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亚历山大·仲马
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大仲马之子
小亚历山大·仲马(法语:Alexandre Dumasfils,1824年7月27日-1895年11月27日),生于法国巴黎,法国浪漫主义小说家、剧作家。因与其父亚历山大·仲马同名,所以一般被称为小仲马。
1824年7月27日,小仲马出生于法国巴黎,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在当公务员时与一名女裁缝卡特琳·拉贝所生下的私生子,不被大仲马所承认。1828年,被其父大仲马安置到一个叫做帕西的农村。1831年,大仲马利用法律获得了小仲马的抚养权,并将其安置到圣日纳维也夫山的伏蒂埃寄宿学校,后来又转到布朗什街的圣维克托寄宿学校。1842年,小仲马遇见玛丽·杜普莱西(即后来《茶花女》的原型)并与之相恋,但由于双方的经济原因,玛丽最终转向了他人的怀抱,1847年,玛丽病逝于巴黎。小仲马悲痛万分,将这段故事写成小说《茶花女》,一举成名。早年小仲马创作小说为主,在《茶花女》改编的剧本大获成功后,他逐渐转向以戏剧创作为中心。1864年,小仲马于结识了十年之久的俄国贵妇娜捷日达·纳雷什金娜举行了婚礼,并生下两个女儿。1875年2月21日,小仲马以二十二票的多数被选入法兰西学院。1891年,小仲马与娜捷日达·纳雷什金娜分居。1895年,小仲马和比自己小40岁的亨利·埃特举行了婚礼。同年11月27日,小仲马逝世,葬于蒙马特公墓
小仲马一生创作了大量戏剧和小说,其有名的戏剧作品包括《半上流社会》(1855)、《金钱问题》(1857)、《私生子》(1858)、《放荡的父亲》(1859)等,而小仲马最著名的小说则是《茶花女》。该作品于1852年被改编为话剧上映,次年又被改编为歌剧,由意大利作曲家朱塞佩·威尔第作曲。小说和剧本都很快遍传欧洲。《茶花女》在中国面世后,也十分畅销,作品中的“交际花”形象经过加工也出现在众多中国现代作品当中。小仲马在他的作品中大力宣扬家庭及婚姻的神圣,对资产阶级社会风气、家庭生活和伦理道德做了比较细致的描绘和揭露,抨击了娼妓社会对家庭婚姻的威胁,歌颂了纯洁高尚的爱情,成为社会问题剧的创始人之一。小仲马作为法国19世纪文学大师,他所创作的戏剧在19世纪中后期风靡法国剧坛,他的作品对19世纪后半叶欧洲现实主义问题小说的产生、写实性风俗剧的潮起,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824年7月27日,小仲马出生于法国巴黎,是法国著名作家亚历山大·仲马当公务员时与一名女裁缝卡特琳·拉贝所生下的私生子。在出生后,小仲马被已成名的大仲马所抛弃。幼年的小仲马由其母亲扶养,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直到小仲马7岁时,也就是1831年,大仲马的另一个情妇,女演员麦拉妮·克列利萨麦尔生了个女儿,并在她的要求下,大仲马承认了这个孩子,这时,他才想起了7年前出生的小仲马,想把这个儿子从母亲身边夺走,正式收归自己所有,此时大仲马才从法律上承认了这个儿子。同年,小仲马被送进圣日纳维也夫山的伏蒂埃寄宿学校,后来又转到布朗什街的圣维克托寄宿学校。小仲马对这两个寄宿学校的生活的回忆都是很可怕的。他在其半自传体小说《克莱孟梭案件》中提到了他和母亲分手时心中的痛苦和在寄宿学校中他的同学们对他这个私生子的歧视和虐待。
茶花女遗事
1842年,小仲马遇见玛丽·杜普莱西(即后来《茶花女》的原型)并一见钟情,但玛丽困于现实,不得不与权贵结交,小仲马无法忍受现状,遂与玛丽绝交。1847年小仲马回国,得知只有23岁的玛丽已经不在人世,现实生活的悲剧深深地震动了小仲马,他将自己囚禁于郊外,闭门谢客,开始了创作之旅。一年后,也就是1848年,《茶花女》在巴黎出版,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茶花女》是小仲马最重要的代表作,它作为长篇小说的成功让小仲马声名鹊起,出于对自身经济状况的考量,小仲马加快了对《茶花女》的戏剧改编,但改编的过程却颇为坎坷。19世纪中期的剧院遭遇了不小的动荡,虽然不至于倒闭,却也因为暴乱和宵禁变得空荡,这时,初露锋芒的小仲马已成为很多剧作家们炙手可热的合作对象,很多剧场主也希望通过小仲马的作品来使剧场的营业状况得到好转,但小仲马拒绝了所有合作邀约,并独自完成了这项工作,想要在其父亚历山大·仲马所在的历史剧院(Théàtre Historique)上演。无奈事与愿违,历史剧院没等到上演《茶花女》就关门了,《茶花女》的戏剧改编不仅没有上演,还让一切跌回了起点,小仲马被巴黎所有类型的剧院拒绝了,甚至在杂耍剧院同意上演后,还几度遭遇阻拦、不被批准,直到1852年,《茶花女》才迎来第一场演出。
从小说到戏剧
在小仲马在写《茶花女》之前,已写过几部小说,比如《四个女人和一只鹦鹉的冒险故事》等,在将《茶花女》改编成戏剧的过程中,小仲马也继续进行小说创作,比如《塞尔万博士》《安东尼》(均在1849年)等,但小说《茶花女》是最成功的一部小说。由于小说改编的同名话剧取得了比原著更大的成就,他从此开始致力于戏剧创作。虽然后来也有《克莱孟梭案件》(1866)等较为成功的小说,但已非他创作生涯后期的主流。小仲马共写过二十多个剧本,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金钱问题》(1857)《私生子》(1858)《放荡的父亲》(1859)等,获得了巨大的声誉,在《私生子》中,他认为如果一个男人生了一个非婚生孩子,那么他有义务使孩子合法化并与该女人结婚,这也是他早年生活在思想上的反映。在《放荡的父亲》上演之后,小仲马的声名开始逐渐大过其父亚历山大·仲马。在戏剧作品中,小仲马往往会设置一位善于推理、串通剧情的角色,用其独白阐明全剧的主题,剧作也往往带有警世目的,对19世纪后半叶欧洲现实主义问题小说的产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小仲马戏剧事业蒸蒸日上,小仲马也受到了许多贵族妇女的喜爱与倾慕,中晚年的情史比起早年更加丰富。1875年2月21日,小仲马以多数投票选入法兰西学院。1885年,获得了荣誉军团大军官军衔。1895年11月27日,小仲马逝世,享年71岁,后葬于蒙马特公墓
感情生活
1842年起,小仲马脱离了私生活放荡的父亲,过上了独立的生活。由于父亲的潜移默化作用,小仲马寻找情妇,追逐姑娘。除了茶花女原型玛丽·杜普莱西外,在《茶花女》发表后,小仲马还收获了很多女性仰慕者。1850年,小仲马认识了伯爵夫人莉佳·涅谢利罗杰,这位夫人跟自己的丈夫没有感情,认识小仲马后,就对他展开了疯狂的追求,不久,小仲马成了她的情人。1854年,小仲马认识了俄罗斯贵妇娜捷日达·纳雷什金娜。1864年,娜捷日达·纳雷什金娜的丈夫去世,小仲马在当年的12月远赴莫斯科跟娜捷日达·纳雷什金娜举行了婚礼,并承认了自己四岁的私生女。1887年,63岁的小仲马出轨了比他小四十岁的有妇之夫亨利·埃特,1890年,亨利·埃特与丈夫离婚,并要求小仲马离婚和她结婚,但小仲马以怕影响女儿出嫁为理由拒绝了。1891年,娜捷日达·纳雷什金娜无法忍受小仲马的婚外情,独自搬到了女儿那里。1895年,娜捷日达·纳雷什金娜去世,三个月后,小仲马和亨利·埃特举行了婚礼,新婚五个月后,小仲马去世。
家族成员
祖父:托马·亚历山大·仲马将军(Thomas-Alexandre Dumas)
祖母:玛丽-路易斯·仲马(Marie-Louise Dumas)
父亲:亚历山大·仲马(Alexandre Dumas)
母亲:卡特琳·拉贝(Marie-Catherine Labay)
妻子(情人):
玛丽·杜普莱西(Marie Duplessis)(《茶花女》原型)
莉佳·涅谢利罗杰(Lija Neisseri, Roger)(情人)
娜捷日达·纳雷什金娜(Nadjeschda von Knorring)(第一位妻子)
亨利·埃特(Henry Etter)(第二位妻子)
女儿:
玛丽-亚历山大-亨丽埃特·杜马斯(Marie-Alexandrine-Henriette Dumas)(大女儿)
珍妮·仲马(Jeanine Dumas)(二女儿)
主要作品
小说
茶花女》于1848年在法国巴黎出版,小说取自于小仲马身边的真实故事。玛格丽特是一个农村姑娘,长得十分漂亮,为了谋生,她来到巴黎,但不幸做了妓女,辗转于富家子弟之间。青年阿尔芒真诚地追求,引起了玛格丽特对于纯真爱情的向往。但是阿尔芒的父亲极力反对这门婚事,迫使她离开阿尔芒,玛格丽特为了生计,无奈返回了虚伪的上流社会。此时的阿尔芒不知真相,借机羞辱玛格丽特并离开了她,玛格丽特就在贫病交加中郁郁而终。小仲马在作品中通过一个妓女的爱情悲剧,揭露了法国七月王朝上流社会的糜烂生活。对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提出了血泪控诉。在法国文学史上,这也是第一次把妓女作为主角的作品。
戏剧
创作特点
矛盾激烈
作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过渡时期的代表作家,小仲马在他的作品中一方面追求机缘巧合的安排、浪漫的爱情、宏大的叙事,但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丑恶的现实,描写阶级的冲突、虚伪的道德。如:《半上流社会》《珍珠夫人》等,但最具代表性的是小仲马最著名的作品《茶花女》,在这部作品中,小仲马围绕着主人公玛格丽特这一中心来进行事件、人物、环境之间的矛盾安排, 集中对她的思想特征和悲剧道路进行了刻画,依照时间的发展顺序开始描述玛格丽特和阿尔芒之间的矛盾:玛格丽特是巴黎的一个名妓, 而阿尔芒是一个律师,他们由于彼此之间的心有灵犀而相爱,但是在那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 身份地位的差别让他们的爱情故事不得不成为悲剧。矛盾也就开始展开,爱慕与冷淡、吃醋与违心、求爱与拒绝、宽恕和责怪、谅解和报复等。随着矛盾逐渐激烈,玛格丽特和阿尔芒的形象也越来越丰满。
倒叙手法
《茶花女》在小说一开始就写正在东方旅行的阿尔芒匆匆赶回巴黎, 希望能够赶上玛格丽特的遗物拍卖,接下来,阿尔芒又为她举行了遗体迁葬的仪式, 这些让读者开始思考阿尔芒和玛格丽特之间的关系,进而为小说后面的情节发展留下了悬念。读者在这些悬念的引导下, 一步步开始对情节有了深入的了解, 就明白了阿尔芒和玛格丽特之间的悲惨的爱情故事,从而对作品主题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
自传色彩
《克莱孟梭案件》的主人公克莱孟梭和小仲马一样也是个私生子,他的童年经历就是小仲马童年生活的写照。小说中写道:“有人认为有权骂我是穷鬼,因为他有钱;有人看不起我,因为我母亲是干活儿的,他母亲什么也不干;有人看不起我,因为我是裁缝的儿子,他是贵族的儿子;有人看不起我,因为我没有父亲,而他可能有两个父亲……”在小仲马心中由于私生子身份受到的歧视和虐待而留下的伤痕透过这部作品得以展现。
主要思想
对资本主义阶级观的谴责
小仲马在作品中,往往借助展现男女主人公身份间的阶级巨大差异,表达对于资本主义阶级观的谴责。比如《茶花女》中,玛格丽特作为妓女,是社会的最底层,而阿尔芒是一名有身份有地位的律师,可以看作是资产阶级的代表。所以,不管他怎样地爱玛格丽特,他都无法正视玛格丽特,始终受到了世俗眼光的影响,最后导致玛格丽特的悲惨结局。在《阿尔方斯先生》中,小仲马就描写了一个男子抛弃家境贫寒却真心爱他的少女,而去追求一个对他本无感情可是有钱的寡妇的故事。 小仲马通过这些故事来表达自己对当时的社会阶级观的谴责和不满, 他希望社会上的任何人都能够得到平等的尊严。
对虚伪的道德观念的批判
小仲马对当时社会虚伪的道德观念抱有批判态度。在塑造茶花女这一形象时,对这个形象表达了深深的同情,他认为妓女也是人,也应该拥有自己追求爱情的平等权利,也拥有在自己尊严受到侵犯时反抗的权利,但是在当时道德观念的影响下,没有人会重视一个妓女的感受, 也没有人会站出来为这个妓女说话,所以小仲马借助茶花女的结局展现了对于现实虚伪道德观念的批判。通过整部作品,我们不难看出,小仲马就是借茶花女的形象对当时社会道德观念的一种讽刺。但同时小仲马基于自身经历也有明显的道德偏向,这也是其作品中明显的局限性,在《克莱孟梭案件》中,借私生子之口,小仲马表达出这样一种观念:遗弃了母子的父亲“可能是有他的理由的”,而对被遗弃的母亲,却不由得会“产生了最带侮辱性的猜想”。由此可见,小仲马虽然批判社会上虚伪的道德观念,但对不正常的性关系的道德评价上,还是原谅男人而苛刻女人的。
对纯洁不朽爱情的歌颂
小仲马对于纯真爱情有着强烈的向往与歌颂,这集中反映在《茶花女》的女主人公玛格丽特形象的塑造。玛格丽特是一个巴黎名妓,但是却不是那种放荡的娼妇形象,她和阿尔芒之间的爱情虽然没有得到一个美满的结局, 但是她对于纯洁不朽的爱情的追逐从来没有放弃过,就算阿尔芒通过各种手段对她进行羞辱,但她心底清楚阿尔芒是因为太爱她,所以才会做出一些不得当的行为。小仲马通过这部小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纯洁美丽的女性形象,歌颂她所追求的纯洁爱情是这部作品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之一。
人物影响
小仲马通过小说向读者传递了人道主义的价值观,让人们重新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对他人的关怀与尊重。在戏剧方面,他是法国戏剧由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过渡期间的重要作家,也是“问题剧”(即中产阶级现实主义戏剧)的创始人之一,他的戏剧笔触温柔细致,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渴望和矛盾,以及社会对于个体的影响,主张维护正常婚姻制度,和破坏家庭生活的害群之马作坚决的斗争,对当时社会影响较大。但小仲马的作品存在简单化倾向,题材过分严肃,说教意味浓重,久而久之便不受欧洲读者和观众的欢迎了。不过,此后的亨利克·易卜生奥古斯特·斯特林堡、白里欧、萧伯纳等戏剧大师都或多或少受到他的影响,从而将问题剧推向极致。
小仲马的作品《茶花女》率先把一个混迹于上流社会的风尘妓女纳入文学作品描写的中心,开创了法国文学“落难女郎”系列的先河。《茶花女》后被改编成歌剧《茶花女》(La traviata),由意大利著名的音乐家朱塞佩·威尔第作曲,影响更为深远。不久,无论是剧本还是小说,很快就跨越国界,流传到欧洲各国。1899年,我国翻译家林纾先生所翻译的中译本《巴黎茶花女遗事》在中国面世时,十分畅销。
人物评价
对于自己与儿子的不同,亚历山大·仲马说到:我从梦里找题材,而我儿子则是在现实当中找题材。我闭着眼睛写作,他却睁着眼睛写作。我绘画,他照相。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认为:小仲马是人才,他有一个人所能拥有的大才,然而仅仅是人才。
法国作家乔治·桑曾在一封信中对小仲马说到:您将承受双重光荣的重担:您自己的,以及您父亲的。您的光荣,包括这光荣的一切果实;他的光荣,包括这光荣的所有荆棘。
著名评论家萨尔赛(Sarcey,1827~1899)认为:小仲马的剧作介乎悲剧和喜剧之间,或许是戏剧的最佳形式。
法国作家龚古尔在日记中写到:“小仲马拥有出色的才华,他擅长向读者谈论缝纫工厂的女工,妓女,有劣迹阶层的男女,他是他们的诗人,他用的是他们理解的语言,把他们心中的老生常谈理想化。”
中国翻译家严复在给林纾的留别诗中写到: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浪子魂。
后世纪念
法国的Place du Général Catroux广场(俗称三仲马广场),可以看到纪念小仲马的雕像
在1905年开放的大仲马博物馆(法语:Musée Alexandre Dumas)位于法国埃纳省维莱科特雷(Villers-Cotterêts),该地是大仲马父亲,小仲马祖父的去世地点,里面陈列了许多三仲马的相关文物,随着藏品的增长,该博物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转移到不同的场所并撤离到第戎(Dijon)。1932年,博物馆再次在多芬酒店开幕,小仲马的女儿珍妮·仲马(Jeanine Dumas)在场,并将她所持有的大部分藏品遗赠给了博物馆。
小仲马被葬于蒙马特公墓,此公墓与拉雪兹神父公墓、蒙帕纳斯公墓并列,是法国巴黎的三大公墓之一。小仲马的墓是一个小亭子的样子,没有墓碑,底座上仰面躺着小仲马的大理石雕像。墓亭的天花板上,刻着他的墓志铭:“我的死比我的生更重要,因为生只是时间的一部分,而死亡却属于永恒。”
轶事典故
“最好的作品”
1852年,小仲马的话剧茶花女》初演受到热烈欢迎。小仲马打电报给当时流亡在布鲁塞尔亚历山大·仲马说:“巨大、巨大的成功!就像我看到你的一部作品初次上演时所获得的成功一样……” 大仲马风趣地回答他:“我最好的作品就是你,我亲爱的孩子!”
“不想坐在父亲的肩头摘苹果”
起初,小仲马寄出的稿子总是碰壁,父亲便对小仲马说:“如果你能在寄稿时,随稿给编辑先生附上一封短信,或者只是一句话,说‘我是大仲马的儿子’,或许情况就会好多了。”小仲马固执地说:“不,我不想坐在你的肩头上摘苹果,那样摘来的苹果没有味道。”年轻的小仲马不但拒绝以父亲的盛名做自己事业的敲门砖,而且不露声色地给自己取了十几个其他姓氏的笔名。他的长篇小说《茶花女》寄出后,终于以其绝妙的构思和精彩的文笔震撼了一位资深编辑。直到后来,这位编辑得知,作者竟是亚历山大·仲马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儿子小仲马时疑惑地问道:“您为何不在稿子上署上您的真实姓名呢?”小仲马说:“我只想拥有真实的高度。”
参考资料
Bienvenue au musée Alexandre Dumas.https://webmuseo.com/ws/musee-dumas/app/report/index.html?msgId=1.2023-08-09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茶花女遗事
从小说到戏剧
感情生活
家族成员
主要作品
小说
戏剧
创作特点
矛盾激烈
倒叙手法
自传色彩
主要思想
对资本主义阶级观的谴责
对虚伪的道德观念的批判
对纯洁不朽爱情的歌颂
人物影响
人物评价
后世纪念
轶事典故
“最好的作品”
“不想坐在父亲的肩头摘苹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