考资料:
影视成就
人物评价
美国国家图书基斯蒂芬·金会评价:“他的作品继承了美国文学注重情节和气氛的伟大传统,体现出人类灵魂深处种种美丽和悲惨的道德真相。”
英国作家克莱夫·巴克曾经说过:每个美国家庭都拥有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可能就是斯蒂芬·金的小说。
“美国文学杰出贡献奖章”颁奖机构指出:斯蒂芬·金的作品继承了美国文学注重情节和气氛的伟大传统,体现出人类灵魂深处种种美丽的和悲惨的道德真相。
《
纽约时报》评价斯蒂芬·金为“现代惊悚小说大师”。
新星出版社社长谢刚评价:“史蒂芬·斯蒂芬·金本身就是一个按照畅销规律设计作品的作家,他走的一直是大众的路线,按照好莱坞的模式在写小说,这个作家才气足够,他是具有驾驭文学的本领的。”
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负责人、类型文学研究者
马季评价:“因为斯蒂芬·金不仅仅要求简单的吸引读者,讲一个恐怖故事,而是强调当代社会生活深层次的东西,他对于生活的反思在大众文学当中算是优秀的作家。”
人物轶事
童年轶事
在母亲的回忆中,斯蒂芬·金4岁时目睹了一个小伙伴被火车碾死。回来时脸色苍白,惊魂未定。但斯蒂芬·金本人对此毫无记忆。心理学家认为斯蒂芬·金的潜意识里保存了这个惨剧,从而解释了他对恐怖题材的迷恋。自那以后,他心中始终有一种无法消除的恐惧,他害怕自己随时可能死亡,或是被
脊髓灰质炎病毒夺去生命,或是成为狂徒的牺牲品。除此之外,他还害怕蜘蛛,担心被淹死在马桶里,害怕小丑和
苏联原子弹的威胁。小斯蒂芬通过编写故事的方式来对抗这些恐惧。在他的故事中,主角通常是一只
聪明的兔子,它和一群朋友一起乘坐一辆老旧的汽车,救助那些陷入危难中的儿童。
斯蒂芬·金回答说:“我认为作家是造就的,不是天生的或由梦想和童年精神创伤生成的。”实际上,火车事故屡次在他的故事中出现。生活中没有父亲。斯蒂芬·金就在幻想中寻觅。他童年的作品中有个万能的喜欢行善积德的妖怪,那是父亲的化身。童年的斯蒂芬·金体弱多病。有一整年甚至休学卧病在床他有大量机会阅读并写作。他读到过一则故事主人公露西爬进一个壁柜。一不小心却掉进了另一个世界。那就是斯蒂芬·金多年后想做的将读者拉离日常生活,用的却是吓唬他们的方式。
兴趣爱好
中学时代的斯蒂芬·金因为弱视、肥胖、家贫,功课再好也难得同学青睐。但他在写作之余,培养了对
摇滚终身的热爱,这是一种情感补偿。他说发现某种东西非常非常有力量,它使你感觉更伟大,更坚强,那就是
摇滚。他到现在还弹吉他。富裕后,他买下了当地的一个电台,有一段时间专播摇滚,他在摇滚的节奏中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