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川坠龙事件,又称营口坠龙事件,是指1934年8月8日,人们在中国营口发现不明生物的遗骨,人们称之为“坠龙”社会事件。
1934年8月8日,一农民在营口河北东小街附近
苇塘中一巨形动物白骨,长约10米,向警察署报告后,当时的第六警察分署将其运到营口西海关码头,并在此展出,前去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当时的《
盛京时报》先后以“天龙降”“巨龙”“营川坠龙”“龙骨由县发给师校作为标本”“龙降酿灾”等为题连续报道了此事。后经营口水产高级中学校张教授研究认定此物为“蛟类”,其“龙骨”标本由营口县(今营口市)教育教转交给县立师范学校作为动物标本。
2003年11月,
营口市史志办公室(今营口市档案史志管理中心)为调查“营川坠龙事件”成立了“龙骨”之谜破解小组,于11月9日在《
营口日报》上发表了《“龙”降营口,轰动东北》一文,后续又走访调查了几位“龙”目击者。次年5月,课题组发现了“龙骨”的消息,后一位藏有“龙骨”的老人准备将其捐献给当时的营口市史志办,多家媒体见证了这一时刻。2004年9月,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走进科学”栏目对此事进行了跟踪报道,后在专家对当时照片及“龙骨”的分析后认为,“龙骨”为史前
第四纪的
普氏野马化石,照片中的骸骨为
须鲸或者是某种恐龙。
2008年7月,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播出的“龙影遗骨”否定了之前
须鲸的判断,1934年发现的骸骨究竟是何物,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事件背景
文化背景
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延续时间最长、生命力最强的文化现象之一,是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从考古发现中可推测,中国龙的起源至少在8000年以上,在中国,龙文化经历了四个较大的发展阶段:图腾崇拜阶段、神灵崇拜阶段、龙神崇拜与帝王崇拜相结合的阶段、印度龙崇拜与中国龙崇拜相结合的阶段。自
秦汉之后,龙神崇拜与帝王崇拜结合在一起,龙获得了更为显赫的地位,且中国大多数民族都崇拜龙,有龙抬头节等习俗,还有带有“龙”字的地名、物名、人名等,龙也是中国的十二生肖之一。
时代背景
1931年,
九一八事变爆发,至1934年时3月1日,
日本在
东北地区实行伪满帝制,将伪国号“满洲国”改为“满洲帝国”,对“营川坠龙事件”报道的《
盛京时报》为日本人中岛真雄于1906年创办,是日本在中国宣传的重要报纸,为日本侵略势力服务的舆论机构,在九一八事变前后其知名度开始迅速提高,1944年停办。
事件概况
首次发现
1934年8月《盛京时报》报道了《龙降酿灾》一文,报道内容为7月28日一条龙在
营口市的天空先下降而后又快速上升,弄翻了三只小船,房毁伤大半,并且掀翻停在车站的火车,有九人死亡。据目击者回忆称“龙”第一次出现在营口距离入海口20公里处的田庄台,后来下了很长时间的大雨,这条“龙”就不见了。
再次发现
1934年8月8日,一位农民在营口河北东小街鸭舌岛附近之
苇塘中竟然发现一巨形动物白骨长约10米,头部左右各有一角,长约1米余,脊骨共29节,与首次发现的
田庄台镇相距约10千米,向警察署报告后,当时的第六警察分署署长率人前往现场。在警察的监视下,将“巨龙”遗骨被运到营口西海关码头,并在此处空地进行展出。附近
营口市市民在听说此件事情后,都纷纷前来观看,在次日就有2000余人赶来参观,当时还派出三名警察维持秩序,再观看后人都认为此物为“龙”之骨。
《盛京时报》报道
《盛京时报》先后于1934年8月11日报道了《天龙降?长三丈有角四尺——一农民苇中无端发见》一文,其中记载了“白骨”从发现到众人参观的内容经过;8月12日报道了《“巨龙”全体二十八节,臭气参天,观者塞途》一文,其中记载了“白骨”的体征以及发现现场的环境“原龙处,有被爪冲之宽二丈,长五丈之土坑一,坑沿爪印清晰存在”;8月14日报道了《营川坠龙研究之一:水产学校教授发表“蛟类涸毙”》一文,其中记载了经营口水产高级中学校教授判断为“蛟类”,是由于夏季雨量过多,此物溯流入河,搁浅于
苇塘中,以致涸死;8月17日报道了《龙骨由县发给师校作为标本》一文,其中记载了“龙骨”标本由
大石桥市(今
营口市)教育局转交给位于通惠门街的县立师范南校作为动物标本,以为研究生理学之用。
外观特征
在《
盛京时报》《“巨龙”全体二十八节,臭气参天,观者塞途》一文中记载,“该龙体气参天,头部左右各生三只甲,脊骨宽三寸余,附于脊骨两侧者为
肋骨,每根约五、六寸长,尾部为立板形白骨尾。全体共二十八段,每段约尺余,全体共约三丈余。”
事件调查
重启调查
出于研究和考证营口历史的职业需要,2003年,
营口市史志办公室(今营口市档案史志管理中心)为调查“营川坠龙事件”成立了“龙骨”之谜破解小组,2003年11月8日,“龙骨”课题研究小组召开了第一次会议,营口市史志办公室主任周丛一提出:希望能用科学的手段解开营口“龙骨”之谜,证实营口“龙骨”为何种动物的骨骸。
历史文献和物证搜集
2023年11月9日,“龙骨”之谜破解小组成员李占坤经过整理《营口市志》(第一卷)等史料在《
》上发表了《“龙”降营口,轰动东北》一文,发表次日,有人给“龙骨”之谜破解小组提供了“龙骨”照片线索,但经过调查后发现因为搬迁照片已经遗失了;此后“龙骨”之谜破解小组又通过电视台传播,希望知情者能帮助提供线索。
2004年2月5日,课题组成员周丛一得知《盛京时报》上对营口“龙骨”事件有记载,并刊发了照片后,立即给在
辽宁省档案馆工作人员王永成取得联系,希望其帮助查找当年记载“龙骨”的史料及照片;同年3月10日,课题组在得知找到发表在《
盛京时报》上的文章和照片后便前往了辽宁省档案馆,课题组在《盛京时报》上又陆续找到了“天龙降”、“巨龙”、“营川坠龙”、“龙降酿灾”等几篇有关营口“龙骨”的报道;同年5月末,课题组王帛得知孙正仁收藏有“龙骨”照片,而且还藏有几块“龙骨”,于5月31日,课题组赶到孙正仁老人家里,见到了孙正仁收藏的“龙骨”,并带回了一部分;次月16日,孙正仁将“龙骨”捐给了
史志办公室,由辽沈晚报、华商晨报、北方晨报、营口日报和
、营口人民广播电台等众多媒体的记者共同见证了此次捐赠;6月17日,课题组又得知20世纪30年代在营口生活的一位已故去的牙医当年曾收藏有一斤多“龙骨”碎片,但经过走访调查并没有得到“龙骨”的消息;6月28日,课题组又得知漫画家
李滨声曾在《
营口日报》上发表过文章“我在营口见过‘龙’”,并配有“忆写童年奇观——于营口所见”的漫画,经过课题组的多方查阅找到了发表在1987年10月28日《营口日报》的“我在营口见过‘龙’”。
2004年7月,课题组得知《奥秘》杂志上曾刊登过一篇关于一位老人在
黑龙江省某地亲眼见过“活龙”的文章,后经过课题组的查找和征集,找到了《考证大庆“掉龙”传说》这篇文章,文章介绍了已故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人任殿元,在
牡丹江市南岸陈家围子村看到“活龙”的事儿,文中所描述的“龙”与营口当年人们见到的“龙”体态、形状基本一样;课题组还找到了
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1989年12月《
中外书摘》第3卷第4期的《人间奇事》专栏里的《我所看到的黑龙》一文,文章记载了杜尔伯特县对山奶牛场退休干部任殿元口述。
寻访目击者
2004年1月31日,课题组首次采访了“龙”目击者杨义顺;同年5月31日又采访了目击者孙正仁;6月24日,采访了营口日报工作人员梁世贤,梁世贤讲述了当年其父亲与大伯在
田庄台镇上游亲眼看到“活龙”的过程;此后课题组又采访了目击者画家
李滨声和肖素琴等目击者。
目击者回忆
首次发现
肖素琴老人说,看到“龙”那年她9岁,当时很多人都说在田庄台上游发现一条“活龙”,她爸爸带着她赶到那里后将她放在马背上,扶着她看。她所看见的“龙”前部有两只爪,头如“龙”头,呈方型,眼睛很大,而身体为灰白色,并有鳞片,弯曲着蜷伏在地上,尾巴卷起来,而让她印象最深的就是感觉这条“龙”有气无力,眼半睁半闭,有些发红,身上有些部位已经腐烂生蛆。很多人都说是天气太热的缘故,于是在龙的上面搭了个棚子为它遮暑,还有人抬水往它身上浇,让它得以解暑。后来,下了很长时间的大雨,这条“龙”就不见了。
第二次发现
据杨义顺老人回忆:在发现“龙”骨之前,曾听大人们说芦苇荡里总有噼里啪啦的响声,而且还有“呜,呜”像牛一样的叫唤声,听起来很沉闷,还能听到挣扎的声响,后来就没有动静了。
孙正仁回忆说“
颅骨不是原来的龙型,就是挺长的,挺大的头,两个大角一米多长。‘龙’趴在地上,身上弯弯曲曲的,能有十几米这么长。”
据
李滨声回忆说“当年自己的舅舅和表姐还特地从
沈阳市来到
营口市,他们不但观看了‘龙骨’展,而且舅舅还用老式玻璃板相机照了一张‘龙骨’照片,并送给自己一张,他保存了很多年,后来由于历史原因,‘龙’骨照片没能保存下来。”
专家鉴定
北京大学史前生命与环境所古生物系刘建波教授在看过1934年《盛京时报》的“龙骨”图片后认为“龙骨”排列可能有误,而且头上角的真实性值得怀疑。中国科学院无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科技处张处长看过照片后认为“龙”是绝对不存在的,并且认为营口孙正仁老人捐献“龙骨”应为哺乳纲的,而且属于
偶蹄目大型动物,如象、鹿等。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技处王利敏也认为《
盛京时报》中出现的骨骼不可能是龙的,最大的可能是深海动物死亡后漂浮到了营口,但究竟是哪种海兽则还需作进一步研究。
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邢老师在看过当年的史料、照片及孙正仁老人捐献“龙骨”的照片后,认为目前只看到资料中有记载头上长一只角的海洋动物,但长有两只角的海洋动物还没有发现,对营口“龙骨”照片需要会同海洋生物所的几位专家一起研究论证,最后一直也没有得到一个确定的结果。
北京科技报记者张星海曾拿着“龙骨”的照片请教了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专家
徐星和
董为。徐星说没有亲眼看到化石,很难判断这是什么动物;董为说如果是化石的话,这有可能是一种象的化石,而不是什么恐龙之类。
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傅仁义根据其它媒体上发表的图片进行鉴定后认为,孙正仁捐赠的“龙骨”5块骨头早已石化,应该是“原始牛”的牙齿。而且“原始牛”生活在陆地上,适应寒冷环境,体态比现在的牛壮大,有两只长角。
孙正仁捐赠的“龙骨”后经
的的专家鉴定后认为其为史前
第四纪,距今约一万多年的
普氏野马化石,与《
》发表的“龙骨”并非一体。对于《
盛京时报》上的“龙骨”照片,赵永波认为有可能是当年一条搁浅的
须鲸;
刘金远认为因为照片不是特别清晰,但根据形状看有可能是恐龙。
结论
调查的最后当年《
》上刊登的“龙骨”也没有能找到其下落,而对于其刊登的图片到底是何物,课题组给出了两种结果,一是
,二是未被人类认知的动物。
鲸类或恐龙
此种观点是2004年9月,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走进科学”栏目中
大连自然博物馆两位专家在鉴定时产生了不同的意见,其中赵永波副研究员认为有可能是当年一条搁浅的须鲸;而刘金远
高级工程师认为,因为照片不是特别清晰,但根据形状看有可能是恐龙。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中因为
须鲸与历史记载中“白骨”二者的脊骨数量相差一倍多等几个本质区别,否定了须鲸的判断。
未知生物
此种观点是“龙骨”之谜破解小组在走访调查后得出一种结果,其依据有三,其一为有些人曾说看见过“活龙”,唯一健在的当年只有9岁的肖素琴(女)老人称没有注意“龙”长没长角,但肯定有鳞、有爪。其二为已经故去的两位亲眼见过“活龙”的老人的后代声称其父曾经见过“龙”有角、爪子和鳞片,而且与画上的“龙”长得非常相像,因为有鳞的海洋生物不应该是哺乳动物,因此不可能是鲸。最后则是据《盛京时报》报道,它的
肋骨有五六寸长,远远小于须鲸的肋骨,应该排除是须鲸。因此,它有可能是一种未被认知的海洋生物。
相关电视节目
2004年9月,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走进科学”栏目对“营川坠龙事件”进行了跟踪报道,后在
大连自然博物馆两位专家对当时照片及“龙骨”的分析后认为,“龙骨”为史前
第四纪的
普氏野马化石,而照片中的骸骨赵永波副研究员认为有可能是当年一条搁浅的须鲸;而刘金远高级工程师认为,因为照片不是特别清晰,但根据形状看有可能是恐龙。
2006年3月21日,
朝日电视台在营口拍摄了《营口龙之谜》专题片。2008年7月,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播出的“龙影遗骨”因为须鲸与历史记载中“白骨”二者的脊骨数量相差一倍多等几个本质区别,否定了之前须鲸的判断,1934年发现的骸骨究竟是何物,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后续影响
相关作品
影视
2017年11月1日,电影《
超自然事件之坠龙事件》在北京首映,导演为张涛、制片人为白鹭,主要内容讲的是新人特工金木水和拥有超能力的女特工董灵奉命调查1934年
辽宁省某地的坠龙事件,二人通过时空门回到1934年,欲解开历史上真实坠龙事件的背后真相,两人却发现自己陷入重重危机之中。
书籍
2003年11月起,营口市史志办公室课题小组对营口“降龙事件”深入研究,在采访10多位见证人和知情人后,出版了《营口龙之谜》一书。
营口龙文化
2020年8月8日,
营口市为进一步弘扬龙文化,提升营口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在河北小镇的建设当中促进小镇旅游开发,在营口市
西市区辽河北岸“降龙之地”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