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胶唱片
美国无线电公司提出的音乐格式
黑胶唱片(英文:Vinyl Record)是一种存储声音的音乐格式,将声音以声波纹路的形式记录在表面,之后可以通过唱机上的唱针在唱片表面移动,与所记录的声槽摩擦产生振动输出电信号,将存储于其中的声音播放出来。
第一张黑胶唱片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在此之前唱片的材质以一种称为虫胶的天然树脂为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因虫胶材料不足,制作了大量以乙烯基为原料的唱片;二战结束后,黑胶唱片才得到了唱片公司的支持,1948年6月,由哥伦比亚唱片公司正式发布了材质为乙烯基合成材料、转速为33.33转/分钟的新型唱片;次年3月,RCA又推出了转速为45转/分钟的7英寸黑胶唱片,因价格便宜、便于使用,逐渐在众多普通家庭流行起来。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越来越多的音乐家也使用黑胶唱片录制音乐作品,黑胶唱片成为了占主导地位的音乐格式。常见的黑胶唱片尺寸有7英寸、10英寸、12英寸三种,转速以33.33转/分钟和45转/分钟居多。20世纪末,数字技术的变革带来了新的音乐格式,黑胶唱片逐渐被光碟、数字下载等代替。
黑胶唱片在其基本的音乐格式作用之余,还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收藏价值,全世界有众多黑胶收藏爱好者。21世纪10年代以来,黑胶唱片逐渐重回大众视野,被人们所喜爱。
定义
黑胶唱片(Vinyl Record)是用于存储音乐的一种旋转磁盘,其盘面上刻有螺旋凹槽纹路,唱片直径一般有7英寸、10英寸、12英寸三种。黑胶唱片由留声机唱片发展而来,最初的留声机唱片由一种称为虫胶的天然树脂制作,直到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唱片逐渐开始用乙烯基(Vinyl)材料制作,“黑胶唱片”这一名称才开始流行起来。
历史流变
出现
19世纪末留声机不断被完善改进,与之相应的音乐格式的创新之争也随之而来,最终由埃米尔·柏林纳(Emile Berliner)发明的盘片格式战胜了爱迪生发明的留声机蜡筒,得到了公众的认可。早期的唱片制造材质多样,包括硬橡胶、覆盖着赛璐珞的硬纸板等,但都成本较高,后来埃米尔·柏林纳又发明出了以一种产于印度和泰国的天然塑胶——虫胶为主要制作原材料的唱片,这种虫胶唱片在当时受到了众多普通家庭的欢迎。
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第一张黑胶唱片才出现,当时只用于电台节目的专业场合;真正使黑胶唱片被唱片制造行业所接受的原因,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因虫胶供应不足,美国政府选用乙烯基为原料,制作了大量用于鼓舞士气的唱片,在1943年到1949年期间这类唱片发行了900多张。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黑胶唱片格式得到了当时哥伦比亚和美国广播这两大唱片公司的支持,1948年6月21日,哥伦比亚唱片公司举行发布会,正式推出了转速为33.33转/分钟的新型唱片,该唱片放弃了虫胶材质,选择了物化特性更优的乙烯基树脂,使得唱片的声槽得以压制地更为细密,槽宽由以往虫胶唱片的0.254毫米变为0.076毫米,唱片的槽径向密度也因此增加到每英寸300槽,最终密纹唱片最多可储存52分钟的音乐,又被称为Long Playing唱片,缩写为LP唱片。
发展
1949年3月,RCA推出了他们的革新产品:转速45转/分钟的七英寸单曲碟,这款黑胶唱片在盘中心设置了一个中心孔,方便在自动换碟播放器上使用,随着20世纪50年代新型摇滚的流行,以及自动点唱机的热销,这种唱片迅速流行起来;随着技术发展,唱片的造价更加便宜,黑胶开始走入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
20世纪60年代,一些乐队开始用LP唱片录制专辑,进入70年代后,概念专辑迅速流行起来,LP唱片的销量随之增加,并超过了七英寸单曲碟的销量。到了20世纪80年代,一种12英寸单曲唱片的新格式开始出现,音乐家们得以录制更长时长的歌曲。
兴衰
20世纪70年代开始,数字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已经在飞速发展,音频技术也可以转变为二进制的数字电路,但此时新的技术尚未普及,黑胶唱片仍是当时占领统治地位的音乐格式。
之后在20世纪90年代,光盘、数字下载等数字新产品迅速普及,黑胶唱片的销量因此受到了不利影响,不少唱片公司已经减少甚至停止了黑胶唱片的发行。此后,黑胶唱片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迷期,直到21世纪10年代之后,逐渐有了黑胶复兴的趋势,全球黑胶唱片的销量开始回升,在2012年之后,其营收额每年上升30%左右,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公布的2007年至2016年黑胶产业的收入数据,十年间增长了十倍;美国在2019年黑胶产品的销售额达到了历史销量最高点,达5.04亿美元;一些欧美国家黑胶唱片的销量情况也大体相似,出现了不少销量达历史新高的国家。由此看出,黑胶唱片产业在19世纪后半叶的辉煌之后,又迎来了一个巅峰。
基本结构
唱纹结构
黑胶唱片是一种音乐格式,其运作的关键在于承载声音,将声音以声波纹路的形式记录存储下来。唱片上的唱纹就是用来存储声音信息的结构,又称为“声槽”,是唱片最核心的部分。唱片的唱纹由导入槽、声槽、过渡槽、导出槽、终止槽五部分构成,其中导入槽是一段无信号、闭合环形的沟槽,作用是防止唱针滑出唱片之外,其位置在唱片边缘向内2.15毫米处;由导入槽向内2.88毫米到达声槽部分,这之间的一段距离一般会有5°的倾斜,唱针得以在重力的作用下滑向声槽。声槽是唱片声音信息记录的部分沟槽,唱针在声槽摩擦产生振动输出电信号,进而转化为声音外放;声槽的径向距离由所录制音乐的长短决定,若唱片中录制了不止一首音乐,两段音乐之间会有一段安静的间隙,这一段间隙在唱片上体现为过渡槽。唱片中记录的最后一段声槽的末端一段无声的导出槽,通过这一段导出槽,指针最终滑向终止槽,终止槽是一个闭合的环形,唱针最终停止在终止槽处。
基本规格
尺寸
黑胶唱片的基本尺寸包括外径、中心孔径和唱片厚度。
常规的黑胶唱片外径尺寸有7英寸、10英寸和12英寸三种,其中7英寸的是单曲碟,盛行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10英寸的外径曾经是虫胶唱片和黑胶唱片的标准尺寸,其音乐容纳能力相较于7英寸的唱片略强;12英寸的唱片更适合于DJ职业的人使用。
黑胶唱片的中心孔是为了方便其安放在播放器转盘上而设置,该孔径有7.24毫米和38毫米两种常规尺寸,其中7.24毫米是圆盘唱片的标准孔径,38毫米的中心孔则是七英寸单曲碟,为了适配自动换碟机而设置。
黑胶唱片中,常用的LP唱片厚度为1.4毫米上下,唱片的厚度越大,刚性就越大,相应的唱片谐振效果就越小。因此,不少唱片制造商会将唱片的厚度加到1.8~2毫米,甚至有少数厂商增加厚度至2.2毫米。黑胶唱片的厚度并不是全盘一样,现代的唱盘中间都会有一个直径102~106毫米的凹陷,目的是为了放置凸出的标芯。
转速
转速是黑胶唱片的基本规格之一,常规的转速规格有78.26转/分钟、33.33转/分钟以及45转/分钟三种。在黑胶唱片出现之前,唱头的制作和唱片刻纹技术较为落后,刻纹密度较小,因此要使用较高的转速,才可以保证唱片基本的频率响应,输出足够的信息量。在1925年之前,手摇唱机并还没有固定的标准转速,一般转速范围可以在60转/分钟~130转/分钟之间调节;1925年至1930年,电动留声机出现,唱片的转速精度得以大幅提高,78.26转/分钟被正式确定为标准化转速,此时的唱片即为Standard Playing唱片,简称为SP唱片。SP唱片转速快、唱纹粗,唱片每面可以记录的音乐时间只有3~4分钟。
1948年黑胶唱片正式发布,转速为33.33转/分钟的黑胶唱片开始流行,唱片增加了刻纹密度、降低了转速,单面唱片可以收录的声音信息更多,12英寸的黑胶唱片可记录的音乐时长可以超过25min。由此这类唱片又被称为密纹唱片,唱片制造商则将这种唱片命名为Long Playing唱片,缩写为LP唱片。1949年3月,RCA推出了一款新型唱片,其转速为45转/分钟,直径7英寸,中心孔径设置为38毫米,与当时出现的自动换碟机相匹配,并且价格便宜,很快就在普通人家流行起来,这种唱片被称为Extended Play唱片,缩写为EP唱片。这种唱片转速降低、尺寸变小,一般单面可收录一首歌,因此又被称为单曲碟。
材料
黑胶唱片所使用的材料是以乙烯基为主要成分的合成材料,乙烯基本为无色、无毒、无味的透明环保材料,在制作黑胶唱片的过程中,为了降低唱片的本地噪声,加入了适量的聚碳酸,使乙烯基变为黑色,所制作的黑胶唱片也呈现为黑色。此外,还出现了不少彩色唱片,其材质中聚碳酸酯的量相对减少,转而加入了所需颜料。随着科技的进步,所发行的黑胶唱片中乙烯基的纯度更高,分子结构更小,唱片的音质得以提升。
随着黑胶唱片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在唱片的制造材料上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创新,这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趣味性的黑胶文化。例如,瑞典的Shout Out Louds乐队曾制作过一种冰之唱片套装;Perfect Pussy乐队在2014年将主唱的血液混入唱唱片材料,作为特殊礼物发行出售给歌迷;法国的DJ Breakbot在2012年发行了一张用可食用巧克力制作而成的唱片;此外,英国的Vnd Vinyly公司则直接提供将客户的骨灰制作为唱片的服务。
制作工艺
母带制作
黑胶唱片的生产从制作原始素材母带开始。原始母带又叫做录音母带,由音频工程师对所录音频进行均衡和编辑制作而来。原始母带有两种,一种为模拟录音,对其处理主要是曲目的编辑和音频信号的处理;另一种是数字录音,这种需要先将数字信号变成模拟信号,再进行下一步对曲目和信号的处理。
漆盘刻纹
在完成母带制作后,下一步需要在空白漆盘上刻纹,制作出母盘,母盘又称为主盘、第一模板。漆盘一般有直径14英寸,12英寸和10英寸三种规格,其厚度为1/8英寸,材质是铝合金,选择漆盘刻制母盘时应选择比所制作的黑胶唱片大一号的空白漆盘。
对漆盘的刻纹是通过原始录音母带配合驱动放大器和刻纹机床等设备来完成。原始母带将音频信号传送至驱动放大器,再由驱动放大器将信号输送给刻纹机床,之后设置好刻制所需要达到的参数,由刻纹刀在铝制的漆盘上刻下连续的有声凹槽,由此完成主盘刻制,之后及时将主盘放入暗室冷藏,准备下一步流程操作。
压片
制作完成的主盘送到黑胶工厂后,首先需要对其进行化学镀银,然后要对凹版的母盘进行翻模,将其翻制为凸版印刷。翻模一般需进行三次,第一次翻模得到凸版的第二模板,由于母盘容易损坏且凸版的压片数量有限,因此需要将第二模板再次进行翻模,得到凹版的第三模板,再用第三模板翻制出较多数量的凸版第四模板,将第四模板修剪成合适的尺寸后,放入压片模具盘中安装好,就可以开始进行唱片压制工艺。将黑胶唱片原料调制成为压片料块,将其放入模板盘迅速加热,料块溶解后用压片机施压,之后再将其冷却,取出压制好的唱片,切割掉周边多余的边缘,唱片的压制工序就此完成。
主要类别
*资料来源
畅销黑胶唱片
*资料来源
(以上数据获取截至2022年7月)
存储与保养
黑胶唱片如果存储或保养不当,容易发生损坏,致使播放时产生噪音。因此在使用、存放、清洁时都有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在使用黑胶唱片的过程中,尽量不用手指直接触摸唱片表面,因为人体表面会有油脂,一旦油脂附着在唱片表面、进入唱片沟槽,可能会导致音质降低;此外,若手上沾有洗涤剂、酸等物质,直接触碰唱片表面会给其带来不可逆的损害。一般在取用产品时,需要一只手握住封套侧脊,使唱片由封套滑出,另一只手轻轻扶在唱片侧边,指尖托住唱片背面中间标签处。
其次,在平时收藏黑胶时,需要注意避免聚集静电,因为静电会使唱片更容易吸附灰尘。建议在时候后用软刷轻扫唱片表面,再将唱片放在有塑料袋内衬的纸袋中。在保存时还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确保放置黑胶唱片的空间里湿度适当,并且不建议长时间将唱片放置在唱机上。
此外,保持唱片的清洁可以防止唱片沟槽内积灰,影响唱片音质。黑胶唱片有专门的清洁剂,可将其喷洒在唱片上,用超细纤维布擦拭清洁。
价值与影响
艺术性
黑胶唱片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他们对声音的模拟,还体现在其包装设计的艺术性上,唱片的外观也是其魅力的体现之处,可以增强视听体验,同时在视觉层面表达出艺术家的思想,反映出其所记录的音乐的内涵。黑胶唱片的装帧一般包含唱片外套、说明书和唱片纸芯,其中唱片外包装的封面可以提供唱片信息;早年的唱片封面只用牛皮纸或褐色包装袋打包,1940年阿列克斯·斯坦维茨(Alex Steinweiss)设计了第一张插画风格的唱片封面,之后随着商家营销、消费者选择,唱片封面开始在实用性之余增加了一定的装饰性,设计精美的唱片封面对听众有更大的吸引力,可以给人更多的视觉艺术享受,因而可以提高唱片的艺术价值。
商业价值
黑胶唱片作为一种实体唱片,虽然面临着数字音乐的冲击,但其凭借出色的音质和对音乐版权保护方面的优势,仍然具有商业价值。黑胶唱片被认为是众多音乐记录载体中音质最优、使用寿命最长的一种,并且因其制造工艺复杂不容易被盗版,因此,黑胶唱片虽然在数字音乐出现之初有了一段时间的低迷,但从2002年美国唱片行业掀起“回到黑胶唱片”潮流开始,黑胶唱片行业便开始回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被吸引,销量迅速回升;黑胶唱片的质感、所承载的音乐也开始被年轻族群所追捧,因此黑胶唱片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前景。
收藏价值
黑胶唱片在作为一种具有功能性的商品之余,还具有艺术品的角色,被一些爱好者群体所收藏体味鉴赏。在黑胶爱好者看来,黑胶唱片在音质、声音的还原度方面都优于数字音频,为追求音乐的真实性,黑胶玩家更愿意收藏、保养、使用黑胶唱片。此外,也有不少人因看好黑胶唱片的未来价值预期而收藏,在黑胶唱片绝版不再发行后,唱片的价值不再是其最初标明的商品价格,而取决于更多其他因素,包括唱片的稀有度、唱片的年限、唱片的版次、唱片标签本身的美感等等。
文化价值
黑胶唱片作为一个时代的音乐载体,不仅记载了诸多广泛流传的热门音乐,也记录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小众歌曲,在音乐文化的传播与留存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黑胶唱片记录了音乐从迪斯科到布吉舞,再到灵魂乐、放克等音乐种类的周期变化,也记录了鲜为人知的非洲等地区的音乐。在此之余,黑胶唱片的发展还催生出了独特的“淘”文化,唱片收藏家们出于收藏、转卖或纯兴趣的目的,用各种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搜集小众、极少传播的唱片,探索唱片背后的故事。
传承与保护
国际发展趋势
黑胶唱片在CD和其他数码音乐载体出现后,一度沉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高品质的音质和可玩性更高的实体唱片,使越来越多的人重新选择了黑胶唱片,黑胶唱片的传承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其传播发展日渐回暖。2002年美国唱片行业掀起“回到黑胶唱片”潮流,2007年,美国一些独立唱片店在聚会交流时,发起提议将每年4月的第三个周六定为世界唱片店日,以传播与发展独立唱片店文化。此外,黑胶唱片零售业也在回暖,购买渠道不断增加,消费者可以在商业连锁店、独立唱片店和专营店、二手店以及网上商城进行选购。近十年来,全球黑胶唱片的销量稳步增长,2017年全球黑胶唱片销量达到4000万张,而到了2021年,仅在美国地区黑胶唱片的销量就达到了3970万张,并且在2021年最后一周,黑胶唱片的销量创造了1991年以来的单周销量新高;2022年,美国地区黑胶唱片的销量自1987年以来首次超过了CD销量,达到了4100万张。
与此同时,在黑胶唱片传播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困境,一方面是需求过剩导致供应链紧张,供需失衡的结果是黑胶唱片价格的上涨、市场增速放缓;另一方面,盒式录音磁带也开始在小众圈中流行起来,其复兴或许会对黑胶唱片有一定的代替效应。
中国的保护与发展
中国国内也吸取其他国家对黑胶唱片的保护经验,对老唱片进行了诸多保护及传承发展的措施。在对黑胶唱片进行修复保护的初期,因修复技术有限,只能在对声音资料进行抢救性修复与整理的基础上,将一些老化唱片送至美国、德国日本这些还保留有黑胶唱片制造业的国家进行修复、重版再生产,费用昂贵且耗时较长;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上升,在国内开始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建设。也在2011年中国唱片总公司申报了“中华老唱片数字资源库”项目,被中国列入国家重点文化项目,并拨付了专项款项;2015年5月,武汉音乐学院启动了图书馆关于库藏音碟维护数字化典藏项目的专项工作,遴选了数百张黑胶唱片进行数字化修复与转录等保护措施;2017年8月15日,中国首个国家级综合性唱片博物馆——中国唱片博物馆厦门市开馆,该博物馆由中国唱片总公司策划运营,旨在“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化血脉”;2018年5月9日,中国唱片集团有限公司推出了中国唱片黑胶复兴计划,重建了上海市黑胶唱片的生产线;2020年,中国唱片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首都图书馆联合举办了“百张黑胶唱片珍品展暨黑胶沙龙”活动,在该展览中展出了自民国初期至21世纪在中国出版、制造的各种唱片;2022年8月,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举办了以“时代留声,传世之音”为主题的中国黑胶唱片版本展,精选了129张黑胶唱片和8台早期留声机展出,向参观者展示黑胶唱片中所记录的历史文化。此外,中国音乐人也陆续开始发行个人黑胶唱片。
目录
概述
定义
历史流变
出现
发展
兴衰
基本结构
唱纹结构
基本规格
尺寸
转速
材料
制作工艺
母带制作
漆盘刻纹
压片
主要类别
畅销黑胶唱片
存储与保养
价值与影响
艺术性
商业价值
收藏价值
文化价值
传承与保护
国际发展趋势
中国的保护与发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