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克主要是提倡夫妻双方都有收入,有生育能力而自愿不生育孩子的群体。丁克英文为DINK,意为Double income no kids即“双收入、无子女”,又名顶客。
丁克家庭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国家。此后,在欧洲、东亚等发达国家先行流行开来。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和
改革开放,“丁克家庭”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中国大城市出现。21世纪,对于生育能力尚未结束的年轻一代,晚育已经成为全球普遍趋势,发达国家的不育率将继续上升。
随着社会福利制度的不断完善,家庭生育功能减弱,养育孩子成本的提高以及年轻夫妇更加追求自由,自我价值的实现等原因,越来越多的青年支持不育的生育观,这对社会产生了一些影响,一方面,丁克家庭的出现是对传统
家庭模式的挑战,具有改变文明面貌和开风气的作用,同时,也为妇女解放与妇女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丁克家庭大量出现会带来生育率的降低,劳动力数量会变得紧张,知识代际也会形成中断。没有孩子的维系,会出现家庭关系不稳固,夫妻易离婚等问题。
对于丁克家庭的评判,社会上褒贬不一,有的人认为选择丁克是让别人的孩子为其承担养老风险的自私表现,应该对其征收社会扶养税,也有人认为,丁克家庭的崛起体现了社会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多元发展趋势,自愿选择不育是法律赋予人们的权利,是否生育是个人的选择。
词源
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国家,夫妻双方自愿不育的现象增多。自愿不育译自英文voluntary childless/childfree,其中childfree(自主选择不生育的人)一词是于1972年美国成立的“全国非父母组织”中率先提出,用以代表有生育能力,但是不想生孩子的人,以区别于childless(想要孩子但是生理性不育的人)。随着自愿不育现象增多,该现象逐渐进入欧美学者的研究视野,在
麻省理工学院和
哈佛大学城市研究中心以一篇题为《美国的家庭:1960一1990》的研究报告中,将“一对没有孩子的双职工”作为新的
家庭模式。这种新的家庭模式就是丁克家庭,“丁克”一词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韦氏词典将DINK,即double incomes no kids的缩写,定义为“有两份收入,但没有孩子”。
20世纪80年代,”丁克“(取自英文DINK的谐音)作为一个舶来词开始传入中国。中国社会学家
李银河认为丁克的正规术语就是自愿不育,她在20世纪90年代初调查北京地区自愿不育群体时,就将未婚人士纳入受访范围。“丁克“一词在引入中国后,其概念已经本土化,不再局限于已婚夫妇,也包括没有生孩意愿的未婚群体。
历史沿革
20世纪20至40年代
欧洲出生的妇女结婚时间普遍比之前年代出生的妇女结婚时间早,结婚率也高出很多,从而降低了因结婚太晚而造成的妇女不育的比例,然而,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城市化、个人主义、对自由的追求以及对职业、教育的追求等原因出现不育率回升现象,该现象直接导致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不生育趋势在发达国家逐渐扩大,这表明丁克的人越来越多。
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自愿不育(即丁克的人)呈上升趋势。1967年,18至34岁的妇女中有3%的人自愿不育,到1980年,这个年龄组中的自愿不育者,全部女性有11%。
在荷兰,1965年,有68%的人表示不能接受丁克;到1970年,该比例降至29%;1980年为8%;到1995年,仅4%的人认为丁克是不能接受的。
尽管在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人们对丁克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但是,不同国家之间对于丁克的容忍度存在差异,通过对1992年和2002年的两次国际比较研究发现,
英国和
瑞典对于丁克的认同度最高,美国女性对于丁克的认可度呈现一定的反复,法国和德国调查人员中有六成左右的人赞同丁克。
韩国女性在十年间,对丁克的态度没有什么变化,日本人女性对丁克的接受度有所上升。在2006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的结果显示,有25%的中国受访者认为结婚后不一定要有孩子,分析表明,在中国,年轻的、城市的、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群体对丁克家庭接受程度高一些,但是整体而言,中国对丁克家庭的认可度最低。
21世纪,人们对丁克的态度发生了显著和普遍性的改变,决定是否丁克,是否生育,是个人自主的选择,尤其在欧美国家,生育不再是人生的必经途径,是否要孩子,什么时间生育已经成为个人自由选择的私事,生育意向的多元化成为潮流。在亚洲地区的
日本和
韩国,社会对丁克的容忍和接受度也有所上升,但程度尚不及欧美国家。相比较而言,中国社会对丁克的态度仍比较保守。
形成原因
社会因素
美国社会学家
赖特·米尔斯(C.w.Mills)认为,许多个人遭遇的困扰,只有在更广阔的社会领域,将个人的生活与社会的历史这两者放在一起认识,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社会生产的发展,为个人提供了享受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养老也逐渐由社会来统筹安排,“养老”是低生产力水平下的养老措施,随着社会福利制度的不断完善,家庭生育功能减弱,从社会因素分析,现代社会对个体已经没有了必须传宗接代的压力,传统家庭的存在就成了无源之水。
经济因素
父母抚养和培育孩子需要支付成本,孩子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孩子的效用包括:经济效用,保险效用,精神效用,维系家庭地位的效用,安全保卫效用,扩展家庭效用。丁克一族经过对孩子的成本和效用权衡,作为投资品和消费品的孩子,不足以让他们获得理想收益。此外,丁克家庭可以省去养育子女的大笔开销,他们的养老问题也可以通过养老保险等保障解决。
文化因素
人类对个体生命的过程有了新的理解,生儿育女已不再是生命的必要组成部分。年轻人习惯了自在的生活方式,不愿意有孩子,怕累赘。丁克家庭是对生育的背叛实际上是对婚姻质量的重估,是青年对生活方式的自觉的选择,也是对文化的选择。丁克更关心自身发展和现实存在的东西,更注重塑造自我,理性地寻找自己的位置,当代年轻人不愿意因为生育影响个人事业的发展,影响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
内在因素
部分高素质的年轻夫妇把有限的精力放在工作和学习上,不选择生育,他们的父母以开放的心态看待子女的生活方式,尊重他们的个人选择。
美国社会学家
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提出,丁克家庭在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会自然的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放在满足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高层次的需要会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于是,丁克族选择了追求尊重,包括事业和社会活动中赢得的外在尊重,以及个人爱好、追求及艺术活动中得到的内在尊重。丁克可以集中资源冲击事业,尝试自我实现。尤其女性丁克,她们更容易受生育对事业的影响,因此她们为了事业放弃生育的动机更加强烈。
主要影响
积极影响
家庭结构多样化和小型化
家庭社会学中把家庭按照结构分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它们是
家庭模式的主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变迁,非传统的婚姻和家庭形式在事实上增多,把这些家庭称为变异家庭,它包括单亲家庭、丁克家庭、单身家庭等。从联合家庭到主干家庭再到核心家庭的变迁,使家庭结构逐渐趋于小型化。“丁克”家庭的出现,向传统的主干家庭,核心家庭提出了挑战,并昭示建立一种新的家庭关系与生活方式的可能性。在传统的家庭模式中,人们从来不会去设计和想象其它类型的生活方式,甚至没有意识到“丁克”家庭这种可能性。丁克家庭的出现,具有改变文明面貌和开风气的作用。
影响妇女的社会地位
丁克家庭的出现为妇女解放与妇女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妇女的解放,只有妇女可以大量社会规模地参加生产,而家务劳动只占她们极少工夫的时候,才有可能。丁克家庭少了亲子关系的束缚,家务劳动减少,使妇女可以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社会工作中去,为争取较高的社会地位创造条件。
消极影响
不利于未来人口发展
从人口学角度看,丁克家庭的涌现会对人口规模、质量和结构产生影响。若丁克家庭大量出现会带来生育率的降低,直接影响到未来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劳动力数量会变得紧张。“丁克”家庭使文化资本的代际传递出现中断。“丁克”家庭中夫妻双方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会高于文化程度较低的夫妻,然而他们选择了不生育孩子,文化程度较低的夫妻在生育孩子,不利于人类平均素质的提升,同时,会使丁克夫妻拥有的丰富知识无法传给下一代,容易形成代际中断。
家庭稳定的隐患
社会心理学家说过三角形的状态最稳定。一个核心家庭中,丈夫、妻子、孩子三个人的情感互动可以消减矛盾,有利于婚姻的稳定。子女是夫妻间关系的天然桥梁,丁克夫妇属于享乐主义者,害怕承担婚姻责任,担心增加离婚成本。丁克家庭没有发挥家庭人口再生产的功能,这样的家庭关系并不稳固。
评价与争议
对于丁克家庭的评判,不赞同的人认为选择丁克是让别人的孩子为其承担养老风险的自私表现,应该对其征收社会扶养税,而赞同的人认为丁克家庭的崛起体现了社会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多元发展趋势,自愿选择不育是法律赋予人们的权利,是否生育是个人的选择。
特斯拉CEO
埃隆·马斯克认为,对于那些故意不要孩子的人来说,有一种可怕的道德,他们实际上是在要求别人的孩子在他们年老时照顾他们,这真的很糟糕。
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惠音认为,经济并不是影响是否生育的主要原因,决定是否生育,每个家庭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这是由每个家庭的
世界观、人生观决定的,经济不是幸福的唯一标尺,一个孩子所带来的幸福远远要大于金钱带来的幸福。
捷克裔法国籍小说家
米兰·昆德拉认为,有了孩子就不可能再去鄙视这个世界,因为这是我们将孩子放入其中的世界。孩子让我们关心世界,关心它的将来,并希望融入它的喧闹和混乱中去,这使我们严重地沾染上它那种不可救药的愚蠢。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
胡继晔认为,未来不仅可以设立生育基金制度来鼓励生育,而且还要对丁克家庭征收“社会抚养税”。
《社会期刊》邱文清认为,从
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丁克家庭”的出现同孩子价值在现代社会中的相对降低有很大关系。现代社会中,大部分人靠工资收入才能使晚年生活有
社会保障,可以无须子女赠养,因而,孩子也就失去了传统社会所享有的价值。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当代青年崇尚自我价值和自我发展,有强烈的成就动机,而生育及抚养子女则使他们不得不付出财力、物力、精力等代价,以致于影响他们自身事业的发展。所以“丁克家庭”自有它存在的道理。
中国青年报评,三口之家到哪都是举家行为,父母的一切目的都是孩子,他们为孩子活着,没有时间和空间考虑自己,而丁克家庭是女人的天堂,女人可以保持一颗女儿心,高兴的话可以像孩子一样撒娇、像孩子一样任性、像孩子一样和丈夫亲热,没有谁来妨碍你。
日本作家
村上春树曾在1984年接受采访时说,我不能有孩子……我就是没有我父母那一代人的信心,他们认为战后这个世界会越来越好。
瑞士兰德学院院长丹尼博士指出,家庭有两个基本功能,一是社会的基石,任何一种文明都是从家庭文明开始的。另一方面家庭是人类文明的培训班。如果婚姻家庭纷纷解体,那么不仅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因为家庭是人类文明的培训班),而且还会殃及社会的正常发展(家庭是社会的基石)。
派生词汇
悔丁族:早年坚决不要孩子而到中年开始后悔的人群,最终他们开始高龄备孕之路。
白丁:白白当了一回丁克,从开始的坚持丁克到最后坚持生孩子。
丁宠:一些年轻“丁克”不愿养育子女,却又想享受为人父母的温馨与乐趣,于是就养起了宠物。
中国式丁克: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出生的年轻人现在已渐为人父母,步入了传统的成家立业、传宗接代的家庭生活。但由于工作太忙或自己不会带孩子,他们中的一些人在生育子女后,把孩子交给年老的父母照顾,自己得以继续“自由”地生活成为所谓的新式“丁克”一族。
丁克ing:丁克进行时,也就是那些仍然在坚持丁克方式的人。
丁狗:亦即Pinkod,他们是一群发誓要把丁克发挥到极致状态(或者说把丁克进行到底)的人,结婚双方改养小孩为养狗。他们是丁克的最高级别,因此也有人称之为骨灰级丁克。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