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风,是指妇女产褥期间,出现肢体、关节酸痛、麻木、重着者,称“产后身痛”。亦称“产后遍身疼痛”“产后关节痛”。
产后风最早见于《
诸病源候论》。该书“卷四十三”描述,妇女生产后气血虚弱,损伤
脏腑。之后又没有康复,起早劳作,
风邪趁机入侵,导致发病,所以又称
中风。如果风邪中的冷气出现在妇女的皮肤
经络,将导致其关节、肢体麻木疼痛。
本病主要发生在产褥期内,与产褥生理密切相关,是产后常见病之一。患者可根据自身不同的病因病机(包括
血虚、血、外感和
肾虚)对症下药,采用中成药治疗、针灸治疗或拔罐等方法进行治疗。西医学
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引起的产褥期关节疼痛可参照本病
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产后百脉空虚,气血不足为其发病的重要内在因素,风寒湿之邪乘虚而入,为其外在因素。主要病机是产后气血虚弱,风寒湿之邪乘虚而入,使气血凝滞,“不通则痛”;或产后气血虚弱,
经络失养“不荣则痛”,从而导致产后风。
血虚
素体血虚,或产时产后失血过多,阴血愈虚,冲任不足,四肢百骸、筋脉关节失之濡养,而致肢体酸楚,麻木,疼痛。
血瘀
产伤血瘀,或产后恶露去少,冲任停瘀,血瘀不去,留滞经脉筋骨之间,气血运行受阻,发为产后身痛。
外感
产后百节空虚,卫表不固,理不密,起居不慎,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客于经络、关节、肌肉,凝滞气血,经脉痹阻,瘀滞作痛。
肾虚
腰为肾之外府,足跟为三阴
经络所过,若素体肾虚,复因产伤动肾气,则腰背酸痛,足跟作痛。
临床表现
产后风出现症状的时间和轻重因人而异:有的产后立即出现;有的在数天或数月后出现。其共同特点是:怕冷、怕风、身体酸痛或四肢酸痛,或刺痛,或走窜痛,或重着,或麻木,或兼腰酸跟楚;或兼头痛心烦,或兼
自汗盗汗;甚则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精神忧郁。
诊断
病史
产时、产后血去过多,产褥期汗出不止,当风感寒,居处环境潮湿阴冷。
症状
肢体关节酸痛、麻木、重着,
恶风畏寒,关节活动不利,甚则关节
肿胀。
检查
体格检查
关节活动度减低,或关节肿胀,病久不愈者可见肌肉萎缩,关节变形。
辅助检查
此病多不伴有器质性疾病,辅助检查抗“O”、血沉是否正常。也可进一步做血气分析、血钙、
类风湿因子、X线摄片等。
鉴别诊断
痹证
产后风的外感风寒型与痹证的发病机制相近,临床表现也类似,病位都在肢体关节。但产后风只发生在产褥期,与产褥生理有关,痹证则任何时候均可发病。若产后身痛日久不愈,迁延至产褥期后,则不属本病,当属痹证论治。产后风者,每有失血耗气之诱因,治疗时以大补气血为先,稍事疏散,此与
痹病不同。
痿证
二者病位均在肢体关节,但产后风以肢体、关节疼痛、重着、屈伸不利为特点,有时亦兼有麻木不仁或
肿胀,但无瘫的表现,而痿证则以肢体痿弱不用、肌肉瘦削为特点,肢体关节一般不痛。
辨证论治
治疗原则
本病中医治疗以养血活血,通络止痛为主,辅以适当休息、锻炼,配合理疗、针灸、推拿等传统疗法,综合治疗效果极佳。
辩证要点
辨证重在辨其疼痛的性质。肢体酸痛、麻木者,多属虚证;疼痛按之加重者,多为瘀证。疼痛游走不定者,为风;冷痛而得热痛减者,多寒;肿痛灼热者,为热;重着而痛者,多湿。
分证论治
血虚证
[主要证候] 产后遍身酸痛,肢体麻木,关节酸楚,面色无华,头晕
心悸病,舌淡,苔少,脉细无力。
[证候分析] 因产血去过多,百骸空虚,
血虚经脉失养,则遍身疼痛,肢体麻木,关节酸楚;血虚不能上濡于面,则面色无华;血虚内不养心则心悸,上不荣髓海则头晕。舌淡,少苔,脉细无力,为血虚之征。
[治疗法则] 补血益气,通络止痛。
[方药举例] 黄芪桂枝
五物汤(方见经行身痛)加当归、
密花豆。
若关节疼痛较重兼有外邪者,酌加
串地龙、威灵仙、羌活、
独活以疏风活络止痛。
若兼
肾虚者,症见
腰背痛疼痛,胫膝酸软,
跟痛症,舌淡,苔薄,脉沉细。治宜补肾填精,强腰壮骨。方用养荣壮肾汤(《叶天士女科证治》)加
地黄、
山茱萸:当归、
香果、独活、
肉桂、防风、
杜仲、
川续断、
桑寄生、
桑姜。
方中熟地黄、山茱萸滋肾填精养血;杜仲、川续断、桑寄生补肾强腰,壮筋骨;肉桂、生姜温经散寒;防风、独活祛
类风湿性关节炎而止痛;当归、川养血活血止痛。全方可收补肾填精、强腰壮骨止痛之效。
血瘀证
[主要证候] 产后遍身疼痛,或关节刺痛,按之痛甚,恶露量少色黯,排出不畅,小腹疼痛拒按,舌紫黯,苔薄白,脉弦涩。
[证型分析] 因恶露不下,瘀血稽留肌肤、
经络、骨节之间,脉络郁阻,气血运行不畅,则产后遍身疼痛,或关节刺痛,按之痛甚;瘀血留滞,胞脉不利,则恶露量少色黯,小腹疼痛拒按。舌紫黯,苔薄白,脉弦涩,为瘀血内阻之征。
[方药举例] 生化汤(方见产后腹痛)加桂枝、
牛膝。
若身痛较甚,脉络青紫者,酌加红花、
密花豆以增强活血行瘀、宣络止痛之效。若痛处不温,喜热熨者,酌加姜黄、川乌、
乌头以温经散寒止痛。
外感证
[主要证候] 产后遍身疼痛,项背不舒,关节不利,或痛处游走不定,或冷痛剧烈,
恶风畏寒,或关节
肿胀、重着,或肢体麻木,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证候分析] 产后失血耗气,腠理不密,百骸空虚,摄生不慎,风寒湿邪乘虚内侵,稽留于肌肤、
经络、关节之间,阻痹气血运行,则遍身疼痛,项背不舒,关节不利;
风邪偏盛者,其痛处游走无定;寒邪偏盛者,则冷痛剧烈,恶风畏寒;湿邪偏盛者,则关节肿胀、重著;邪阻经脉,血行不畅,肢体失养,则麻木。舌淡,苔薄白,脉浮紧,为外感邪气之征。
[治疗法则] 养血祛风,散寒除湿。
[方药举例] 独活寄生汤(《
千金要方》):独活、
桑寄生、
秦艽、防风、
细辛、当归、
香果、白芍药、
地黄、
肉桂、茯苓、
杜仲、人参、
牛膝、甘草。
方中
四物汤养血和血;人参、茯苓、甘草益气固表;
独活、秦艽、防风除湿止痛;桂心、细辛温经散寒止痛;杜仲、牛膝、桑寄生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全方扶正祛邪,有养血益气、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之效。
肾虚证
[主要证候] 产后腰膝或
腰背痛酸痛,腿脚乏力或
跟痛症,头晕
耳鸣,
眼眶暗黑,夜尿多,舌淡黯,苔薄白,脉沉细,
[证候分析] 素体肾虚,因产伤动肾气,耗伤精血史;产后腰背、腰膝酸痛,足跟痛,头晕耳鸣,眼眶黯黑,夜尿频多;舌质淡黯,苔薄白,脉沉细。
[治疗法则] 补肾强腰,养血壮骨。
[方药举例] 养荣壮肾汤(《
叶氏女科证治》:当归、
川芎、
独活、
肉桂、
川续断、
杜仲、
桑寄生、防风、
桑姜)加
秦艽、千年健、
牛膝。
方中桑寄生、川断、杜仲益肾强腰壮骨;熟地滋肾填精补血;当归、
香果养血活血;肉桂、生姜温经散寒;独活、秦艽、防风祛风胜湿通络。全方共奏补肾
通络生骨胶囊,温经止痛之效。
其他疗法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产后身痛,首当以补气养血、活血通络为主要治疗原则,兼以祛散外邪。产后身痛的针灸治疗以固本为要,兼顾祛邪。选穴上辨证取穴、辨经取穴、局部取穴相结合;操作上针刺与艾灸相结合,配合拔罐、红外线照射等治疗。针灸手法选用时应补泻兼施;
寒证用灸法,病在皮肤、肌肉则浅刺,或
皮肤针叩刺;病在筋骨则深刺、留针;病在血脉可放血。
拔罐治疗
[孟氏中药拔罐疗法] 气血亏虚选穴脾俞、膈俞、关元、气海、
足三里穴;风寒侵袭选风池、大椎、天柱、膈俞、关元、
合谷穴;气滞血瘀选肝俞、膈俞、血海、归来、中极。拔罐之前和拔罐之后分别在拔罐的局部外涂中药拔罐液。
[火罐疗法]
血虚型在背部
督脉行走罐,由上至下,约20次,再于承山穴至委中穴走罐10次,皆用强手法,继取中极、气海留罐5分钟。寒凝型于脾俞至大肠俞区间行走罐,并在委中坐罐5分钟,次日在肾俞、命门坐罐5分钟,启罐见二穴呈明显紫色印痕。
[注意事项] 产后感染而体温高者,应积极配合中西药治疗。
预防
坚持锻炼
从小女孩、少女、职业女性到育龄妇女,都有特殊性。除父母、社会给予关爱外,自身学习保健知识、长期坚持锻炼身体非常重要。科普工作的加强也是重要的一环。
慎避风寒
妇女在产后或人流后,毛孔空疏,卫阳不固,最易受风寒侵袭,防寒保暖,非常重要。待产时、
分娩时、生产后,须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空调不宜过冷、风扇不宜对当吹、开窗的穿堂风都应避免。产后或人流后不宜过早(1周内)洗头、吹发、洗澡,不宜用凉水,要用热水。不宜外出吹风淋雨,不宜到有空调的超市逛游。夏天时,在家里穿凉鞋、打赤脚、睡凉席(特别是竹席)都应避免。
注意饮食
中医认为:一般产前体质偏热;产后体质偏寒。产后宜吃性温又有补益作用的食物,例如客家酿酒、酒姜
炖鸡、酒姜煮蛋等。不宜吃寒凉生冷之品,如冰冻饮料、冰冻过的水果、凉菜等,也要忌食辛辣油腻之品,要吃有营养而易消化的食品。
中医调理
中医学几千年以来,对妇女产前、产后的调理积累了丰富的有效经验,保障了中国妇女的健康,对
华族的繁衍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例如:产前服"
保元汤(又称十三太保)":产后服"生化汤"
活血化瘀药,再用"归脾汤"或"
清和元头脑"调理气血等。而针对产后出现的各种疾病,都有一套完整的治疗方法,可使产妇身体尽快康复。发现不适,宜及早找中医调理。
心理调护
妇女生产时,不但身体有很大的变化,在心理上也会有一个大的变化,要保持平常、乐观的心态去迎接和处理好这个变化,不要在情绪上引起太大的波动。
预后与转归
产后风及时治疗预后良好。若失治、误治使本病日久不愈,则易转为虚实夹杂之证经久难愈,重者导致关节
肿胀变形或肌肉萎废不用,发展成
痹症或痿证,导致身体残疾。
文献举要
《陈素庵妇科补解·产后众疾门》:产后气血俱虚,
气虚则气之行于脉外也多壅,而不能周通一身,
血虚则血之行于脉中也常滞,而不能滋荣于一体。外风乘虚而入,余血因虚而阻,遍身筋脉时作疼痛,甚则
腰背痛强硬,不能俯仰,手足拘挛,不能屈伸,或身热头痛,或咳唾多痰,久则为痿痹,为,为
偏瘫诸证。壅者散之,滞者行之,周身流通,毫无阻碍,外风不入,内风不留,有何疼痛哉。
《沈氏女科辑要笺正·第二十四节》云:此证多血虚宜滋养,或有风寒湿三气杂至之痹,则养血为主,稍参宣络,不可峻投风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