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街街道
位于山东枣庄老城区的街道
中心街街道位于枣庄市老城区商贸业繁华地带,原枣庄镇、枣庄市、市中区治所均位于其境,县中兴矿局、峄县枣矿集团、枣庄煤矿居于其间。中心街街道,地处城区最繁华的省级商贸中心--三角花园商业圈,也是枣庄的老城区,其前身为枣庄市辖镇——枣庄镇。
街道辖区东起子岭并与田屯接壤,西到振兴路;北到北马路,南至兴安街,街道机关设在胜利路86号,区域总面积为5.78平方公里,辖15个社区,共有常住居民40420人(2010年)。
历史
枣庄煤田开采历史悠久。据窑神庙碑碣记载,最迟元至元年在(1308年)已有人在此“掘窑采煤”。元末明初,枣庄市周围已出现小煤窑群。明季诗人满碧山以“磨塘山欲尽,煤井地尽空”诗句来形容当时采煤业盛况。清乾隆五年(1740年),山东省巡抚朱定元奏请清廷大力开办山东诸县矿业,得到户部批复,枣庄煤业大兴。至嘉庆年间,枣庄绝大多数煤井便分别被崔、宋、黄、梁、金、田、李、王所谓“八大家”垄断。至第一次鸦片战争前,枣庄地区已形成“商贾辐,炭窑时有增值,而漕运数千艘,连北上,载煤动辄数百万担”的景象。光绪元年(1875年),窑主金铭等人联络东明知县米协麟、候补知县戴华藻,禀呈北洋政府大臣李鸿章奏准,创办了有官僚、富商和地主合资的“山东峄县中兴矿局”。光绪八年(1882年),开始出煤,为枣庄煤矿的前身。
中兴煤矿
中兴矿局经营16年,共开煤井12座,工人从几百人增至数千人。光绪十九年(1893年)曾酿成半截筒子小窑透水事故,淹死矿工100多名,引起公众义愤。二十二年(1896年),山东巡抚李秉衡奏请清朝封矿,中兴矿局停办。二十五年(1899年)二月,在张莲芬的主持下,成立“商办山东峄县华德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招雇工人,在三合庄恢复中兴矿局小井,修复中五窑等旧井。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公司已拥有煤井26座,抽水机8台,日产(企业)原煤300余吨;矿地2806亩,运煤船15艘;北到济宁市,南到镇江市,沿京杭大运河设8个分销厂,资产增至70余万元。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公司完全由华资经营,更名为“商办山东峄县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
民国元年(1912年),台枣铁路建成,临(城)枣(庄)支线通车,并修建机器厂和车辆修理厂。随后,南大井建成投产,电机厂竣工发电,中兴通讯发展到近代机器采煤和铁路运销的崭新阶段。1915年2月,南大井发生透水和瓦斯爆炸事故,造成499名矿工死亡,矿井被淹,公司经营急转直下,张莲芬忧极辞世。1916年11月,公司改组董事会,推军政要人徐世昌为董事会长,戴绪万为驻矿经理。数年间,股金扩充,营业兴旺。1924年建成北大井,在陶庄建立分矿,在山家林、汤庄、佟楼等地增开小井多处,中兴公司拥有两座新式大井和140余口小井,炼焦池近百座,分销厂栈20余处;还有台枣铁路、运煤船舶和数座辅助厂,从而成为当时仅次于抚顺市(日资)、开滦集团(中英合资)的中国第三大煤矿。至1936年,中兴通讯已成为拥有3座近代化大型矿井和台枣铁路,中兴轮船公司、鼎中盐业公司和开兴成煤业公司3个大公司,发电厂、水泥厂、和兴钢铁厂、永兴炼焦厂和洛口木材厂5个厂,29个分销厂,以及连云港市运煤码头、医院、学校、农场等设施,资产超过千万,国内屈指可数的大型综合性企业。
日军侵占枣庄市后,实行“以战养战”“以人换煤”的方针,对煤田实行掠夺式开采。掠采的煤炭大都经连云港运往日本,或东北鞍山昭和制铁所供冶炼之用,用以制造枪炮,再来屠杀中国人民。1948年11月7日,枣庄彻底解放,枣庄煤矿回到人民怀抱。
1952年7月1日起,枣庄煤矿实行公私合营。1957年,东大井正式投产。1958年10月1日,枣庄煤矿转为国营。此后,先后被煤炭部授予“学大庆市、赶开滦集团”先进单位称号,被山东省政府命名为“先进企业”,被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命名为“特级质量标准化矿井”。1999年6月10日,枣庄煤矿因资源枯竭,安全关井闭坑,实行矿井转产、人员分流。
目录
概述
历史
中兴煤矿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