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腹海雕
鹰科海雕属的一种鸟
白腹海雕(黑枕黄鹂普通亚种:Haliaeetus leucogaster),别名白腹雕,是鹰科海雕鸟类。成年体长66~90厘米;体重3000~5000克。雌性略大于雄性。喙呈钩状,铅灰色。虹膜褐色。头部、颈部及下体均为纯白色。背部及翼上覆羽黑灰色;翼宽长,初级飞羽深黑色;尾短,呈楔形,近端部1/3呈白色。跗和趾淡肉色,爪黑色。
白腹海雕在世界主要分布于东亚、南亚、东南亚及大洋洲;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南部沿海。主要栖息于河口和沿海地带,也见于沿海附近的大型湖泊和水库中。主要以鱼类、小型两栖动物爬行纲及哺乳类动物为食。
白腹海雕于2020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无危(LC)。于202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为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形态特征
成年白腹海雕为大型猛禽,一般成年体长66~90厘米;体重3000~5000克。雌性略大于雄性。具体大小衡量可见下表。
喙呈钩状,铅灰色,蜡膜灰色。虹膜褐色。跗蹠和趾淡肉色,爪黑色。
成鸟头部、颈部及下体均为纯白色。背部及翼上覆羽黑灰色;翼宽长,初级飞羽深黑色;翼下覆羽和腋羽白色;尾短,呈楔形,近基部2/3为黑灰色,近端部1/3呈白色。
幼鸟第一年头部及颈部泛棕黄色,后颈黄褐色,耳覆羽褐色;上体和翼褐色;尾白色,尖端褐色;胸部棕褐色,腹部和周围其余下体黄褐色;脚白色。第二年通体淡褐色,尾几全白。第三年近成鸟体色。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白腹海雕在世界主要分布于东亚(中国)、南亚(孟加拉国印度斯里兰卡)、东南亚(缅甸、越南柬埔寨泰国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东帝汶文莱)及大洋洲(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
中国分布
白腹海雕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华东(福建省江苏省浙江省、台湾省)、华南(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澳门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海南省)沿海。
栖息环境
白腹海雕主要栖息于河口和沿海地带,也见于沿海附近的大型湖泊和水库中。分布海拔一般在900米左右,最高至1700米。其一般不远离海岸,是典型的海岸鸟类。但也可以生活在森林地区,栖息于较小的水体附近,如湖泊、池塘和河流等。其常停栖于海岸线上视野良好的枝头或悬崖,有时也栖息在开阔地区的树上或地面的高处。
生活习性
飞行行为
白腹海雕常单只或成对在沿岸海面上低空飞行、有时也高空翱翔。其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飞行,偶尔停在树上和岩石上。在低空飞行时,其两翅扇动缓慢而有力,高空飞行时常将两翅上举成“V”字形。
觅食行为
白腹海雕擅长海洋捕猎和陆地捕猎,主要以鱼类、小型两栖动物爬行纲及哺乳类动物为食,如蛙、蜥蜴、草兔、蛇等,也吃腐肉,包括哺乳动物的尸体或在岸边的死鱼残骸。
除主动捕食外,白腹海雕还会从其它捕食者处夺取食物,通过骚扰其他鸟类来迫使它们放弃捕获的食物。其通常在白天觅食,在早晨和黄昏最为频繁。在飞行不停观察,在到海面出现猎物时进行俯冲猎食,有时也会在长途飞行后潜入水中,以便进行捕猎。其通常能闻到猎物特殊的气味。
家域行为
白腹海雕领域性极强,雌雄亲鸟共同保卫领域。其巢间距约为2~3千米,故其保卫的领地面积约3平方千米。而其狩猎范围约为150平方千米,故经常可以见到白腹海雕共享狩猎领域,甚至可见有多达7对生活在同一狩猎领域。其亦倾向于使用相同的栖木。在繁殖季节,白腹海雕的狩猎领域减小。
鸣叫行为
白腹海雕非常吵闹,尤其是在黎明和傍晚时分,其会通过鼻腔发出响亮的“啊——啊——啊——”的声音或一系列有节奏的二重叫声。其发声时头部指向天空。还可以听到一种类似于鸭叫的“qua——qua——qua”的声音。其在受到惊吓时会发出呱呱叫的声音。
生长繁殖
求偶交配
白腹海雕全年均有配对,在繁殖期时求偶行为增加。求偶时雌鸟和雄鸟交替发声,后在空中盘旋追逐或潜入水中。一旦其找到配偶,就会终生在一起,但在一只死亡后另一只会寻找新的伴侣。白腹海雕通常在早春繁殖。在印度的繁殖期为12月至次年3月;在澳大利亚为5~10月。
筑巢
白腹海雕通常营巢于海岸边高大的乔木上或悬崖岩石上,在内陆通常营巢于沼泽地带的树上、地面或岩石上。巢较为庞大,直径可达2.5米,主要由枯树枝构成,内垫植物的茎叶。其喜欢利用旧巢,通常一个巢可使用多年,但每年都需要增加新的巢材,因此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巢也变得越来越大。
产卵孵化
白腹海雕每窝通常产卵2枚,偶见3枚,卵白色,呈卵圆形,大小平均72.2毫米×53.8毫米。由雌雄亲鸟轮流孵卵,但以雌鸟为主,雄鸟仅在白天替换雌鸟。孵化期约40天。
育雏
亲鸟会喂食早成雏直至其长到六周大,亲鸟双方撕食猎物,一对一地喂雏鸟,其喂食方式不同,雌鸟会同时喂养所有雏鸟,雄鸟则会偏向于喂养较为强壮的雏鸟,而后再喂其它雏鸟。
生长
雏鸟晚成。羽化的时间约为84天(12周)。具体生长情况见下表:
在野外,其寿命可达30年。
种间关系
天敌
白腹海雕是顶级掠食者,成年的白腹海雕没有天敌,然而其雏鸟会遭受到圆鼻巨蜥、蛇类和其他鸟类的威胁。
竞争
白腹海雕最强大的竞争者为楔尾雕(Aquila audax),它们竞争领土和食物资源;另一个竞争者为鹗(Pandion haliaetus)。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至2001年,白腹海雕在全球的个体数为1000~1万只。2009年,在中国的繁殖对数为100~1万对。2020年,在澳大利亚至少有500对繁殖对,在中国香港有15对繁殖对,在缅甸有100~120对繁殖对,在新加坡有10~15对繁殖对。因其广泛存在,在2020年认为其总数为2600~4.1万只。其种群数量趋于下降,特别是在印度,至2020年其种群数量在25年内减少了72.59%。
致危因素
白腹海雕因产业变革和城市扩张而导致栖息地丧失,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因为农业需要和城市扩张而砍伐沿海森林;人为狩猎压力宠物贸易及药物中毒导致种群数量下降,在印度尼西亚,其被诱捕来进行宠物贸易;气候变化、卵被偷盗等导致其繁殖率下降,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冬天气温下降和飓风的可能性上升导致其受到气候威胁。
保护级别
白腹海雕于2020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无危(LC)。
白腹海雕于202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为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措施
白腹海雕在国际上受到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保护,被列入附录二中,明确规定禁止其国际性的交易,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允许买卖这些物种的标本。
白腹海雕受到1972年《印度野生动物保护法》附表一的保护。
白腹海雕受到香港特别行政区《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的保护。
白腹海雕被列入《中澳候鸟协定》。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中国分布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飞行行为
觅食行为
家域行为
鸣叫行为
生长繁殖
求偶交配
筑巢
产卵孵化
育雏
生长
种间关系
天敌
竞争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致危因素
保护级别
保护措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