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
法国作家小仲马著长篇浪漫小说
《茶花女》是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亚历山大·仲马于1848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代表作之一。小说问世后,很快风靡法国,并开创法国文学“落难女郎”系列的先河。
《茶花女》讲述贵族青年阿芒对上流社会烟花女子玛格丽特一见钟情。玛格丽特生了重病后,阿芒每天去关心她。玛格丽特被阿芒感动,两人正式交往。阿芒的父亲杜瓦却以阿芒的前途及阿芒妹妹的婚姻为由,劝说玛格丽特和阿芒分手。玛格丽特牺牲了自己的幸福,带着疾病和遗憾离世。
《茶花女》小说出名后,同名话剧、歌剧纷纷上演,受到观众热烈追捧。《茶花女》的首部中译本《巴黎茶花女遗事》也于1899年初由外国文学翻译家王寿昌(口述)和林纾(笔译)用文言文译成,带给中国读者积极影响。
《茶花女》反映了法国社会复杂的道德观,表达了亚历山大·仲马对破坏真爱的错误行为的批判与鞭笞。小说出版后,因为该书渲染烟花女子生活,被上流社会批判为“淫荡堕落”和“低级下流”之作,产生了负面的社会舆论。《茶花女》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紧密,赚取了全世界无数读者的眼泪,充分体现了现实主义小说主题。《茶花女》被译成多国文字,流传至世界各国,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1847年,正值七月王朝末期。法国王室对人民实行资本主义专制统治,整个社会弥漫着道德腐败的气息。这时,浪漫主义的激情和理想逐渐冷却,写实性与批判性很强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应运而生,并在小说中得到完满体现。亚历山大·仲马深感底层人民的辛酸和疾苦,为了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虚伪、不平及不正确的道德观,小仲马创作了小说《茶花女》,使广大读者体会到虚伪的社会还有温情,真挚的爱情依然存在。
个人背景
小仲马于1824年7月27日出生,他是作家亚历山大·仲马和洗衣女工卡特琳娜·拉贝的私生子。小仲马的出生登记本上没有父亲大仲马的名字,直到1831年,小仲马才被大仲马承认为儿子。大仲马夺回了小仲马的抚养权,小仲马因此离开了他的母亲。后来,亚历山大·仲马随父亲踏入戏剧界和文人圈,由此爱上文学。1842年,小仲马开始独立生活,寻找伴侣,后结识玛丽·杜普莱西。
内容取材
一天,小仲马在沃德维尔剧场附近的交易所广场上,看上了容颜姣好、一身穿白、头戴意大利草帽的烟花女子玛丽·杜普莱西(《茶花女》女主角玛格丽特·戈蒂耶的原型)。1844年9月的一个晚上,小仲马在巴黎“杂耍剧院”观看戏剧演出时,又遇上了玛丽。小仲马在玛丽生病时真诚地关心她,玛丽很感动,两人正式交往。亚历山大·仲马同玛丽度过了一段幸福快乐的美好时光。
小仲马为了玛丽,欠下了五万法郎的债务。虽然小仲马付出了很多,但玛丽不专属于小仲马,她需要更富有的男人来支撑她奢侈的生活,小仲马无力承担。一天,小仲马发现玛丽与一位名叫爱德华的年轻男子有密切来往。1845年8月30日,小仲马向玛丽·兰姆写了一封绝交信,两人正式分手。1846年2月,玛丽去往伦敦,秘密嫁给德·佩雷戈伯爵。由于身体有恙,玛丽去了巴登疗养。1846年10月初,亚历山大·仲马前往西班牙北非旅行。1847年2月3日,二十三岁的玛丽在巴黎去世,葬于蒙马特尔公墓。
创作过程
1847年2月10日,小仲马在南方的马赛得知玛丽离世的噩耗。为了寄托哀思,1847年6月,小仲马来到圣日耳曼的白马客栈闭门写作,花费不到一个月时间,创作完成《茶花女》。
出版历史
1847年,《茶花女》初稿创作完成后,小仲马把《茶花女》寄出去投稿。小仲马为了不被人认出,便改了笔名,他不想靠父亲追寻梦想。《茶花女》以巧妙的构思和精彩的文笔震撼了一位出版社编辑,这位编辑循着投稿地址寻找亚历山大·仲马,这才发现小仲马是著名作家亚历山大·仲马的儿子。1848年,《茶花女》正式在巴黎出版,引起巨大轰动。
内容情节
阿芒第一次遇见玛格丽特,是在一家商店门口。光彩照人的玛格丽特深深吸引了阿芒的注意。经朋友介绍,阿芒和玛格丽特见了面,但阿芒因为太紧张而被玛格丽特嘲笑。
两年后,两人再次相遇。玛格丽特生了病,阿芒每天去关心玛格丽特的病情。玛格丽特得知此事后,内心深受感动,两人正式交往。但令阿芒烦恼的是,玛格丽特与他交往的同时,还和其他男人交往,而阿芒只希望玛格丽特专属他一人。
阿芒的想法遭到了玛格丽特的朋友布吕丹丝的反对,布吕丹丝让阿芒体谅玛格丽特的难处,不要对玛格丽特提很多要求。虽然阿芒知道布吕丹丝说的话是正确的,但他只想到自己的需要,不为玛格丽特着想。
一天,玛格丽特带着阿芒去布吉瓦小村镇游玩。在游玩中,他俩在一座小岛上看到了一幢漂亮的房子。他们非常喜欢这幢房子,但付不起两千法郎的租金。于是,玛格丽特让一直满足她物质需要的公爵来付这个钱,公爵爽快支付租金后,却得知玛格丽特正在和阿芒交往。于是,公爵抛弃了玛格丽特,并断绝玛格丽特的经济来源。
为了归还三万法郎的债务,玛格丽特瞒着阿芒变卖了马匹、开司米披肩和首饰。布吕丹丝再次劝告阿芒和玛格丽特分手,她说只有让玛格丽特回到原来的生活,她才能活下去,但阿芒还是听不进布吕丹丝的劝告。
一天,阿芒的仆人突然通知阿芒,阿芒的父亲杜瓦先生已经来到巴黎,让阿芒去旅馆见他,玛格丽特和阿芒十分紧张。阿芒见到杜瓦先生后,杜瓦先生强烈反对阿芒和玛格丽特在一起,阿芒直接拒绝,两人不欢而散。
有一次,阿芒收到了玛格丽特写给他的一封信。玛格丽特说她有了新的情人,她决定与阿芒分手。阿芒看完信后,伤心地返回旅馆,杜瓦先生立刻带阿芒回家。虽然父亲和妹妹的关心缓解了阿芒的痛苦,但阿芒抑制不住内心对玛格丽特的恨意。
为了报复玛格丽特,阿芒返回了巴黎。阿芒主动追求玛格丽特的女性朋友奥琳珀,并和奥琳珀一起羞辱玛格丽特。最终,玛格丽特请求阿芒原谅她。后来,玛格丽特病重,去了英国
玛格丽特病重时,每天都在给阿芒写信。在玛格丽特临死的前几天,她的好友朱丽·迪普拉帮她写了几封信。最后,玛格丽特带着一身的病痛和内心的遗憾(没见到阿芒最后一面),在家中悲惨离世。安葬那天,玛格丽特的好友、公爵和G伯爵一起送别她。
后来,阿芒读了玛格丽特的信件和日记,这些东西对玛格丽特为何给阿芒写绝交信做了解释。信中提到,杜瓦先生曾主动劝说玛格丽特为了阿芒的前途与阿芒妹妹的婚姻,放弃与阿芒的爱情。善良的玛格丽特做出了让步,并想办法让阿芒离开她。
角色介绍
作品特点
主题思想
亚历山大·仲马创作文学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任何文学,若不把完善道德、理想和有益作为目的,都是病态的、不健全的文学。”小说通过玛格丽特和阿芒的爱情故事,传达了深刻的人道主义思想,展示了人世间的可贵真情。同时,小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自私、虚伪、腐朽与黑暗的道德面具,鞭笞了资产阶级错误的道德偏见,深化了贵族人士行为卑劣、底层人民心灵崇高的主题思想。只有铲除剥削制度,才能消灭丑恶,使烟花女子过上正常的生活。小说整体追求美好光明的前途,具有独特又崇高的艺术风格。
艺术特色
小说开头以“我”的口吻展开叙述,强调了男女主人公爱情故事的真实性,使读者手不释卷。小说语言朴实、内容逼真、人物生动、情节紧凑、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采用想象、夸张、象征、拟人、对比、景物渲染和肖像素描等写作手法,通过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的灵活转换,塑造了四个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纯洁善良、孤傲独立又有些软弱的玛格丽特;对恋人忠诚专一又自私多疑的阿芒;喜欢劝告他人又贪图他人金钱和利益的布吕丹丝;表面慈祥温和、实际虚伪自私的杜瓦先生。同时,小说通过顺叙、插叙和补叙,交代了故事的起因、经过、发展和结果,使读者更快了解故事情节,增加阅读趣味。
玛格丽特是《茶花女》的重要人物,虽然她是上流社会一名过着奢华生活的烟花女子,但她的内心善良、勇敢及坚强。为了她的爱人阿芒,她愿意放弃一切,她是浮躁圈子里难得的好人。她的性格隐忍,敢于自我牺牲。小说通过对话和书信等来描写玛格丽特独特的语言特色,玛格丽特的语言生动形象、幽默诙谐又富有生活情趣,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玛格丽特的语言特色具有重要的引领价值,不仅能反映其语言背后所折射出来的七月王朝下社会发展的真实现状,还能使读者对当时的男权社会下女性的命运有所了解。
作品影响
法国影响
《茶花女》是法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烟花女子为主角的文学作品,是世界文学史上对尊严和爱情描写最深刻和动人的作品之一。《茶花女》于1848年问世,很快就风靡法国,并开创法国文学“落难女郎”系列的先河。法国文坛书评家一致认为这部作品超越了大仲马的《基度山恩仇记》。《茶花女》的写作背景处于法国反对波旁王朝的大革命末期,面对严峻的社会转型,资本主义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思想及伦理道德渐入人心,影响了人们固有的道德观。
国际影响
《茶花女》被译成多国文字,流传至世界各国,对19世纪后半叶欧洲现实主义问题小说的产生,及写实性风俗剧的兴起,产生深远影响。 《茶花女》赚取了全世界无数读者的眼泪,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虽然沿用了中外文学作品“自古红颜多薄命,痴心女子薄情郎”的常用题材,但其写作手法独树一帜。《茶花女》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充分体现了现实主义小说的主题。在文学界,《茶花女》被列为伤风败俗的文艺作品,人们指责其违反了世俗的道德准则。但在民间,《茶花女》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喜爱。
中国
中国读者最早阅读的《茶花女》版本是《巴黎茶花女遗事》,该书由著名外国文学翻译家王寿昌(口述)和林纾(笔译)于1899年初用文言文翻译而成,同年二月在福州市首版发行。这部小说是林纾的第一部译作,也是中国第一本翻译小说。翻译本的引进,在中国文学界引起一场“大地震”,使传统的才子佳人式爱情小说迅速被淘汰。
《巴黎茶花女遗事》出版后,带来了很大的社会效应,主要表现为读书和演剧:读书方面,《茶花女》有许多文人读者,比如鲁迅周作人胡适钱锺书张静庐等,他们都对《茶花女》这部著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演剧方面,《茶花女》改编为话剧歌剧后,引发了晚清留日中国学生的演剧热潮,杰出代表为“春柳社”创建者李叔同
在日本明治至大正时期,一共出现了10本《茶花女》的日译本,其中最早的译作是草乃户主人于1884年翻译的《巴里情话椿の》,该书曾获得日本文学史专家柳田泉的高度赞扬,只可惜写作到三分之一便中断。日本一共有两本完整的《茶花女》译本,分别为加藤紫芳于1889年翻译的《椿の花把》和长田秋涛于1903年翻译的《椿姬》。《椿の花把》忠实地再现了原著的章节,《椿姬》则言文一致、贯彻始终。这两本译本都能与林纾翻译的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相较,并且在文体和内容上沿用了“人情本”平易通俗的口语体进行翻译,为日本的翻译文学做出了贡献。
德国
小说《茶花女》出版后,在德国引起巨大影响。从1978年开始,美籍德国芭蕾大师约翰·诺伊梅尔专为德国斯图加特芭蕾舞团量身打造芭蕾舞剧《茶花女》,汉堡芭蕾舞团和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先后复排上演,受到不同国家观众的欢迎。
作品评价
茶花女将是我们的世纪之女,就像玛侬是十八世纪之女一样。(法国编剧 亨利·巴塔伊)
亚历山大·仲马拥有出色的才华:他擅长向读者谈论缝纫工场的女工头、妓女、有劣迹阶层的男女。他是他们的诗人,他用的是他们理解的语言,把他们心中的老生常谈理想化。(法国作家 龚古尔)
小仲马先生给我们展现的不是日常生活的一角,而是富有哲理意味的狂欢节。只有《茶花女》是永存的。(法国小说家 爱弥尔·左拉
这部小说如此突出的反响,必须同时从一个女子肖像的真实和一个男子爱情的逼真中,寻找深刻的根由。(法国评论家 雅克·沃特兰)
亚历山大·仲马先生不属于任何派别,不信仰任何宗教;他对过去和现在的迷信都不太偏好,正因如此,他进行观察、思索,他不仅看到现在,而且看到未来。”(俄罗斯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
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中国近代翻译家、教育家 严复
自有文言文以来,从不曾有这样长篇的叙事写情的文章。《茶花女》的成绩,遂替古文开辟一个新殖民地。(中原地区现代思想家、文学家 胡适
《茶花女》是我追求阅读西方文学作品的开始。(中国现代作家 冰心
深悲早现茶花女,胜愿终成苦行僧,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中国佛教学者 赵朴初)
以华文之典料,写欧人之性情,曲曲以赴,煞费匠心,好语穿珠,哀感顽艳。(中国近代诗人、小说理论家 邱炜萲)
真正有影响的外国小说是林纾、王寿昌合译的法国亚历山大·仲马的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中国近代文学史家 郭延礼
《茶花女》是欧洲文明或道德教育普遍衰落的令人担忧的标志,视茶花女为理想女性的现代欧洲文明是虚伪的、华而不实的文明。(中国学者、翻译家辜鸿铭
衍生作品
话剧《茶花女》
法国话剧
1849年,小仲马将小说《茶花女》改成话剧。1852年2月2日,话剧《茶花女》在巴黎杂耍剧院举行首场演出,深受广大观众欢迎。
中国话剧
1907年,中国最早话剧团体春柳社在日本东京中华基督青年礼堂举办游艺会,倾情演绎话剧《茶花女》。该剧女主角茶花女由著名艺术家李叔同(弘一大师)扮演,剧情形式主要以对白和动作为主。话剧《茶花女》开启了中国现代话剧之门的钥匙,成为中国现代话剧精彩的开端。
歌剧《茶花女》
意大利歌剧
1853年3月6日,意大利音乐家朱塞佩·威尔第创作的歌剧《茶花女》在意大利菲尼斯剧场首次公演。随后,歌剧《茶花女》成为世界著名歌剧之一。小说《茶花女》享誉世界,与歌剧《茶花女》的贡献密不可分。
中国歌剧
2022年8月27日至28日,厦门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福建大剧院上演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经典歌剧《茶花女》中文版,由青年指挥家高嵩等歌剧演员倾情演绎。该中心与抖音新浪微博腾讯控股同步直播,共300万网友在线观看。93岁指挥家郑小瑛与网友在线互动,反响热烈。
美国电影《茶花女》
1936年12月12日,美国经典电影《茶花女》上映,演员们演技出色。1938年,电影茶花女扮演者葛丽泰·嘉宝获得第10届奥斯卡金像奖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提名。
捷克海报《茶花女》
捷克国宝级艺术大师穆夏在青年时期前往巴黎寻梦。34岁时,穆夏因绘制《吉斯蒙达》一夜成名。后来,穆夏从小说《茶花女》中获得灵感,为法国著名女演员莎拉·伯恩哈特的电影《茶花女》演出绘制精美海报,从此开启为上流社会女性作画的“镀金之旅”。
参考资料
茶花女.豆瓣读书.2023-03-13
..2023-05-13
..2023-03-19
..2023-03-30
..2023-05-10
..2023-04-27
..2023-03-19
..2023-04-28
..2023-05-14
..2023-05-27
..2023-04-28
..2023-05-09
..2023-04-29
..2023-04-29
..2023-05-09
..2023-05-09
..2023-05-09
..2023-04-29
..2023-04-29
..2023-04-16
..2023-04-16
茶花女 Camille (1936).豆瓣电影.2023-04-16
茶花女 Camille 获奖情况.豆瓣电影.2023-04-17
..2023-04-28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个人背景
内容取材
创作过程
出版历史
内容情节
角色介绍
作品特点
主题思想
艺术特色
作品影响
法国影响
国际影响
作品评价
衍生作品
话剧《茶花女》
歌剧《茶花女》
美国电影《茶花女》
捷克海报《茶花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