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作家
魏巍从朝鲜战场归来后创作的一篇战地通讯,1951年4月11日在《
人民日报》头版发表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50年6月美国发动侵略
朝鲜的战争,1950年10月战火烧到中朝边境,10月19日晚,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抗美援朝战争正式开始。1950年12月,魏巍奔赴朝鲜前线,和志愿军一起生活、战斗,回国后发表名为《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战地通讯,该通讯指出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文中以三个典型事例表现志愿军的精神品质、歌颂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最后号召人民热爱志愿军战士,并再次强调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文章通过议论性抒情的表达方式,歌颂志愿军崇高的爱国主义、
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谁是最可爱的人》发表后,毛泽东批示“印发全军”,朱德称赞:“写得好!很好!”第二次
文代会上,周恩来总理肯定
魏巍为子弟兵取了“最可爱的人”这样一个称号。1958年,《谁是最可爱的人》首次被编入中学语文课本。2021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再次编入该作品,旨在培育中国年轻一代继承革命家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
创作背景
魏巍于1950年从第19兵团骑兵团调到总政治部后任教育科科长,负责为战士们编写教材,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于1950年12月受命新华社顾问、中国共产党员夏皮诺,新华社处长陈龙一起,去朝鲜碧潼战俘营调查美军战俘情况以便开展对敌政治斗争,在完成调查任务后,魏巍并未回国,而是向解放军总政治部写了报告申请,留下来进行为期3个月的战地采访。
魏巍长期在部队工作、生活,“谁是最可爱的人”是魏巍内心感情的长期积累,这个主题在他脑海里由来已久。在
朝鲜期间志愿军面临的作战任务艰巨、作战环境艰苦,但他们体现出了无畏的精神,在某步兵团至
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结束止,伤员随队作战的人员数量比送到医院休养的人员还要多,朝鲜战场上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面对艰苦的作战环境和艰巨的作战任务表现出的英勇无畏的气概感动着魏巍使他迫切想把“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主题表现出来。魏巍通过与指挥员、战斗英雄、一般的战士、干部、新
参军的学生和过去曾经是落后的人等战士开座谈会,找到了战士们英勇无畏的气概的来源是对于伟大祖国的爱,对
朝鲜人民深厚的同情和在这个思想基础上产生的革命英雄主义,关于《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创作过程,魏巍借鉴在朝鲜所写但未发表的通讯特写《自豪吧,祖国》时的写作经验,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事例选取上采用典型且能表现战士情感的事例来写。
发行历史
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于1951年4月11日在《
人民日报》头版发表,后入选中学语文课本;2019 年 5 月 24 日《
光明日报》曾专门刊发此文章,2021年上学期,部编版新教材在七年级下册课本(为第7课)重新编入《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略有改动。
《谁是最可爱的人》在教材中的出版信息一览表
作品结构
第一部分(1-3段),从切身感受提出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概括歌颂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用饱含激情的语言扼要明确地指出志愿军战士的伟大和可爱。
第二部分(4-13段),选用三个典型事例来表现志愿军战士崇高的思想品质,具体说明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第一个故事是
松骨峰阻击战(5-7段),通过描述一支志愿军队先头连去切断敌人逃路时与敌人遭遇时奋力杀敌最终打死敌人300余人使主力聚歼了敌人的作战场景,刻画了“最可爱的人”的整体群像,表现志愿军的革命英雄主义;
第二个故事
马玉祥火海救儿童(10-11段), 通过描写马玉祥在敌机袭击和扔燃料烧弹的情形下从火中救出小孩的事例,刻画出志愿军战士的英雄形象,表现了“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的爱,充满
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
第三个故事是防空洞里的谈话(13段),通过描写作者和一位战士的谈话,通过三问三答的方式,表现志愿军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三部分(14-15段)再一次强调主题,联系祖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呼吁读者要意识到自己生活在幸福之中,号召人们热爱志愿军战士要爱我们最可爱的人,因为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作品赏析
主题思想
作者通过松骨峰战斗、马玉祥从大火中抢救
朝鲜儿童和志愿军战士以苦为乐等三段故事充分展现了志愿军战士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国际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告诉我们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志愿军的品质和胸怀正是当代“为人民服务”精神的体现。
写作特色
材料选取方面:
魏巍从
松骨峰阻击战、
马玉祥火场救朝鲜小孩、与防空洞吃雪战士谈话三个事例来写,材料典型且生动,最能体现志愿军战士的英勇无畏。
主题确立方面:
文章通过平凡的事例,譬如吃炒面,蹲防空洞,写出深刻的道理,真实地反映了志愿军战士的内心世界,准确地反映了那个历史时期的时代风貌。
人物刻画方面:
作者将战士个体的刻画与英雄群像的描绘相结合,通过成功的人物塑造,展示文章主题。
语言运用方面:
运用议论、抒情,多种抒情方式的表达效果:文章采用议论性抒情的表达方式, 将抒情、叙事、描写、议论结合既突出了中心,又以强烈的感情使读者产生共鸣;
事件叙述时直述和引述交替运用:“
松骨峰阻击战”直接叙述了战争场面,同时辅以营长的话语表达了对战士们的崇敬和歌颂。“在防空洞与战士谈话”也穿插了战士的原话和他们的举止、表情,给读者呈现了真实且生动的志愿军战士形象。
表达手法交替运用:运用连续发问、反问、设问、反复、排比等手法直抒胸臆,增强了情感的抒发,也对志愿军战士表达赞美之情,与此同时激发出读者的共鸣,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架构建设方面:
内结构与外结构完美结合:在内结构上,做到了以事实为本,尊重新闻事实的理性和内在联系;在外结构上,做到了尊重受众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
作品影响
1951年《谁是最可爱的人》发表后北京各大学纷纷邀请
魏巍去作报告,《
人民日报》编辑部请魏巍去座谈,并将他的发言整理为《我怎样写“谁是最可爱的人”》 作为附录收入在1951 年冬出版发行的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初版本中,该散文集前后被印刷30余版,还被译为俄文、朝鲜文、越南文、
罗马尼亚语等出版发行。
在《谁是最可爱的人》发表后,魏巍收到400多封
读者来信,其中有一位叫唐昭敏的聋哑学生在信中表示要顽强学习以不负祖国的希望和先辈的牺牲。
《谁是最可爱的人》于1957年被翻译成俄文并由
莫斯科国家艺术
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从1958年开始,作品被作为教材长期选入全国中学语文课本以便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和革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1999年《谁是最可爱的人》入选由《
出版广角》策划的名为“感动共和国50本书”调查问卷揭晓的50本书书中。
5·12汶川地震时15名
空降兵在三无条件下从5000米高空从天而降,
茂县群众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中朝边境城市
丹东市的
抗美援朝纪念馆门前镌刻
魏巍手书《谁是最可爱的人》全文的铭文碑墙。
2022年在建军95周年之际,中央军委隆重举行颁授“
八一勋章”和荣誉称号仪式以致敬奋斗在强军路上“最可爱的人”,
人民视频特别推出面向军队、官兵及大众的“你好,最可爱的人”主题征集活动以展现中国人民解放军新时代精神风貌,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2023年10月
辽宁省多地举行活动纪念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出国作战73周年以怀念“最可爱的人”,激发全社会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诠释辽宁“六地”红色文化和
沈阳市英雄城市的深刻内涵。
《谁是最可爱的人》在促进通讯回归散文上做出了贡献:在写作上将融叙事与抒情描融为一体,做到了诗意与哲理相融合,文章行文舒展,文学意味浓厚。
《谁是最可爱的人》在新的
社会主义文学中就富有创造性的思想方面有所影响,将作者思想感情与歌颂对象融合一体从而使作品有思想达到教育的目的。
作品评价
丁玲在《读魏巍的朝鲜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与〈冬天和春天〉》中对魏巍的通讯作了充分肯定:“我以为魏巍这两篇短文不只是通讯,而且是文学,是好的文学作品。”“这两篇文章好在哪里,就是他写了英雄人物的
思想活动。写了有崇高思想、有崇高品质的人物的灵魂。”
周恩来在第二次
文代会上的报告称“我们就是要写工农兵中的优秀人物,写他们中间的理想人物。
魏巍同志所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就是这种类型的歌颂。它感动了千百万读者,鼓舞了前方的战士。我们就是要刻画这些典型人物来推动社会前进”。
周扬在第四次文代会上的报告《继往开来,繁荣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艺》一文中这样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以其强烈的
国际主义的革命情感和对人民军队的热情赞颂,而传诵一时。”
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81年出版的《
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下册)在第17章第2节中这样写到“
魏巍的散文,以文艺通讯为其主要形式,代表作首推《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通讯,虽只写了
松骨峰阻击战、
马玉祥从大火中抢救
朝鲜儿童和志愿军战士以苦为乐等三段故事,但由于选材精严,事例典型,却收到了以少抵多、以一当十的艺术效果。加上作者善于将形象化的叙事与抒情性的议论结合起来,既动人以“情”,又服人以“理”,使读者的认识能跟随着作者由
感性向理性自然地飞跃,所以它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我国当代著名作家、《
人民文学》副主编肖复兴誉称:“《谁是最可爱的人》可以说是一个经典,在上世纪50年代,这篇作品让‘最可爱的人’成了志愿军的代名词。时隔这么多年,‘最可爱的 人’这个称呼仍然跨越时空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任何为社会作出了贡献,感动了社会的人都可以成为我们心中最可爱的人,我觉得这是
魏巍的一个贡献。”
文学评论家、原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
朱向前这样评价:“将《谁是最可爱的人》视为当代军旅散文的发轫之作也毫不勉强。《谁是最可爱的人》、《依依惜别的深情》等常被看作是战地通讯,被纳入新闻的范畴,其实,这些作品融叙事抒情描写于一体,叙写真切色、彩绚丽、诗意与哲理相融合、行文舒展、文学意味浓厚,促进了通讯回归散文化,对后代很多作家都有影响。”
著名文学评论家郭运德在座谈会上说:“60多年前那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上,著名作家
魏巍创作的文学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再版发行传扬神州大地,成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这篇影响几代中国人的名著,至今仍闪耀着中国当代文学的光芒,为新时代的奋进增添强劲动力。”
相关作品
2023年9月28日在中国大陆上映的由
陈凯歌执导的电影《
志愿军:雄兵出击》中三连官兵死守死守松骨峰的故事取材于《谁是最可爱的人》。
版本流变
《谁是最可爱的人》该通讯的版本可分为四个系统:初刊本、初版本、修改本以及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版本:
初刊本:《谁是最可爱的人》最初(即初刊本)是由《
人民日报》1951年4月11日头版头条发表,之后各出版社开始出版文集并以《谁 是最可爱的人》作为书名,收录
魏巍创作的报告文学。
初版本:《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初版本有四种,于1951年先后由四家出版社出版,详细内容见上图。知识书店1951年4月出版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未做任何修改,文本内容与初刊本完全相同。东北人民出版社1951年7月出版的仅对标点符号以及简单的字词进行修改以便文本前后逻辑关系明确:如将“他们看起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一句中的顿号改为逗号;将“以 致有的把手指都折断了”改为“以致把有的手指都折断了”将“又在山里搭 了个窝棚,但又被炸毁了。”改为“又在山里搭了个窝棚,但窝棚又被炸毁了。”,另外,为了让“最可爱的人”的形象更加生动该版本的封面本是人民志愿军牵着小学生的手和百姓一起庆祝胜利的样子,且根据内容加了八幅插图。
青年出版社1951年9月出版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为进一步规范语法仅做简单修改,包括标点符号的修改、字词的增删,语词的替换等。例如:为了让语义更加明确将“炮兵连不是一样打敌人吗?”改为“在炮兵连不是一样打敌人吗?”为了语义前后连续性更好,将“拉了拉没有动” 中“没有动”改为“没拉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10月出版的比前三个初版本修改的内容都要多,包括撇号、字词、
副词的修改;语句的修改;关于事实性内容的修改等,以便文章更确切明意,提高表达效果,例如比如将 “也许有的人在心里隐隐约约地说”改为“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将 “这是由于你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一句中的第二人称“你”改为第三人称 “他”;将“把要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改为“也要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 将“墙上的纸也完全烧着了”改为“屋子里的家具什物也烧着了”。
修改本:《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初版本之后,出现的多个修改版本。
1952年10月, 知识书店出版社初版本改由
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该版本与初版本相同未做任何修改,1952年青年出版社初版本经过修订重印,但修订本内容与初版本内容相同。
人民文学出版社对《谁是最可爱 的人》修改较多,除1951年10月初版本以外,还发行过1954年6月2 版、1959年8月3版和1973年7月4版三个修改本,第二版在初版本修改的基础上,主要作了字词、撇号、语句方面的修改,以便文章逻辑关系更明确,艺术效果更好,比如:“因此, 就没有能够了解到我们的战士”改为“他没有能够了解到我们的战士”;将“你不觉得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值得自豪吗?”改为“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将“但他们是怎样想的呢?”改为“但战士们是怎样想的呢?”等。
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版本:《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发表后为让学生更好了解历史,学习人民志愿军的英勇精神,时刻铭记人民志愿军的英勇事迹,该文章一度被选入中国大陆中学语文课本中,直到2001年被陆续从中学语文课本中删除,2021年又被重新编入课本。
1979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出于文章表达效果和感染力方面的考虑,只是对标点,字词,语句等做了简单地修改,如将“高明”“丰盛细致”“蜂涌”等词换为“高深”“丰富细致”“蜂拥”;将烈士名单中胡传九的名字删掉;将“小腿乱跳着” 改为“小腿乱蹬着”等。
1982年出版的初级中学课本《语文·第4册》收录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修改处较多,修改程度较大,除了简单的字词句、标点符号、词性等的修改外,也涉及政治性修改。如:将第二段整段修改为“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当然,我们的工农群众就是无比可爱的;可是这里我想说的是他们的子弟,那些拿起枪来献身革命斗争的工农子弟,那些为
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战士们,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删去了文章最后一段中“当你向孩子嘴里塞着
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悠闲散步的 时候”这两句话;将最后一段中“爱我们的领袖”一句改为“爱我们的伟大领袖 毛主席”等。
1994年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
教科书《语 文·第 5 册》,因政治社会化传播语境,比82版的又有修改回原版的地方,比如第二段由政 治性较强的82年版又改为“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觉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最后一段中删掉的两句话也恢复到原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