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出来喜洋洋》是由
重庆市音乐家金鼓作词、作曲,
蔡绍序演唱的一首四川民歌,收录于1963年1月1日由中国唱片发行的专辑《嘉陵江上》中。这首经典
民俗音乐已成为重庆的“城市名片”。
该歌曲在50年代真正面世,由于蔡绍序先生对家乡的怀念,他提出想要唱出一首充满家乡风情的民歌。于是,金鼓就把这首现成的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推荐给他,并在蔡绍序先生试唱过程中作出了适当的修改。
1980年,该曲入选
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中国民歌选》。2004年,该曲被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当作县歌。2006年,石柱土家啰儿调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太阳出来喜洋洋》是其代表作之一。2007年,该歌曲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经典
民俗音乐”。
这首歌是金鼓1942年创作的作品,曲子是根据当地民间小调进行改编,最后填上歌词。在创作时,为了更好地适合大众演唱,在音域上只有6度,高、中、低音的歌手都能唱。另外,歌中掺入大量衬词“啰儿”“郎郎扯 匡扯”等是为了渲染
锣鼓等
打击乐器的热闹气氛。
这首歌是在50年代真正面世的,在金鼓和他的朋友著名歌唱家
蔡绍序先生闲聊的时候,由于蔡绍序先生对家乡的怀念,他提出想要唱出一首充满家乡风情的
民俗音乐。于是,金鼓就把这首现成的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推荐给他,并在蔡绍序先生试唱过程中作出了适当的修改。这首歌随后一举成名,广为传唱。
太阳出来喜洋洋》作为石柱啰儿调的经典代表曲目,歌曲中大量运用衬词“罗儿”“
郎朗扯光扯”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衬词,流露出歌者的愉悦自得的心情,表达了山民们热爱劳动、热爱山区生活的情感。
歌词从不同角度写出了打柴生活即打柴人的精神和情趣,以“
太阳出来”起兴,用“上山岗”点题,其中“啷啷扯,匡扯”,是全首歌词的点睛之笔。因“扯”在四川方言中读作“cai”,所以实际上是一句仿念
锣鼓敲打的象声词,它夹在下句的中间,一是歌者借此给自己的歌声作“伴奏”,二是表现了他此时此刻昂扬兴奋之情。衬词对于丰富
民俗音乐的表现力及其风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像这首“樵歌”使用这么特殊的衬词(实质上它是一句“锣鼓经”),并发挥了这么特殊的艺术表现力,实在是罕见的。这首歌的曲体为上、下句结构。上句4小节,处于音区的高位置上,下句6小节,先抑后扬,与上句相呼应。仔细分析,下句前3小节实际上是上句前3小节的下五度变化移位。整曲的音域跨度仅为五度,虽呈现概括精简,却具备丰富的层次感和严谨的逻辑。
1980年,《太阳出来喜洋洋》入选
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中国民歌选》。2006年,石柱土家啰儿调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太阳出来喜洋洋》是其代表作之一。
《太阳出来喜洋洋》作为石柱啰儿调的经典代表曲目,歌曲中大量运用衬词“罗儿”“
郎朗扯光扯”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衬词,流露出歌者的愉悦自得的心情,表达了山民们热爱劳动、热爱山区生活的情感。——(华龙网评)
歌词从不同角度写出了打柴生活即打柴人的精神和情趣,以“
太阳出来”起兴,用“上山岗”点题,其中“啷啷扯,匡扯”,是全首歌词的点睛之笔。在四川方言中,“扯”读作“cê”,这实际上是模仿
锣鼓声音的象声词。该词插入在下句中,旨在服务于两个目标:一是为歌者的歌声增加“伴奏”的效果,二是展示演唱者此刻的激昂和兴奋的情绪。这首歌的结构是上句和下句构成的。上句由四个小节构成,位在音域的高部分。接着是下句,包含六个小节,起初平息,后来升腾,与上句形成了相互呼应。细心观察,下句开始的三小节实际上是上句前三小节下五度转位的结果。整曲的音域跨度仅为五度,虽呈现概括精简,却具备丰富的层次感,严谨的逻辑,富于对比,因此在专业舞台上的演唱常青不息。——(
乔建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