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沙鼠
对农牧业有危害的一种大沙鼠属鼠类
大沙鼠(Rhombomys opimus),又叫大沙土鼠,是大沙鼠属的一种鼠类动物,对农牧业危害较大。大沙鼠常啃咬植被,使其洞群分布的地方成为裸地,呈现出沙漠化,严重影响荒漠、荒漠草原地区固沙植物的生长;在农区盗食粮食,破坏水利设施,造成粮食严重损失和水土流失;又是多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如鼠疫黑热病病原体的自然携带者。
大沙鼠为沙鼠中体形较大的种类,体长达150~200毫米。耳短小,不及后足长的一半。尾末端长有黑毛,形成小毛束。每个上门齿前面各具有2条纵沟。头和背部中央淡沙黄色。广泛分布于伊朗中亚、中国和蒙古,在阿富汗北部和巴基斯坦西部也有分布。亚洲中部典型荒漠鼠种,典型生境为灌木、半灌木所固定的沙丘或沙地。活动时间集中在白天,不冬眠。植食性,主要以植物的绿色部分枝条和茎叶为食。营家族群居鼠类。繁殖期为3~10月。雄性寿命2~3年,雌性寿命3~4年。
大沙鼠种群数量稳定,于201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中,等级为无危(LC)。
演化
在距今约5500万年北美晚古新世地层中发现的副鼠(Paramys)被认为是啮齿动物的共同祖先。其后,在中国南方更早的地层中又找到类似啮齿类动物—晓鼠(Heomyo,宽白齿兽科,独目)的化石,此时,不少学者开始认为啮齿目是比宽臼齿兽类更早的某个种类。啮齿类在地史上出现后,迅速辐射进化。至晚始新世时(约4000万年前)已分化出约20科,分布在北美、欧亚及非洲大陆上。渐新世时(距今3700万~2500万年),现生啮齿类主要的各科已相继出现并逐渐分布于所有大陆。
大沙鼠的近亲蟳是已经灭绝的Myocricetodon属。根据化石显示,它们出现在中新世(1640万年至1120万年前)的非洲和欧亚大陆。
分类
大沙鼠曾被认为是沙鼠属(Meriones)的一员。1841年,J. A. Wagner根据其独特的牙齿特征,创建了一个新属大沙鼠属(Rhombomys),大沙鼠为唯一代表物种。2010年,在一项分子分析中,M. Ito及其同事发现大沙鼠是短耳沙鼠(Brachiones przewalskii)的姐妹分类单元,两者与肥沙鼠(Psammomys obesus)属于同一进化枝,表明大沙鼠和沙鼠属之间没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大沙鼠为鼠科沙鼠(Gerbillinae)大沙鼠属中唯一的种类。
形态特征
大沙鼠为沙鼠亚科中体形较大的种类。体长150~200毫米,尾长60~130毫米,平均体重285克。耳短小,为12~17毫米,不及后足长的一半。尾粗大,略短于体长。
颅骨粗壮,宽大。吻部钝短,后头膨大。鼻骨狭长,其长约为颅全长的1/3。额骨长大,中间低凹。眶上脊明显。顶骨较短且扁平,嵴明显,此嵴在顶间骨处折向两侧。顶间骨近于椭圆形。颧弓中部不向外突出。听泡不显著膨大。前足4指(趾),拇指(趾)不明显,后足5趾。前肢掌部裸露,后肢疏部被密毛。雌体乳头4对。
牙齿主要特征:每个上门齿前面各具有2条纵沟。外侧纵沟较宽。第一上臼齿咀嚼面有3个横叶,彼此不相通。第二上臼齿有2个横叶。第三上臼齿只有1个横叶,后端有1小叶与横叶相通。下臼齿与上臼齿一样,只是第三下臼齿只有1个横叶,无小叶。
毛色:头和背部中央淡沙黄色。体侧眼周、两颊和耳后毛色较背淡。背毛基灰尖沙黄且杂有少量黑褐色毛。腹部及四肢内侧的毛均为污白沾黄色。毛基部暗灰色,毛尖污白色。尾毛上、下锈红色,较背毛鲜艳。尾末端有长斑鱾,形成小毛束。夏季毛较短且色浅,冬季毛长而密,毛色深暗。爪粗壮而锐利,暗黑色。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广泛分布于伊朗中亚(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中国和蒙古,在阿富汗北部和巴基斯坦西部也有分布。
栖息环境
大沙鼠是亚洲中部荒漠林以及荒漠草原的典型栖居者,典型生境为灌木、半灌木所固定的沙丘或沙地,在荒漠草原地带多呈不连续的岛状分布,多集居于白刺(Nitraria sibirica)、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丛生的沙地或风成沙丘上的灌丛之间,荒漠地区则多栖息于以梭梭(梭梭属 ammodendron)、柽柳柽柳属)为主的沙丘底部。栖息地表层的土壤比较疏松,有一定厚度。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大沙鼠全年活动,不冬眠,活动时间集中在白天。地面是大沙鼠主要的活动场所,地面活动强度和进洞频率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秋季是贮存冬季食物的旺季,地面活动强度最高,进洞频率最低。春季,进洞频率最高,洞外活动时间较长且范围大,主要进行取食,也相互追逐、嬉耍。夏季,明显地分为清晨和傍晚两个活动高峰,中午活动减少。冬季则集中在中午活动。阴雨天气极少出外。
觅食行为
大沙鼠植食性,主要以植物的绿色部分枝条和茎叶为食,尤喜食梭梭、锦鸡儿(锦鸡儿属 spp.)、沙拐枣(Calligonum spp.)、猪毛菜(Salsola spp.)、盐爪爪白刺滨藜(Atriplex sp.)等植物的茎、叶及嫩枝,也喜欢吃种子。冬春季主要以植物表皮和种子为食,而夏秋季主要以植物的嫩叶为食。
大沙鼠善攀爬,常上升到3米以上的树上取食。大沙鼠不喝水,完全靠食物中的水分供给体内水分代谢的需要。大沙鼠有储藏食物的习性,多时一个洞群可达40千克
警戒行为
警戒行为表现为:两足站立或四足着地状态下,持续注视某一方向;向同类发出警报声,有时伴以后肢持续的跳跃动作,还包括跺脚等报警行为。大沙鼠的听觉和视觉非常敏锐,出洞时,首先将头探出洞外,然后爬出洞口张望,确认没有危险时,才离洞活动。遇到危险时,发出“唧、唧”的连续叫声,彼此呼应,其他沙鼠听到后迅速逃入洞内,十多分钟后才慢慢重新出洞活动。
瞭望行为
大沙鼠的瞭望行为会随时发生。出洞时,大沙鼠首先探出头,确认洞口附近无危险存在时再钻出洞,然后站立在洞口前的小平台上瞭望,动作和警戒相似,只是不发出鸣叫。在取食时,大沙鼠会边进食边进行瞭望,当有危险发生时会立即转入警戒行为。
社会行为
大沙鼠为营家族群居鼠类。少时2只,多时达10多只。一个典型的家庭群体包括一个成年雄性,一个或多个成年雌性及其未成熟的后代。雄性个体间或雌性个体间,繁殖期均匀分布,非繁殖期随机分布;雄性与雌性个体间,繁殖期聚集分布,非繁殖期为随机分布。
洞系
在大沙鼠的分布区内,喜欢在土质松软,便于挖掘但又不易于坍塌的地方打洞。洞系常建在地势隆起的地方,洞口一般在斜坡上。一个复杂的洞系,通常需要几代大沙鼠共同挖掘。多数洞系有洞口30~70个,少数达100个以上。洞口通常分为临时洞和永久洞,临时洞一般在巢区的边缘,用于临时躲避敌害。永久洞口有一个平合,供取食、瞭望、晒太阳用,洞口间有明显的跑道。
大沙鼠对其洞系内的洞口利用存在着季节性变化 。春夏季洞系所占面积小于秋冬季洞。夏秋季天气炎热,大沙鼠多利用背光或隐蔽的洞口,天气渐冷后逐渐利用光线直射的洞口。冬季大沙鼠栖息于洞系的深部,而将浅部用作粮仓,夏季则迁居洞系上部的干沙层中营巢做窝,繁衍后代。
大沙鼠不但有利用旧洞系的习性,还和其它鼠类混居,如子午沙鼠长爪沙鼠、黄兔尾鼠。
扩散与迁移
当巢区中心附近的食物利用殆尽时,大沙鼠会逐渐把中心向另一个植物茂盛、食物充足的地方转移,从而形成洞群内部的短距离扩散。而远距离的扩散则称为迁移。造成大沙鼠扩散与迁移的原因除了食物的缺乏外,还有种内和种间对资源利用的竞争和排斥。
生长繁殖
繁殖
大沙鼠在3~4个月大时达到性成熟。繁殖期为3~10月份。雌性3月下旬开始进入繁殖期,到5月中旬有大量怀孕鼠出现,到8月上旬怀孕鼠已很少,9月份偶见怀孕鼠。不同地区分布的大沙鼠一年内的繁殖次数有所不同,如在中亚卡拉库姆沙漠的东部地区,仅在3~4月初繁殖一次;在新疆北部,如果气候及食物条件下较好,可在秋季繁殖第3胎;在阿拉善盟巴彦淖尔市地区,每年最多繁殖3胎。大沙鼠每胎一般5~6仔,有时多达12仔。孕期22~25天。一般情况下,当年生大沙鼠不参与繁殖,只有极少数春季出生的幼鼠能在秋季繁殖。
生长
幼鼠越冬时,与雌鼠一起,翌年春天繁殖开始,即离洞分居。根据臼齿咀嚼面釉质和齿质所占比例的变化,大沙鼠可划分为五个年龄组,即幼体组、亚成体组、成体I组、成体II组和老体组。体重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且年龄组间的重叠值很小。体长到成体I组后趋于稳定,几乎不再增长。大沙鼠肥满度的季节变化比较明显,春季较高 ,夏季消瘦 ,秋季又开始育肥 ,越冬前又下降并维持到第 2年春天。雄性寿命2~3年,雌性寿命3~4年。
生态作用
大沙鼠是古北界荒漠、半荒漠景观中生物多样性的指示物种之一。大沙鼠的挖掘活动可提高一年生植物物种多样性,植物出现次生演替特征;取食梭梭,对新梢萌发有刺激作用,轻度的取食对株高的影响不大,适度的取食会促进冠幅增加;其活动能改变洞区土壤水肥状况,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发育;营巢活动促进了15~50 cm土壤养分的富集,多枝柽柳沙包出现明显的“肥岛”效应;其粪便及所存植物营养枝等多种有机化合物,可改变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及养分的分布。
物种危害
种群现状
从整体上看,大沙鼠似乎没有受到重大威胁。随着牲畜数量的增加,植被过度放牧,栖息地退化,可能在当地对其造成威胁。水源枯竭和干旱也可能威胁到大沙鼠,但尚不清楚这是自然环境变化还是人为活动造成。
截止2016年,大沙鼠种群数量数据缺乏,但在分布地区内很常见。因此,大沙鼠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为无危物种(LC)。
危害
大沙鼠是农、林、牧业以及卫生事业的重要害鼠。在洞群分布的地方,由于大沙鼠对植被的啃咬,常常使其洞群及附近成为裸地,造成洞群分布的地方呈沙漠化,严重影响荒漠荒漠草原地区固沙植物的生长。在农区盗食粮食,破坏水利设施,造成粮食严重损失和水土流失。同时,大沙鼠又是多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如鼠疫、皮肤利什曼病李斯特菌病、蜱媒回归热、Q热,黑热病、黄胆性钩端螺旋体病等)病原体的自然携带者。大沙鼠体上蚤类达7属13种,如臀突客蚤(Xenopsylla minax)、簇宗客蚤(Xenopsylla skrjabini),吸血蛉如蒙古白蛉(Phlebotomus mongolensis)等。
治理
1.自然生态控制:减轻人为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过渡干扰破坏,增加林地生物多样性,增强林分自身调控能力和抗逆性。
2.化学防治:选用灭鼠药物毒剂进行毒杀,如磷化锌。但是,磷化锌系剧毒药物,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并将毒杀的鼠尸及时收集深埋。
3.营林措施 :根据大沙鼠的食性在梭梭林间充分利用雨季种植沙蓬碱蓬等喜食草类,减轻大沙鼠对梭梭的危害。
4.人工防治 :在大沙鼠出没处放置捕鼠夹,或进行人工捕捉。
5.生物防治:利用大沙鼠的天敌如狐、虎鼬、福特猛禽等进行捕食
参考资料
大沙鼠.Species 2000.2023-06-24
Great Gerbil.IUCN.2023-06-24
Rhombomys opimus.Animal Diversity Web.2023-06-26
..2023-06-26
..2023-06-26
大沙鼠.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6-24
大沙鼠.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1-06
Britannica Websites.Britannica.2023-06-26
..2023-06-24
..2023-07-02
..2023-06-26
大沙鼠.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3-06-26
..2023-06-26
..2023-06-26
..2023-06-26
..2023-06-26
..2023-06-26
..2023-06-24
..2023-06-26
..2023-06-24
Q热.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2023-06-26
..2023-06-26
..2023-06-26
目录
概述
演化
分类
形态特征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觅食行为
警戒行为
瞭望行为
社会行为
洞系
扩散与迁移
生长繁殖
繁殖
生长
生态作用
物种危害
种群现状
危害
治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