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杂技艺术团是成立于1951年6月的市级国有专业文艺院团,是
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组建的地方性
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也是第一个代表中国政府出访世界各国的表演团体。
重庆杂技艺术团从1953年起,在中国杂技界率先提出“杂技艺术应该是技艺、表演、造型、舞美、音乐等视听觉的和谐统一,有完美艺术形象的综合性表演艺术”的主张。1955年,其建立了国内杂技界第一支较健全的
民族管弦乐队,形成了一套有独创性的表演风格。建团以来,重庆杂技艺术团创作出“蹬伞”(
轻蹬技)﹑“蹬人”(平衡造型)﹑“女子排椅”﹑“蹬鼓”等节目;在中国率先采用杂技与舞蹈、
芭蕾舞、体操、戏曲等相结合的表演形式,也是中国第一个用民族音乐伴奏的杂技艺术表演团体。代表作有:杂技剧《红舞鞋》《花木兰》、魔术情景剧《梦幻奇观》﹑杂技魔术剧《魔术情缘》等。代表人物包括
何天宠、王亚非、
陈涛等。2024年2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单正式发布,重庆杂技艺术团参加了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并在晚会上表演杂技《跃龙门》。
重庆杂技艺术团累计荣获杂技金奖15枚、银奖11枚、铜奖4枚以及编导、表演、音乐等
单项奖80多项;荣获省部级和市级各项荣誉(表彰)500余项。曾获中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
银杏奖优秀团队奖,
重庆市政府集体一、二等功,重庆市三八红旗集体、重庆市十大杰出青年群体、雏鹰争光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
1951年6月2日,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地方政府主办的
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重庆杂技团的前身重庆技艺团诞生。1952年,重庆杂技艺术团赴
朝鲜慰问
中国人民志愿军。从1953年起,在中国杂技界率先提出“杂技艺术应该是技艺、表演、造型、舞美、音乐等视听觉的和谐统一,有完美艺术形象的综合性表演艺术”的主张。1955年,建立了国内杂技界第一支较健全的
民族管弦乐队,形成了一套有独创性的表演风格。1958年,重庆杂技艺术团出访巴西演出。在多年发展中,重庆杂技艺术团以杂技剧的创排为契机,将舞蹈、戏曲、话剧、
声乐融入杂技演出,并依靠现代科技,综合运用声、光、电等舞台特效,将现代元素和传统技艺结合。2012年3月,重庆杂技艺术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2017年底,
重庆市政府投资5亿元(不含土地等)修建的重庆国际马戏城正式交付使用。重庆国际马戏城是重庆市十大公益项目之一,运营后成为重庆的文化新地标。2019年以来,重庆杂技艺术团共组织开展各类演出约1100场,接待观众60余万人次。2022年11月,
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中国杂技比赛获奖名单公示,重庆杂技艺术团有限责任公司的节目《摇摆青春》入选。2023年,重庆杂技艺术团完成演出334场、接待观众23万人次,相较于5年前,院团收入提升了近十倍。2024年2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单正式发布,重庆杂技艺术团参加了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并在晚会上表演杂技《跃龙门》。
主要作品
自重庆杂技艺术团建团以来,重庆杂技艺术团创作出“蹬伞”(
轻蹬技)﹑“蹬人”(平衡造型)﹑“女子排椅”﹑“蹬鼓”等节目;在中国率先采用杂技与舞蹈、
芭蕾舞、体操、戏曲等相结合的表演形式,也是中国第一个用民族音乐伴奏的杂技艺术表演团体。代表作有:杂技剧《红舞鞋》《花木兰》、魔术情景剧《梦幻奇观》﹑杂技魔术剧《魔术情缘》等。
杂技剧《大禹》
大型杂技剧《大禹》,以历史文化符号“大禹治水”为主题,以传说性史实为背景,融入《
山海经》等远古神话,通过“呼归石传说”、“三过家门而不入”、“女娲补天”等故事,用杂技语言讲述大禹精神,讲述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展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锲而不舍的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伟大民族精神,展现中国人民保护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的美好生活向往。2019年8月获
重庆市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
五个一工程奖”优秀作品奖。
大型驻场杂技秀《魔幻之都·极限快乐SHOW》
《魔幻之都·极限快乐SHOW》是针对国内外游客量身打造的一台国际制作、国际水准的驻场演出秀。整台演出以“极限”和“快乐”为主题,以“现代
杂技表演”为核心,以“3D全息技术、高空机械”等高科技手段为辅助,以“演出秀+沉浸式体验”为特色,通过超越极限的表演,为观众呈现一台“高、精、险、难、美”的感官盛宴;通过街头魔术教学、动物表演、小丑互动、杂技体验、人偶巡演等沉浸式体验,带给观众一段忘记烦恼、放飞自我的欢乐之旅。
魔术节目《幻影飞鸽》
该节目以电影《
哈利.波特系列》整体基调为载体,强调魔法、神奇的元素,讲述了一个十分具有正义感和智慧的男主人公在魔法世界里与他的好朋友—动物精灵的“对话”,他们之间心有灵犀,心心相印,在正义和永不放弃的信念下所有魔法都显得那么出其不意,又似乎在情理之中!明亮温暖,美好而纯粹的音乐声中,我们看见的是一幅幅和谐动人的温馨画面,然而强大的魔法力量让人无限愉悦和感动。2018年10月获第十届
金菊奖中国魔术比赛金奖“金菊奖”;2019年获文化和旅游部第十届中国杂技展演优秀节目奖。
魔术节目《伞丛扇影》
作品主要通过一对娇媚的女子在表演中国古典舞的过程中,不经意变幻出无数精美的伞与扇的表现形式呈现。流淌的音乐伴随着女子曼妙的舞姿,将扇与伞横空出世的惊奇结合在一起,奇妙的变化、多样的手彩技艺,将观赏者带领到奇幻魔术世界。节目主要以中国民族特色为基础,结合
古典舞中的神韵,将舞蹈表演和魔术技巧的完美结合起来,突破国内传统魔术表演束缚,两个演员联袂演出,并在传统技巧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创新,给观众带来惊奇和美妙的视觉享受,尝试着拓展中国魔术舞台的表演风格。该节目曾获2013年文化部第九届中国杂技(魔术)比赛魔术组金奖第一名、编导奖及表演奖、2015年第九届
金菊奖第六次中国魔术比赛银奖、2018年世界魔术师协会(IBM)第90次年会
金牌、金奖及观众最受欢迎奖、2019年文化部第十届中国杂技展演优秀节目奖。
杂技剧《花木兰》
杂技剧《花木兰》取材于
中原地区民间传说和古代长诗《木兰辞》,表现的是中国古代巾帼英雄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杀敌报国的感人故事。该剧跳出历史真实、人物关系和情节交代的梏,把杂技与舞蹈、魔术、变脸和中国功夫等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融为一体,使古老的杂技艺术焕发出新的艺术魅力。该剧分《过节啦》、《招兵啦》、《打仗啦》、《相爱啦》和《胜利啦》五幕,着重表现巾帼英雄花木兰保家卫国的责任感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高难的技艺惊险刺激,为观众营造出身临其境的宏大战争场面,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目前,《花木兰》国内外总演出场次累计达2000多场,创造了中国民族题材杂技剧在海外演出场次的历史纪录。值得一提的是,该剧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赴
法国、
瑞士、
比利时巡回商演150场,观众达90万人次,票房收入超2亿人民币。上座率居同期在法国演出的包括太阳马戏团在内的16个世界各国艺术团体之最,成为中国杂技界第一个以杂技剧形式赴法国商演的表演团体。
2012年文化部曾就该剧进行专题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认为,《花木兰》在杂技的继承和创新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是艺术院团用市场塑精品,以精品创效益的典范,是一部“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佳作。该剧2009年入选中宣部、文化部主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献礼演出”,2011年获文化部“2010-2011年度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2012年获
重庆市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
五个一工程奖”优秀作品奖,2013年获文化部“2010-2011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2014年获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13—2014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称号,2015年获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2015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榜最具影响力赴海外演出项目”、获
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六届重庆艺术奖”,2016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宣传部、财政部、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评选为“2015-201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
队伍规模
重庆杂技艺术团组建了以国家一级演员陈涛为首的8名杂技教师队伍和32名杂技学员队伍,以国家一级编导王亚非为首的5名编创队伍,以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刘国田为首的30名舞美团队,在演出中打磨创作,持续生产创作出晃管、皮条、自行车技等一批优秀节目,全新发展了抖杠、跳板、飞人等一批新节目。
代表人物
何天宠
女,
汉族,1940年12月4日出生,国家一级演员,1954年5月由
重庆市孤儿院考入重庆
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曾任学员、演员、教师、副团长、团长。5次担任中国杂技比赛评委,两次担任国际杂技比赛评委,
新中国成立50周年
中国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组为其录制专题片《“国家的孩子”:从孤儿到著名杂技艺术家》,荣获“中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杂协授予“杂技
特别贡献奖”,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杂协授予“为杂技事业作出突出贡献奖”,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庆杰出贡献英模”,获得“
重庆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荣立二等功”,荣获“重庆市先进工作者”“重庆市十佳妇女标兵”“重庆市首批学术带头人”,被评为“
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三次荣获“中国杂技比赛优秀教师奖”,重庆市政府授予重庆杂技艺术团“集体
一等功”。荣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20多项。
从小学习
杂技表演,演出《蹬人—平衡造型》《舞流星》《排椅》等节目,表演刚劲流畅,1959年演出《蹬人—平衡造型》作为唯一一个杂技节目随四川省歌舞团到北京参加
新中国成立10周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献礼演出。1978年转入教学工作后,指导的《舞流星》《蹬人》《飞旋》《流星闪烁》《空竹》等节目,屡屡获奖。从艺以来,先后20多次出访世界各国,足迹遍布五大洲。任团长以来,带领重庆
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演员、学员,在强手如云的激烈竞争中参加过5次国际杂技大赛、5次中国杂技大赛。共获得6枚金奖、7枚银奖、1枚铜奖、5项特别奖及编导、表演、音乐、教师等
单项奖30多项。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作为
中国西南地区唯一一名杂技专家参加中国杂技家协会专题片《杂技名家》的录制。
王亚非
女,
汉族,1955年出生,一级导演,重庆杂技艺术团有限责任公司艺术总监。其从事杂技艺术40余年,兢兢业业,努力创新,在杂技中引入舞蹈、武术、戏剧等多种艺术元素,开阔了杂技艺术发展空间,为杂技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担任过国际国内杂技比赛及文化部
文华奖评委,被授予
重庆市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先进工作者称号,亚太城市市长峰会筹备办先进个人,重庆直辖十年建设功臣,首批市级“五个一批”人才,重庆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重庆市2009年度
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第二届重庆市十大女杰特别奖,重庆市十佳女文化工作者,第九届
金菊奖特别贡献奖等省部级以上荣誉近30项。
她的编导手法独特、新颖、流畅、富有时代气息。编导了50多个节目,屡屡荣获国际国内重大杂技比赛金、银奖;编导杂技剧《花木兰》获“2010-2011年度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编导大型情景童话杂技剧《红舞鞋》获第四届
重庆市文学艺术奖;编导大型杂技晚会《丝绸之路》《年轮》《女孩的梦》《和平的亚洲人》和魔术情景剧《梦幻奇观》受到高度评价。致力于杂技艺术的传播推广,出访过20多个国家及地区。
陈涛
男,
汉族,1978年1月出生,籍贯
浙江省,1994年8月参加工作,199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重庆市委党校研究生学历,国家一级导演。现任重庆杂技艺术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
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重庆市杂技艺术家协会主席,重庆市青年联合会第五届委员会副主席,重庆市人口文化促进会第三届常务理事。
陈涛个人先后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中青年德艺双馨艺术家、第三批
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青年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重庆市宣传文化系统首批“巴渝新秀”青年人才、重庆市青年文化名人、“重庆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其领导的重庆杂技艺术团也先后获得中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中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集体、重庆市政府集体一、二等功等集体荣誉称号。
陈涛在30多年的杂技工作生涯中,孜孜不倦、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共主演、教学、编导杂技作品30余项,多次在中国重大杂技魔术大赛上屡获大奖。注重杂技艺术的传播与出口,在潜心创作的同时,带领重庆杂技艺术团积极开拓,先后在美国、
法国、
西班牙建立自己的演出基地,常年开展商业演出。先后60多次亲自表演及带领表演团队赴美国、
日本、
加拿大、
澳大利亚、
英国等国家进行交流演出及商业演出,把中国古老的杂技艺术带向世界各地,为传播中国杂技艺术作出重要贡献。特别是近年来,创排的杂技剧《花木兰》《红舞鞋》在30多个国家近100座城市演出3400余场,观众达300多万人次, 创造了国内剧目国外商演场次最多、观众人次最多的记录。
社会责任
2019年,重庆杂技艺术团践行“真扶贫、扶真贫”的要求,在开展送文艺下乡演出活动的同时,深入
重庆市内各贫困乡镇招收17名8-12岁的孤儿和贫困家庭儿童到团,以将其培养为获国内国际大奖的优秀人才为目标,进行为期6年的杂技专业学习。为彻底解决贫困学子及其家庭的后顾之忧,在学习期间免收学杂、生活、服装等费用,且在其毕业后直接录用入团,从根源上帮助贫困家庭树立脱贫信心,助力贫困家庭真脱贫。
获得荣誉
1951年建团以来,该团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杂技艺术的优良传统,创作出大批优秀节目,先后获得国内外杂技金奖16枚、银奖11枚、铜奖4枚以及编导、表演、音乐等
单项奖80多项。
重庆杂技艺术团累计获国内外杂技金奖15枚、银奖11枚、铜奖4枚以及编导、表演、音乐等单项奖80多项;荣获省部级和市级各项荣誉(表彰)500余项。杂技剧《花木兰》先后赴30多个国家演出2000余场,并先后荣获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项目、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最具影响力海外演出剧目等奖项。多年来,曾获中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
银杏奖优秀团队奖,
重庆市政府集体一、二等功,重庆市三八红旗集体、重庆市十大杰出青年群体、雏鹰争光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涌现出中国劳模、中国三八红旗手、德艺双馨艺术家、中国杂技
特别贡献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市劳模、重庆直辖十年建设功臣、
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等先进个人。
2022年11月,
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中国杂技比赛获奖名单公示,重庆杂技艺术团有限责任公司的节目《摇摆青春》入选。
相关演出
国外演出
重庆杂技艺术团演出足迹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各国观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1958年,重庆杂技艺术团出访巴西演出。2011年,重庆杂技艺术团《花木兰》赴
法国、
瑞士、
比利时巡回商演近5个月,演出150场,观众90万人次,上座率居同期在法国演出的包括太阳马戏团在内的16个世界各国艺术团体之最。2017年6月29日,重庆杂技艺术团一批最精干的演员、最优秀的节目启程,赴
斐济、
汤加进行为期10天的文化交流演出。
多年来,该团通过"借船出海",利用国际友城交流、海外中国文化周、文化年、"欢乐春节和会展演出、旅游演出、定点演出等多种形式,在美国、法国、
日本、
俄罗斯、
乌克兰等二十多国,行程四十多万公里,共计商业演出达2279场,带来了6425万美元的票房收入。这个数字不仅领先于
重庆市其他艺术院团,而且同比全国排名也相当靠前。
国内演出
2019年以来,重庆杂技艺术团共组织开展各类演出约1100场,接待观众60余万人次,实现票房收入3500余万元。2019年,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将重庆国际马戏城配置给重庆杂技艺术团,实行团场合一的运营模式。随后,又指导其以重庆山城都市特色为主题,创排出一台融多种杂技绝技、主打惊险与欢乐的演出。2019年“5.19
中国旅游日”,重庆杂技艺术团推出《魔幻之都·极限快乐》杂技秀,固定每晚在重庆国际马戏城上演,成为
重庆主城都市区首台文旅驻场演出,至今已累计演出600余场。在中途受新冠疫情影响停演5个月,并严格执行上座率控制等各项防疫措施的前提下,已实现接待观众35万余人次。
在常态化驻场演出的同时,重庆杂技艺术团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将重庆国际马戏城打造成为面向中小学的艺术普及推广研学基地。2019年10月推出“互动体验+现场观演”的杂技主题艺术研学项目,已开展研学活动近200场,接待中小学生15万余人次。
2023年,重庆杂技艺术团完成演出334场、接待观众23万人次,相较于5年前,院团收入提升了近十倍。
2024年2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单正式发布,重庆杂技艺术团参加了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并在晚会上表演杂技《跃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