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志强(1928年1月~2012年5月),男,1928年1月23日出生于
河北省辛集市东和睦井村,陈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混元太极门派创始人,中国武术百杰之首,中国武术九段,是引领陈式太极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冯志强早年师承武术宗师
陈发科与
胡耀贞,兼学陈氏太极拳与心意六合拳两拳种,并开创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冯志强重视武学传承,武学活动远播海外,多次随团访问
日本、美国与
新加坡等多国,表演陈式太极拳,并在当地授业。
冯志强曾任
中国武术协会委员,北京武术协会副主席,北京陈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志强武馆馆长,并兼任国内外100多个武术团体的名誉会长、顾问或总教练。2012年5月5日,冯志强因病逝世,享年85岁。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28年,冯志强生于武术世家,
曾祖父是
清代武举人,善骑射。受当地习武文化以及祖上遗风影响,冯志强从小就对武术有着浓厚兴趣。每当曾祖父拉弓耍刀时,他就站在旁边比划模仿姿势动作,当曾祖父站桩时,他便倾听村里老人讲述武林传奇故事。
冯志强从小身体素质出众,8岁起正式拜师学艺习武,开始练习少林童子功、朱砂掌与通臂拳,他的
舅父王运先生是其启蒙老师,由于天资聪慧又勤奋好学,进步很快。
运动生涯
双学双修
1940年,冯志强被家人送至北京当学徒,白天学艺做事,晚上练拳习武。1945年,17岁的冯志强拜擅长通背拳、铁砂掌、点穴与轻功等武学绝技的
沧州市著名武术家韩晓峰为师,习练通臂拳、朱砂掌和踢桩打袋。
1948年,冯志强师兄
田秀臣看冯志强习武刻苦勤奋,为他引荐当时京城人称“单指震乾坤”的
胡耀贞,20岁的冯志强拜胡耀贞为师,学习心意六合拳。胡耀贞对冯志强习武之路的引导十分关键,在其指导下,冯志强潜心苦练心意六合拳与内家气功,参内家
禅定,悟武术真谛,成为心意门高手。
两年后,冯志强又经胡耀贞推荐,再拜陈式太极拳宗师、世称“太极一人”的
陈发科为师,成为陈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冯志强跟随这两位武术前辈双学双修,双悟双进步。
冯志强之后成为陈发科之子
陈照奎的陪学督练,得以有更多机会获得师父的单独指导。他每天刻苦练拳练功长达七、八个小时,而立之年时已是京城武林颇有名气的人物。
1950至1957年间,陈发科给冯志强改了八遍拳,冯志强从中掌握太极拳真传练法与内涵精髓,同时将陈先生的口传秘诀与自己的理解再去求教于胡耀真,从拳理、易理、医理与
技击等多方面研修参悟,将两位老师的教导与见解同自己的理解体会结合,取长补短融会贯通。
开创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
冯志强同时兼学心意六合拳与陈氏太极拳两个拳种,他倾毕生之研修,总结创立新拳种,融合各家拳术之长,汇集各家功法之优,在继承“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结合六合心意拳并吸收医道精华,创编出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在拳法、功法与用法上有较大提升与发展,形成完备体系,以混元内功为本,以拳械套路与单式操练为体,以推手和散手为用,融合陈式太极缠丝内功与心意六合内功精髓,表达太极内涵真义,以心意为指导,以丹田混元气为根本,依太极阴阳之理,经太极十三势体用修炼,达内外合一、混元一气境界。形成“内外俱炼,以内为主;动静相兼,以静为主;练养结合,以养为主”原则,形成"内外结合,上下相随,周身一家,混元一体"十六字指导思想。
冯志强将养生与
技击两方面有机统一,既有养生保健作用,又有较强技击防身功效,克服太极拳发展中出现的“体操化”,“外家化”与“纸上谈兵”等弊端,恢复太极拳原本练法。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逐步形成体系,90年代开始在国内外广泛传播。新拳法揭示天、地、人与世间万物的太极运动本相,体现太极哲学思想,继承和发展陈式太极拳,其理法思想与运动特点得到越来越多武者喜爱,养身保健与武术作用得到普遍认可。
武学传承
得到
陈发科、
胡耀贞两位大师悉心栽培,冯志强对传统武术数十年潜心研修,融会贯通并继承发展,在拳理与拳术上硕果累累,为国内外武术界公认为太极拳泰斗。
冯志强很重视武学传承,自1979年起他三次赶赴陈家沟,将师父陈发科传授的陈式太极拳亲授予陈家第19代弟子,随后诸多陈家弟子也到北京跟随冯志强学习,陈家沟的陈式太极拳恢复与迅速发展,离不开冯志强奠定的基础与亲力亲为做出的贡献。
1982年,
上海市举行“全国太极名家汇演”,冯志强应邀单刀赴会表演推手真功,击败大会指派的几位内外家武术高手。精湛武艺与高尚武德令人折服,“真太极”、“真功夫”热传上海,他应邀留在上海举办为期三个月的培训班,传授陈式太极拳。1983年,冯志强赴上海出席“第五届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展示陈式太极拳技艺。
冯志强为将太极拳发扬光大,在北京开办志强武馆教授徒弟,同时整理出版众多武学教材,包括《
陈式太极拳精选》,《太极拳实战技击》和《心意混元太极拳》等书籍。他先后出版发行多本太极拳著作与教材,十几部录象教学资料片,还常应邀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武术刊物与体育杂志发表文章,阐述太极内涵真谛,有些作品还被译成外文出版,有的作品甚至再版12次。
冯志强曾表示,太极不属于某个人,他所做的一切,所整理的书籍光盘等资料,都是为传承中华文化,造福人民,一切都属于国家,属于民族。他不断交代弟子,务必要传承太极文化并将之发扬光大。他著作颇多,将前人所不轻传的练功秘法加以整理并公诸于世,在祖国各地积极推广太极,被誉为引领陈式太极拳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冯志强的武学活动还远播海外,自1981年起他多次随团访问
日本、美国与
新加坡等多国,表演陈式太极拳,并在当地授业,悉心传授、辅导、帮助当地武术团体学习太极拳。他是最早的陈式太极拳代表走出国门,成为将陈式太极拳推向世界的第一人,1984与85年他连续造访日本讲学授拳,当地武术界形容其“功夫如大海”。
1986年,冯志强随团出访
墨西哥与美国,参加全美武术大会。1987年,冯志强赴
深圳市参加由
中国武术协会组织的国际武术培训班,主持陈式太极拳教学。1988年,冯志强应邀公派出访
新加坡讲学授拳。
1989年至2007年间近二十年,冯志强先后十几次应邀出访
日本、美国、
荷兰、
瑞士、
芬兰、
法国、
西班牙与
韩国等地,声名远播,慕名而来中国留学、访问的外国及港澳地区武术爱好者纷纷前来探访学习。
冯志强去日本次数最多,每次他去授业都获得当地太极拳界热烈欢迎。过去日本当地所习练的陈式太极拳多由台湾引入传播,与冯志强传授的拳法差异极大,经后者传授,当地武人进步飞快。
有三十几个国家与国内三十多个省市爱好者习练冯志强传授的陈式太极拳与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很多国家与国内众多地区都成立陈式太极拳、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或以冯志强先生名字命名的研究会、协会与中心等。即便在身患重病时,冯志强还交代弟子,定要将太极文化传承下去。
外战内行
1953年,
陈发科与
胡耀贞在北京共同创办成立首都武术研究社,担任正副社长,冯志强几乎每天必到,亲聆两位大师教诲,尽得陈胡绝学精髓与要旨。30岁的冯志强已集心意、太极于一身,故当时只要有人来“以武会友”,基本都是冯志强出面“接招”。
据冯志强外孙
冯彦博回忆,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柔道冠军库玛来挑战,他号称从没遇过敌手,到
北京体育大学(中国官方武术基地)踢馆。北京体院请冯志强出山与之过招,只用几招就击败这位柔道冠军。由
北京市体育局创办的《北京体育》杂志还对这次对局进行专题报道,这段武林佳话传遍大江南北。此前曾战胜50多个国家功夫高手及中国20多位武术家的库玛,很佩服冯志强,虽当场拜师未成,此后仍常来京向冯志强学习中国功夫。
冯志强赴海外授业传播中国武术,总有些对中国武术不了解的外国武者,认为中国武术中看不实用,故冯志强数次出国访问期间,差不多每次都会遇到“挑战者”。他去日本授业期间,不乏当地武术行家要找他切磋技艺,冯志强很注意拿捏分寸,既制服对手,又不伤害对方。出访
新加坡期间,当地一位武者找到代表团下榻的宾馆等候,专找冯志强较量切磋,冯志强用陈式太极拳的缠丝劲应付对手的重拳,用同样方式连续撂倒对手,对手输得心服口服。
冯志强有次随团前往新加坡,刚下飞机就被一名当地拳手拦下要求过招,他一拳向冯志强面门打来,冯志强并未躲闪,一拳打向对手肋部穴位,导致这位新加坡拳手当场休克。据其徒弟刘文田透露,冯志强多次赴国外交流,与当地武学家切磋,不曾有过哪怕一次败北。
人物相关
出版刊物
武学传承贡献
人物评价
技术特点
冯志强身材魁梧体态适中,四肢有力,摔跤和推手皆为上乘身型,是为贯字体。他随陈发科学拳多年,加之个人天赋,深得陈式太极拳精髓,打拳搭手堪称一流,体现陈式太极拳刚柔相济,柔中有刚等特点。
外界评价
冯先生最大特点是与时俱进,练拳搭手从不保守,以传统老架子为母体,改造为全新套路,称之为混元太极拳。——李宝如(摔跤高手)
冯志强为陈式太极正脉嫡传,创立陈式心意混元太极,在国内外太极拳界影响巨大。他拳法古朴纯净,圆活大气,达自然天成境界。——武术世界评
师父无论在哪,言行都以国家、师门为重。他教拳数十年,在美国、
日本、欧洲等地都有徒弟。师父常教导弟子,练功先修德,人品多高,功夫多高。——杨玉亮 (冯志强弟子)
场外生活
生活与工作
河北省辛集市(后改称辛集市)东边有个和睦井村,1928年大年初一,冯志强出生在这村子,家中排行老四。
幼年时他随乡舅习练少林桩功、童子功、达摩易筋经与拳术等。跟随
胡耀贞与陈公发习武后,冯志强每日自凌晨四点开始练拳,直至中午十一点,晚上睡前还要再练会儿,用他自己话说:“做梦都是和师父学拳。”
1940年,12岁的冯志强被家人送至北京,先后在大栅栏百货店、德珍玉器店、电器修理铺和其他杂货铺等处当学徒。1943年,他进入北京春明电机修理厂,学习修理变压器与
发电机技术,坚持白天学艺做事,晚上练拳习武。
1946年,18岁的冯志强经人介绍,与同乡李玉珍女士(生于1929年)结婚,在北京
骡马市附近粉房琉璃街胡同安家。两年后,他移居
崇文区茶食胡同,仍坚持白天做工,晚上练拳。
1951年,冯志强长女冯秀芳出生,此后十余年,次女冯秀华、三女
冯秀茜和四女冯秀洁相继降生,受父亲影响,几个女儿都修炼混元太极拳。
1958年,冯志强在国营
北京电机厂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工段长,管理领导10余个生产组约200余名工人,当时他家(天坛北门南五老胡同)与厂址(
朝阳区大山子北边酒仙桥)相距20多公里,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早出晚归(5时出门,8至10时回家),他见缝插针坚持练功练拳。
1981年,冯志强提前从北京电机厂退休,专心练拳练功,将精力投入到发展创新陈式太极拳及中华武学精髓的事业和追求之中。
收徒
冯志强为人低调,人品让所有人敬重。弟子杨玉亮据曾介绍说,师父常教导弟子们,练功前先修德,常说“人品多高,功夫多高”。他收徒严格,主要看人品,收每一个弟子都亲自考察,真正入室弟子数量不多。对本门弟子,冯志强免费教学,师徒间情同父子。
另一弟子张玉学透露,冯志强无论到哪都以国家与师门为重,常说自己根在中国,家在北京,不能忘了本分。国外交流授课时,如会场内没放置中国国旗,冯志强坚决不入座、不照相也不讲课。
去世与纪念活动
2012年5月5日14时56分,冯志强因病不幸在京逝世,享年85岁。得知师父去世消息,众多弟子赴北京为老先生送行。号称陈家沟太极拳八大金刚之首的
王战军亦发文悼念,尊称冯志强为“师爷”。
2013年5月,纪念冯志强的文集《师恩》首发式暨冯志强纪念馆启动仪式在京举行。原
国际武术联合会秘书长、中国武协主席、中国武术研究院院长
张耀庭致辞。
2018年3月,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陈式太极拳研究会第九届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纪念著名武术家冯志强先生诞辰90周年活动在
昌平区举行。
荣誉
1983年,北京成立陈式太极拳研究会,冯志强被推选为会长。
冯志强曾担任
中国武术协会委员,北京武术协会副主席,北京陈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志强武馆馆长,还曾兼任国内外100多个武术团体名誉会长、顾问与总教练。
冯志强成为太极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是中国武术百杰之首。2008年,他被评为中国武术九段,包括他在内全中国范围内武术九段也仅26人。
冯志强去世后,有人送挽联,上书:功深艺精一代宗师千秋颂,德高望重百世英名万古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