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六壬,唐书《
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中记载为《九天玄女式》;《
战国策》等书籍,都记载有大六壬的只言片语。
大六壬起源非常之早,历史时间推论,《
周易》是
商朝之后的
周代所创作,而大六壬归类为上古体系中,要比《周易》更早。《
楷体金文三字经》记载易有三,连山易,归藏易,兼周易。目前研究历史易学的学者普遍认定三易的归类,
夏朝的《
连山》,商朝的《
归藏》,周朝的《周易》。
六壬术数,大致可分为四种:①大六壬;②中六壬;③小六壬;④金口诀等等。其实,除了大六壬外,其它的皆为分支或挂名依附而已。
理论起源
历史记载
六壬根据结构的原理,阐述了名字的由来。结构模式排出来从1到12的顺宫,在第12宫中,数学原理可以解释清楚,有具体的公式排列,对应六壬的四课。12个宫,按阴阳配对,一共有6对阴阳,所以取数六。地宫亥的位置所藏的数字就是玄机所在,又六壬口诀中,辛戌壬亥是其真,古人并没有撒谎,壬亥是其真,已经点破了六壬名字的由来。
六壬刻印版的书籍不算多,在古代时期,基本上都传抄手抄本,能刻印出来的六壬书,可信度不高,只能作为借鉴。
六壬术起源很早,以
占卜人事著称,其法由来已久,具体年代,已无法确定,到了
东汉已经盛行,汉代《
吴越春秋》、《
越绝书》已有记载,由此已知定是始于汉代以前。《
隋书·经籍志》载有《六壬式经杂古》《六壬释兆》。唐《王建诗·贫居》云:“近来身不健,时就六壬占。”说明在
唐朝时已经很流行六壬术。
到了
北宋,
赵祯还亲为杨维德编撰的《景偌六壬神定经》作序。说明宋代时已经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喜爱。这时的相关六壬书籍有徐次宾的《口鉴》,宋元改朝换代之际祝泌所著的《六壬大占》和《壬易会元》等书。《四库未收书提要》载录了宋代祝泌的《六壬大占》,并介绍云:“是编《宋志》不著录,
郑樵《
通志略》所列六壬,多至八十二家。焦宏《
经籍志》凡八十九家,钱遵王《
述古堂书目》凡一十八家,皆无是册,盖佚已久矣。此从宋刻本依样影抄,卷首有泌边书序及六壬起例。案泌云六壬立名,古今不宣其旨,惟《周礼·哲蔟氏》掌覆夭鸟之巢以
方书十日、十二辰、十二月、十二岁、
二十八星之号,即壬盘之体,三代之壬书,惟此一证,与术家以五行始于水,水生于一,成于六之说异。”
明代是中国数术蓬勃发展的时期,六壬类书籍更是层出不穷,首推著名阴阳、五行学家郭载《秘藏大六壬大全》,次陈公献的《大六壬指南》、尹希吉的《六壬捷录》较为有名。袁祥著,郭御青校刊的《六壬大全》总汇六壬术诸家遗文,颇为详细,在社会上很有影响。
清代六壬专著更多,主要有徐端华的《六壬直指》,张宏的《大六壬说约》等.。
民国是文人研究术数成为时髦,这时的六壬类著作主要有韦千里的《千里秘》、袁树珊所著《大六壬探源》和徐养浩所著《大六壬金剪》等。
六壬之命名与组织
《六壬视斯》上说;天干一共十个,壬课独取乎壬者。因壬是阳水,天一生水,为数之始。壬寄在亥,亥属干宫,另外也取《易》卦首干之义,此为六卦立名的来源。六壬的组织,由为
天干地支,
太岁,月将,占时,地盘,天盘,四课,三传,天将,遁干,年命等地盘神将等项,连同天相聚而级成。
天文学背景
六壬源于古天文学,与历法相关。我国
古代历法使用天干地支来表示年月日时,而干支起源也无从考证。虽然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干支的来历,但我们可以根据现有资料进行推导。《易学原理与大六壬应用》一书解释如下:根据现代天文学知识,我们知道周天二十八星宿是由
恒星组成的,天文学上恒星十分稳定,相对位置几千几万年甚至更长时间内都保持不变,对地的影响也是相对稳定的,而我们
地球及其他
太阳系的
行星不断的围绕太阳公转,而整个太阳系则是相对于
天罡星(即
紫微星)位置不变的在
银河系中做螺旋运转,这就形成了因日月五星运行而造成天星之间位置关系的改变,进而改变了特定
星官对地球及地上万事万物的影响,所以古人通过夜观天象来预测吉凶,《
开元占经》就是古占星学著作,而七政四余和
紫微斗数就是延伸出来的古星命学。
夜观星象受时间位置气候等诸多不利因素制约,所以人们试图寻找更为简便的方法进行
占卜,地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利用起来了。根据历法知识我们知道,月的划分是根据月亮的一次圆缺循环为标准,分为大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十二个月,又加以闰月补其不足,因此天文上把黄道平面划分为十二宫,以日过宫划分十二个月。所以古代把
黄道十二宫以地支命名,十二宫又与二十八宿相对应,即子宫有女、虚、危三宿;丑宫有斗、牛二宿;寅宫有尾、箕二宿;卯宫有氐、房、心三宿;辰宫有角、亢二宿;巳宫有翼、二宿;午宫有柳、星、张三宿;未宫有井、鬼二宿;申宫有觜、参二宿;酉宫有胃、、毕三宿;戌宫有奎、娄二宿;亥宫有室、壁二宿。所以,二十八宿的天文象意是我们干支学中地支取象的象意来源,十二地支中有藏有二十八天干,其意义也是来源于此。
换一种方式解释,因为干支是用来计时的,我们可以把
黄道十二宫平面想象成钟表的表盘,以
地球为表盘中心,十二宫就是表盘的刻度指示,日月五星相当于七个指针,运行在黄道十二宫这个大表盘之上,形成一个巨大的时钟。其中,
太阳就是“年”指针,太阳绕地球运行一周回到原点就是一年的时间;月亮就是“月”指针,月亮绕地球运行一周回到原点就是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前面讲过二十四节气是跟太阳过宫有直接联系,而和月球运转没有直接关系,所以造成了历法上月令和节气的时间差,因此我们
天干地支学的月令是根据节气而定,即跟日躔过宫相一致。我们再看两个最慢的指针,即
太阳系中两个最重要的
行星木星(岁星)和
土星(镇星)交会的周期,需要20年,即一个运;如果两星要在同一个宫位上(比如子宫)交会的话,则需要经过60年,即一元。同理,日月五星重合在同一宫位的周期,则需要大致180年左右,即一个正元;如果把日月五星重合的位置再具体化,由夹角30度的一个宫位变为夹角12.8度的一个星宿的宿位,则需要大致540年才能重合一次,即一个大元。这个假设与实际天文学计算有出入,但如此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也更容易把时间和空间结合起来,因为十二宫即十二地支,所代表的是空间上的十二方位;钟表的表盘代表了
宇宙的能量场,即相对静止的天地的气场;日月五星的运行搅动了原本相对静止的能量场,日月五星在十二宫的位置分布,就代表了当前时间内各星对各宫的影响力大小,即当前时间空间内
天体能量的分布状态,其表达形式就是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
上面我们假想的时钟只有年月指针,没有日时指针,这就需要我们把地球自转的因素加以考虑。地球自转周期为一天,即24小时,在地球自转过程中,日月五星对地球同一地点的影响时时在发生着变化,地球上同一地点相对于日月五星运转了一周;地球一天时间内公转角度向前行进约1度,也就是相对于日月五星的
空间位置变化为1度,周而复始,日复一日。因此,地球上同一地点的天体能量分布以每天1度的位置而产生变化,即产生了同一地点能量分布逐日逐时变化的结果,这就是日和时的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等。
地支有十二,而天干只有十个,这是因为我们刚才的钟表模型是建立在
地心说之上,而实际上我们
地球和其余五星都是在围绕
太阳公转,由于轨道和运转速度的不同,造成了
行星运行之间相对位置的靠近和远离,也就是天文观测中的“行星逆行”,逆行在西方占星学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传统占星师认为逆行使得行星发挥弱势的影响力。但在中国古代阴阳理论的指导下,根据五星相对于地球位置靠近和远离的这两种形式,把五星所代表的能量分为阴和阳,又根据五大行星质量和距离不同,对地球产生影响的能量大小依次排序形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
天干与地支相配,多出两个地支与天干相配,形成了旬空,也叫空亡。这是由于日月五星和
地球都在不停的自转和公转,搅动了原本相对静止的
黄道十二宫的能量场,这就造成了地球周围能量分布的不均匀,这就相当于河流中的河水在石块下游,石块背后的地方形成的漩涡,这个漩涡的位置就是空亡。随着时间推移,日月五星位置发生了改变,漩涡的位置也随之发生改变,原来的漩涡消失,相邻的地方变成了漩涡,周而复始,循环一周,从而产生
六十甲子的往复循环。
因为天文学中
水星的公转速度最快,公转周期最短,所以河图中说“天一生水”,五行始于水。天干中的壬和癸同属水,是因水星运转产生的能量,根据古人的阴阳理论,阳动阴静,阳先阴后,故取壬水为用,六十甲子中含六个壬,故称为六壬。后来术数中又出了中六壬、小六壬,为了区别,六壬就正式称之大六壬了。
设式原理
天地盘叠加
六壬是我国古典术数之一,与奇门、太乙并称为三式,古语云:大六壬以人事为最。大六壬的课式很好的反映了事物发展的走向,是为古今高层预测体系之一,故学是术者日渐增多。
中国古代大六壬的预测方法,体现了一切
数术预测的玄机,它的成功率据称是极高的,有的甚至达到了料事如神的地步。其法以月将加占时,立四课,排三传,观阴阳,辩生克,以决吉凶成败。课式由十二地支形成的天盘,地盘,四课,三传组成,配合遁干、贵神及神煞,根据五行生克及天干地支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判断和预测。
我们越精通它,判断就越准确。这就不能不使我们想到,世界上一切事物的运动,是不是都逃不脱某种必然的规律,任何一件事情,好像早已经被规定好了一样。当然,预测也存在一些不准确的概率。
天文学原理
宇宙空间的能量场无时无刻不在向
地球产生各种辐射,这些辐射积极或消极,有利或有害,都影响并推动人、事、万物发生改变,或在人与人、人与事,人与万物之间的有效范围内产生信息的相互交流,大六壬就是把这种特殊能量场影响下的人、事、万物进行定位,依据日、月、星、辰的变化对宇宙能量场的影响规律形成的一套完整的解读
宇宙信息密码的智能、高效、准确的预测方式。
大六壬课式的这种天地盘结构类似于中国古代的豆腐磨。我们把豆子放入磨盘上盘的孔里,然后转动磨盘上盘,豆子就进入上下磨盘中间,在上下盘接触的盘面有许多沟槽用来增加摩擦,随着转动,豆子被研磨成碎末,然后从沟槽处流出。不断加入
黄豆子,不断转动,就会不断产生碎末。根据天干地支的天文学原理,我们可以把大六壬天地盘结构想象成一个巨大的磨盘,磨盘的上盘即是六壬的天盘,代表天,即地球外部宇宙空间的能量场;磨盘的下盘即是六壬的地盘,代表地,即地球上的十二方位;磨盘上下盘中间接触的地方就是我们人类活动的地方;上下盘盘面上的沟槽就是天地之气交融的作用力;推动磨盘转动的动力就是日月五星的运转;而磨盘上盘加豆子的小孔即是旬空的位置。如此理解大六壬的设式原理即:日月五星按一定规律运行,不断把旬空位置的能量加入到天地盘中间(
天干地支时空的三合五合关系),通过上下盘的摩擦作用进行转化(五行生克、五运六气和地支的刑冲破害等),以此推动世间万事万物的生、成、灭、败,形成丰富多彩的世间景象。
六壬以“月将加占时”起课,“月将”即是
太阳所在十二宫的位置,作为
太阳系内空间能量的主导力量,加占时之上,即锁定了当前时空的能量分布状态,把动态转化为静态进行分析研究,方便了推导预测。大六壬非常注重正时的作用,正时就是所谓“天机不可泄露”中的“机”。因此,大六壬是对人、事、万物的产生、发展、变化规律和三者之间相互影响规律的模拟分析工具,揭示了
宇宙间天人合一的本质。
推导方式
四课三传
大六壬的基本推导方式包括四课的确定及三传的效应传导。关于四课,《大六壬指南》中讲:“天干阳也,干上得者曰日,干上阳神为第一课,乃阳中之阳也;地支阴也,支上得者曰辰,支上阳神为第三课,乃阴中之阳也;干上阴神为第二课,乃阳中之阴也;支上阴神为第四课,乃阴中之阴也。夫月将加时则无极而太极也;加时而有天盘动而生阳,地盘静而生阴,乃太极生两仪也。至于
天干地支分而四课布,非两仪生四象乎!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
通过四课取三传的方法,有课经九宗门。九宗门实为天星之气下行路过北斗处的分化,
北斗七星实际为九星(北斗
开阳为
双星,再加上北极星,合为九星),而九星之气对下行之天气有不同之影响,因而壬课以九宗门应之。而取初传之法无外以动处为本,事物发展于矛盾最激化处,而动者为机,即为矛盾最激化处。九宗门分别对此动机进行分类而应,以拟事物变化之气数强弱。
科学认识
大六壬中的内涵都在十天干及十二地支中演变,格局形式上的不同,日、月、星、辰变化产生的与固定盘相对应的活动盘不同,天盘、地盘运转就是大六壬的精灵再现,并由此而产生事物变化根性场源。任何事物的变化带动产生的能量组合形式不同,一定的条件关系到事物内涵根本属性在天盘、地盘的运作状态下的具体表现。
根据现代
天文学知识可以知道,日月五星构成的
太阳系是相对于
北极星位置不变的在银河系中做螺旋运转。所以古人认为天之气从北极下注,经由
天罡星和
北斗七星气路划分为九,即为九宗门;气继续下行流布十二宫,即为十二天将,也就是十二贵神;再分别由各宫之神去直接发生作用,即十二月将,也就是十二支;十二支作用于地,便有了天地盘之间的生克制化以及德合鬼墓刑冲破害等关系;而日月五星是影响这些作用关系的时间空间因素。
四课揭示的是事物本质内在的联系性,相关系统化的理论产生四课上神的具体效应作用,由此而判断事物的内在基因素质场能的因果关系,发生多向关联作用并在一定基础上产生形式上的外在改变力,达到分解事物之间的矛盾所在。四课的确定多重性决定了三传的推导受其形式上的制约而产生与之密切关联作用的决定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运动力源泉,形式上的格局演变并不改变三传的内涵表达能力,构筑的人性场属在三传的神性作用下改变人的动向发展趋势,运用天人合一的规律在固有形式上引导着人类的灵性按照
同源全息理论观点的条件制约改变人本能的场源亲和性。
影响和意义
中国新时代之前,
中原地区都处在农耕及奴隶社会,农耕社会以来老天打粮食,吃饱穿暖。六壬预测学对人世的总结只是一小部分,对旧时代影响颇深。
六壬意义在于科学的数学模式,不同时代的理解有所偏差,随着社会进步及科学应用,六壬可以从玄学中排除掉,可以归类为高等未知数学。再则,按六壬的逻辑推理,在
地球洪荒时代之前,有一个比现代更伟大的文明,由于海平面的升高,人类基本上灭绝,能够延续下来的文明知识,在没有陆地资源的情况下,经过几百代的延续,文明基本为0,所以一切都是一个轮回。结合全世界的宗教历史文献研究,现代需要大力研发海能利用,海平面升高后,人类延续及文明延续迫在眉睫,也许看着非常之远,但轮回早晚会来临。
书籍介绍
六壬一类的书籍,在隋志、唐志中已颇有记录,至
郑樵《通志》所载六壬书目并八十二部,计一百九十一卷、明焦雄的《国史经籍志》所列多至八十二家。
清代编修《
古今图书集成》,于六壬主要收《大六壬类聚》,编修《
四库全书》,于六壬唯取《
六壬大全》,但官书之外,清代新的六壬著述仍有很多。迄于民国,大六壬的研究与著述相续不绝。历史上精于六壬者,或在壬学上有重要谱述与研究成果者,不仅有一些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活动家,还有著名的学者和自然科学家。如《通志》所列、
唐朝著名的天文学家
一行便撰有《六壬明鉴连珠歌》和《六壬髓径》。又如宋代
自然科学家沈括的《
梦溪笔谈》、明代王肯堂的《郁冈斋笔尘》、明代茅之仪的《
武备志》均有六壬内容的研究与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