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北镇
河南禹州市下辖镇
梁北镇,隶属于河南省禹州市,地处禹州市城区东南部,东与褚河街道相邻,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52360人。
明朝,属钧州(禹州、钧平府)彰德都。清代,分属禹州礼临里、川里。民国元年(1912年),设梁北镇。1961年,建小公社,属城关区。1968年,设梁北公社。1984年,改梁北乡。1994年,撤乡设镇。截至2020年6月,梁北镇下辖8个社区和18个行政村。
历史沿革
明朝,属钧州(禹州、钧平府)彰德都。
清朝,分属禹州礼临里、颍川里。
民国元年(1912年),设梁北镇。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分属一区(城关)和八区(张得)。
1961年,建小公社,属城关区。
1968年,设梁北公社。
1984年,改梁北乡。
1994年,撤乡设镇。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68年,下辖33个大队。
1984年,所辖的33个大队改称村民委员会。
1993年,析黑龙庙村民委员会部分地域置彭庄村民委员会。
1994年,下辖34个村民委员会。
1999年,下辖的宋庄、五里、殷村、华庄4个村民委员会划归夏都街道,朱坡、金坡、十里、尹庄、寨子5个村民委员会划归颍川街道。
2011年末,梁北镇辖郭村、大白庄镇、箕阿、苏王口、半坡店、大席店、陈口、军张、黑龙庙、砖桥、杜岗寺、罗坡、余楼、董村、杨村、董村店、秦村、刘地、苏沟、杨园、双庙、梁北、赵桥、铁李、彭庄25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70个村民小组。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梁北镇下辖8个社区和18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郭村东西大道99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梁北镇地处禹州市东南部,东与褚河街道相邻,南与张得镇、小吕镇接壤,西与方岗镇火龙镇相连,北与市区颍川夏都街道毗邻。区域面积46.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梁北镇地处伏牛山余脉箕山山系,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山冈区,东部为平原区。境内最高点位于三峰山,海拔322米;最低点位于军张村民委员会湖坡自然村,海拔114米。
水文
梁北镇境内河道属淮河,流域面积38.6平方千米。有梁北沟、秦北沟、小泥河3条河流,其中梁北沟自刘桐村入境至余楼村出境,境内长8千米;秦北沟自双庙村入境至秦村出境,境内长5千米;小泥河自郭村入境至杜岗出境,境内长9千米。另有南水北调工程通过。
自然资源
梁北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煤炭。其中煤炭储量2.9亿吨,分布在东部山区、中部、西部平原一带,有新梁矿业有限公司、神火文峪矿业有限公司、平禹煤电有限公司4矿、神火集团梁北煤矿。
人口民族
2011年末,梁北镇辖区总人口4718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3000人,城镇化率69.9%,另有流动人口22000人。总人口中,男性24100人,占51.1%;女性23080人,占48.9%;14岁以下8776人,占18.6%;15~64岁33780人,占71.6%;65岁以上4624人,占9.8%。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44064人,占93.4%;有回族1个少数民族共3116人,占6.6%;2011年,人口出生率12‰,人口死亡率6‰,人口自然增长率6‰。
截至2018年末,梁北镇户籍人口52360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梁北镇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786万元,比上年增长18%。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增值税423.5万元,企业所得税230.2万元,营业税1345.3万元,资源税1098.2万元,个人所得税483.7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684.6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200.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6%、15.4%、17.9%、19.5%、29.6%、15.2%、10.6%;人均财政收入1014元,比上年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7260元。
2018年,梁北镇有工业企业320个,其中规模以上1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4个。
农业
梁北镇有农业耕地面积4.1万亩,人均0.9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5.3亿元,比上年增长4.9%,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18.7%;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41287吨,人均875千克,其中小麦17360吨,玉米15670吨。
梁北镇畜牧业以奶牛养殖为主。养殖龙头企业3家,920余户养殖户,2011年,共养殖奶牛1100头,年末存栏1400头。畜牧业总产值3.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8.5%。截至2011年末,累计造林11000余亩。2011年,大型农业机械156台(辆)。
工业
梁北镇工业初步形成以煤炭、耐火材料、石料、板材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1.5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76.2%。有工业企业12个,总投资15亿元。规模以上民营企业49家,职工580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2.1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8%。
商业
2011年,梁北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4.5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3.1亿元,比上年增长17.3%。超市及购物广场多家。服务行业380家,产值2.8亿元。
金融
2011年末,梁北镇有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开设的营业网点2个。各类存款余额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3亿元。
社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梁北镇有幼儿园16所,在园幼儿2200人,专任教师90人;小学16所,在校生2200人,专任教师24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800人,专任教师8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梁北镇教育经费310万元,其中国家财政教育投入270万元,地方财政教育投入40万元。
文体事业
2011年末,梁北镇有文化站1个,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文化活动室23个,总占地500余平方米,设阅览室、棋牌室等,藏书4.6万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667人。主要文化团体有秧歌队、腰鼓队、舞狮队、扇子舞、盘鼓队、军鼓队。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豫剧、曲剧、秧歌、腰鼓、舞狮。
2011年末,梁北镇有体育场25个,老年健身场所16个。每年举办4次广场舞比赛,参加队员800人。广播体操、健身舞蹈等体育项目盛行。80%的农村安装了体育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85%。
2011年末,梁北镇有线电视覆盖率30%,有线电视用户3100户,广播电视普及率达92%。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梁北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3个,卫生院1个,村级卫生室52个;公立卫生机构有床位2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5张,固定资产总值16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58人,其中执业医师17人,执业助理医师21人,注册护士10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人、执业(助理)医师1人、注册护士0.2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8000人次,手术50台次,出院病人1300人次。
2011年,梁北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12.6/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8%,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42680人,参合率98.2%。
社会保障
2011年,梁北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2户,人数29人,支出12.7万元,比上年增长11.1%;月人均162元,比上年增长11.7%。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190户,人数1717人,支出150.8万元,比上年增长29.4%;月人均72元,比上年增长20%;有梁北镇敬老院及其分院,入住五保老人53人。农村五保集中供养52人,支出26万元,比上年增长8.9%;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76人,支出32万元,比上年增长7.6%;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045人次,支出71万元,比上年增长9.4%;农村临时救济180人次,支出12.4万元,比上年增长8.8%。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81人,抚恤事业费支出42万元,比上年增长8.6%。社会福利费7.8万元,比上年增长14.6%;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97%,发放养老金231万元。
基础设施
2011年末,梁北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10千米,投递点62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1.2万件,国内异地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信件完成7.6万件,业务收入26万元。201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678户,移动电信用户4.1万户。有移动通信基站15座,信号覆盖率100%,宽带接入用户达3260户。
2011年末,梁北镇镇区拥有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32台,年售电量累计完成1.44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9.9%,供电可靠率100%。
2011年,梁北镇镇区有郭村游园、梁北游园、虎头山游园3个,总面积2.7公顷,绿地面积1.1公顷,其中公共绿地0.8公顷,绿化覆盖率35%,人均绿地2平方米。
交通
梁北镇境内有平禹地方铁路过境,境内长8千米,为煤炭专用准轨铁路。103、231省道贯穿全境。其中103省道境内长8千米,通往禹州市区、小吕镇;231省道境内长7千米,通往禹州市区、张得镇。有乡镇公路12条,总长27千米。境内有大白庄镇公路站,2011年,客运总量6.80万人次。
2011年末,梁北镇镇区道路总长度14.5千米;道路铺装面积20.3万平方米。桥梁12座,总长度120米。镇区有3路、17路、18路3条公交线路(其中3路自禹州市区至梁北镇境内平禹煤电有限公司4矿,18路自禹州市区至梁北镇双庙村,17路自禹州市区至梁北镇黑龙庙村)。日发车48班次,日客运量900余人次。
文化
梁北镇因位于三峰山北麓得名。
获得荣誉
2020年7月,梁北镇获得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
梁北镇.行政区划网.2016-06-23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区划详情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水文
自然资源
人口民族
经济
综述
农业
工业
商业
金融
社会
教育事业
文体事业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基础设施
交通
文化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