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是一部2011年上映的由
成龙主演的中国历史战争电影。由
王兴东、
陈宝光编剧,
赵文瑄、成龙、李冰冰、
胡歌等演员合作主演。于2011年9月23日在中国内地上映,之后陆续在中国香港和
美国上映。
该影片讲述了发生在1911年到1912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中原地区上那些有志之士进行的救亡图存运动。具体剧情是以“灭清”为主线贯穿整个影片,将“黄花岗起义”“武昌城首义”“
阳夏保卫战”和“建立共和”这四大史实串联起来的故事。
《辛亥革命》在2012年,获得第11届
中国长春电影节金鹿奖最佳华语故事片以及
第3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项。同时在2013年,获得
第1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截止2023年4月19日该片累计中国内地房5005万人民币;中国香港票房累计约20万美元以及全球票房累计约380万美元。
影片剧情
1910年,孙中山先生(
赵文瑄 饰)在海外召集同盟会骨干,准备在
广州市发动起义,随后由
黄兴(
成龙 饰)带领骨干们潜入广州,发动起义,最终因为寡不敌众,起义失败,以大批革命骨干壮烈牺牲,黄兴身负重伤收尾,
徐宗汉(李冰冰 饰)悉心照料并护送往香港就医,牺牲的大批革命骨干,徐宗汉等冒死收葬了烈士遗体72具,葬于广州城外的黄花岗。
1911年5月清政府为取得外国的支持,以维持它的统治,将
广东省、
四川省、湖北、
湖南省等商办铁路收为国有,转卖给外国,引起大规模人民反抗
保路运动,清政府下令镇压此次运动。由于湖北革命党人名单泄露,湖北
总督四处抓捕革命党人,危机之下,
熊秉坤等革命党人于1911年10月10日,打响了
武昌起义的第一枪,武昌起义的革命军攻占总督府,
黎元洪(
姜武 饰)被推为军政府
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号召各省民众起义响应。清政府派
袁世凯(
孙淳 饰)率
北洋军镇压,袁世凯一边镇压革命军,一边通过
汪精卫等革命人员传达求和想法。
1911年12月2日,革命军攻下南京,至此
长江以南全为革命军拒有,南北相持。1911年12月20日,
孙中山回国,12月25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接着,孙中山发表申明,只要袁世凯赞成清帝退位,便让袁世凯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结束了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随后
袁世凯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角色介绍
影片制作
创作背景
《辛亥革命》是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背景下所创作出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同时在2011年中国电影的主旋律大潮中献礼影片虽然在题材与主题上不尽相同,但都突破了国家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藩篱,在主旋律传达过程中,商业性、娱乐性等大众文化追求也凸显出来。《辛亥革命》采取好莱坞商业大片路线,选择的多是演技精湛、具有相当票房号召力的重量级明星,如
赵文瑄、
孙淳、
胡歌等,黄兴的扮演者
成龙更是成为该片北美发行的主打牌。《辛亥革命》在艺术追求上也全面走向了大众文化。
色彩
电影《辛亥革命》中的色调主要是浑浊的色调对比构成的,通过蓝、绿、黄三种原色互补带给电影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如在电影《辛亥革命》的刚开始,观众就可以看到在蓝青色的背景中成群结队的老百姓站在街上观望,秋瑾正义凛然地走向了死亡的终点。
电影画面中都是冷色调,这不仅就会让观众感受到死亡的冰冷无情和秋瑾的舍生取义,同时也说明了围观群众的那种麻木不仁和淡定不慌的心态。电影的色彩基调是电影故事氛围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是电影中重要的视觉表现形式以及电影基本思想情感的体现,通过色彩的运用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塑造。
镜头
在电影的刚开始,就通过一组黑白鲜明对比的镜头突出了战争的残酷性和死亡的沉重,电影的镜头总是用特写的黑灰色镜头将他们离开时的那种感人场景进行传递,,让人产生一种恐惧感,想远远逃离。且电影有关场景的镜头似乎总是被一种黄色所掩盖着,如
黄兴在起义的时候,战士们都穿着黄色的衣服在屋子里面躺着,总体上就是黄色充斥在整个屋子中,让人感受到一种心安。通过不同的镜头转换不仅营造了《辛亥革命》中浑浊不清的意境,同时也让每个场景中都充满了思想情感。
特效
《辛亥革命》在特效的艺术处理上也有很大的突破,共涉及500多个特效镜头。许多镜头都是在后期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调整和重塑为《辛亥革命》的后期特效立下汗马功劳,才使得电影最终以完美的形象面对观众,同时也为广大观众提供了更为优质的视觉效果和现场感受。因本片为历史政治题材,所以特效制作完全忠于历史,真实呈现历史原貌,成功应用高科技现代化技术,导演充分使用或者说超常发挥特效处理的优势,在每个人物造型的细微处,都做得严谨、精到,特别是在变焦转换人物的处理上,以及在人物与场景的虚实关系的聚变上,更显示了在技术层面上的一丝不苟。
结构
由于影片所要涵盖的历史事件较多,这部电影不仅仅需要还原那一段遥远时期的历史事件及人物的精神面貌,而且更要进一步把握如何结合现代审美理念。《辛亥革命》结合了《
建国大业》分块架构和《
建党伟业》的分段落架构的方式,尽量把时间都浓缩在辛亥革命里,使得人们在观看相对注重史实的枯燥影片时被大的构架和细微精彩镜头所抓住,这一点无疑是在历史电影上的突破。
幕后花絮
几乎所有的战争场面中都离不开成龙的影子,带领将士们浴血奋战,还有他在战场上,拯救战友,与妻子的场景等成龙各场战役都不缺席。其中之一是成龙饰演的
黄兴在战斗中受重伤,只有截肢才能保住性命。这是他的妻子徐钟汉在旁边悲伤欲绝,拿起刀强忍悲痛,砍下成龙受伤的手指的场面。这个场面非常真实生动。
这部电影纪念了《辛亥革命》100周年,不仅是成龙出演的第100部电影,也是成龙和房祖名父子继《千机变Ⅱ之花都大战》之后再次在银幕上携手合作。据悉,他在片中饰演
张振武,与父亲扮演的黄兴虽无交集,但是房祖名在片中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影片配乐
主题与亮点
主题
电影《辛亥革命》讲述了发生在1911年到1912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上那些有志之士进行的救亡图存运动。具体剧情是以“灭清”为主线贯穿整个影片,将“黄花岗起义”“武昌城首义”“
阳夏保卫战”和“建立共和”这四大史实串联起来。电影用真实客观的方式具有史诗意味的伟大历史纪录片呈现在银幕上,真实呈现大批革命烈士辛亥革命前后为了推翻
清代帝制而做出的巨大努力的历史原貌。
亮点
电影音乐与电影密不可分,没有音乐的电影何谈艺术价值,背景音乐的细致描述是这部影片的一大亮点。影片一开始是秋瑾戴着刑具走向断头台的一幕,独奏的
提琴伴随着凄凉的
电影画面,忧郁中渗透着悲伤。这段音乐是秋瑾内心的独白,也是同盟会会员们对当时现实的控诉,低沉的提琴音乐在这里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与这样的情景相辅相成。
孙中山在剧场等待时,他的内心是心急如焚,还是一把
小提琴独奏的音乐,一个舒缓的音乐配着这样紧张的局势和紧张的心情与孙中山的内心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且众人为
广州起义的同盟会会员收尸的画面时,天空下着雨,小提琴与
大提琴相互呼应,奏着哭诉的音乐,像是两个人在抱头痛哭,腐败的清政府让人咬牙切齿。
获奖记录
*以上数据来源
上映信息
影片评价
这次《辛亥革命》一片对这几场经典战役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绘,以镜头美学凸显出战争艺术的独特美感。《辛亥革命》通过一幕幕极具震慑人心的镜头将战争与信仰、人性勾连在一起。摄影出身的导演
张黎在本片中体现出了他的特长,《辛亥革命》中多次出现的战争场面表现出了极佳的视觉冲击力,战争场面的惨烈程度在动作层面起到了渲染情绪的作用,在一部涉及战争的历史电影中这是不可或缺的。——[新浪娱乐评]
《辛亥革命》作为一部百年辛亥献礼作品,导演张黎在影片中不仅忠实再现了诸多历史人物,更将辛亥革命中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五场战役以
黄兴、
徐宗汉等人为核心,进行深度刻画,其镜头感与历史代入感堪比美国经典战争电影《
拯救大兵瑞恩》,把辛亥革命这一宏大的主题以全方位的动态视角展现在观众面前。——[
新浪娱乐评]
电影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