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树蜥(
食虫类:Calotes versicolor),别名马鬃蛇、
鸡冠蛇,是
鬣蜥科树蜥属的一种
爬行纲,主要分布在
印度及
安达曼群岛、中南半岛、
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
斯里兰卡及中国
华南地区,该物种可在树上栖息,还伴有
冬眠行为,多生活在海拔约为80~2000m昆热带亚热带地区,在
灌木丛中该物种分布最多,并
捕食昆虫及
昆虫幼虫以及体型较小的鸟类为食。
变色树蜥体长可达400mm左右,包括头、体、尾巴三个部分,尾长约为体长的2.5倍及以上,身体背部呈浅褐色或具有黑色点状或线状纹路,有鳞,体色可变。幼体和
雌性变色树蜥其背部有两条黄色侧纹,尾部有颜色不一的环纹。在繁殖期5~10月,
雄性变色树蜥身体大部分为鲜红色,有一特殊结构喉囊产生。变色树蜥存在两性异形的个体,且在初生幼体时就已发生,并且存在独特的性别逆转行为。雄性幼体变色树蜥有较大的头部和尾部,雄性成体的头长、头宽和尾长均大于雌性成体。当其受到危险时会有断尾行为。
截至到2019年,变色树蜥种群数量稳定,但成熟个体数量有所下降。2018年,变色树蜥被收录《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同年,中国政府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对其进行保护。据中药典籍《中华本草》记载,该物种可整体入药,还可制成药酒。另外人工养殖个体可作为宠物贩卖。传说变色树蜥咬人不放,要
打雷时才松开,故俗名又叫“雷公蛇”,但这种说法可信度较低。
命名与分类
1802年,法国
动物学弗朗索瓦·玛丽·多丹(François Marie Daudin,1776)将变色树蜥分类为飞蜥属(Agama),并命名为Agama versicolor,并由美国动物学家理查德·哈伦(Richard Harlan,1796)在1825年将其改名为Agama vultuosa。法国生物学家维克多·雅克蒙特(Victor Jacquemont, 1801)将其重新分类为
树蜥属(Calotes)并更名为Calotes cristatus。1827年,
印度生物学家约翰·爱德华·格雷( John Edward Gray,1800)将变色树蜥归类为
鬣蜥属(Agama),并将其命名为Agama indica,到1846年印度生物学家约翰·爱德华·格雷( John Edward Gray,1800)将该物种重新命名为Calotes viridis。另外,变色树蜥存在两个
亚种,分别是Calotes versicolor farooqi、Calotes versicolor versicolor。
形态特征
外形
变色树蜥体长可达400mm左右,包括头、体、尾巴三个部分,头较大,尾部较长,尾长约为体长的2.5倍及以上,身体背部呈浅褐色或具有黑色点状或线状纹路,由颈部延伸至尾基部有一列直立侧扁的鬣鳞,体色可变。变色树蜥存在两性异形的个体,且两性异形情况在初生幼体时就已发生。
雄性幼体变色树蜥有较大的头部和尾部,雄性成体的头长、头宽和尾长均大于
雌性成体。
躯干
变色树蜥身体侧扁,躯干部呈三角形。头大,头宽小于头长,前额平而略凹,吻扁平,吻长略大于眼眶直径,
吻部有棱,棱尖向后上方,有呼吸的鼻孔结构,位于吻棱下方,耳部鼓膜裸露。眼眶后无棘,眼眶直径小于眼耳之间的距离,眼四周有6~8条黑色纹,呈辐射排布。
其吻鳞宽约为高的两倍,头背侧有鳞片,微微起棱,鼓膜上方有二枚的棘鳞,由眼至耳部有4~5枚大棱鳞,鼓膜后上方也有一丛刺鳞,上下唇鳞约为10枚左右,颏鳞两侧各有4~5枚大鳞,咽鳞略等大于腹鳞且具强棱。
其鬣鳞由身体颈部延伸至尾基部,呈侧扁状,鬣鳞具强棱,颈鬣与背鬣相连,由颈至背鬣鳞长度递减,体末端为锯齿状,直到尾部,鬣鳞逐渐消失,整个身体中段遍布鬣鳞38~48行。
其体背鳞鳞尖向后上方延伸,大小一致,且具强棱,长度大于腹鳞,腹鳞末端尖出,该物种尾细长且扁,尾基部粗壮。变色树蜥有四肢,且后肢较长。
表皮
变色树蜥体表颜色可随外界环境干湿度及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成年变色树蜥体背为
褐色,有的个体还具有横点或短线纹,腹部为浅白色,常具有黑色或黑褐色条纹。幼体和
雌性变色树蜥相比于
雄性变色树蜥,其背部有两条黄色侧纹,尾部有环纹,环纹颜色深浅不一。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变色树蜥栖息环境范围广,多生活在海拔约为80~2000m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在树林下,草丛、河流边、道路两旁,甚至住宅附近的树丛上均有栖息,其中在灌木林中生活的数量最多。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变色树蜥
捕食昆虫及
昆虫幼虫(如蚂蚁、蜻蜓、
凤蝶总科等)以及体型较小的鸟类。
雄性变色树蜥多在树干、篱等位置静候猎物,
雌性或幼年变色树蜥多在地面寻找食物,成年变色树蜥偶尔会捕食自己幼崽。
防御行为
变色树蜥会被
哺乳纲和鸟类捕食,其活动灵敏,可攀援在树干上以此躲避捕食者,也可在两树枝之间跳跃活动。变色树蜥于11月上旬进入洞穴
冬眠,冬眠时也偶尔外出活动,直到次年三月初冬眠行为结束,3~4月为其活跃期。当变色树蜥被捕食者捕食时,会发生机械性断尾行为,这将导致其在野外生活能力降低,不利于其树栖活动时保证身体平衡。
生长繁殖
繁殖产卵
变色树蜥卵生,雌雄性别与环境温度相关。5~10月为其繁殖期,
雄性睾丸十月份开始退化直到12月份退化完全,次年二月睾丸重新发育。
雌性变色树蜥每次产卵数量为6~9颗左右,孵化时长约为40~60天,雌性多选择土壤潮湿环境中孵育。卵呈椭圆形,卵壳柔韧,呈黄色或淡黄色。幼体生长一年左右达到性成熟。在繁殖期,雄性变色树蜥身体大部分为鲜红色,颈、、喉部伴随有黑斑产生,并且其颞部肿大,尾基部膨胀,有一特殊结构喉囊产生。
性别逆转
变色树蜥的性别既不是染色体决定的也不是温度决定的,具有独特的性别逆转方式,但其逆转模式与其他
爬行纲相反,雄激素处理的变色树蜥胚胎都会使个体产生睾丸,而雌激素对性腺分化没有显著影响。
人工养殖
日常管理
夏季饲养变色树蜥时,可喂养切碎的昆虫为食,如
凤蝶总科、
甲虫等。也可在变色树蜥周围悬挂涂有蜂蜜
果酱等甜味剂吸引
苍蝇,便于变色树蜥
捕食。
病害防治
人工圈养变色树蜥时,饲料会影响其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可能会影响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当变色树蜥饲养饵料中有面粉蠕虫成分,会因此变色树蜥发生眼部疾病,无法进食,最终导致死亡。可及时用一定浓度浓度
硼酸溶液擦拭变色树蜥眼部,并且重新添加健康饲料。
物种资源
物种现状
截至到2019年,变色树蜥种群数量稳定,集中地区分布,但成熟变色树蜥个体数量有所下降。
保护级别
2018年,变色树蜥被收录《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19年,变色树蜥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中,等级为无危物种(LC)。
致危因素
由于其广泛分布在人类生活区,因此有些个体会被猫捕获,人类也捕获后用作药材。
保护措施
2018年,中国政府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对变色树蜥进行保护。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变色树蜥各组织中含有多种活性酶、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据《中华本草记载》变色树蜥清除肝脏后其余部分可整体入药,味甘,即为传统中药“马鬃蛇”。另外还可以将变色树蜥在文火
上将其烘干晒干,并泡入药酒中制成药酒,据《广西药用动物》和《中国动物药》记载其主要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疼痛、血虚体弱,小儿疳积等疾病,具有
活血化瘀药、滋补强壮等功效。
经济价值
在
亚洲地区,该物种广泛被用于研究样本,也可作为宠物进行贩卖。
物种危害
入侵现状
变色树蜥通常隐藏在港口或机场的运输货物中,并随货物商品等一起被意外引进当地。在20世纪80年代变色树蜥作为入侵
种群藏匿于
甘蔗插枝中被引入到法国
留尼汪岛,并在当地迅速建立种群。2004~2011年间,在
新南威尔士州、
昆士兰州和
维多利亚州,港口工作人员发现了6只变色树蜥并对其及时进行了处理并未让其成为当地入侵物种。2012~2015年间,在维多利亚州港口也发现了有关该物种的信息。
另外,由于该物种通过合法和非法宠物贸易进行交易,因此一些人工饲养的变色树蜥可能通过逃跑或被故意放出而在当地建立新的种群。
种群优势
当变色树蜥被意外引入后,由于其具有极强适应新环境的能力、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以及很高强度的繁殖能力,导致其在新地区可以快速繁殖,建立庞大
种群。2008年,
澳大利亚生物学家玛丽·博姆福德(Mary Bomford)将该物种评估为具有“极端风险”的物种传播能力。
入侵危害
变色树蜥经人工携带引入多地,由于其繁殖速度快,与当地其他蜥蜴物种存在竞争关系,并且
捕食该地区其他小型
脊椎动物,对当地生物种群产生了不良影响,被许多国家视为入侵物种,如新加坡、
毛里求斯等国家。另外该物种携带多种疾病,可传播给其他当地
爬行纲,不利于当地物种的正常生长发育。
防治措施
防治变色树蜥应在海关处对该入侵物种进行严格检查,从源头避免该物种入侵。一旦发现当地有该物种生存迹象,在该物种早期入侵时,及时利用诱捕器并辅助人工观察和人工清除,确保入侵物种被完全清除。
相关文化
由于变色树蜥经常出现在城市两侧街道,居所环境等地方,因而被俗称为“东方园蜥”(Oriental garden lizard)。此外,有传说称变色树蜥咬人不放,要
打雷时才松开,故俗名又叫“雷公蛇”。但这种说法并不可靠,变色树蜥处于自卫会咬人,但其牙齿细小,对被咬者无严重危害,更不会咬人不放。
物种对比
变色树蜥(Calotes versicolor)与
丽棘蜥(Acanthosaura lepidogaster)同为森林群落的优势种,其他方面主要差别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