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采茶戏
中国江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抚州采茶戏,也叫“三脚班”“半班”,是地方戏剧江西采茶戏剧种之一,也是江西临川汉族传统戏曲文化之一。抚州采茶戏的传统剧目分为单台戏、小戏、整本戏三种,采用抚州赣语说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抚州采茶戏起源于明末清初,最初受茶灯戏影响形成。在乾隆年间,受湖北黄梅采茶戏启发,其发展成早期的“三角班”。清末民初,抚州采茶戏的演出人员增多,从“一旦一丑一坐堂”演变为“半班”,丰富了角色体系。新中国成立后,抚州采茶戏崛起,戏曲文化传承更新,向现代戏曲转变,同时剧目和演出方式也改革创新,以满足现代观众需求和审美。抚州采茶戏的唱腔以纯正的抚州话为语言标准,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此外,抚州采茶戏的念白以生动诙谐、通俗易懂为特点,能够吸引观众,使表演更具趣味性和幽默感。总体上,唱腔分为戏曲正调、戏曲杂调和民俗音乐小调三类。戏曲正调和戏曲杂调都有不同的腔调体系,而民歌小调则体现了该戏曲的本土文化和民间音乐的影响。抚州采茶戏的传统剧目有近200个,有单台戏(独角戏)、折子戏、大戏和连台本戏。单台戏传承了原始戏曲形式,小戏多以表现底层小人物为主,大戏以传奇故事、神话故事居多。代表作品有《毛洪记》《王妈妈骂鸡》《牡丹亭》《梨园风情》《补背褡》《秦香莲》《宝莲灯》等传统戏曲。
抚州采茶戏来源自生产劳作,曲调取自民间流行的采茶歌,是民歌小调与灯彩表演的完美结合,它历经三百多年的历史变更,最终演变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曲牌板腔体剧种,2011年,抚州采茶戏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
历史沿革
起源
明朝时期,抚州地区的文化生活非常丰富,各种灯会和歌舞活动促使了抚州采茶戏的兴起。明朝末年,东乡区临川区崇仁县等县出现了一些表演形式,奠定了抚州采茶戏的雏形,也就是后来所称的“三脚班”的基础。
清代时期,抚州地区历经多次自然灾害,许多民众被迫流离失所。一部分难民以艺术表演为谋生手段,开始将当地的民歌小调与灯彩表演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立的表演形式,被称为“三脚班”。这种表演形式,通常由一名旦角、一名丑角和一个鼓手组成,他们演唱单台戏和小戏,通常以祭拜天地为主题。他们也参演一些整本大戏或折子戏,如《毛洪记》《蔡呜凤辞店》《山伯会友》等。他们的唱腔曲调常以戏名为名称,折子戏多用《毛洪记调》,这标志着最早的抚州采茶戏的诞生。到康熙乾隆,“三角班”的表演形式增加了小生行当,丰富了表演的内容和形式。
初期发展
到了嘉庆和道光年间,根据《宁岗县志拾遗篇》的记载,演唱花鼓被认为不法行为,可能损害风化,如《陈伯捉奸》《大小争风》《唐二戏婆》等,因此政府采取了严格的禁令。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官府对民间艺术活动的禁令逐渐放宽,备受群众欢迎的三脚班得以重新兴盛。受到大剧种的影响,三脚班逐渐向“半班”转变,演员人数由三个增加到七、八个,同时增加了花脸老生等不同行当,演出角色包括生、旦、净、末、丑。此外,伴奏乐器也增加了二胡三弦琴、笛子、唢呐等多样化的乐器。
1934年,崇仁县航埠采茶戏著名艺人张佑民创建了抚州采茶戏的第一个专业半班,即“佑民堂”。此后,不少职业半班相继成立。一些抚州木偶戏的老艺人也参与了“半班”的演出,将傀儡戏的许多剧目、伴奏曲牌以及一些唱腔引入了采茶戏中。抗战胜利后,丰城市高安市的丝弦班与抚州的“半班”艺人相聚,为采茶戏带来了新腔调,如“本调”和“小花调”,这与本地的单台调和会田调相结合,逐渐形成了抚州采茶戏的特色音乐。
声名鹊起
新中国成立后,抚州采茶戏迅速崛起,涌现出众多杰出的演员和剧本创作。潘凤仙、易兰英、李如珍、李云珍、万交安、李凤娇、刘志兴等演员,传承了抚州采茶戏的传统,同时融入了新的理念和精神。1951年,抚州建立了首个地市级专业戏剧团,即抚州地方戏剧团,吸引了许多杰出的采茶戏传承者、演员和音乐家,这个举措标志着抚州采茶戏迈向了专业化发展。1953年,在抚州地方剧团的基础之上,抚州采茶剧团正式成立。1959年,抚州各县陆续成立了专业采茶戏剧团。此外,还有许多群众业余剧团成立,仅在1958年就有近两千个业余剧团在全市活跃。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是抚州采茶戏在省内外声名鹊起的时期。在1958年、1960年和1964年的三次全省戏曲会演中,抚州采茶戏的剧目《李二嫂改嫁》《红松林》《人往高处走》《两把伞》《体育红旗迎风扬》《秧》《回门》等均获得了高度评价。
再度繁荣
从1967年到1971年,随着"文革"的爆发,各专业剧团相继被迫解散,抚州采茶戏的发展陷入停滞期。到了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中期,抚州采茶戏多次参与省市戏曲演出,并有一些优秀剧目走向全国。1977年至1983年期间,抚州举办了五次专业剧团演出,选拔出一批优秀剧目参加了全省的演出。抚州采茶戏剧团在这段时间内排演了一系列样板戏,如《沙家浜》《红色娘子军》和《奇袭白虎团》等。
随着"四人帮"的垮台,全国文艺活动逐渐复苏,抚州采茶戏剧团推出了一系列热门剧目,如《秦香莲》《刘三姐》和《望江亭》,吸引了大量戏迷。此外,还排演了四个传统小戏,包括《蠢子卖鞋》《大补缸》《补背搭》和《卖花线》。这一时期,抚州采茶戏的受众群体逐渐扩大,听众也日益增多,数年来持续举办百家听戏的盛况。
在全国各类戏曲比赛中,抚州采茶戏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如《翠竹青春》《明月照我还》《鸡缘》以及小戏《县官下乡》和《王妈妈爱鸡》等,在全国舞台上展示了抚州采茶戏的独特魅力。
1982年9月,抚州市举行了"纪念伟大戏剧家汤显祖逝世366周年"的活动,抚州采茶戏改编或创作的剧目,如《南柯梦》《牡丹亭》《泪洒玉茗花》等,得到了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传承与创新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相较于传统的戏剧和曲艺歌舞表演逐渐受到更多人的欢迎,这种趋势影响抚州采茶戏的大多数专业剧团难以维持正常的演出,很多剧团被迫解散或合并,导致演员们分流去其他领域。
尽管抚州采茶戏的发展陷入低谷,但仍然有一些出色的剧目在全省和全国范围内表演。1989年4月,抚州采茶戏曲电视剧《明月照我还》获得全国电视戏曲评比的三等奖;1990年10月,电视戏曲小品《王妈妈骂鸡》代表江西省获得华东轻喜剧电视小品大赛的二等奖;1994年,抚州采茶戏《鸡缘》在全国第六届戏曲电视剧评比中荣获二等奖;1997年,抚州采茶戏《畜旺人欢》获得江西省第二届艺术节剧目一等奖
2010年10月,抚州采茶戏《牡丹亨》进行首次公演。这是抚州采茶戏的一项新尝试,将汤显祖的经典作品《牡丹亭》与抚州地方特色的采茶戏相融合,创造出一部独特的《牡丹亭》版本。2012年,玉茗堂影剧院上演了大型古装剧《追鱼传奇》。
2016年4月25日,为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抚州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举行了第三届抚州市“玉茗剧场”抚州采茶戏大展演,分别上演《打金枝》《蔡金莲告状》《方卿戏姑》和《寿诞记》等剧目。
2020年7月15日,宜春市采茶戏《月照山乡》在抚州市东乡区大剧院精彩演绎。该剧以最美乡村女教师支月英为原型,讲述了支月英扎根山村小学36年教书育人的感人事迹。
艺术特点
角色行当
初期的抚州“三脚班”仅有一旦一丑, 外加一个“坐堂”(锣鼓手),演唱单台戏和小戏。至康熙、乾隆年间,才增加了小生行当。清末民初,“三脚班”开始向“半班”过渡,人员由三个增至七、八个,并增加了花脸老生行当,生旦净末丑齐全。
在"生行当"中,有各种不同的男性角色,包括老生、小生、武生和娃娃生。老生通常扮演中年或老年的男性角色,小生则一般出演年轻男性角色,比如《毛洪记》中的毛洪,他们扮演的是由富家子弟沦落为贫穷书生的形象。武生则扮演擅长武术的年轻男性角色,他们在表演中注重歌唱技巧和动作功夫。武生在服装和动作上与文生有很大不同,他们的动作主要集中在武术和技巧性动作上。娃娃生则扮演未成年男性角色,他们的角色较少,通常由童伶和学员来扮演。
在"旦行当"中,包括正旦、花旦和老旦等女性角色。正旦一般扮演端庄年轻的正派女性形象,如《贺后骂殿》中的贺后、《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祝英台。花旦则扮演活泼爽朗的年轻女性,通常饰演丫鬟等角色。她们的唱词通常使用抚州方言。老旦一般扮演年龄较大的女性角色,如《红灯记》中的李奶奶和《王妈妈骂鸡》中的王妈妈。旦角的唱腔通常使用滑音、重音、顿音和波音,使音乐更加流畅。
音乐唱腔
抚州采茶戏作为南方歌舞小戏中的一种,一直以来有其自身特殊的音乐特点及声腔系统。其演唱腔调主要源自江西省的民歌小调,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从基本腔调来看,它兼属于打锣腔和梁山调两大声腔系统。从唱腔上,分为主要腔调和杂腔小调两类。主要腔调由本调和川调两大块组成。杂腔小调则分为四部 分:茶灯调、南北词、高腔和小调。总体来看,主要腔调的音乐形式属于板腔体戏曲音乐类型,而杂腔小调则更多的保存了自明代以来曲牌体剧种如昆曲,高腔等同类剧种所遗存下来的某些特点。这些唱腔通常采用上下对仗的五字句、七字句或十字句乐段作为歌词格律。它们的旋律特点是歌词较多,腔调简洁明快,每个唱段的音乐和当地方言的语音特点紧密结合,使其具有一种吟咏和述说的音乐风格。
抚州采茶戏的演唱腔调使用纯正的抚州话作为语言标准,演唱时男女演员都要使用地方口音,特别注重发音清晰和腔调圆润的要求。总体上,抚州采茶戏的唱腔可以分为三类:戏曲正调、戏曲杂调和民歌小调。
戏曲正调
戏曲正调包括本调、抚调、单台调和川调四种不同的唱腔。本调是从丰城丝弦班的本调中吸取灵感,融合了本地单台调等元素而发展而来的,它采用上下句的结构,分为男腔和女腔,有多种不同的板式。抚调则是由本地会母调与高安丝弦班的小花调相融合而成,也采用上下句的结构,分为男腔、女腔和丑腔,同样拥有丰富的板式。单台调是这一剧种最古老的唱腔之一,不区分男女腔,但有四句三韵和两韵之分,同时也分为徵调式和宫调式,以及简板。而川调则是由外来的川调融合了单台调和双劝夫调的简板而发展而来,男女腔略有差异,有徵调式和宫调式两种腔调,同时还包括徵调式和羽调式两种简板。
本调
本调的基本调式为徵调式,通常采用凡字调(E宫)或小工调(D宫)。在《前厅贺寿燃喜鞭》第一段旋律中,上句为八小节,下句为六小节。上句的句尾拖腔相较下句更长,导致了这种不对称的长短句结构。通过刘正维先生的研究以及对该句落音的分析,我们发现这段唱腔具有蕲水腔支系的特征。该声腔属于徵调式,主要由旦角演唱。上下两句的旋律线都是跨越一个八度的下行结构,从徵音到徵音,符合典型的五声音阶序列。旋律主要采用级进,最大跳跃音程为纯四度。与前者规整节奏的齐言句不同,《你在长亭自作媒》唱腔展现了抚采本调声腔的非规整特点,节奏无固定,自由自在。通常来说,本调的散板常用于规整性唱腔之前,或者在两段唱腔之间起到连接作用。在这段旋律中,三段过门的节奏和音型都保持一致,与后来川调的过门特征相似。而在本调正板中常见的拖腔在这段旋律中并未出现。
抚调
抚调的基本调式为宫调式,常见的调性包括B宫和A宫调式。以《故国古穴南大门》的抚调正板为例,旋律第一段(前16小节)上句和下句的落音通常分别为商和宫。从旋律构造上来看,上下句呈现了“同头换尾”的特征,前两小节的旋律基本相同,从第三小节开始出现变化,最后句尾落在宫音上。这段唱腔包括正板和简板两种节奏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正板的旋律采用长韵节奏,包括拖腔;而简板则没有拖腔,其旋律更为简练。这再次强调了长韵节奏通常出现在旋律的开头或结尾的特点。
毛洪调
毛洪调是单台调的一种变体或特殊形式,与抚调同属于抚采本调反弦的组成腔调。其基本旋律结构与前述调式相似,都采用了不对称的齐言上下句格式。在抚采剧目中,有一部名为《毛洪记》的剧目采用了毛洪调。毛洪调包含多种不同的调名,其基本调式通常涵盖宫调和徵调两种调式。与抚调相比,毛洪调与本调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
以《张玉英打坐在绣房里》为例,选段1-13小节的旋律结构恰好包含两个上下句。其中1-7小节构成第一段,8-13小节构成第二段。这两段的上句采用了原样重复的发展手法,仅在个别音符上稍作变动。而两句的下句分别由3小节和两小节组成,符合不对称的格式特点。从调式上来看,两句的上句落音在羽音,下句落音在徵音,这决定了毛洪调与本调之间的联系。
川调
川调源自川渝地区的民间戏班腔调,融合了本地民间小调和外来腔调的特色,包括川调和芙蓉调两大部分。川调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其基本结构为对称的上下句,意味着上句和下句的旋律结构在音乐上相似,呈现一定的对称性。其次,过门部分长度一般相等,与梁山调在这方面有所不同,因为梁山调中旋律和间奏部分的长度可能不一致。此外,川调在本地地方化方面呈现显著特点,可能体现为特定的旋律、节奏或音乐元素,赋予了川调独特的音乐风格和特色。
戏曲杂调
戏曲杂调主要出现在三脚班小戏中,通常以戏名作为曲名,例如“三伢子放牛调”“捡春菇调”“卖中国樱桃调”等等。还有一部分是三脚班后来吸收的“南词”“北词”“信调”等。此外,还包括一些吟唱音调。
杂腔小调在旋律结构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源于吸收了曲牌体戏曲,例如昆曲和高二腔的音乐特点演变而来;第二类主要来源于抚州地方的民俗音乐文化,艺人从本地土壤中汲取素材,例如茶灯调小调等。以《担子挑上肩》(选自《卖花线》)的生旦唱段为例,从旋律角度来看,小调相对于主要腔调的最大特点在于它避免了拖腔的应用,因此更加活泼轻快。调式上与抚采主要腔调保持一致,例如该唱段采用徵调式。节奏方面也有独特之处,例如该唱段两次进入3/4拍,结合唱词表现出了某种曲牌体特点,突显了“依字行腔”的特点。
民歌小调
民歌小调主要用于插曲,除了一部分用于单台戏,例如“数天下图”“打哩莲花”“想郎”“打彩”等,还包括“十二月采茶”“铜钱歌”“十杯酒”“照花台”等,一般作戏中插曲用。
表演程式
在抚州采茶戏的演出中,各种动作和舞蹈都表现得十分精致逼真,如小旦在梳妆、床前赶走蚊子、绣花、缝补、摘茶采桑、开关门、云手、鹞子翻身等身段表演,以及小丑的挑担推磨、赶牛锄地、撑船推车等。这种表演在三角班小戏中尤为显著。随着演出规模逐渐扩大至“半班”演出大戏,抚州采茶戏表演模式也有所改变,借鉴了古老剧种如袍带戏的表演程式,并吸收了歌舞话剧的元素,使其既保留了传统戏曲的特色,同时也能够反映现代生活。
身段
在戏曲表演中,通过捕捉并提炼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物形态,并将其典型化创造,以展现人物角色的年龄和性格特质。身体姿态方面,有不同的塑造方式。挺拔威武的形象是通过男性角色如武生以及女性角色如武旦或刀马旦塑造,通常呈现直立挺拔的状态,从而塑造出一种正直、自信、无畏的形象。弯曲老沉的形象是通过扮演穷苦百姓的老生或老旦塑造,通常将躯干稍微弯曲,双手护于身前,身体呈现内聚的形态,以突显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内心的痛苦、恐惧与消沉。 扭动灵活的形象通常是饰演花旦的演员,扮演官宦家的侍女或地主家的丫鬟塑造的,通过微小而灵活的动作变化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和气质。例如在戏曲《牡丹亭》中的春香,她的身体自然扭动更能展现人物的娇小玲珑。
步法
不同角色有各自的基本步法,如旦角的“云步”“碎步”等,生角的“方步”、“蹉步”等,丑角的“矮步”、“跳步”等。小丑的矮子步动作幽默有趣,变化多样,包括“猴拳步”“蟾蜍跳”等。此外,丑角还表演板凳功和各种滚翻动作,而生和旦角有时也会表演地毯功,如“抢背”和“劈叉”。
静态步位
在戏曲表演中,旦行角色的步法更多地呈现为腿部交叉的舞蹈技巧和造型,如踏步、踏步蹲、射燕、前吸腿等下肢交叉型的动作,以突出旦行角色的精神状态和情感。这些动作强调了角色的柔美和情感。相比之下,男性角色的步法更多地呈现为扩张型的舞蹈体态,例如八字步、弓箭步、马步等。坐姿通常采用双腿展开成大八字步,双腿扩张,重心下沉,以展现男性角色的气势和力量。这些步法强调了男性角色的刚强和阳刚之美。
动态步法
在戏曲舞台上,演员的上下场和舞台调度都采用特定的步法,这些步法会因不同的人物形象而有所差异。在抚州采茶戏中,不同角色的步法具有独特特点。首先,旦角的步法包括“慢踩”和“分碎踩”,在走动时要扭动和摇摆,这种特点与旧时“裹脚”习俗有关。根据踩步方式的变化,目前也分为顿跟步和翘步等。其中,“八”字韵是旦角步法的主要特色,突显了角色的柔美和婀娜。其次,丑角则使用“矮子步”和“跳步”,以展现角色身材矮小、丑陋滑稽,这些动作来源于茶农日常耕种活动。这些步法有助于强调丑角的滑稽和幽默。
这些动态步法不仅能够生动地展现人物角色,还有助于表现剧中人物所处的情境、情感、思想和性格特点。例如,“醉步”可以表现醉酒后人物神志不清和昏昏沉沉的状态,“碎步”则可以展示人物跋山涉水、心情激动或焦虑不安等情感状态。抚州采茶戏中的“避实就虚,以虚引实”的步法特点为舞蹈演员在形象塑造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手势
在抚州采茶戏中,兰花掌动作是一种重要的表演技巧,它通过手势动作来传达角色的内心情感和生活场景,体现了戏曲舞蹈文化在舞蹈表演中的独特魅力。兰花掌摊掌、捏指、按掌收回的动作展现茶农采摘茶叶的生活场景,通过手势模仿采茶的动作,呈现了茶农的劳动过程;兰花掌托腮这个动作表达思念或盼望的情感。角色将手掌轻轻托在腮部,以展示内心的渴望和思考;兰花掌轻抚或遮住脸表现角色的装扮与羞涩。通过用手轻抚脸颊或遮住脸颊,角色传达出内向或害羞的性格特点; 双手兰花掌于胸前交替画圆并伴随手指抖动表示担心、忧愁或焦虑等情感。手指的抖动和圆形的运动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
这些兰花掌的动作不仅使观众更好地理解角色的内心情感,还丰富了戏曲舞蹈的表现手法。通过微妙的身体语言,演员可以生动地传达角色的情感和思想,从而增强了舞台表演的艺术吸引力。
道具
抚州采茶戏的伴奏音乐根据乐器的不同组合和戏曲内容的要求,实际运用中又可分为“文场”和“武场"两种形式。
文场
抚州采茶戏的伴奏乐器文场以高胡为主,配有二胡三弦琴、笛子、唢呐等。起初采用的是一种与京一胡相似的制高胡,音色沉稳、浑厚,其定弦调弦方式为凡字调(1-E)或小工调(1=D)。在伴奏乐队的构成中,主要包括高胡、二胡和三弦这三种主奏乐器,而笛子和唢呐则担任辅助乐器的角色。随后,在演出过程中,还陆续引入了中胡琵琶、笙等乐器,以丰富音乐的表现形式。
在抚州采茶戏的演出中,水袖和扇子是舞台上常见的道具。水袖技艺被广泛运用于戏曲表演,演员借助水袖展现出各种技巧动作,既能传达角色的情感和特质,也能提升角色形象的美感。在《惊梦》中,柳梦梅和杜丽娘的梦中情缘通过水袖的动作得以呈现。水袖技艺的关键在于演员肩、臂、肘、腕、指等各个身体部位的协调配合,演员可以在基本技艺基础上加入自己的创意和特色。在《牡丹亭·游园》中,男女主角通过水袖舞、对转和背对背的动作,传达了他们之间的爱意,同时借助群舞的衬托,生动地呈现了角色内心的情感和环境气氛。
另外,在演出中,小旦角色通过手帕的巧妙运用,展现了人物性格和情感。而小生和小丑则通过扇子展示了各种多彩多样的动作,包括单手打、双手双肩打、绕指而转等。其中,"扇子花"是茶戏旦角常见的动作之一,不同的扇子动作能够表达出不同的情绪,比如害羞、悲伤、愉悦等,从而丰富了旦角角色的动作表现。
武场
武场伴奏音乐实际上是指人们通常所称的打击乐,主要有锣、鼓、等。在抚州采茶戏中,打击乐的伴奏是按照特定的曲谱进行的。这些曲谱通常是受到京剧的启发,它们按照特定的音乐节奏,使用一些汉字或符号(被称为代音字)来代替乐器的名称来构成。
剧目
类别
抚州采茶戏的传统剧目多达近200个,包括单台戏(独角戏)、折子戏、大戏和连台本戏。单台戏保留了原始戏曲形式,通常由一名旦或一名丑独自表演,小戏则以生动展现底层小人物的生活为主题,而大戏则多以传奇故事和神话传说为素材。这些剧目通常来源于坊间刊印的戏文曲本,或者是改编自其他戏种的戏文。
抚州采茶戏的剧目中,涵盖了生活轶事如《瞎子观灯》《卖棉纱调》《王婆婆骂鸡》等,以及爱情故事如《桃妹逼嫁》《金钗记》《二姑娘想郎》《毛洪记》等。二十一世纪以来,新作品不断涌现,其中一部大型实景演出《寻梦牡丹亭》经过重新编排,并融入了现代科技的声光电元素。
特色
抚州采茶戏源自灯彩歌舞,它巧妙地结合了本地采茶生活的情景,并融入了民歌唱腔,构建了其剧目表演。其中的唱词念白,大量运用民间俗语和歇后语,诙谐风趣。许多表演来自生活,如摘茶采桑、撑船锄地、挑担推磨、赶牛呼鸡、缝补浆洗、绣花做鞋等等。在抚州采茶戏中,还强调唱与做的协调配合,包括手势、身段和步法,展现地方特色,语言幽默风趣,通俗易懂,既有淳朴的民间艺术韵味,又具有独特的表演特色。
代表作品
抚州采茶戏代表作品有《毛洪记》《梁祝姻缘》《王妈妈骂鸡》《牡丹亭》《梨园风情》《补背褡》等传统戏曲。
传统剧目
在传统剧目中,《毛洪记》是一部经典作品,无论是从演员的表演水平还是作品的呈现形式,都表现出了高度的成熟和完善。这部剧的题材积极向上,以爱情故事为主线,讲述了张玉英和毛洪在金钱和世俗的诱惑面前坚守真挚爱情的美丽故事。另一部传统剧目《牡丹亭》则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杰作,全名为《牡丹亭还魂记》,简称为《牡丹亭》。这部剧讲述了柳梦梅杜丽娘之间的爱情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封建礼制的质疑以及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现代(新编)剧目
2012年,玉茗堂影剧院上演了大型古装剧《追鱼》。这部剧是地方戏的经典之一,通过丰富的唱词、对白和多彩的表演,讲述了书生张珍丞相金宠之女牡丹的感人爱情故事,故事中有鲤鱼精的干扰以及真伪牡丹的混淆,最终在观音的干预下,真假牡丹分离,而鲤鱼精与张珍在红尘中团聚,呈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2018年,汤显祖戏剧节暨国际交流月在江西抚州举行。大型实景文化演出《寻梦牡丹亭》戏剧节期间连续上演。这部演出以传统戏剧为基础,灵感来自世界著名的戏曲经典《牡丹亭》。通过高科技舞台和声光电技术的巧妙结合,演出还原了《牡丹亭》中亭台楼阁的壮丽景致,完整呈现了《游园惊梦》《魂游寻梦》和《三生圆梦》这三个章节的故事。
代表人物
万安安,女,1941年10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员,国家一级演员,抚州采茶戏国家级传承人。她于1955年考入抚州市采茶剧团,并在职业生涯中担任过演员、副团长、团长以及兼任书记的职务。她的演出充满了浓厚的“茶”味,呈现了数以百计的舞台女性形象。1965年,曾在中南海怀仁堂进行演出。2012年,万安安被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以表彰她在抚州采茶戏表演艺术领域的杰出贡献。
汤绍云,出生于1966年,于1980年12月加入了原抚州市采茶剧团。她是“抚州采茶戏”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者,也是省级第五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她主攻花旦和青衣两个角色,至今已经从艺38年,同时还有10年的教学经验。她的作品涵盖了大型古装戏和现代戏,创作了50多出折子戏。1988年参加第二届省“玉茗花”戏剧节,荣获多个奖项,曾在大型古装戏曲《牡丹亭》中扮演杜丽娘一角。
传承与保护
现状
根据相关资料,改革开放初期,抚州市拥有19个专业采茶剧团,市内和各县也都有专业和业余采茶剧团。至2012年,抚州茶戏面临着剧目没有推新的问题,出现物资设备陈旧,戏迷年龄出现断层的情况,还有剧团减少,仅剩下9个专业的采茶戏剧团,优秀人才流失等问题。
保护措施
传承
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创建戏曲人才培养模式,开设戏曲专业教育,传承采茶戏文化并开办戏曲舞蹈培训班。根据相关措施所开设的抚州职业技术学院戏曲班,利用当地资源优势与政策支持,开启戏曲人才定向培养模式。此类学生可定期进行选拔,优秀者可去各类戏台、剧院进行演出。同时,政府提供资金补贴,鼓励自发组织,增加剧团编制和活动经费,调动群众积极性,促进采茶戏的学习和传承,以确保抚州采茶戏的持续发展。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临川区抚州采茶戏传习所获得“抚州采茶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普及
政府积极宣传抚州采茶戏的文化内涵,2006年4月,东乡县采茶剧团演出了一系列传统戏剧,包括《状元与乞丐》《十八女子周岁郎》《罗帕宝》《墙头记》等,进一步推广了抚州采茶戏。在农村文化三项创建活动中,政府和相关部门逐步增加送戏下乡和演出场次,继续在农村传承抚州采茶戏,同时扩大其在城镇的影响。2006年8月16日至19日,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高阜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邀请文艺演出团在集镇举行了“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活动,演出剧目包括传统戏曲如《秦香莲》《穆桂英下山》《宝莲灯》《奇冤昭雪》《梁祝姻缘》等。
创新
结合流行趋势,抚州采茶戏的演员们将采茶戏中的文化价值与生活元素与舞蹈艺术融合。采茶戏演员阙青青、汤绍云每个星期都会深入市实验第二小学、临川十三小、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等多所学校,讲授采茶戏理论知识,手把手地传授形体、唱腔等基础表演课程,激发孩子们对采茶戏的兴趣,同时创新戏曲形式,创排盱河高腔·乡音版《牡丹亭》,把西洋乐器和传统戏曲民乐结合。
价值与影响
抚州采茶戏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自发到有意识的演变。最初,它是一种表演早期花灯民歌的活动,逐渐发展成拥有数百个传统曲牌、多样化的工的板式结构以及完整的行当体系的地方戏曲形式。从最初的简单模仿生活的自娱活动,抚州采茶戏逐渐演变成一种具有一定规模的舞台艺术形式。抚州采茶戏的发展历程代表了清末年间地方剧种发展的一般特点,承载着厚重的时代精神与鲜明的艺术特点。无论是腔调、唱词、乐器演奏还是行当角色及戏曲舞蹈动作,都具有高度的民间地域特色,映射了抚州市地区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心理、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与本区域的心理、文化、风俗习惯融为一体。同时也作为抚州近现代戏曲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了理解该地区戏曲文化的重要窗口。
抚州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其中戏曲文化尤为突出,尤其以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抚州采茶戏剧种为代表。抚州市拥有多达五六十个采茶戏剧目,涵盖丰富多样的剧目内容,支撑着近百家不同类型的演出团体。此外,该地区还孕育了众多在全国范围内获奖无数的优秀采茶戏演艺人才。
2011年5月,抚州市采茶戏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起源
初期发展
声名鹊起
再度繁荣
传承与创新
艺术特点
角色行当
音乐唱腔
戏曲正调
戏曲杂调
民歌小调
表演程式
身段
步法
手势
道具
文场
武场
剧目
类别
特色
代表作品
传统剧目
现代(新编)剧目
代表人物
传承与保护
现状
保护措施
传承
普及
创新
价值与影响
参考资料