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锦蛇(学名:Pantherophis guttatus),
游蛇科豹斑蛇
属下的一种蛇,因其外形特征有黑边的红褐色斑纹,加之腹部的方格斑纹酷似玉米而得名,体长一般在80-120厘米之间
玉米锦蛇多盘伺在玉米等谷仓附近,以靠谷仓粮食生存的鼠类为食,每年11月到次年3月
冬眠。主要分布在美国东部、东南部,
欧洲,
亚洲以及
墨西哥湾附近。
玉米锦蛇野外寿命为12-15年,人工饲养能大幅增加寿命,甚至可长达22年,因其性情温和,无毒,因此具有可观赏宠物性,在宠物市场较为多见。
命名和分类
玉米锦蛇由于隐性基因强大,繁殖能力强,逐渐发展为变异最多的
亚种之一。单就影响它颜色改变的基因就多达20多种,再加上不同的选育方向,玉米锦蛇可培育出上百种甚至上千种不同颜色、花样的品类。其花色的繁杂和多样,也是它成为宠物市场最受欢迎爬宠的原因之一。市场上目前常见的有纵纹、脱黄色型、脱红色型、白化及无色型等多种亚型,其中暴风雪玉米锦蛇、
棕榈玉米锦蛇、无鳞玉米锦蛇等稀有品种均比较漂亮及昂贵。
暴风雪玉米锦蛇
因为它们通体白色有淡纹,显得十分神秘,因此被叫做暴风雪玉米锦蛇。它们性情温顺,无毒,由于体色白亮、稀缺,价钱比一般玉米锦蛇要高,极具观赏价值。
棕榈玉米锦蛇
因为采集第一条棕榈玉米锦蛇的
南卡罗来纳州的别名为“扇榈州”,因此这个珍贵的品种被命名为“棕榈玉米锦蛇”。它们长相独特,样式可观,性情与普通玉米锦蛇一样温顺无毒。2012年棕榈玉米锦蛇的价钱为人民币2.5万元左右,在如今仍然有其特殊的价值和价格。
无鳞玉米锦蛇
无鳞玉米锦蛇并非指全身无鳞,而是腹部有鳞,背部无鳞或仅有部分鳞片,背部皮肤光滑,较有质感。无
鳞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脆弱,它们的皮肤依然有一定的防御性,可像其他蛇一般正常生活,最早的无鳞蛇在自然界中虽有出现但异常稀少,后经人工繁殖在市场上也较为常见,价钱高于普通蛇,根据花色及样式分为几百到几万元不等。
形态特征
品种分类
外部形态
玉蜀黍属锦蛇体色黄白,多以橘红色或灰色为底色,伴有红褐色斑纹,腹部有浓淡相间的方格状花纹,因酷似玉米,得名玉米锦蛇。体长通常为80—120厘米,最长也可达182厘米。
但是,玉米锦蛇多有一个以上的隐性基因,这使得它们的颜色和样式多变,花纹繁多,随着人工繁殖培育出多种色彩不一的个体。
生理结构
玉米锦蛇有坚固的牙齿,但并非是真正的毒牙,头部多为椭圆形,尾部逐渐变细。
玉米锦蛇与其它蛇一样没有四肢,依赖灵活的
脊柱、发达的肌肉以及身体下侧的特化鳞片配合起来进行运动、爬行,体鳞具有弱棱脊,通常是27列,有的个体是29列,肛鳞通常是2片。
玉米锦蛇的脊柱中有300-400多块椎骨,每一对
肋骨都连着一对椎骨,腹部叠在一起的鳞甲通过肌肉与肋骨相连,爬行时,靠肌肉推动身体前行。
玉米锦蛇的性别判断
从单只的外形上不容易分辨雌雄,但在有两只大小相似的蛇时,雄蛇往往头部较大,尾部细长。而雌蛇头部小,尾部稍短。
若要精准鉴别,可用手指捏住蛇的肛孔后部,如露出两根交接器(即半
阴茎)则为雄蛇,如肛孔扁平并略为凹陷则为雌蛇。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原产地为美国,常见于美国东南部城市的下水道中,在北美、
墨西哥等地都有分布,分布范围从美国的
新泽西州的南边,可以经
佛罗里达州一直追溯到路易士安那州的附近,中国的蛇体皆为人工培育,暂未发现野外分布。
亚种分布
玉米锦蛇和暴风雪玉米锦蛇,棕榈玉米锦蛇
一般分布于美国的东南部城市,而无鳞玉米锦蛇在野外稀少,多生活在室内
栖息环境
喜好栖息在森林、林地,沼泽,农田等地,也喜欢出现在有
啮齿动物生存的谷仓附近,生活最佳环境温度为21—32度,要求湿度为75%—80%。
生活习性
日节律
玉米锦蛇喜好夜间活动,多出现在黄昏及昏暗的夜晚。不喜群居,为独居动物,具有半树栖性,虽多为夜间活动,但也会在清晨沐浴阳光。
夏季7、8、9月是蛇最活跃的时期,它们会四处游动,觅食、繁殖等,还喜欢到水边洗澡。
季节性节律
由于玉米锦蛇会根据温度来选择活动、进食与休眠,25—30为适宜温度,因此当温度过低,玉米锦蛇会进入冬眠期。一般每年11月至来年3月为
冬眠期,冬眠期间玉米锦蛇不吃不喝,也不能被外物打扰。一般雌蛇先进入冬眠,然后是雄蛇、幼蛇。
冬眠温度多为7到10度,当温度高于10度时,蛇的身体会代谢较快,消耗体内养分过多,春季易生病或死亡。当温度低于5度时,可能会因为低温直接导致蛇的死亡。
当春天温度高于10度时,玉米锦蛇便会从冬眠中醒来,开始新一轮的生存活动。但温度过高时,如高于30度,蛇也会逐渐减少饮食,甚至进入夏眠阶段。
觅食习性
食物
肉食动物,常以小型
啮齿动物(如小白鼠)、小型
四脚蛇、蛙、
蝾螈、小型鸟类,蛋类、鱼类等为食,幼体通常多以鼠类为食,成体会
捕食小型鸟类、小型
鸟卵等,或在谷仓附近袭击啮齿类小型动物,通常被看作人类谷仓的天然助手。
捕食
玉米锦蛇在进食时是很危险的,易遭到天敌的攻击,并且进食后不能立刻被打扰,否则容易因为吐食而生病,甚至死亡。
温度太低(低于10度)与温度太高(高于30度)蛇都会拒绝进食。
其他习性
性情
玉米锦蛇性情温和,无主动攻击性,越成年性情越温顺,不具有毒性。
生长繁殖
求偶交配
玉米锦蛇
冬眠醒来,往往会先交配再进食。在发情期雌蛇的尾基部会放出特殊的气味吸引雄蛇,雄蛇闻见会追逐雌蛇。正常情况下,玉米锦蛇为3-5月发情交配。交配时雄蛇的交接器(半
阴茎)可从泄殖孔伸出(每次只使用一侧半阴茎即可),两只蛇头在一方互相缠绕在一起,雌蛇伏地不动,雄蛇全身抖动,
射精后两蛇便自动分开。一条雄蛇可与几条雌蛇交配,雌蛇虽然只能接受一次交配,但存于雌蛇泄殖腔内的精子保存可长达三年。
产卵孵化
繁殖的玉米锦蛇一般是3年以上的性成熟个体,在交配后一个月,雌蛇会找一个安全的洞产卵。通常6 月—7 月产卵,卵的数量为 6 枚—30 枚不等。幼蛇的胚胎是在卵壳中发育的,通常两个月后,
玉蜀黍属幼蛇便会破壳而出。卵的孵化时间为40—65天,孵化温度会影响幼蛇的性别,温度越高母蛇的概率越大,反之则多为公蛇。当孵化温度在29-30度,湿度在50%—70%时,公母比例相当。玉米锦蛇整体寿命为12-15年,人工饲育可延长寿命至20余年。
人工养育
由于玉米锦蛇蛇是根据温度活动的动物,细微的温度变化它们都能感知到,因此在人工养育时四季的管理和照顾也会有不同。玉米锦蛇的活动时间也被看作是人工养育的重点。如每年夏季和秋季是玉米锦蛇的进食高峰期,而冬季主要是玉米锦蛇的冬眠期。
环境准备
玉米锦蛇对温度适宜、通风的环境十分依赖,饲养设备可选取坚固、通风的箱体,面积要相当于蛇体长平方的3/4,箱体太大反而会令幼蛇产生危机感,注意顶部要有牢固的顶盖,以防蛇外逃。
箱内可放置便于攀爬的枯枝(蜕皮时也可用)、草皮、
爬行纲沙等,并且还要有可藏匿的
树洞或石洞。箱中还要有饮水及浸浴的水盆,冬季可用爬虫加热垫或爬虫灯保温。
家庭大量饲养繁殖也可用造景齐全的专业爬柜。饲养温度24-32度、湿度75%-80%为宜,长期超过33度或低于20度,玉米锦蛇易得
肺炎等病,严重时会造成玉米锦蛇的死亡。
喂食
喂食时需要根据玉米锦蛇的年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食物,如幼年玉米锦蛇可喂食小白鼠乳鼠,成年玉米锦蛇则可喂食成年的小白鼠,如果有不吃小白鼠的个体可喂食
铅山壁虎、蜥蜴等。
投喂时活体的食物和死亡个体营养价值相当,但活体投喂会对玉米锦蛇的口腔不利,严重时还会引发口腔炎,甚至造成玉米锦蛇的死亡。如投喂冷冻食物一定要先进性解冻,以免造成玉米锦蛇的
肠炎。
喂食时间最好间隔7-10天,不可投喂太多或体型太大的食物,并且在玉米锦蛇进食后不要打扰,以免影响消化,食物一般在3-5天消化。如玉米锦蛇发生吐食,需要让它们静养一个投喂期,并提供足够清水,补充维生素 C、维生素 B 12 等,且需在下一次减量投喂,等玉米锦蛇逐渐康复后再恢复正常投喂。
蜕皮
当玉米锦蛇的身体不断生长时,它的鳞片却不会跟随长大,因此它需要不断蜕皮来更换和身体长度相当的鳞片,新换的鳞片会比之前的更长更大,每次蜕皮至少能够长身体长度的1/5。
玉米锦蛇的蜕皮次数不仅反映出它的生长速度, 进食越多的个体蜕皮次数越多。另一方面也能从蜕皮的完整度看出玉米锦蛇最近的健康情况。
玉米锦蛇每年会自然蜕皮2-6次不等,当它眼睛发白就说明即将蜕皮。蜕皮期间需要让它多喝水,必要时需要全身浸泡在水中,环境太干燥或玉米锦蛇本身精神紧张都会影响其蜕皮的过程。
健康
人工养育也要注意及时清理玉米锦蛇的环境以及环境消毒,最好能够每天清理粪便,并定时做消毒工作。
当玉米锦蛇出现消化系统疾病时,轻者需要静养,严重时也需采用药物治疗。如出现
肺炎等传染性疾病时,还需隔离饲养以免传染其他蛇体,隔离天数至少在60天以上。当温度低于10度,就可以准备设备让玉米锦蛇
冬眠。进入冬眠的玉米锦蛇的环境中最好能准备2-3个温湿计,分别放在上、中、下的各个部分,以便随时观察玉米锦蛇的环境是否适宜。
如玉米锦蛇进入冬眠状态,次年醒来会进入脆弱期,这时需让玉米锦蛇静养一段时间再逐渐喂食,不能让玉米锦蛇处于温差过大、忽冷忽热的地方,也不要开始大量喂食,否则容易造成玉米锦蛇的死亡。
种群现状
由于玉米锦蛇性情温顺,无毒,打理相对哺乳动物难度低,它们逐渐在我国成为最常见的
宠物蛇之一,群体数量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暂无灭绝风险,普通品种的保护等级为无危,个别品种如红玉米蛇等为濒危物种被列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
主要作用
药用
从古至今,玉米锦蛇一直都全身是宝,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蛇鞭、蛇胆、
蛇蜕、蛇骨、蛇蜕、蛇血及蛇油均可用于医药,并且都为名贵的中药材。
农间防害
玉米锦蛇也是
灭鼠能手,在自然界中对农作物的生长及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令作物顺利生长,也减少了
瘟疫等传染病的发生。
种间关系
玉米锦蛇的天敌很多,小至蚂蚁,大至
食肉目,都有可能成为它们的天敌,不过更大的天敌为人。在它们蜕皮或
冬眠时,平常它们喜爱的食物如鼠类、蜥蜴类也有可能成为敌人,危害到蛇的健康甚至生命。
当蛇遇见天敌,它们会膨胀自己的身体嘶嘶作响,用以吓退敌人,保护自己。当实在无法躲避时,它们也会产生嘶咬等攻击,尽管它们并没有
毒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