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中国工博会")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科学技术部、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协办,
东浩兰生(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以装备制造业为展示交易主体的国际工业品牌展,每年秋季在上海举办。
1999年,首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2001年工博会首次在展会设立按行业分类展示的专业展区,标志着工博会走专业化办展道路的开始,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更名为“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标志着工博会作为国际性的展示平台。2007年,工博会首次设立重大技术与装备展,重点展示国务院确定的我国“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的十六项重大技术与装备,成为展示中国工业进步,体现中国工业最高水平的国家级平台。自2015年起,中国工博会已正式移师
国家会展中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会展综合体。
第24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于2024年9月24日至9月28日在
国家会展中心举办,主题为“工业聚能 新质领航”。该届工博会设置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展、
工业自动化展、节能与工业配套展等9大专业主题展,有28个国家和地区2600家企业参展。
发展历程
1999-2005年
工博会最早可追溯到1991年开办的上海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其主旨是促进纺织服装、工艺品出口。该交易会举办至第九届时,
上海市领导决定在此基础上设立一个以工业品为主题的展览,以此促进本地机械、电气设备等机电产品的出口。于是,第一届上海工博会便于1999举行,这便是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的前身。
一直到2005年,上海工博会参展企业都以本土企业为主,如第一届参展的400多家展商全部来自中国,且近九成都是上海本地国有企业;2001年举办第三届时,外商占比也不到5%。
2006-2012年
意识到不能只打国内牌后,组委会迅速调整办展思路,把目光转向国际。2006年,工博会开始与全球最大的工业类展览
承办方—德国
汉诺威公司合作,首次引入了后者在中国的三场展会——工业自动化、机床和金属加工以及电力电工展,并在以后成为工博会颇具分量的专业子展。
这一年,
上海市国际工业博览会也正式更名为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这意味着工博会从以展示上海技术成果为主向以从国家层面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承担国家战略为主转变,办展方针也开始更加注重“国际化”“专业化”。官方数据显示,2006年
参展商数量达到1968家,其中境外展商有331家,占比升至16.82%,境外展商参展展位1458个,占比31.2%。同时,本次展会也迎来了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领先企业首次参展,如
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川崎、
三菱重工等世界著名企业。
从2006年到2012年,工博会紧紧围绕振兴制造业、提高科技水平这一主题,不断促成包括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内的多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成果前来参展。展会也在不断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展商参加,到2012年,第14届工博会已有452家国际
参展商参会,占所有参展商总数的27.43%,比2006年增加了150余家。
2013-至今
2013年,第十五届工博会的主题是“制造:数字与绿色”,首次出现了“数字”一词,自此,数字化、智能制造便成为每年工博会的关键词。最能体现这一变化的就是2013年工博会首次单独设立工业机器人展,该子展原本一直集中在工业自动化单元里展出,后经展商建议,组委会决定为该主题单独设立展区,一开展便吸引了百余家境内外展商积极参加。
从2016年开始,工业机器人展会面积便一直位列所有子展会的前三名。工博会也是我国工业机器人繁荣市场的缩影,截止到2019年中国已连续六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2016年到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年产量从7万多台套增加到14万多台套,年均增长超过40%。
2017年,工博会首次设置了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展,到今年已是第四年设置这一单元。从数字化到智能互联,工博会正在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业如何不断转型升级,赋能产业新发展。
2023年8月22日,
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宣介路演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行。9月19日至23日,
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期间德国海外商会联盟大中华区组织的德国馆首次亮相工博会。
2024年8月2日,
第24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全球推介会在
悉尼举行,期间上海工业商务展览有限公司与
澳大利亚国际文化产业协会签署了《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中澳合作备忘录》。9月24日至9月28日,
第24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
国家会展中心举办,上海首批“市区协同”千亿产业集群在开幕式上发布,此次发布共涉及上海7个区和11个千亿级区级主导产业。
展会介绍
作为"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旗下最受瞩目的专业展之一,
工业自动化展(IAS)全面展示生产、过程自动化的最新技术和全面解决方案、电气系统、工业IT与制造业信息化、微系统技术。十余年的品牌沉淀,IAS的展示规模、展品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在
亚洲地区首屈一指。为业内同行提供了商贸采购、企业品牌拓展、交流学习的绝佳平台。
举办单位
以上数据来源于:
专业展区
数据来源:截至2023年9月20日
历年展会
1999年工博会
1999年12月13日,第一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新技术、电子信息、电气装备、 生物医药、新材料,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本届博览会以
上海市本地工业企业形象展示为主。博览会总计一万五千平方米的展览场地,分为产品、技术、产权三个交易馆。产品交易馆还包括境外馆。上海四百五十家企业选送了五百八十四类展品。产权交易馆和技术交易馆分别有二百个产权项目和一千八百六十个技术交易项目供洽谈交易。
2000年工博会
2000年10月24日至28日,第二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展出面积两万一千平方米,设九百多个展位。分设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电气装备及工业自动化、网络与软件、汽车及零部件、绿色家用电器、环保技术和新材料等八个工业产品交易馆。还将设立技术交易馆、产权交易馆、境外馆、归国留学生技术创新展区和国家级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本届博览会所设四个主题论坛,分别是:发展战略主题;WTO主题;技术创新主题;西部开发主题。
2001年工博会
第三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于2001年11月22日至27日在
浦东新区的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主办单位为国家经贸委、科技部、信息产业部、教育部、中科院、国家贸促会和上海市政府。展览会面积达5万平方米,比上届增加一倍多,分为电子信息与网络、生物工程与医药、新材料、电气装备、汽车与零部件、家用电器、环保、能源及科技创新九大展区,参展单位2000多家,其中境外企业超过20%。会展期间,还设立了“发展论坛”和“科技论坛”,50余名国内外著名科学家、两院院士进行了专题演讲。
2002年工博会
由国家
工信局、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科学技术部、信息产业部、教育部、
中国科学院、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于2002年11月22日至2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本届工博会共吸引来自美国、
德国、
白俄罗斯等15个国家和
香港电台地区客商参展,国内共有15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组团参展。参观本届工博会的观众达54.6万人次,其中境外观众1.5万人次。
2003年工博会
2003年11月6日,以“信息化与工业化(现代装备)”为主题的第五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共吸引了46.36万名参观观众,其中境外观众1.13万人,专业观众22.22万人;业务成交397.69亿元,其中产品交易14.23亿元,技术交易70.3亿元,技术产权交易61.84亿元,产权交易90.67亿元,引进外资160.65亿元。本届“工博会”是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展览会,共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会,境外参展企业数和展位数都首次突破了总数的25%。
2004年工博会
2004年11月4日,以“信息化与工业化(现代装备与工程技术)”为主题的第六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上海开幕。本届上海工博会共设七大展馆,展览面积85500平方米,3500个展位,八大专业展区,分别为:电子信息展、数字制造展、电力设备与控制技术展、汽车与零部件展、物流装备展、印刷与包装机械展、工程技术展、科技创新展。
本次工博会参展企业达1286家,其中境外企业参展展位占26.7%;市外企业参展展位占37.7%。许多展品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有的技术不仅达到世界顶级水平,并且是第一次在中国展出,成为中国传统工业与世界工业交流、合作的舞台和世界先进技术进入中国的合作平台。中国重大工程成就展是此次展出最大的亮点,载人航天、西气东输、
青藏铁路、
三峡大坝、
国家电网的正负500千伏直接输电工程等15项体现中国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的重大工程,以结合了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的模型亮相,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2005年工博会
以“信息化与工业化(现代装备)”为主题的第七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于2005年11月4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此次展会设展位3500个,展出面积85500平方米,并专设电子信息、制造技术、电力和控制技术等展览,供中外客商交流、交易与投资洽谈。经过探索和不断努力,工博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化运作机制不断完善,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已发展成为全面反映当今世界工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窗口、中外企业拓展国际国内市场的交流合作平台。参加2005年工博会的企业1298家,其中境外企业240家,市外企业586家,本市企业472家。参展企业中,首次参展企业351家。参加2005年工博会的境外企业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新增
波兰、
伊朗和
菲律宾等3个国家。
2006年工博会
经国务院批准,已经成功举办了七届的国家级展览会“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于2006年起改名为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工博会组委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科技部、教育部、信息产业部、
中国科学院、中国贸促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等各主办单位以及协办单位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领导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组委会副主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主持,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上海市副市长周禹鹏介绍了更名后筹备工作有关情况。
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是在已经成功举办七届的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基础上,于200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更名的。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的举办至今得到了国家领导人和中央各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广受各国企业欢迎,知名度大大提高。更名后的工博会将立足于“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办展方向,努力成为中国装备制造类最有影响力的国际品牌展,逐步发展成为与德国
汉诺威工博会等齐名的、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和良好国际声誉的工业展。
组委会会议上,各主办单位领导充分肯定了
上海市为本届工博会所做的大量细致而有效的前期工作,招商招展等各项筹备工作达到或超过了预期的目标。会议同时指出,作为中国最高层次的工业博览会要做好展示、交易、评奖、论坛等四大方面的工作,要突出“交易”功能,形成专业展商和专业客商集聚、装备制造设备集聚、高新技术成果集聚、市场信息集聚的强效应。
第八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于2006年11月1日至5日在上海市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本届工博会以“科技创新与装备制造业”为主题,设立
信息技术与装备展、能源装备展、
工业自动化展、环保技术与设备展等六大专业展区。展览面积达11万平方米。截至9月底,已有1133家境外企业,2241家国内企业和1306家
上海市企业报名参展;博览会期间还将举行“主题论坛”、“部长与中外CEO论坛”等数十场专题活动。作为中国制造业的国家最高奖项,由中外权威专家组成的评审团将评出本届工博会的金、银、铜奖、创新奖和产权交易最佳策划奖以及“最具技术交易潜力奖”。
2007年工博会
2007年11月6日,第九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本届工博会的主题是“科技创新和装备制造业”,设重大
技术装备、
信息技术与装备、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工业自动化、能源、环保技术与设备、科技创新等7大专业展,1755家海内外企业参展,展位总数达4500多个,展览面积达10.35万平方米。
2008年工博会
第十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于2008年11月4日至8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本届工博会在展览面积、境外组团数量、中国省市组团数量、展品技术等级等方面均为十年以来最大规模。本届工博会坚持以创新为主题,共设重大技术与装备展、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展、科技创新展、
工业自动化展、环保技术与设备展、信息与通信技术展、能源展7个专业展,其中工业自动化展中超过一半展商来自海外,ABB、
发那科等国际知名企业在工业机器人展区展示了机器人最新产品和技术。
2009年工博会
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于2009年11月3日至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共设七个专业展,分别为“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展”“工业自动化展”“环保技术与设备展”“信息与通信技术应用展”“电力电工展”“科技创新展”“航空航天展”。本届中国工博会的世博科技展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科技让世博更精彩”为主题,围绕科技、城市、生活三大要素,集中展示科技创新在世博相关的建设、能源、环境、运营、展示以及安全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展示项目达400多个。本届中国工博会的展览场地总面积达12.5万平方米,展位数达5302个。
2010年工博会
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于2010年11月9日至13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本届中国工博会以“科技创新,振兴装备制造业”为主题,充分体现交易、展示、评审、论坛四大功能,展览总面积约11万平方米,将设立“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展”“
工业自动化展”“环保技术与设备展”“信息与通信技术应用展”“新能源与电力电工展”“科技创新展”六大专业展。
2011年工博会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于2011年11月1日至5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此次,工博会展览面积为15万平方米,比上届9个馆增加4个馆,参展6222个展位,创历史新高。此外,工博会参展企业1869家,其中
上海市本地441家,占29.4%;上海以外地区858家,占40.5%;境外企业570家,占30.1%,来自美国、
德国等24个国家和地区。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以“创新转型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题。截至2011年11月5日中午,工博会观众数为10.12万人,其中境外观众2613人,较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2.8%,产品成交额达到10.63亿元。
2012年工博会
2012年11月5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在上海世博中心隆重开幕。此次,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以“创新转型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题。本届“中国工博会”紧紧围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推动我国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办展,共设置了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展、
工业自动化展、新能源与电力电工展、新能源汽车展、环保技术与设备展、信息与通信技术应用展、科技创新展等7个专业展。
2013年工博会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于2013年11月5日在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制造:数字与绿色”为主题,首次设置了工业机器人展,集中展示了全球工业领域最新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充分诠释下一轮高端装备产业发展前景,是中国工业领域面向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和经贸交流合作平台。
2014年工博会
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科技部、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贸促会、联合国工发组织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将于11月4日至11月8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本届工博会以“高端、智能、绿色”为主题,设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展、
工业自动化展、工业机器人展、新能源与电力电工展、信息与通信技术应用展、环保技术与设备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展、科技创新展等8个专业展,将有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的2101家中外展商参展,展览面积达到18万平方米,展览规模、展商数、展商国别数均创历史新高。
2015年工博会
2015年11月3日,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持续5天,以“创新、智能、绿色”为主题,设有工业自动化、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和航空航天技术等9大专业展,展示规模达23万平方米,超过2200家
参展商参展,比上届增长38.55%。
2016年工博会
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将于2016年11月1日至5日在
国家会展中心举行,共设"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展”“
工业自动化展”“工业环保技术与设备展”“信息与通信技术应用展”“新能源与电力电工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展”“工业机器人展"和"科技创新展"八大专业展区。本届中国工博会的主题是“创新、智能、绿色”,坚持“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品牌化”办展方向,完善展览、交易、论坛、评奖四大功能。本届展览规模超27万平方米,比上届增长17%,参展企业总数2308家,展商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参展省市28个,组团参展的省市自治区12个。境外参展展位3423个,占30.2%;参展企业来自美国、
德国、
加拿大、
韩国、
日本、
印度及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等27个国家和地区,
芬兰、
斯洛伐克成为首次参展国家。
2017年工博会
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于2017年11月7至11日在
国家会展中心举办,设9大专业展,展会面积28万平方米,超过2500家展商参展,预计逾16万中外专业观众参观,共设数控机床及金属加工展、
工业自动化展、节能环保技术与设备展、信息与通信技术应用展、新能源与电力电工展、新能源与
智能网联汽车展、机器人展,航空航天技术展以及科技创新展、新材料产业展等9大专业展,本届主宾国为
英国,工博会期间举办多场研讨会。
2018年工博会
第二十届工博会于2018年9月19日至23日在
国家会展中心举行。本届中国工博会的主题是“创新、智能、绿色”,设置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新能源及电力电工、信息与通信技术应用(工业互联网)、节能环保技术与设备、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科技创新8个专业展区,共12个展馆,展览规模28万平方米,涵盖了制造业从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到先进制造装备、整体解决方案的智能绿色制造
全链智能。
在本届工博会奖项评选中,
高分五号卫星获“特别荣誉奖”;中国北斗精准时空服务平台等4项展品获金奖;激光小型原子钟TA1000等4项展品获“创新金奖”,三维激光切管机——3D FABRI GEAR 220 II等4项展品获“
工业设计金奖”。
2019年工博会
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于2019年9月17日至21日在
国家会展中心举行,设9大专业展。本届中国工博会以“智能、互联——赋能产业新发展”为最新主题,以展示、推广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链接中国智能制造重点推进的新兴产业,凸显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凸显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制造强国战略。本届中国工博会展览总面积280,011平方米,吸引了来自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的2,610家
参展商同台竞技,境内外专业观众18.3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5.23%。
2020年工博会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于2020年9月15日至19日在
国家会展中心(
上海市)举行,成为2020年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举办的首个国家级工业会展。本届工博会以“智能、互联——赋能产业新发展”为主题,展览面积24.5万平方米,参展企业2000多家,将采取“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会展新模式,通过5G直播、虚拟展厅等互联网新技术,全新打造工博会在线平台。 作为本次博览会一大特色亮点,本届工博会将聚焦展示产业科技助力疫情防控的新成效,设置防疫精品专区,邀请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集中展示在抗疫防护用品、医疗器械、药品和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发等领域的创新成果。此外,本届工博会还设置了
意大利国家馆,聚焦意大利在华投资企业,集中展示意大利制造业领域的先进技术及优质产品,同期还将举办“意大利机械技术中国周”系列活动。
2021年工博会
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于2021年9月14日至18日在
国家会展中心举行,设置九大专业展区,展览面积28万平方米,展商逾2600家。本届工博会CIIF大奖授奖总数不超过10项(含10项),对于极少数具有特别影响力和意义的展品将授予荣誉奖项,最终评选结果于9月揭晓。
2022年工博会
2022年11月15日,据
澎湃新闻消息,原定于2022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在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的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延期至2023年举办。
2023年工博会
2023年9月19日,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长三角高端产业和金融服务展区在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开幕式上,相关方面宣布成立“长三角工经联促进产业合作联盟”,举行了“双碳科技促进服务中心”揭牌仪式,长三角工业经济联合会联合发布了《绿色低碳宣言》。开幕式后举行了“长三角高端产业及金融服务融合发展”
高峰论坛。
本届工博会以"碳循新工业 数聚新经济"为核心主题,旨在构建一个国际化、开放性、高水平的全球产业合作交流平台,紧紧围绕制造业低碳化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新趋势。推动工业绿色化发展有助于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增强产业竞争力,并统筹考虑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任务。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自动化水平、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率,构建更智能、高效、环保的工业体系。本届工博会的主题体现了制造业在低碳化发展和数字化转型领域取得的新成果和新趋势,同时展示了我国制造业在产业变革中朝着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的新进展和新成效。
本届工博会论坛秉持着"少而精、创品牌"的原则,分为部市论坛、发展论坛、科技论坛和行业与企业论坛四大板块。论坛充分发挥了高端对话平台的作用,聚焦于制造业绿色化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等
前沿领域以及热点话题。邀请了
诺贝尔奖得主、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等一百多位行业顶尖专家,与企业高级管理者共同展开专业性高端对话和思想交流,探讨新兴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和政策方向。
主要亮点
未来产业发展引领新趋势
本次工博会重点关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新材料、合成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围绕世界前沿科技、重大原始创新技术以及应用场景,推动未来科技和产业的发展。展区的设置不仅展示了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和融合化的特点,还展现了未来科技的创新和发展的新高地。参展的大中
小型企业都是各领域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
产业体系安全水平实现新提升
本届工博会将聚焦于工业母机、机器人等重点行业,有针对性地推动供应链和产业链的补链和强链,以提升韧性,并展示重点领域攻关的突破成果,以及一些重要
技术装备、核心部件和基础工艺的国产化进展。例如,火星探测任务环绕器"上九天揽月"、全海深载人潜水器
声学系统"下五洋捉鳖"以及全球最大单机功率的首台"国和一号"核岛蒸汽发生器等重要技术装备将与观众见面。此外,参展企业北京遨博协作机器人实现了核心部件的国产化,打破了国外的长期垄断。
数智化绿色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本届工博会专注于制造业的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稳步提升智能制造能力的成熟度,增强高端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例如,
西门子股份公司的预测性分析系统基于运行数据和算法,可以实现及时预警、快速诊断和修复维护。
FESTO公司的全新仿生光
生物反应器利用自动化和数字化技术,助力绿色化发展,加速实现"双碳"目标。
广泛开放合作形成新格局
本届工博会致力于助力高水平的开放向纵深推进,深度融入全球产业布局,创造一个全球科技创新与产业对接的交流平台,积极推动全球工业开放合作,实现互惠共赢。为此,工博会专门设立了
德国馆,展览面积近500平方米,集中展示德国制造业领域的先进技术和优质产品。这里既有世界500强企业,也有各领域的
隐形冠军企业。其中,
一汽奥迪、
图尔克(天津)等中德合资企业在推动两国制造业领域的合作交流和产业创新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4年工博会
第24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于2024年9月24日至9月28日在
国家会展中心举办,主题为“工业聚能 新质领航”。本届工博会设置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展、
工业自动化展、节能与工业配套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应用展、智慧能源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展、机器人展、新材料产业展和科技创新展等9大专业主题展,有28个国家和地区2600家企业参展。
展会奖项
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国工博会”)是经国务院批准唯一具有评奖功能的大型工业博览会。
中国工博会展品奖项设置为产品奖和创新奖两大类。产品奖包括金奖、银奖、
工业设计金奖;创新奖包括创新金奖、创新银奖。评奖工作严格遵循《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评奖管理办法》的规定,经过展商自愿申请、专家评审、评奖工作指导委员会终审和大会组委会审批等规范程序,于当届中国工博会开幕式上举行仪式,向获奖单位颁发奖杯和证书。
价值意义
工业是
上海市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物质基础。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全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全力构建开放、创新、包容的产业生态,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各类企业在沪投资兴业创造更好条件、提供更优服务。期待与会嘉宾以工博会为媒,共商发展之策、共寻创新之方、共走合作之路,携手创造全球工业更加光明美好的未来。全力办好本届工博会,努力为推动中国工业和全球工业创新发展作出新贡献。(
龚正指出)
工博会作为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见证了中国工业融入全球工业体系的过程。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共同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深化国际创新合作,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加强工业文明交流互鉴,创造一个更加开放、包容、友善的发展环境。中国工业具有强大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有利支撑条件没有改变,携手共同推动全球工业绿色化和数字化转型,让世界人民共享工业创新发展成果。(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