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北(学名:Ranodon sibiricus),别名娃娃鱼、水四脚蛇,是
小鲵科北鲵属
两栖纲。其成体全长15-18厘米,大者可达25厘米,头扁平,上下眼睑相称;唇褶明显;有颈褶。躯干呈圆柱状;有4个指和5个趾;背鳍褶不发达,无腹鳍褶。尾部向下方略呈弯曲状,有细小疣粒。其皮肤光滑,体背面黄褐色、灰绿色或者深橄榄色,体背面有痣粒,腹面颜色浅于背面颜色。幼鲵通常第三年完成
变态,第五年达性成熟,寿命为15-20年。
新疆北鲵分布于哈萨克斯坦的阿拉套山脉以及中国新疆的温泉、
伊宁市、
霍城县、
塔城地区。其是高山水栖种类,生活于海拔1800-3200米的
温带山地草原地带,多栖息于涌泉形成的小溪或者沼泽内,也有少部分成年个体被
急流冲入大沟和江河中。
2004年,新疆北鲵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中,等级为濒危(EN),202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演化与发现
1866年,新疆北鲵首次被
俄罗斯学者凯斯勒(Kessler)发现于
中亚地区,但在这之后的100多年里没人见过该物种,直到1989年7月在中国新疆
温泉县偶然被一位牧民敬永雄在捷麦克夏草场放牧时再次发现。它无意中从小溪捉到该物种,下山时捉了许多带回县城,经鉴定后确认是新疆北鲵,结束了
中原地区无标本收藏的历史。
新疆北鲵是一种有3亿年古老历史的动物,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是
天山和
阿拉套山抬升时候幸存下来的
孑遗生物,又被称为“
活化石”。
新疆北鲵与
腔棘鱼(Latimeria chalumnae)的
核糖体基因序列同源性高达97%,其与矛尾鱼分歧的年代不久远。新疆北鲵与分布于西亚副趾鲵属的2个物种古尔日副趾鲵(Paradactylodon persicus)和穆氏副趾鲵(Paradactylodon mustersi)聚为姊妹群。
形态特征
外部形态
新疆北鲵成体全长15-18厘米,大者可达25厘米,头扁平,头部长度大于宽度。上下眼睑相称;鼻孔位于吻的侧面,在背面较难看到,鼻孔到吻端的距离超过其到眼前角的距离;鼻间距略大于眼间距;吻宽圆,吻棱不清晰;口角达眼后角后方;唇褶明显,上唇后部突出呈一个半环形唇褶,个别个体唇褶较弱;有颈褶。
躯干呈圆柱状;前后肢贴体相对时,指、趾重叠;掌、部无角质鞘,指、趾扁而宽,仅基部具蹼;有4个指,指长顺序为2、3、4、1,第二指略长于第三指,第一指甚短小,第四指远长于第一指;有5个趾,趾长顺序为3、4、2、5、1,第二、四趾几乎等长,第三趾长于第四趾,第一趾较短,第五趾远长于第一趾;内、外蹠突明显或外蹠突不显。背鳍褶不发达,无腹鳍褶。尾部向下方略呈弯曲状;尾基圆,向后渐侧扁,尾背鳍褶平直,末端略尖;尾部有细小疣粒。
其皮肤光滑,体背面黄褐色、灰绿色或者深橄榄色,体背面有痣粒,腹面颜色浅于背面颜色。
骨骼特征
新疆北鲵的头部骨片薄、弱;额骨缝与顶骨缝突起不显著;
颅骨具前颌、额顶囟;泪骨入外鼻孔;犁骨齿位内鼻孔之间,两短列,彼此分开,呈两短列,“/\”形,每列有齿约6枚,位内鼻孔之间的中线水平上,内侧端位于内鼻孔前缘,外侧位于其内后缘;翼骨前端近上颌骨后端,幼体时有骨桥连接;上颌弓圆弧形;鳞骨“T”形,较窄;下颌细弱,前关节骨喙突不发达,关节骨较小;第一鳃弓完全
软骨;躯椎16-17枚;体侧有肋沟11-13条;尾椎29±1枚。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新疆北鲵分布于哈萨克斯坦的阿拉套山脉以及中国新疆的温泉、
伊宁市、
霍城县、
塔城地区。
栖息环境
新疆北鲵是高山水栖种类,生活于海拔1800-3200米的
温带山地草原地带,以海拔1900-2000米处较为丰富。多栖息于涌泉形成的小溪或者沼泽内,溪内多有石块,多为
急流,有小瀑布,水较为清凉。溪宽约1-2米,水深约10-30厘米,有的山溪水面宽度仅有14厘米,水深仅有几厘米。但也有少部分成年个体被急流冲入大沟和江河中。
新疆北鲵生活的环境内的水温较低,8月份平均温度为12-14
摄氏度,可以忍受24-26摄氏度的高温,32摄氏度是性成熟个体能忍受的最高温。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新疆北鲵食量大、食性广,以水生昆虫为食,如
甲虫、
石蛾和
双翅目美国白灯蛾,也会
捕食小型动物,如
甲壳亚门、小虾等。幼体以腺状
介虫(微型甲壳类)、
石蚕蛾为食。秋末地面食物缺乏时,主要以石蚕为食,在胃液的作用下虫体被消化吸收,石蚕巢则被排出体外。
节律行为
昼夜活动周期较为显著,白天日落前一般隐蔽在水底石头下,黄昏后以及上半夜则从石头下出来在水底游泳或者爬行,在深水处将四肢贴体用尾摆动游泳或爬进石头下。有的成体还会在夜间爬出水面或者离开水域,但在黎明前会回到水域内。当年生幼体昼夜节律不明显。
新疆北鲵有
冬眠的习性,会冬眠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冬眠一般开始于9月到10月,结束于翌年4月或更晚,此时
栖息地的冰雪开始解冻。冬眠地点位于水中或者潮湿的
青苔中。
生长繁殖
繁殖期
通常4月到8月为新疆北鲵的繁殖季节,但是各栖息地
平均海拔不同,繁殖期略有差异,例如在中国苏鲁别珍栖息地分布的个体从5月初就开始产卵,分布在捷麦克的个体则于5月底开始产卵,分布在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的个体于6月中旬产卵。
产卵
繁殖期
雌性紧紧尾随
雄性爬行,雄性先产出
精包粘在石块下,雌性以泄殖孔紧贴着精包的游离端产出卵胶囊。卵袋粘滑且致密,呈纺锤形,一端相连成柄附着在石块底面,呈倒“V”字形,一般长10-15厘米,最长可达36厘米,短的仅有6.3厘米,共产卵50粒左右。
新疆北鲵的卵径为4-5毫米,动物极浅黑色,植物极白色。
幼鲵生长
幼鲵在6月下旬至8月下旬孵出,刚孵化出来的幼鲵全长约17毫米,此时前肢已经发育,后肢略显,尾背鳍褶前达头部,薄且透明,有黑色斑点。当长度达25毫米时,尾背鳍褶仅达体中部,后肢芽已经发育,鳃丝长达8.5毫米。幼体颜色比较浅,通常第三年完成
变态,第五年达性成熟,性成熟时体长约8厘米左右。寿命为15-20年。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截至2004年,新疆北鲵的分布面积小于500平方千米,分布分散,亚成体
种群的数量和成熟个体的数量持续下降。截至2001年,世界共有51个新疆北鲵的
栖息地,哈萨克斯坦有48个。2004年,中国约有6000只个体,截至2009年,已不足3000只个体。
致危因素
新疆北鲵比较容易受到人类过度开发的影响,比如一些人因为其商业、医疗、科研价值对其进行捕捉,当地居民的捕鱼方式也会对其造成威胁。其栖息地生境退化也是重要因素,例如由于森林过度放牧、地下水位下降、土壤侵蚀和河流干涸等。夏季放牧期间牲畜踩踏也会造成很多新疆北鲵意外死亡。
保护级别
2000年,新疆北鲵被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004年,新疆北鲵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中,等级为濒危(EN)。
2016年,新疆北鲵被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等级为极危(CR)。
2021年,新疆北鲵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措施
2000年6月,中国新疆
温泉县设置了“新疆北鲵馆”,里面设有展览池、标本室、录像室三个展厅,供游客学习和了解新疆北鲵。还设立了总面积640公顷的新疆温泉新疆北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22年1月中国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新疆北鲵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修订),2022年3月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查批准。
俄罗斯和中国都曾对新疆北鲵展开人工驯养、繁殖的研究,该举措的成功可获得更多种源,利于大规模饲养繁殖、迁地保护、恢复
种群数量及可持续利用。
主要价值
新疆北鲵是
小鲵科中较原始的类群,在小鲵科分类、系统演化和系统地理学等方面具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其发现丰富了中国的
生物多样性;孑遗物种、特有种在
脊椎动物系统演化与地理变迁关系的研究中有重要学术意义;
中亚地区极端环境中生存的新疆北鲵所具有的抗逆性,可能具有潜在经济价值。开展新疆北鲵皮肤活性肽的应用基础研究,会产生经济价值。
参考资料
新疆北鲵.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5-16
新疆北鲵.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3-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