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梦》是传统
京剧剧目,由京剧剧作家
金仲荪根据唐代诗人
杜甫《新婚别》及
陈陶《陇西行》中后两句:“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诗意境编写的京剧,后由
程砚秋在1931年二次编演。
《春闺梦》故事主要讲述三国时期,因
公孙瓒和
刘虞争夺权位导致的内战,给百姓带来了征戍和流离失所的痛苦。王恢在新婚不久被强行征兵并阵亡,他的妻子
张姓在梦中见到他,二人互诉衷肠,但梦境中战鼓声和乱兵的出现让张氏惊醒,意识到这只是一个梦境。
《春闺梦》是程派艺术风格走向成熟的代表性剧目。《春闺梦》综合运用唱念做舞等各种表演方式,把昆剧“无唱不舞”的艺术手法贯彻于京剧表演中,在结构穿插与表演技法上,有很多新的试验和创造,尤其是剧中体现梦境的时空转换手法,声腔与身段组合所呈现的朦胧美。《春闺梦》是
京剧程派的一部经典剧目,它在程派历史以及整个京剧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首先,剧目的诞生背景独特。《春闺梦》是根据唐代诗人
杜甫《新婚别》及
陈陶《陇西行》中后两句:“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诗意境为蓝本,通过对妇女命运的描绘,展现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困境和追求自由的渴望。这一主题在当时的京剧剧目中并不常见,因此《春闺梦》的出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不仅在程派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在整个京剧艺术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京剧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创作背景
1931年,
中原地区正处在军阀混战的战乱之中,人民生活水深火热。中国四大名旦之一、著名京剧大师
程砚秋先生目睹当时军阀混战,人民流离失,程砚秋先生有感而发,根据唐代诗人
杜甫《新婚别》及
陈陶《陇西行》中后两句“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创作了《春闺梦》这部名剧。
剧情介绍
内容情节
三国时期汉末
公孙瓒和
刘虞互争权位,发动了内战,
河北省人民惨受征戍、流离的痛苦,壮士
王恢新婚不久,被强行征兵人伍,不幸阵亡。妻子
张姓终日思念他,积思成梦,梦中王恢解甲归来,张氏又惊喜又嗔怪,两人互诉衷肠、情意缠绵,忽然间战鼓惊天,乱兵杂沓而至,张氏眼前所看都是血肉模糊、鲜血淋漓的骷髅,吓得她猛然惊醒,发觉是场梦境,丫鬟告知回到闺房,张氏惆怅而归。
剧情文本
以上表格数据来源:
人物角色
艺术特色
主题
《春闺梦》以其深情的描写和主题的探讨,使剧目更加感人和深刻,引发观众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它不仅是对具体历史时期的抨击,更是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思考和呼唤。通过艺术的表达,剧目关注社会问题,反思人类的行为与选择,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总之,《春闺梦》通过爱情与战争的交织,以及对张氏命运的描绘,呈现出对战争的反思、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渴望的主题。这种主题的探讨使剧目更加深入人心,引发观众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反思,展现了艺术对社会的关注和影响力。《春闺梦》是一部以战乱为背景,描绘普通民众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的作品。剧作家通过深入挖掘人物的精神生活,展现了战争残酷恶果的焦灼与疼痛,并对历史、人生以及现实秩序进行了独特的发现与阐释。在人物塑造中,反映了社会问题与民生困苦,表达了对战争的反对立场。这种创作方式使观众更能够感同身受,深入思考战争对普通人的影响,以及对和平与社会正义的渴望。通过这样的表现,提醒人们关注战争的恶果,呼吁人们共同努力维护和平与社会稳定。
唱腔
《春闺梦》是一部
京剧剧目,其中的唱腔设计精妙,展现了不同情节和人物的特点和情感。西皮二六转流水、南梆子和二黄都是该剧中最著名的唱腔之一。在剧中,西皮二六转流水是以西皮板式贯穿全剧的一段腔调,它展现了戏中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南
梆子则是被纠缠陡想起婚时情景的唱腔,通过梆子的独特音调和节奏,表达了人物的情感和回忆。而二黄则是在剧情高潮部分出现的唱腔,通过悲伤的曲调和歌词,表达了人物的内心冲突和痛苦。整个剧目中,西皮板式贯穿始终,它丰富多样,展现了不同场景和情节的特点。在第五场中,西皮导板描绘了送征人的情景,展示了人物的离别和奔赴远方的决心。而夫妻二人的对唱则以西皮原板处理,通过一人一句的方式表达了他们的依依惜别和悲伤。第十二场则是整个剧目的重点场次,通过独特的唱腔设计,真实地展现了《春闺梦》的主题和情感。
表演
《春闺梦》中,除了刻画小夫妻的美好生活和和平的珍贵,还有一些其他的元素和主题。
首先,《春闺梦》通过小夫妻的表演,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情和对彼此的依恋。无论是假做要谈心,还是
张姓说王“羞也不羞”,观众能够感受到他们愿意长相守的美好心愿。这种情感的表达让观众感受到爱情的美好和力量。
其次,剧中的“梦境”一段描述了战争的惨无人道,与和平生活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一段表演通过对比,让观众深刻体验到和平的珍贵和战争的残酷,进而引发对和平的珍惜和对战争的反思。此外,剧中的唱腔和表演编排也体现了程派艺术的风格特色。剧作文辞优美、对仗规范,
瑞安鼓词意味深长、典雅优美,为抽象的京剧表演赋予了厚重的历史背景。这样的表演不仅让观众感受到角色的情感,也引发观众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春闺梦》的表演特征注重女性情感的细腻描绘和展示,通过精湛的表演技巧和独特的声腔唱腔风格,使剧情更加感人和动人。
服装
《春闺梦》中使用了传统的戏曲服装,如小姐的帔和水裙、丫鬟的裤袄、小生的褶子、短打武生的罗帽和大带,以及长靠武生的软靠等。这些服装不仅仅是为了舞台的美观,更重要的是为了增强角色形象的表达和舞蹈的演出效果。在《春闺梦》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白色的水袖服装。水袖为艳丽的戏曲服装增添了一种明快的色调,更加突出了甩袖、抛袖和翻花等动作。水袖的特点是可展可收、可动可静,变化多端。演员通过水袖的运用,能够表现角色的喜怒哀乐,发挥戏曲舞台上舞姿的特点。
重要演出
作品影响
文学与表演价值
《春闺梦》作为程派剧目,在文学价值上确实名列前茅。它的剧作文辞优美,对仗规范,恪守音韵规律,展现了程派艺术的风格特色。剧中的
瑞安鼓词意味深长、典雅优美,通过从古诗中演化而来,为抽象的京剧表演赋予了厚重的历史背景。
同时,《春闺梦》在唱腔和表演的编排上也全面体现了程派艺术的风格特色。其唱腔设置精彩、新颖,场面调度丰富,具有浓重的程派艺术风格。作为程派的重要代表剧目之一,它展现了程派在表演艺术上的独特魅力。
影响
《春闺梦》作为
京剧程派剧目的代表作品,具有独特的诞生背景和高远的剧目立意,以及精绝的唱腔设计和深刻的思想传达,使其在程派历史乃至整个京剧艺术历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此外,《春闺梦》还传达了程派特有的艺术思想。程派注重情感的真实和内心的表达,追求艺术的深度和内涵。《春闺梦》通过细腻的表演和精彩的唱腔,传达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不公,引发观众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反思。《春闺梦》作为程派剧目的代表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它在程派和
京剧艺术中的地位和影响不可忽视,对后世的艺术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作品评价
《春闺梦》在结构穿插上、表演艺术上,都有很多新的试验和创造,尤其经程先生于1930年代中期旅欧归来重新打造之后,该剧在舞台呈现的诸多方面都焕发了丰富新意,为传统京剧的演出带来了许多新鲜的色彩,在当时被称为“洋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网评)
《春闺梦》是程派流派风格走向成熟的代表剧目之一。在戏剧结构和表演艺术上,都有很多新尝试和创造。
程砚秋先生在二度创作中,综合运用唱念做舞的各种表演方式,把昆剧“无唱舞”的艺术手法贯彻于京剧表演中。尤其是剧中体现梦境的时空转换手法,声腔与身段组合所呈现的朦胧美。(
澎湃新闻)
衍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