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凯尔
《圣经》中的天使
米凯尔,虚拟角色,是《圣经》中的天使。天主身边的首席战士、天使军最高统帅。《圣经》里称其为one of the Chief Princes,意为“大君(王子)中的一位”。在旧约圣经中提及名称的天使仅有米迦勒加百列,但在基督教文化中,米迦勒却是最耀眼、最著名的天使长,他不仅有着凡人所没有的勇气与无可比拟的威力,还拥有最美丽的容姿,非常英俊。他性情勇猛果敢,虽然好战,但是充满慈悲心,对于罪恶的事抱持着绝对的否定与无情的歼灭,是“绝对正义”的化身,毫无参杂一丝黑暗。
圣经中的天使
米迦勒或 弥额尔是在《圣经》提到的一个天使的名字,神所指定的伊甸园守护者,也是圣经里唯一明确提到的具有天使长头衔的灵体。米迦勒这个名字的意思是“与神相似”。
基督教的文献中多次提及了米迦勒,其身份为撒莱弗的王子(大君)、统治者(天使长),在与撒但的战争中,米迦勒奋力维护天主的统治权,对抗天主的仇敌,的确名实相符。
亚伯拉罕诸教对米迦勒的描述与歌颂非常多,每次提到他的时候,他都在积极行动。例如,《但以理书》叙述他跟邪恶的天使争斗,《犹大书》叙述他跟撒但争论,《启示录》叙述他跟魔鬼及其手下的邪灵争战。
在《旧约圣经》中,米迦勒常以“耶和华的使者”的身份出现,多次奉天主之名去帮助以色列众先祖(如摩西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等等),直到《但以理书》中天使加百列才对先知但以理说明这位护佑以色列众先祖及其后代的天使长即是米迦勒。
基督教的绘画与雕塑中,米迦勒经常以金色长发、手持红色十字架(或红色十字形剑)与巨龙搏斗或者立于龙身上的少年形象出现,这里的巨龙就是撒但。
在《死海文书》之‘光之子与暗之子之战’中,米迦勒以天国副君、光之君主的身份率领天使军与暗之君主彼列的暗之军团决战。双方大战四十年,前三战光之君主获胜,后三战彼列得胜,在第七战中天主亲自出阵打倒了彼列。
文献中的记载
但以理书
10:13 但波斯国的魔君拦阻我二十一日。忽然有大君(就是天使长。二十一节同)中的一位米迦勒来帮助我,我就停留在波斯诸王那里。
10:21 但我要将那录在真确书上的事告诉你。除了你们的大君米迦勒之外,没有帮助我抵挡这两魔君的。
12:1 那时,保佑你本国之民的天使长(原文作大君)米迦勒必站起来,并且有大艰难,从有国以来直到此时,没有这样的。你本国的民中,凡名录在册上的,必得拯救。
犹大书
1:8 这些作梦的人,也像他们污秽身体,轻慢主治的,毁谤在尊位的。
1:9 天使长米迦勒,为摩西的尸首与魔鬼争辩的时候,尚且不敢用毁谤的话罪责他,只说,主责备你吧。
1:10 但这些人毁谤他们所不知道的。他们本性所知道的事与那没有灵性的畜类一样,在这事上竟败坏了自己。
启示录
12:7 在天上就有了争战。米迦勒同他的使者与龙争战。龙也同它的使者去争战。
12:8 并没有得胜,天上再没有它们的地方。
12:9 大龙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是迷惑普天下的。它被摔在地上,它的使者也一同被摔下去。
以诺书
17:1 拉比以实玛利说:御前之子,天使米大隆是至高天的荣耀,他如此对我说:有七个大君负责掌管七重天,他们是伟大的、俊美的、奇妙的、尊贵的王。他们分别是米迦勒、加百列、撒基尔、撒哈基尔、巴拉狄兰、巴拉基尔和西得列。
17:2 他们是天军之君,各有四十九万六千个天使作侍从。
17:3 米迦勒是大君,负责掌管位于亚拉帕的第七重天,就是至高的天。
注释:大君,希伯来语Sar,意为王子、统治者。
所罗巴伯之书
米迦勒,又名梅塔特隆,回答我(所罗巴伯)说:「我是那引领阿伯拉罕穿越迦南地的天使,并以耶和华的名祝福他。我是那拯救以撒和为他而哀痛的一位;我是那在雅博渡口和雅各摔交的一位;我是那奉耶和华的名在旷野四十年间一引领着以色列人的一位;我是那在吉甲向约书亚显现的一位;我更是那将硫磺和火降至所多玛和蛾摩拉的一位。」
米迦勒登基
那时他找来宏伟和强壮名为米迦勒的天使,让他登上首生之处的宝座上,取去玛斯特玛的荣光给予米迦勒,将喜乐之光的冠冕加在米迦勒头上,把公义之杖赐予米迦勒,把平安之鞋穿在他脚上,让他在哈陶尔的子夜登基,典定他在大地与天国之上。
死海文书·光之子与暗之子之战
第九章:组成“堡垒”的盾上面要写上(天使的)名字:第一座“堡垒”的盾上要写:“米迦勒”;第二座写:“加百列”;第三、萨里尔;第四、拉斐尔·桑西。米迦勒和加百列[站在右边,萨里尔与拉斐尔站在左边]。他们应在……设下埋伏。
第十七章:今天是主指定使邪恶国度的统治降卑的日子,他要将永恒的帮助赐给他借着服役天使米迦勒的大能所救赎的子民;他还要将永远的光照耀以色列的子民,使他们得到快乐。凡与神同命运,选择神作为名份的人们将享受平安与福气。这样,米迦勒的国度将在诸天使(神祇)中间高高举起,以色列的统治在世人间(也将如此)。
相关资料
圣米迦勒节
Michaelmas
圣米迦勒节(读音为/'mikəlməs/,发音接近“米扣玛斯”),也称为米迦勒、加百列、拉斐尔等诸位圣者的宴会,或米迦勒与所有天使们的宴会,是基督教历法中的一天,每年的9月29日。由于这一天接近秋分(昼夜平分点),Michaelmas常与秋天的开始及白昼的缩短相关联。圣米迦勒(St. Michael),作为天使军主力战士之一,被视为抵抗夜晚黑暗入侵的保卫者。此外,出自非宗教的意图,Michaelmas在不同国家也各有详细记载的不同时间和季节,以英国爱尔兰较为显著。
中世纪,Michaelmas被当作一个圣日来庆祝,但这项传统到了18世纪便被废除了。在英格兰共和国、威尔士和爱尔兰,Michaelmas同时也是每年的四个账目结算日之一。在封建采邑方面,Michaelmas又是从农民中选出区域负责人的一天。作为这一天的传统食物包括一只“麦茬鹅”(用大丰收后剩留在地里的麦茬喂饱的鹅)和一块被称为“圣米迦勒的燕麦烤饼”的特殊的饼。在有着“Isle of Skye”(“飞翔之岛”或“天空之岛”)之称的苏格兰,人们为节日组织列队行进。
Michaelmas也被引申为“秋天”的意思来使用;在英国爱尔兰的许许多多教育机构中,它又被当作此时开学的每学年第一学期的名字来使用,称为圣米迦勒学期(Michaelmas term),典型性的包括那些拥有悠久历史和传统的名校:
Abingdon School(英国阿宾顿中学)
伦敦国王学院 College 伦敦(英国伦敦国王学院)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英国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
University of Cambridge(英国剑桥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Wales, Lampeter(威尔士大学兰彼得学院)
Durham University(杜伦大学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University of Oxford(英国牛津大学
Lancaster University(兰卡斯特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都柏林, Trinity College(爱尔兰都柏林大学都柏林圣三一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Wales, Aberystwyth(威尔士大学阿伯斯维思学院)
Norwich School(英国诺维奇中小学)
Eton College(伊顿公学
Monkton Combe School, Bath
Worksop College(英国沃克索普中学)
Inns of Court(“律师学院”或“律师会馆”)的专用餐厅也有一个圣米迦勒季(Michaelmas term)作为它们的食季,为每年的9月至12月底。
另:迈克尔·杰克逊,在英语里的读音为/mai'kəl/,发音接近“迈克尔”;
而在希伯来语的《圣经》中分别有两种不同的发音:
מייקל - MAI-kell - 米凯尔;
מיכאל - mee-cha-ELLE - 米迦勒
圣米迦勒山
Mount-Saint-Michael
圣米迦勒山是法国著名古迹和天主教圣地,位于芒什省小岛上,距海岸两公里。小岛呈圆锥形,周长900米,由耸立的花岗石构成。海拔88米,经常被大片沙岸包围,仅涨潮时才成为岛。古时这里是凯尔特人祭神的地方。公元8世纪,红衣主教奥贝在岛上最高处修建一座小教堂城堡,1211~1228年间在岛北部又修建了一个以梅韦勒修道院为中心的6座建筑物,13~15世纪的部分城墙和哥特式修道院围墙等。
圣米迦勒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708年。据说,当时一位来自阿弗郎什小镇的红衣主教奥贝梦见大天使圣米迦勒。一天夜里,圣米迦勒天使在电闪雷鸣中第三次出现在奥贝的梦中,他用自己的神指在奥贝脑门上点了一下。从梦中醒来的奥贝主教摸到了脑门上的凹痕,这才恍然大悟,于是立刻赶往墓石山,着手完成大天使的神旨。圣米迦勒山上就这样有了第一座教堂。
圣米迦勒教堂
St.Mary’s Cathedral and St.Michael’s Church at Hildesheim
希尔德斯海姆大教堂和圣米迦勒大教堂坐落在德国的中部地区(另一资料:希尔德斯海姆大教堂坐落于德国西北部的哈茨山的西北侧、汉诺威东南的伊内尔斯特河畔)。希尔德斯海姆大教堂和圣米迦勒大教堂是德国教堂建筑中的杰作,同时也是宣传基督教的据点。教堂的建筑风格各异,深受文艺复兴时期文艺思潮的影响。教堂内的雕刻也闻名遐迩。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圣经中的天使
文献中的记载
但以理书
犹大书
启示录
以诺书
所罗巴伯之书
米迦勒登基
死海文书·光之子与暗之子之战
相关资料
圣米迦勒节
圣米迦勒山
圣米迦勒教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