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致一(1914年11月17日—1990年10月8日),男,出生于
山东省泗水县,胚胎学家,内分泌学家和生殖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为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
张致一194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1948年获得
爱荷华州立大学硕士学位。4年后又获得爱荷华州立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党委委员。1年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2年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副主任。1990年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代主任。1990年10月8日因病去世。
张致一是中国生殖生物学的奠基人。探索了
下丘脑与
垂体原基的位置和功能,并揭示了中叶激素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不同之处。同时,研究还探讨了肾上腺皮质激素、
黄体酮和促性腺激素在离体排卵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它们对鱼类卵细胞
蛋白质核酸代谢和酶系的影响。此外,该研究还深入探讨了
哺乳纲泌乳机理以及激素在家畜保胎和家养鱼类催情方面的应用。1959年获评全国先进生产者。
人物经历
早期与学业经历
张致一,是中国
山东省泗水县卞桥镇马家村的一位出生于1914年11月17日(农历1914年10月1日)的人。张致一的青少年时代跟随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的祖父生活,深受其祖父影响。早期在泗水县卞桥镇小学和
济南市的两个小学就读。1924年起开始在
济南育英中学读初中。1930年考入济南高中。1934年,张致一考入山东大学生物系。随着
中国抗日战争的爆发,山东大学多次迁址。最终由于各种原因,该校暂行停办。1939年在迁往
嘉定区的武汉大学借读了一年。194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毕业后任教于中央大学医学院。
1947年1月3日,张致一前往
美国进修,师从E.Witschi,在
爱荷华州立大学动物系任助教、半工半读,1948年获得硕士学位。1950年组织成立了留美科学工作者协会的爱荷华州立大学分会。又于1952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张致一早年从事发育生物学的研究,与
童第周合作进行过鱼类胚胎发育能力及外胚层
极性决定以及鱼卵器及决定等研究。1952年到1957年在爱荷华州立大学任副研究员。1957年,张致一全家绕道回中国,并加入了中国的建设事业,被任命为青岛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副研究员,期间还曾兼室主任和所学术秘书。1959年,张致一调往
北京市,并于同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随后,他在动物研究所担任研究员、内分泌室主任以及副所长等职务。1960年以后,张致一在动物研究所研究了激素对鱼类卵细胞
蛋白质及
核酸的代谢调节。在20世纪70年代初,他前往牧场进行了防止母马早期流产问题的研究,通过试验验证,发现利用LH可以显著提高马的
妊娠率,提高幅度可达30%。197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当选为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党委委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1年起,开始担任
中国生理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会分会理事长,1年后开始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副主任。1984年到1990年任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1985年9月生殖生物学开放实验室获得批准成立,任该室的首届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委员。1990年当选为中国动物学会理事长;同年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代主任。
人物逝世
张致一长期劳累过度,于1990年10月8日上午在办公室突发大面积
心肌梗死,于同月8日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75岁。
主要成果
家畜与临床应用研究
张致一在家畜与临床应用研究方面,开展了前列腺素的应用研究,与中国科学院有机所合作合成了多种前列腺素的衍生物,利用PGF2α到
北京市的奶牛场对持久黄体不育的病牛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之后将该激素用于临床抗早孕,效果明显,被医院采纳作为中期或晚期引产的良药。除此之外,还开展了LH-RH-A 或LH防止流产的研究,给军马和山羊配种后立即注射一针LH-RH-A或LH,继而提高胚胎的着床率。根据该观点,山丹军马和
内蒙古山羊增产20%左右,还纠正了过去一直被认为“阴道感染细菌是造成流产的主要原因”的错误概念。
生殖内分泌学研究
张致一利用摘除垂体蟾蜍的
卵巢块,研究了九种类固醇激素诱导排卵的能力,发现
黄体酮、脱氧皮质、睾酮和皮质激素呈现具有直接诱导排卵的作用;雌激素却能抑制
垂体激素所引起的排卵作用。建议合成
lhrh高效类似物,与
林浩然教授合作进行大区域的
家鱼催情试验,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利用电镜放射自显影技术在鱼的垂体
细胞核内和核孔中观察到碘标记的LH-RH颗粒;揭示了鱼类垂体的两种促性腺激素都合成于同一种细胞内,但是两种激素的颗粒大小不同,FSH颗粒大而LH颗粒小。
比较内分泌学研究
20世纪50年代时,MSH与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是否为同一种激素争论不停,张致一用去
下丘脑原基的
蝌蚪证明了ACTH并不负责黑色素细胞的扩张,它与MSH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后来更有人发现这两种激素和β-
内啡肽同时存在于一个POMC的前肽内。张致一发现
甲状腺素具有促使两栖类黑色素细胞收缩的作用。还发现注射ACTH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增加
小肠中碱性磷酸酶的活性。
性别分化的研究
张致一首次在
两栖纲实验中获得
雄性完全转变为
雌性的南非蟾蜍,所产后代全部为雄性,同时也成功地利用联体与生殖腺移植技术获得了由雌性转变为雄体的动物。性别分化的研究的工作在美国曾有论文发表。该研究后来由在美国的一位
日本科学家继续进行,通过繁殖实验证实了张致一早期的实验结果。此外,张致一在研究两栖类胚胎纤毛运动轴性决定方面,发现胚胎诱导能力不仅可通过直接正面接触,而且也可通过侧面传递,并进一步证明诱导因子可渗透通过凝胶薄膜,但是不能透过云母片。
主要论文与著作
主要论文
张致一共发表论文200多篇,以下为部分论文。
出版著作
社会职务
个人荣誉
人才培养
20世纪50年代他建议在高等学校的生理学课程中增加生殖生理学内容,并亲自去学校讲课,20世纪60年代初,在研究室的仪器设备和实验动物饲养条件尚不够完备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开始培养研究生;还选送科研人员去国外学习,并经常派科研人员参加国内各类学习班或向名师学习专业知识和技术,从不同学科(生理、形态、细胞生物、生化、免疫、分子生物)及其相应的技术给每人定下研究方向,研究室设置了成龙配套的10个研究组。培养了17位研究生,其中博士生5名,博士后1名,指导研究人员发表论文50余篇。代表性学生有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陈大元,教育部
长江特聘教授、
东北农业大学教授杨增明,浙江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
石其贤,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刘以训。
影响与后世纪念
张致一院士诞辰九十周年纪念会
张致一院士诞辰九十周年纪念会于2004年11月17日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组织举办。
纪念张致一先生百年诞辰专题
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官网设置了纪念张致一先生百年诞辰专题,下设张致一年表、生平简介、学术贡献、图片资料、纪念文集等栏目,集中展现了张致一的生平事迹。
张致一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
张致一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于2014年11月14日上午由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举行。
人物评价
中国科学院动物所表示:“张致一教授光明磊落,作风正派,坚持原则,严于律己,平易近人,积极支持新生事物,深受同行们的尊敬和爱戴。”
细胞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薛社普表示:“张致一教授学问渊博、思维敏捷、达观灵活,在学术上有很大的成就。尤其在学术上的创新和善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实践的思维,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是我们的楷模。”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
段恩奎表示:“张致一教授光明磊落,作风正派,严于律己,平易近人,坚持原则,积极支持新生事物,受到同行们的尊敬和爱戴。他工作兢兢业业,到年逾七旬之时,仍无时无刻地关心着学科的发展、实验室的建设、国际学术交流等。”
人物关系
参考资料
张致一.东南大学120周年校庆.2023-05-08
张致一年表.中国科学院动物所.2023-05-08
张致一.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3-05-08
张致一年表.中国科学院动物所.2023-05-08
张致一年表.中国科学院动物所.202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